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西部,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腹地。市中心南距省会石家庄12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素有“首都南大门”之称、“北京护城河”之誉。现辖25个县(市、区),面积2.21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
战略地位突出。保定是京师门户,曾“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现为大北京经济圈中的两翼之一,北京主要卫星城。
道路交通便捷。北京到保定1.5小时车程。全国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市区,京原铁路、112国道横穿山区,保津高速连接京珠、津沪、津唐三大公路干线。境内50条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龙头”,以“五纵四横”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依托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人文历史灿烂。保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壮士荆轲,燕大夫郭隗,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地理学家郦道元,数学家祖冲之,戏剧家关汉卿等名人志士辈出。保定教育渊源,人文灿烂,宋有州学,明有府学,清有莲池书院,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清代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曾以此培养了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李富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畅、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张治中、傅作义、陈诚、白崇禧等1700多名将军。清末保定称为学生城。现在河北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均驻保定。
文物古迹众多。保定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有埋葬着清代4位皇帝的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有出土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的西汉靖王满城汉墓等47处国保,89处省保,456处市(县)保,1600余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有8万余件馆藏文物,凝古聚珍,神光灵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