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剑南春酒采用糯米、大米、小麦、高粱、玉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用小麦制成中高温曲,泥窖固态低温发酵,采用续槽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原度贮存,精心勾兑调味等工艺成型,具有芳香浓郁、纯正典雅、醇厚绵柔、甘冽净爽、余香悠长、香味协调、酒体丰满...

  “安安送米传说”起源于《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 ,《华阳志·蜀志》 《东汉观记》等文献先后都有记载,明成祖曾作赋诗盛赞姜诗一家的孝行,元代人郭宋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后经民间演绎,一直流传至今。“安安送米传说”主要描述了在东汉永...

  中江手工挂面北宋时就已经产生,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清代道光至民国年间,是中江手工挂面的全盛时期。1931年版《中江县志》中有这样的叙述:“县城内外俱佳,河西谭家街尤胜。色白味甘,食之柔滑。食不尽者,以筲摊晒,浇以冷水收贮...

  德阳潮扇是一种民间手工技艺,起源于清代,1892年由潮州仙游同知包善诚告老还乡带入5把,装裱铺老板及李宝成将其与德阳本土的“纸壳篾丝扇”二者合一,广为流传。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波兰、印度、越南等十多个国家,核心地区为四川德阳城区内东街崇果寺...

  “广汉保保节”是流传于四川省广汉地区的一种民俗活动,起源于川西传统民俗活动“游百病”和“拉保保”。“游百病”又称“游毛病”,当地人在正月十六这天踏青游玩,以消灾祛病。川西地区流传着“正月十六游毛病,游了毛病不生病”的古谚。“拉保保”,即...

  “仓山大乐”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一带的民间锣鼓乐。相传一个姓周的宫廷乐师随湖广移民,颠沛流离到仓山镇定居,组建起几十余人的大乐队,并定为每年正月初九“上九会”出“圣驾”之用,表示一元复始,三羊开泰。从此,大乐代代相传,...

  “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通过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完成。在艺术构思上有着实用性和情节性并重的特点,特别表现在独幅画和斗方,如《三猴烫猪》 《春官偷酒壶》 《老鼠嫁女》 《麻雀娶亲》等;在内容上讲究“出口要吉利,才能...

  蒸馏酒酿造是先将谷物、薯类等富含淀粉或糖质的原料制成酒醅(没有过滤的酒)或发酵制成酒醪(浊酒),而后再蒸馏成酒。蒸馏酒呈白色或微黄透明,因而俗称“白酒”。其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属烈性酒。按照使用原料和糖化发酵剂来区分,蒸馏酒酿造时会有大曲、小曲、麸曲酿造技艺的不同。蒸馏酒用...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盛产竹子,其中最为著名的绵竹是造纸的上好材料。绵竹木版年画技艺主要分布在绵竹市城区剑南镇和北部的拱星镇、清道镇、新市镇、孝德镇等地。   绵竹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连接,成都自唐以来便是国内雕版印刷的中心,绵竹受其影响,相传在宋代已有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