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阳农民画艺术,有别于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安徽萧县农民画,它是在接受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青阳农民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

东至县葛公镇“红茶手工技艺”系传统技艺,有一千多年历史,流传于东至县葛公镇双蓬、葛源、梅树、同春、红旗岭、仙寓山村等地。葛公镇位于东至县东部,与祁门县、石台县的山脉相连。据《东至县志》记载:“葛公、洪方茶叶久负盛名,特别是红茶的色、香、味俱佳,是祁红的发源地。”葛公红茶制作工艺精良,红茶品质等级档次......

皖南美溪唢呐,广泛流传在皖南山区黟县、石台县、黄山区、祁门县四县区交接处的青弋江上游流域内的黟县美溪乡为中心的区域内。 流传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作为地方传统民间音乐,难能可贵的是,至今仍保存有记载唢呐古曲谱的清光绪初年的手抄工尺谱,共计59首。 同时美溪民间仍然保持着师徒传承方式,将这一民间唢呐演奏......

青阳县酉华唱经锣鼓产生于明洪武年间,在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发展,是酉华乡乐元、田屋、二酉一带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和谐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唱经锣鼓在酉华、南陵、泾县等地极为盛行,因每年农历除夕要演奏唱经锣鼓,所以当地也称“迎春锣鼓”。 现酉华唱经锣鼓保留下来的动作套......

        文南词,又名文词腔,流行于池州市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剧种名称,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首字组成,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卖艺人传入。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中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

       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

        文南词,又名文词腔,流行于池州市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剧种名称,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首字组成,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卖艺人传入。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中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

池州祁红茶精制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形成于皖南地区的祁红茶创制成功之后,主要外销销往西方国家,为达到整洁美观和外销船运时茶叶体积减小的目的,祁红茶有了精制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池州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日臻成熟并基本固定成型。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机械制茶的兴起,祁红茶精制开始由单纯的手工向机......

福主庙会流传于安徽省东至县的泥溪、龙泉、尧渡和外省等地。泥溪的福主庙会主要流传于泥溪镇元潘村元甲山自然组及周边村庄。根据建德县志(东至县)记载,福主庙会是为了纪念在建德县(东至县)为官的陈杲仁、明万历皇帝封其为“福主余公”神号,后乡间百姓均称其为余公。 历料上记载,陈杲仁(余公)在至德县(今东至县......

 茅坦杜祭茅镰仪式是池州市墩上街道办事处茅坦村杜氏家族所独有的一个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明初,茅坦杜氏家族的祖先一家人从太平县来到茅坦,挥镰开荒,栖身茅庐,他们用镰刀割芦苇,以芦苇搭茅庐,在芦苇滩上开荒种地,开始了世世代代的艰苦创业,生息繁衍。后来,杜氏人丁逐兴,家业渐盛,为铭记这段历史,族人就在......

 梅街目连戏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目连戏艺人潘双贵老师傅传授而来,主要流布于梅街镇长垅村周边。目连戏以劝世还愿、超度亡魂为目的,因此在贵池也被称为"愿戏"。目连大会分目连清醮和唱目连戏两项。经济富裕的家族打清醮与唱目连同时举行,搭两座台,一台供做法事,一台供唱目连大戏。有的家族为显隆重,甚至搭台......

        东至县木塔平安草龙灯现流传于本县的木塔乡,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灯由木塔方氏家族所传承,主要是以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草龙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举办。 木塔平安草龙灯根植于本乡本土,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誉为"徽池雅调"。 青阳腔于明代嘉庆年间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轫了板腔自由体,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史上的重大......

 青阳县位于长江南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音乐在青阳源远流长,西边以九华民歌为最出色,东边有秧歌、旱船歌、门歌、牧牛对歌等,北边是圩区,人们常唱拉网调、背纤调,南边因建石桥和宗祠有抬重歌、打夯歌、陵阳门歌等。这些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有反映旧社会人民生活悲惨状况的《小白菜》、《放牛歌》、《十......

        唱曲,又称"坐唱",家族内组成的,有7-9人为班的,生、旦等行当齐全,锣、鼓等乐器伴奏,不搭台、不着装、不画眉,自打自唱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起初出自昆曲的徽调坐唱。石台唱曲自明代中叶,起源于石台县珂田乡的幸福村、台山村,后盛行于全县境内的每个村落乃至流传东至、祁......

       贵池罗城(今属贵池墩上镇)山青水秀,人类地灵,罗城人民自古素歌善舞,人人都有"见景生情,出口成歌"的习性。 贵池罗城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三大类,其中"秧歌"、"慢赶牛"形式独特;她以山、茶、水等为内含,反映民间劳动和生活情景,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风情和韵......

        唐开元末(719),时年25岁的新罗僧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中,宴然独坐,苦心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在九华山苦修75年、已经99岁的金乔觉圆寂,尸坐石涵中,三年未腐,骨节发出金锁般声响,众僧徒尊为地藏菩萨示现,建肉身塔供奉。自此后,......

        佛曲(佛教音乐),它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梵呗是传自印度的一种带有吟诵性质的佛教音乐,它包括咏经、歌赞两个方面,魏陈思王曹植在东阿县(今山东)的鱼山删治《瑞应本起经》,制成鱼山呗,是为东土梵呗之始。自元代南......

        东至花灯由"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五猖太平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旱船"等十余种形式各异的花灯组成。主要灯种源于300多年前,有的根植于本乡本土,有的异地流入,表演形式各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民......

        东至县木塔"鸡公调"于清末民初传入,是饶河戏腔与本地土语方言的衍生物,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唱腔高亢、响亮,节奏快并带有浓厚的尾音。现流行于木塔郑村及周边江西浮梁地区。主要是节庆之日,出谱及宗祠完工时的演出活动。 "鸡公调"表演丰富多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

         石台目连戏是指明代祁门清溪郑之珍根据当时社会流行的杂剧、变文、传说的目连戏基础上,借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于1579年间在石台秋浦之剡溪(今石台大演新农)编撰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该戏上、中、下三卷104折。戏文中所写的各种地名、方言、......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是指石台境内过去普遍存在的木榨制油的整个工序和技巧,在九十年代以前,这种传统的古油坊遍布县域各地,为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并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古油坊制作场景紧张有序,打油号子、牛拉碾子、铿锵的油锤声伴随着浓郁的油香飘散在人们......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是石台县传统的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皖南一带,尤以石台(古称石埭,1965年更为现名)为之最。 雾里青茶园位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云雾之中,常年被云雾笼罩,所以当地人称此茶为“雾里青”。 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时,全国名茶37个品目,其中“嫩蕊”即为当地人所称的雾里青。 南宋大诗人陆游、明......

 九子山老布鞋制造有限公司,专门生产传统手工布鞋,特别专长制作具有明显南方特色的手纳毛边千层底布鞋。采用老笋衣、棉布、麻布、绸缎、手搓麻线、米糊等绿色环保材料,按传统老式方法和技艺制作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相传清末时,老田吴村贺家在明清世代为九华山庙里帮工,因为人厚道,善做而勤俭,不贪图外财......

 青阳位于皖南山区,是安徽重要的苎麻产地,麻纺业较为发达,境内的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麓的村民自古就有种植漆树,割漆制作漆器的习俗。生漆夹纻技艺是以漆树割制的天然土漆、纻布、瓦粉(或玉石粉)等为原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其制作方法是:先以泥塑成胎,再以生漆为粘剂,将纻麻在胚胎上逐层裱......

 九华民歌,又称"九华山歌",也称青阳民歌,广泛流传于九华山地区,包括青阳县的庙前、杜村、南阳,贵池县的刘街、梅街一带,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集体创作、抒发情感、表达心愿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极具地方特色。九华民歌按内容分,主要有山歌、采茶歌、插秧歌等;按题材分,主要有爱情类、劳动类、劝业劝学......

 石台民歌指石台当地民间艺人自编自唱的一种民间歌曲。明代时,石台一带传唱民歌成风,民国前后,当地演唱艺人多达上百,民歌也多达上千首,曾出现"户户都有民歌手"的盛况。石台民歌种类繁多,包含山歌、小调、大五句、小五句、高腔、长腔、号子等,多运用固定的曲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不同,歌词内容和演唱风格......

 官港民歌是当地山民自编自唱的民歌小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作出的一种表达劳动、爱情、民俗风情的传统音乐文化。官港民歌大致可分为传统民俗山歌和新编民歌两大类。传统民俗山歌,唱的多是旧社会农村男女在贫穷落后及封建礼教的压迫中,所采取一种偷情及少数走婚的情景。如《十更小......

     十番锣鼓,是徽文化和九华山佛教文化交汇产生的民间音乐形式,杜村十番锣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乐手均为当地农民。   十番锣鼓最有特点是打击乐部分,体现乐器的分工和乐手的高度技巧,"十番锣鼓"虽然基本上是打击乐合奏音乐,但同样可以表现出复杂的情绪色彩,组成有强烈感染......

        青阳大九华水磨玉骨绢扇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品,在明代就已跻身我国名扇之林,清代列为贡品。其扇骨架采用九华山三年生长的参天毛竹为原料,经手工破篾、选料,成型,用特殊方法进行防霉防蛀处理,再用九华山区野生植物的干枯树叶蘸水细磨,直至骨面纹路细腻光滑,洁亮照人。扇面......

  九华山庙会是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定期举行的敬奉地藏菩萨的传统民俗活动文化空间。   九华山著名风景区,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佛教文化传统著称于世。唐开元末年,新罗僧人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修炼,圆寂后被僧徒尊为地藏菩萨化身。此后,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佛教僧徒和当地民众...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目前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我国戏曲声...

  灯舞古已有之,清代就有以灯为道具舞出文字的“灯舞”记载。每逢年节(尤其是元宵节)或祈雨、祭祀、乞求丰收等仪式,宫廷和民间往往都会进行灯舞表演。起初,灯舞以摆字为特征,后逐渐发展成以彩灯排列构造图案、创生意境的民间舞蹈样式,流传于全国各地。按灯彩外形区分,灯舞主要包括模拟动物的龙灯舞、狮子灯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