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通过对遗
?的发掘可知,当时的人们在洞穴或岩窟中居住,并发现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遗物,还出土了青铜器、铁器时代的遗物。支石墓、磨制石器、土器、瓮棺墓等散布于岛内四处,是研究济州历史起源的重要资料。
济州的古名有岛夷、东瀛州、涉罗、耽牟罗、托罗等,这些名称中,除了"东瀛州"以外,都是"岛国"的意思。根据济州岛流传的神话,太古时期,有高乙那、良乙那、夫乙那三位神人从汉拿山北边毛兴穴(即三姓穴)地下冒出,身穿兽皮衣,以打猎为生。后有碧浪国三公主,携带五谷种子以及牛马前来与三位神人共结连理,以后开始了种植五谷、畜养牛马的生活。
后来,高乙那的15世孙三兄弟向新罗王朝朝贡,并以耽罗为国号。根据历史记载,耽罗国与当时韩半岛的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有保持着外交关系。1105年耽罗设郡,成为高丽的直属行政单位,但王子仍然维持原来的地位,实际统治耽罗。
历史沿革时间表
上古时代~三国时代 |
耽罗国 |
938年(高丽太祖21年)
|
耽罗国太子入朝高丽 |
1105年(高丽肃宗10年)
|
废止耽罗国国号,设耽罗郡 |
高丽高宗年代(1192~1259) |
改耽罗郡为济州 |
1275年(高丽忠烈王元年) |
恢复耽罗国,设总管府 |
1294年(高丽忠烈王20年) |
回归高丽管辖,仍称济州 |
朝鲜初期(太祖年代) |
改制为济州牧,设按抚使兼牧使 |
1416年太宗14年) |
在济州牧内设置大静及旌义二县 |
1864年高宗元年) |
将大静及旌义二县升格为郡,属全罗道观察使管辖 |
1880年(高宗17年) |
再次恢复大静及旌义的县制 |
1895年高宗32年) |
将济州牧改制为济州府,设观察使 |
1906年光武10年) |
废牧使,改设郡守 |
1910年(隆熙4年) |
将大静及旌义并入济州郡 |
1915年5月(日据时期) |
废止郡制,改为岛制 |
1946年8月1日 |
实施道制(设2郡,1邑,12面) |
1955年9月1日 |
济州邑升格为济州市(1市,2郡) |
1981年7月1日 |
西归邑、中文面合并,升格为西归浦市 |
1997年至今 |
2市,2郡,7邑,5面,31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