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特产

阿勒泰狗鱼

阿勒泰狗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阿勒泰地区特有的一种冷水鱼。其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个体大、肉质坚韧少刺、营养丰富和观赏性强等优点,因此,在中亚的一些国家被称为鱼中“软黄金”。

阿勒泰羊

阿勒泰,无论是草场还是山间,都会看到三两成群、臀部肥硕、腿高蹄坚、的大尾羊悠闲觅食,芨芨草、陵蔡、老鹳草等耐旱耐碱植被和棱棱、沙拐枣、三芒草等沙生植物随处可见。每当秋季转场时,羊还可采食到党参、当归、蘑菇、木耳、贝母等珍贵药用植物和真菌体。真可谓 “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道”。

阿勒泰大果沙棘

勒泰大果沙棘,因产于著名的阿尔泰山山前平原、河谷两岸而得名,具有品质优异,品种繁多、口味多样独特、果实大、产量高、生长迅速、利于采摘、效益高等显著特点,并且具有广泛的食用、美容和药用开发价值,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珍贵树种。阿勒泰的大果沙棘具有果粒大、品质好、产量高、出油多、无刺等特点,单株产量最高达30公斤。其含油率为5%,出油率为3%,亩产可达到300—500公斤,在优化林业产业化结构、推动阿勒泰地区富民固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石梯子洋葱

说起呼图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里土地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这里是盛产洋葱的地方,这里的洋葱最具圣名的就数该县的牧区乡镇石梯子哈萨克乡,这里生产的洋葱品种最多、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每年种植洋葱面积占全乡经济作物总面积的70%以上,是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梯子乡也因此被誉为“洋葱之乡”。 洋葱在新疆俗称皮丫子,是千家万户餐桌上必备的食品。据石梯子哈萨克乡老人讲,石梯子哈萨克乡自有人居住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洋葱种植的传统习惯,这与当地牧民传统的生活、饮食习俗与长期居住的环境寒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说有一位名字叫条了汗.托马的哈萨克族老人活了115岁还很健康,一位名字叫努尔帕义的老人87岁了仍然就像个小伙子一样体格健壮,大家都很奇怪,总有一些人去问他们原因,老人也说不出来。后来,大家发现老人们有一个共同的习惯:那就是在吃肉的时候,他们把肉煮熟后先捞出来,在肉汤里下宽面条(现在叫那仁),然后把洋葱切成碎块放在碗里,浇上一些滚热的肉汤,放适量的盐,吃的时候把面放在盘子下面,肉放在上面,再撒上带汤的洋葱,吃肉的时候把面和洋葱一起吃。老人们讲就是因为食用了洋葱才保持了这样一种良好的健康状态,于是,虽然当时牧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却将这种吃法渐渐地流传开了,直到现在,哈萨克族牧民仍然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肉食方式与饮食习惯,因此,家家户户便开始种植洋葱。 洋葱产业,已成为当地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突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洋葱产业,使年人均收入增加800元以上,为全县发展优质农产品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阜康蟠桃

阜康历史源远流长,是各族人民、多种文化的撞击和交融史,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明朝时建特纳格尔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县,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阜康。阜康是传说中瑶池蟠桃的产地,传说天池是王母娘娘沐浴洗脚的地方瑶池,王母娘娘不仅用瑶池的水沐浴洗脚,还在瑶池水畔举行蟠桃会,“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传说中蟠桃会的蟠桃便是今日的瑶池蟠桃,金童玉女偷桃,东方朔偷桃,以及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偷吃仙桃的传说也为人们品桃倍添韵味。 阜康蟠桃以其形美、色艳、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而驰名。当地被誉为王母娘娘“仙桃”,是吉祥和长寿的象征。到天池旅游的游客都纷纷停下脚步品尝这一人间鲜果,借助“王母娘娘蟠桃盛宴”的传说,使蟠桃身价倍增。近几年,阜康市委、市人民政府确提出将紧紧围绕天池龙头旅游产业,以蟠桃作为旅游和文化结合的桥梁,打造蟠桃地理标志产品,将阜康建成昌吉州重要的以种植蟠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基地之一。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

吉木萨尔县素有“中国大蒜之乡”的美誉,位于南部山区的泉子街镇、新地乡、大有镇属于典型的逆温带气候,日照时间长,种蒜历史悠久,是白皮大蒜的主要产地。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具有个大瓣匀、紧抱不散、味醇正而香辣、大蒜素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全等特点,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蒜”之一。

北屯白斑狗鱼

北屯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市和福海县之间,地处世界著名风景区喀纳斯风景区境内,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国际性河流从北屯穿城而过。北屯境内水草资源十分丰富,总水域面积18.8万亩(均为额河水系),野生鱼类品种众多,其中白斑狗鱼产量最大。白斑狗鱼为亚冷水性、大型凶猛性鱼类,自然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在北屯辖区内广泛分布。1959年第十师屯垦北屯,即开始组建渔场,对白斑狗鱼进行捕捞利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防止野生狗鱼资源枯竭,在取得狗鱼人工繁育鱼种技术成功后,十师开始大规模的繁育狗鱼鱼苗,并采取人工大量投放苗种,天然养殖的方式,直至今日。由于北屯市无重工业污染,养殖区水质清澈洁净并呈弱碱性,水面宽阔,水中饵料各种小杂鱼品种多、储量大,狗鱼完全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因此,生产的狗鱼具有肉质紧致有弹性,肌间刺少,口味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大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全国各地来此旅游的人,只要吃过白斑狗鱼,都要买一些带回去。白斑狗鱼已成为北屯最具招牌、最具影响力的珍贵鱼种。

青河阿魏菇

被称为西域“白灵芝”的阿魏菇是菌类珍品,野生阿魏菇在青河县分布甚广。青河县2003年被评为“中国阿魏菇之乡”,该县将阿魏菇产业列入“十一五”规划,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兴建基地、争创知名品牌、扩大对外营销等,使阿魏菇生产从试验种植走向大面积人工栽培,并成功实现四季生产、常年销售,在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自从人工培植成功后,青河县就把这种菇作为一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其进行了商品化开发并建立阿魏菇培植中心,积极推行阿魏菇栽培技术培训,使其发展成为特色产业。目前,青河县阿魏菇大棚已达790座,为农牧民人均增收上百元。“十二五”期间,青河县财政还将继续投入5000万元新建阿魏菇大棚1000座,力争“十二五”末阿魏菇产量达1万吨,使阿魏菇切切实实成为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制,促进阿魏菇更好地走向市场。通过扩大宣传及大力营销,全县阿魏菇95%以上经空运远销上海、南京、广东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

哈纳斯黄豆

布尔津县农业生产的历史很久,大豆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是布尔津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哈纳斯黄豆种植面积占全疆大豆面积种植的?。布尔津县哈纳斯黄豆种植区域富含氮、磷、钾、铁、镁和钙等丰富营养,含石灰和盐分含量较低,有机值中的胡敏酸含量较高,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被全疆公认为是做豆腐的首先品种,每年产品供不应求。 经过多年的种植与改良,形成了本地独有的大豆品种,被自治区审定为“阿豆一号”、“阿豆二号”和“阿豆三号”,平均单产210/亩公斤以上,达到全国大面积种植平均单产的最高水平,种植亩产高于全国大豆产量。种植区域“新疆农科院豆类示范基地”、“新疆布尔津豆类试验站”,是自治区重点大豆生产县,引资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的县中良大豆深加工企业,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产业链。

喀纳斯蜜瓜

“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喀纳斯蜜瓜产区位于布尔津县,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布尔津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种瓜历史悠久,生产的蜜瓜比其他地方种植的蜜瓜糖度高出7度左右,成为阿勒泰地区著名的特色农产品,被誉为“阿山一绝”。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资源以及优质的地下水,为甜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出的甜瓜口感清爽脆甜,食用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

米泉大米

米泉市是1997年由米泉县撤县建市成立的,米泉县原名乾德县,1954年2月改用米泉县。米泉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据《米泉县志》记载,米泉水稻种植最早可追朔到唐代,但广为发展还是在清代。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大学士纪昀被遣戍新疆,对县境稻乡曾写诗赞道:“十里春畴雪作泥,不须分垄不须畦。珍珠信手纷纷落,一样新秧出水齐”。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后,部分湘军及湘军中的遣散士兵见米泉一带水源丰富,田地无数,任你开垦,便不愿再万里跋涉回乡。湖南人和水稻便在米泉一带扎下了根,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使米泉成为了有名的水稻产区。 自古以来,米泉都承担着新疆驻军的军粮大米和各级政府口粮大米的供应任务,在相当一段时间,想要买到米泉大米得有领导的批条子才行。米泉大米以颗粒饱满、形如珍珠、晶莹剔透、自然纯香、口感爽滑、营养丰富等特性。

切尔克齐奶花芸豆

1987年切尔克齐乡阿克恰普帕村少量引进花芸豆进行种植,亩产高达220公斤。1989年在我乡大面积推广种植花芸豆,农民的收入大大的提高,由于切尔克齐乡种植生产的花芸豆以品质优良而享誉全国并远销东南亚各国,被誉为“花芸豆之乡”。 切尔克齐乡位于额尔齐斯河河谷,所生产出的花芸豆皮薄、颗粒均匀、色泽好,并且其百克颗粒数量占绝对优势,切尔克齐奶花芸豆每100克颗粒数在160粒左右,而其它产地的奶花芸豆每百克在180粒左右,充分证明了切尔克齐奶花芸豆颗粒大而且饱满。因此切尔克齐乡成为了新疆大颗粒花芸豆的唯一产区,完全符合外商在合同和信用上的品质条件。

禾木蜂蜜

据《新疆黑蜂的现状及保护利用》记载,1925-1926年新疆黑蜂由俄罗斯人带入北疆饲养,开始了布尔津县养黑蜂的历史。史料记载:图瓦人山花蜜产自“人类净土”的喀纳斯湖畔,由当地高加索大黑蜂采集700余种野花酝酿而成。布尔津县规模化养蜂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禾木乡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距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喀纳斯旅游业的带动,布尔津县禾木蜂蜜得到了迅速发展,规模化养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禾木蜂蜜保护区土壤结构好,主要是黑钙土,是养殖蜂的优质区域,野生蜜粉源植物非常丰富,有赤芍、柽柳、沙拐枣、沙枣、铃铛刺、骆驼刺、甘草、牛至、百里香、野薄荷、草地老鹤草等共有83科298属798种(最新资料为1172种)植物资源。有广褒的森林、无边的草原,保护区无污染,为蜜蜂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禾木蜂蜜具有花香纯正、清香宜人,口感绵甜,营养成分较高等特点,销售到全国各地。

顶山食葵

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二团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综合性团场,组建于1960年,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属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工业“三废”污染,非常适宜食用向日葵生长发育。经过50余年种植发展,已达到年种植2000余公顷,年产量0.6万吨的规模。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色泽鲜亮、大小均匀、籽粒饱满、炒熟后香味纯正、浓香溢口久留而不淡、适口性好等典型特征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四川、陕西、甘肃、浙江、山东、湖南等地。在团属龙头企业支撑下,实现了“基地+企业”一体化格局,形成了“顶山食葵”自主品牌。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获得“中国食葵之乡”、“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