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头贝雕以各种贝壳为原料,在贝串的基础上,把多个贝壳打磨、镶嵌、组合,制作成日用品、雕塑工艺摆件或山水花鸟、人物博古等贝雕画屏。这些贝雕工艺品造型别致、色泽自然、海洋韵味浓郁、呈显出贝壳的天然虹彩,是一种独具海洋特色的工艺品。...

 《贝壳舞》在洞头有200多年历史,是以贝壳为道具的舞蹈。渔民根据大海里的贝壳,进行夸张的艺术加工,拟人化地赋予新的生命.每逢正月十五,人们背起自制的贝壳,参加民俗踩街活动。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相传、提炼,在张合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动作、队...

《龙头龙尾》是流行在洞头区的一首优秀的民间吹打乐曲,它在民间风俗生活中婚丧兼用至今。100多年前,民间艺人从福建带来南昆调,以此为基础,经过几代人演奏、提炼、加工成优秀的器乐曲。全曲由《水波浪》《龙头》《龙尾》《状元游》联缀而成,演奏起来热...

300多年前从迁移到洞头列岛的渔民们长年累月在海上作业,生活单调,空闲时间便讲“闲谈”、笑话来打发时间。天南地北、神仙鬼怪什么有趣讲什么,最初的海洋动物故事,便是在船舱、补网场、酒肆里产生的。洞头海洋动物故事内容丰富,如《鱼为什么没有脚》、...

洞头道教音乐是运用多种民间乐器做道场念唱伴奏的音乐,表演形式是吹打乐,乐曲有喜调、丧调、迎神调等。道教音乐中,法师念唱主角,乐手以打击吹拉等民间乐器伴奏配角,器乐伴奏要听法师拍法板、吹号角、摇手铃的指挥,协作完成。所演奏乐曲大多是民间流传的...

洞头传承妈祖文化与陈十四的宗教信仰习俗,有12座“太阴宫”,每年正月十四日信众都要到“太阴宫”祭拜陈十四娘娘。陈十四名“靖姑”,生而聪颖,幼悟玄机,公元766年正月十四日出生,故名陈十四。生前专保童男童女,催生扶幼,民间膜拜为“产育女神”,...

明末,福建的渔民驾船来进行海上捕捞作业,为求平安,把海神“妈祖”的雕像带到洞头,盖茅棚屋,专供“妈祖”香火,年复一年便有了“妈祖宫”。洞头现有“妈祖宫”44座,当地人除了日常烧香礼拜外,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纪念日和九月初九日妈祖羽...

 “普度节”是海岛渔村一项大型的祭祀活动,东岙做普度已有近200年历史。东岙普度节的发起人为当时一些船老大,为超度海难者及孤魂,以求渔船、村庄平安,就沿用福建的普度节保一方平安的习俗。经过近代的变迁,东岙普度节演变成东方的“万圣节”,水灯成...

洞头闽南语区七夕成人节活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集感恩节、情人节、乞巧节、成人节和儿童节于一体,一直保留较为完整,是独具海岛民间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习俗。节日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包括请“七星亭”、做“巧人儿”饼、乞巧、十六岁孩子成丁(成...

“迎头鬃”是洞头隆重的渔事活动。旧时每年汛期后,渔行主择吉日,举头鬃旗,拿“红包”,端大猪头,敲锣打鼓放鞭炮地送到年产量最高的渔船上。船老大在船首供猪头,带伙计向大海叩头,祭拜海神后,趁着涨潮,把“头鬃旗”竖在船尾,以庆丰收。这一鼓励渔民奋...

洞头鱼灯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距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鱼灯与“余”同音,人们为了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于是,就根据海里鱼的形象,把它做成灯彩,节日里挂在家中或参加灯会。之后逐渐形成舞蹈表演形式,鱼灯舞表演按“官牌九”之名设计走阵方式,表演...

“洞头海岛气象俗语”是当地渔民为了能正确掌握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通过不断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了宝贵的民间知识,几百年来代代相传。如“三月洋,海水当眠床”,“夏至刮南风,连着十八日夜”,“七月秋霖八月乌”,“海鸥洗浴有风暴”、“风痴(台风)未回...

  洞头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外,由103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00.3平方公里,与福建相邻,人们以渔业生产为主。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人们对“妈祖”极其信奉。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渔民来洞头打鱼,带来“妈祖”信俗。东沙“妈祖宫”就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浙江省尚存...

  海洋动物故事,是以海洋动物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在我国动物故事中是一个特殊的门类,独具特色。海洋动物故事在洞头的形成和传播,至少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洞头列岛的移民,分别来自福建南部和温州地区周边县,洞头是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交融地,洞头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优势,使得洞头海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