五味斋

  • 全称:
  • 更新时间:
  • 地址:
  • 电话:
  • 荣获:
  • 颁发机构:

“五味斋”这个名字,年轻一辈的人可能都不太熟悉。这个坐落于城隍庙闹市里古色古香的二层饭馆,却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名震江淮的地道百年老字号。 说起五味斋的历史,早在清朝年间,就凭借香软滑糯的元宵闻名扬州。“1956年后被引入安徽,最早就开在现在的步行街口,江淮大剧院隔壁。当时主要就是做汤圆和春卷,一角钱一碗的汤圆,很受欢迎。”谈起老店的历史,现在的五味斋负责人刘海波,依然充满了自豪感。

五味斋最大的招牌,必然要数它的看家法宝——五味汤圆了。白瓷蓝边碗,盛着淡黄色透明的桂花汁,嫩黄色的桂花瓣漂浮在五粒白玉圆润的汤圆四周,隔着老远就能闻到桂花的清甜和糯米的香味。从早上9点至晚上9点,只要来了,总能等到这一碗热腾腾的传统小吃。

紫薯、花生、芝麻、板栗和猪肉,五种口味迥异的食材,在制作馅料时就被切成了指节大小的丁块。用老板的话说,现在物质条件丰富,大家每顿吃的并不多。为了让顾客每种口味的汤圆都能尝上一遍,他们特地研究了汤圆的个头,如何才能既实惠又多样。

据老板介绍,最早五味汤圆的汤底就是传统面汤,虽然保留了糯米原本的米香,但口感上却难免厚重了些。为了更适应现在年轻人的口味,五味斋决定,将沿用了半个世纪的汤底换成桂花汁。既保留了传统汤底丝滑的口感,又清爽解腻、回味无穷。

还原食物自身鲜美
用最精细的食材、最耗时的高汤、最传统的手艺,慢煮慢炖,只为给老合肥人还原食物本身的鲜香。


在五味斋有这么一条规定,“凡是味精、鸡精类的调味料,决不允许进入后厨。”慢熬数小时的大骨头汤,炖上纯猪腿肉揉成的狮子头,出锅前再配上两根小青菜。不加一粒味精,他家的“清炖狮子头”也能香飘十里。


老板说,做餐饮要让食物提鲜,有无数种方法。但他还是想尽最大可能,发挥食材自身的魅力。


“湘西凤尾虾”可谓是这家店里逢桌必点的热门菜。油炸过的杏鲍菇打底,铺上煮好的虾仁,淋上秘制的汤汁再舀上一大勺特制蒜泥酱。看上去极为家常的做法,却成了一众老少顾客的心头好。

店里的大厨向记者透露,不同于别家的铁板虾仁,五味斋的这道菜,是用双耳锅盛上来,锅下还放个点着的炉子。“随着不断加热,锅里的汤汁逐渐收干,秘制酱汁的鲜香和蒜泥的香气都会吸入虾仁里,根本不需要再用味精提鲜。



每道菜都浸润着文化
每道菜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里既包含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更蕴含着一方人的文化底蕴。


发源于扬州的五味斋,在淮扬菜上本就擅长。薄可透光的干丝,清淡鲜香的狮子头,绵密细软的芝麻汤圆,每一道菜都是吴侬软语的缩影。考虑到合肥人的口味与扬州人不同,五味斋在城隍庙落户重建后,新增了“黄山臭桂鱼”、“小葱煎豆腐”、“贴饼地锅鸡”等合肥特色菜肴。


特别是小葱煎豆腐,要用黑豆、花生、核桃仁、蛋清和牛奶共同调和成浆,经过三层过滤,再蒸煎齐下,最后淋上酱汁和葱花。店里的大厨韩师傅说,合肥人喜欢焦香的口感,考虑到很多老人和孩子可能会对豆类、蛋类过敏,因此特地从原料上,就进行了创新。


餐饮文化,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二字。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反映了不同地域、季节、甚至是家庭对人的影响。以店里的小笼包为例,肉馅的比例冬天肥肉多,夏天肥肉少,这就是食客在不同季节对食物需求变化最明显的体现。

五味斋正是深刻地理解了合肥人,对美食最根本的需求和对老味道最淳朴的怀念,才能在发扬和传承传统手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形成属于自身的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