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大搜索
城市概况
景点逐个数
魅力当地
食住玩购
交通指南
百宝箱
 
当前位置 〉 保定 〉 景点逐个数

白洋淀

白洋淀历史

  白洋淀历史悠久,大约形成于一万年以前。白洋淀自古以来就以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闻名于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来这里游览观光。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留下了不少故事。明代的朱棣皇帝,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等

皇帝都曾经多次来白洋淀。
 
  安新县白洋淀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有利地形,驾小船出没于芦苇荡中,展转在茫茫的大淀上,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壮歌。在抗日战争中,雁翎队机智灵活、英勇顽强、打日寇、除汉奸、打伏击、端岗楼,进行了大小战斗70余次,消灭日军25名,俘虏30名,打死伪军250名,俘虏500多人。有31名雁翎队战士,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贡献了宝贵的生命。以白洋淀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蜚声海 内外。穆青写的《雁翎队》、孙犁的《荷花淀》、徐光耀的《小兵张嘎》都是写的白洋淀,这些早已为大家所熟知。 著名作家孙犁、梁斌、远千里、徐光耀、杨沫、穆青、孔厥、袁静等都在白洋淀生活和战斗过。他们的作品清新明丽,乡土气息浓厚,时代特色鲜明。孙犁在《荷花淀》中为我们描绘了头顶荷叶、伏击日本鬼子汽船的游击健儿,在月光下织席,沐浴着新鲜荷叶荷花香的水生嫂。这早已经成为人们难忘的形象,中国文坛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荷花淀派”就是由这里诞生的。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描述的英雄儿女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徐光耀塑造的“小兵张嘎”形象,歌颂白洋淀的英雄们为大家所喜爱。著名作家刘绍棠、丛维熙等都是“荷花淀派”的骨干作家。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铸就了白洋淀一个文学时代的辉煌,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绚丽奇特的景观。
 
  白洋淀的四季,风景各异,美不胜收。到了春天,紫色的芦笋破土而出,经春风吹拂,阳光普照,芦笋逐渐由紫色变成绿色呈现出满淀碧绿,淀上白帆点点,渔船列列,一派生机盎然。盛夏时节,荷花盛开,绿苇掩映着渔村,鸟鱼跃,蛙鼓蝉鸣,一幅天然的白洋淀自然风光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秋天来临,淀水变的更清,片片芦苇吐出紫色的苇樱,淀畔稻谷飘香,秋风吹动轻轻摇曳,碧水蓝天清爽自然。这里是北国的鱼米水乡。隆冬时节,整个白洋淀结出厚厚的冰,光滑平坦的冰面上人们撑着冰床子穿棱般来来往往,滑冰的、温步游玩的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破冰打鱼的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打上的鱼在冰面上活蹦乱跳。雪花飘飞的时候,站在一望无垠的茫茫大淀上,可以体验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