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德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万和并非人名,而是字号。依据九江市医药管理局编撰的《九江医药志》一书记载,九江王万和医药字号创始人为王亮炎、王芝田父子二人。清咸丰三年(1853 年)太平军攻破南京,王氏叔侄由南京逃难到九江摆摊行医卖药,后经金陵帮同业商会熟人指点,迁往柴桑区沙河镇,开设王万和药店,光绪四年(1878 年)迁回大中路 955 号。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据考证,德安西河大戏起源于清朝道光末年(1850年)。因德安地处赣江下游的西河流域,当地百姓称其为“西河大戏”。西河大戏在唱弹腔戏的基础上融汇了汉调、宜黄腔、昆腔、青阳腔的精华,加之收纳当地方言土语的民间小曲小调,其唱腔存有高亢、奔放、浑厚、质朴、柔和的特点;武打中融合民间拳术技巧,使动作节奏美感强,表演简朴、生动,刚健、身韵大方、得体;人物念百一般为中洲韵,夹杂本地方言,演出剧目主要集中于三国、隋、唐、宋、明等代的整本袍带戏。以红、黑、白三色为人物化妆造型的脸谱色彩鲜明。个性突出,为演袍带戏不谋而合。在老旦不作正行用,在演出中仍沿袭“报台”、“登二场”等传统的演出样式。...

《德安八景民间传说》广泛流传于德安县境内,其内容最早起源于尧舜时期,由“蒲塘落雁”“湴塘晓钟”“阳居仙迹”“义峰耸翠”“钓台渔唱”“南庄耕叟”“金带河流”“乌石清泉”等八个古景点相关的八个传说故事组成。景点主要分布在德安县蒲亭镇、丰林镇、宝塔乡、河东乡区域,明代邑绅周振编修《德安县志》时定为德安八景。...

传统戏剧德安南河戏流传于德安县西北一带。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逃避水灾的难民将黄梅采茶戏带到德安并广为传播,后几代德安民间艺人在黄梅采茶调(也称下河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汉剧的西皮、二黄和楚剧、弹腔的精华,同时又融合了本地土语小调,逐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德安民间艺人将其称为南河戏。...

九江吴氏酱味酱排骨等秘制系列产品是九江地方传统特产,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中国酱文化的发源地--浙江绍兴,相传为当时的越国宰相范蠡所创,此后绵延千年,其酱味手工制作工艺和制品不断完善创新,产品遍及全国各地,至明末清初,达到巅峰,有“天下无绍不成酱”的美誉。...

秦汉南北朝对官印的制作与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该时期的官印质量达到了最高点,此后各朝历代的印章都无法与之媲美,故有“印宗秦汉”的说法。后学者必以秦汉为范,故称:“秦汉官印篆刻”。...

“烟水亭的民间传说”广泛流传于九江地区,最早起源于东汉末年。由“甘五叔缚孽龙”、“神龟的传说”、“周郎识琴,小乔梳妆”、“吕祖藏剑”、“黄腾春梦医救母”、“烟水浪井”、“思贤桥的来历”七个与烟水亭景点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组成。...

  北宋乾德(968)年间,从京都汴梁开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带来了都城勾栏瓦肆中的歌舞杂剧花棚会—德安潘公戏。这种歌舞杂剧,当地人也称为“锣鼓潘太公戏”,或叫“潘太公游春”。   每年元春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吴山乡桂、胡、李、陶四大家族12个村庄都要举行花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