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大搜索
城市概述
景点逐个数
魅力当地
食住玩购
交通指引
百宝箱
 
当前位置 〉 上海市 〉 景点逐个数

中山公园

    位于长宁路780号,上海市大型公共园林,史称极司非而花园,又称兆丰花园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沪西越界修筑的一座租界公园。

    兆丰公园兆丰公园原来是旧上海英国兆丰洋行大班福格在西郊的私家花园,有极司非尔路通往静安寺。福格将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

给了美国圣公会,圣公会在那里创办了圣约翰书院,以后发展成圣约翰大学。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花园南半部改建为租界公园,名为兆丰公园。占地320亩。公园大门开在白利南路(长宁路)和愚园路口。1943年收回租界时兆丰公园改名中山公园。中山公园是以英国式园林风格为主体,辅以中国传统园林、日本式园林、植物观赏园等,形成不同的风景特点,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

    经过近90年发展建设,中山公园现占地总面积21.42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1.8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22万平方米,草坪面积3.69万平方米。树木260个品种,3万多株,成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含蕴的城市园林,并获得了“上海市四星级公园”的荣誉称号。其中十二处景点评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

    银门叠翠(公园南大门)

    公园南门始建于1917年,2001年因地铁二号线建设需要,改建为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广场绿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树林,设置架空式弧形园门、大型景观石等,与都市市容景观融为一体。

    花墅凝香(牡丹园)

   牡丹国建于1956年,内有始建于1916年的牡丹亭(原名中国式凉亭)。牡丹园以盆景式树坛为中心,有大小15个牡丹花坛、颇有历史记载的“殿春花墅”遗风。

    水榭絮雨(陈家池)

   陈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宽阔,景色请新,春暖花井时节,沿岸杨柳飞絮铺天盖地,蔚为奇观。兼以春雨潇潇,细雨如絮,临榭观景,令人心旷神怡,是公园观雨佳处。

    绿茵晨晖(大草坪)

   公园内分布6处草坪,其中有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区,绿茵绵延,视野开阔,周围有众多景点簇拥,富有自然风光,是公园景区精华之所在。

    芳圃吟红(月季园)

   月季是公园的特色花卉。初在园内散植,为方便游客观赏月季而辟建月季园,成为旧上海著名的月季培植园地。1956年扩建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处月季园。2001年再次扩建,使园地面积扩展到3300平方米。

    双湖环碧(鸳鸯湖)

   1958年扩建公园时,以人工挖湖筑山造成,以后又植树造林、围砌湖岸,形成“凹处聚水凸为山”的鸳鸯湖景区,四围碧水清澈,景色清新。

    荷池清月(荷花池)

   1937年堆造西山时,形成荷花池塘,成为公园主要景观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对西草坪,绿化设置富有特点,黄杨造型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别具情趣。

    林苑耸秀(山水园)

   利用原有小河浜围砌石岸,依自然风格构筑园林小品,有太湖石、小石桥、花架穿廊、山地竹亭、高山跌水、荷池水湾、石罅洞天等诸景,高低错落,精巧自然。

    独木傲霜(大悬铃木)

   据工部局年报载,大悬铃木来自意大利,1866年由花园园主霍格种植,至今已经历130多年沧桑岁月。现在已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树身最高的悬铃木。

    石亭夕照(大理石亭)

   大理石亭是1935年迁建园内的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建筑,199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建筑保护单位”。石亭面对大草坪区,亭后以龙柏树为屏障,极富欧陆古典园林情调。

    虹桥蒸雪(大石桥)

   东泥山风景区地势起伏婉蜒,湖岸曲折,水波荡漾。1959年建成的花岗岩大石桥跨越陈家池,隐身于香樟树林之中,处在水雾蒸腾、岚气吞吐之间、意境深邃幽静。

    旧园遗韵(后园门)

   后门园区原来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丰花园”。1914年花园改建为公园时,园门即设在现址。近百年来,这里林木蓊郁,风貌依旧,颇具幽思。

    交通:地铁中山公园站下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