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是古代岭南地区的首府,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建城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五羊传说就流传于现在的广州及其周边地区。 据晋代顾微的《广州记》记载:“广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故...

沙田民歌是在珠海地区的“疍家歌”和“ 渔歌”的基础上,经历代疍家人不断传唱加工,逐渐形成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的统称。沙田民歌主要在珠江口西岸珠海市的沙田水乡一带流传。据北宋末年的《太平环宇记》记载,当地民间在婚丧嫁娶、庆典祀神时,就盛行用...

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七个社区,据传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特点。 石岩客家山歌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假嗓,包括真假嗓结合,主要用于高腔山歌;本嗓,最为常见,它运腔复杂多变,擅...

白口莲山歌是五桂山客家山歌中历史最久、流传最广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中山市境内的五桂山、南朗、神湾及三乡、板芙、坦洲等镇乡。明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风俗篇”中关于“畎亩之民山歌野唱亦悠然有自得之趣”的文字,就生动地记述了古代客家人唱白口莲山歌...

单人木偶戏因行头小巧简单,一个戏箱可装完,一根扁担即可挑去表演,故民间又称扁担戏,是明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粤西的杖头木偶的主要表演形式,历经数百年而传承至今,现主要分布于茂名市茂港区羊角、坡心、七迳、沙院镇等地。 茂港单人木偶制作精巧,以坚韧...

潮州饶平布马舞相传始于宋末元初,时有饶州(今江西上饶市)制陶师傅来饶平传授陶艺,因受宋高宗赵构泥马渡河传说,及饶州民间为纪念文天祥高中状元,以扮状元骑彩锻泥马造型供众观赏的启发,遂将民间有关马的舞蹈编为节目,在瓷乡九村(今饶平新丰镇)一带的...

地处粤东山区的五华县,山中多花岗岩石,自古当地乡民即以石为业为宝。明代已有以石建桥记载见诸史籍,县城至今犹存明嘉靖年间的董源石桥。至清代,五华境内已是石宫、石庙、石室、石牌坊林立,以石门、石窗、石柱、石梁等建造的民居遍布乡间,石雕佛像、石狮...

广东省潮州市畲族的招兵节主要分布在凤凰镇石古坪畲族村,文祠镇李工坑畲族村(含黄竹洋自然村),归湖镇山犁畲族村、碗窑畲族村、岭脚自然村,湘桥区意溪镇雷厝山自然村,饶平饶洋镇蓝屋畲族村以及相邻的丰顺县凤坪畲族村,是一个以祭祀、祈祷为主要形式的图...

揭阳春节习俗主要集中于从冬节(小年)到新年农历正月,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生活习俗、祭拜习俗和游艺习俗三类。生活习俗主要有冬节食汤丸、酬神、祭灶、除夕迎春、春节、迎神、年稼开、人日、行彩桥、破门楼郑翁仔灯、元宵节、踏青等;祭拜习俗主要有游...

康王宝诞是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一项重要而盛大的民俗活动,为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而设,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塘尾村《塘尾李氏族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据村中老人回忆,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最盛是在清朝中...

地处我省西部边沿的罗定市,古称泷州、泷水,广泛流传于当地的民间歌谣泷州歌因此而得名。清代乾隆年间,在罗定视学的学者,已有“近闻比户事讴吟”的描述,说明240多年前,泷州歌创作已蔚为风气,歌社诗社林立,至清末民初更显兴盛。 泷州歌主要靠各地诗...

东坑地景是陆河县东坑镇人的闹元宵巡游赛会活动,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东坑上屋村先祖太公彭简宜从苏州府引进来的,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元宵期间,当地居民以自然村为单位搭建灯楼举办赛会,人们以红白粿、米花糕等搭建高塔,评比哪...

南塘吹打乐是粤东陆丰市南塘镇郑宣家族自清末传承下来的一种民间音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并广泛流传于海丰、陆丰、惠来、惠东、普宁沿海一带,不仅在民间的红白事中吹奏,还能客串正字戏舞台演出的演奏,有着广泛的群众性。 以民国初年即创办并延续至...

粤北九峰山歌分布于乐昌市的九峰、五山、大源、北乡、两江等山区乡镇,因在九峰一带传唱最盛,也较具代表性,故习惯上称为九峰山歌。据民间传说,九峰山歌兴起于宋朝末年。 九峰山歌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农事耕种、生活习俗、生产商贸、男女情事、宗教信仰、生...

连滩山歌因源于粤西南江流域的郁南县连滩镇而得名。据《旧西宁县志》记载,连滩山歌在明朝已开始传唱,现主要流传于郁南、罗定、云安、德庆及周边地区。 连滩山歌用当地方言演唱,用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男女爱情、诉说婚姻不幸、歌唱劳动生产、反映重大事件...

咸水歌在东莞又称疍歌、艇歌、蛮歌,主要分布在沙田镇的近10个村落,其中以先锋、杨公洲两村最为盛行。据古籍记载,东莞的咸水歌大致可上溯到明清时期,明末清初屈大均所撰《广东新语》中引述的三首采茶歌,即为明代疍歌,现仍在东莞地区传唱,唱词仅有很少...

流行在广州市海珠、番禺、南沙区的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 它既是疍民闲时娱乐的船歌,又是疍家迎娶习俗、庆贺中秋的一种歌唱形式,据古籍记载推算,至今已有600年历史,明清时期尤为兴盛。 广州咸水歌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多以口语、俗语等入歌。歌词...

东莞狮舞始源于明代,属广东醒狮之一。每遇喜红庆典、逢年过节,民间必舞狮祈求平安吉祥,但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石排、大朗、长安、虎门等乡镇,尤以石排镇中坑村的狮舞为代表。 东莞的狮具造型,特别注重不同色彩的装饰,寄寓不同的象征意义。如早期有黑狮、...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主要分布于以松口镇为中心及其周边的松南、松东、隆文、桃尧、松源等乡镇,即今梅县辖区梅江下游的东部一带。 松口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民歌之一的客家山歌的典型代表,粤东山区关于歌仙刘三妹的民间传说中,就有“自古山歌松口出,那有山歌船...

五马巡城舞分布于粤西北封开县大洲镇的乡村。据老艺人讲述,宋朝末年五马巡城舞就已在当地流传。 五马巡城舞是一种规模较大的阵式舞蹈,以马形道具套在人身上扮成五名古代战将,作为主要角色进行表演。整个舞蹈由“开城”、“点卯”、“巡城”三个阵式组成。...

粤西化州市的跳禾楼,相传明末清初从广西传入,并在民间衍化为起源于歌仙刘三妹的传说:当地青年牛哥与云游至此的刘三妹相爱,一起用歌声驱除了虫害,夺得了丰收,村民为纪念歌仙,每于农历六、七月插秧完毕,便择吉日在晒谷场搭起禾楼,唱起禾楼歌,跳起禾楼...

九鳄舞主要分布于揭阳市惠来县并流传到周边一带,它的起源与唐朝韩愈任潮州刺史时,驱除恶鳄,为民兴利,深受潮汕民间敬仰有密切关系。相传清雍正年间,惠来县城移建韩祠、韩塔于英内学宫两侧,年节拜祭韩文公时,必焚化纸钱和篾扎纸糊的“鳄鱼”等冥品,有的...

旱坑凤舞又名双凤舞,主要流传于清远市阳山县杜步旱坑村。据老艺人邓介讲述,旱坑凤舞来自肇庆怀集,明万历年间邓姓祖籍怀集已有舞凤习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邓介的祖父迁居旱坑,凤舞便随着传入,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相传凤舞起源于古时邓家...

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清溪、红峰等村的民间舞蹈,据传是明代客家人迁居此地时从中原带来的,以清溪村最为兴盛且具代表性。 清溪闹花灯的主要道具有大、小花灯各两盏,仿车一架,软边纸扇两把,柔软手帕两条。花灯为六角形,分内外两层,竹篾扎成,内层...

舞马鹿是粤北山区连州市西岸镇特有的民间舞蹈,据当地老艺人传说,已有150多年历史。 舞马鹿原称打马鹿,因其模拟的是身带弓箭长矛的猎人,寻找、追逐以至最后把鹿打死的情景,突出表现的是山里人的狩猎生活。由于鹿生性温顺可爱,民间更认为金鹿象征福寿...

怀集龙鱼舞是怀集县凤岗镇龙凤村“石积善堂”石氏的先辈从东南沿海地区传入的,清道光年间已在县内多个地方流传,距今有160多年历史,现主要分布于凤岗镇龙凤村及怀城、连麦等镇乡。 怀集龙鱼舞属动物道具舞蹈。道具均为笏扎纸糊加彩绘而成,龙具造型只有...

德庆雄鸡舞主要分布在德庆县武垄镇播荫村及周边地区。相传起源于明初播荫村的祖宗因原居住地人畜不旺,遂迁至现址,并从发现一只雄鸡得到启迪,便用竹篾、彩布扎成雄鸡模样,擂起鼓乐在村边环舞一圈,自此村中逐渐兴旺起来,雄鸡也被祖祖辈辈奉为吉祥之物,形...

相传竹马舞源自周王伐纣时,姜子牙以旗杆竹制成竹马,以绿竹制成鸡、鸭、鹅、鱼等,并施法化为活物,扮作迎亲队伍,大败纣军,迎回邓婵玉与土行孙成亲的民间传说,明朝末年传入粤东五华县,俗称“打马灯”、“舞竹马”,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新...

粤东客家地区的兴宁市为古兴宁县,明清时期道教活动甚为兴盛,杯花舞即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除分布于该县外,在龙川、平远、梅县、五华县一带也有流传。原来以客家“五句板”说唱用的竹板进行击板伴舞,清末道士朱官祥以本地俗称“伯公杯”的瓷质酒杯代替...

舞貔貅是增城市客家人的传统舞蹈,又称舞客家猫,主要分布在派潭、正果、荔城等镇乡。据当地民间流传,大约兴起于明末清初客家人大批迁入增城的年代,距今已近300年。 增城的貔貅道具以泥巴和纸张为主要制作材料,造型相当独特:长长的身子,圆圆的脑袋,...

番禺鳌鱼舞盛行于广州市番禺区滨海的石碁镇沙涌村及沙湾、渡头、龙岐、西村、龙津等地,相传是沙涌江姓祖先于明初从浙江随军入粤,在番禺落户时把鱼灯舞传来,并与当地民间的鳌鱼崇拜融合衍化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沙涌一带自古即流传海中鳌鱼救起...

钱鼓舞,又称踏钱鼓,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和海丰县,以及陆丰市的新铺、东铺一带,据说于明代随人口迁移而由福建传入,有据可证至少已有100多年历史。 钱鼓在当地民间被视为吉祥之物,故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的喜庆活动中,常以钱鼓舞表演迎春闹春,寓意吉...

据史料记载,梅州市平远县的船灯舞200多年前即由福建武平县传入,主要分布于差干、仁居、上举、泗水等12个乡镇。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以及喜庆丰收之时,当地民间便制作、排演船灯舞。 平远船灯源于民间关于清顺治帝在闽西南汀江夜遇风浪受阻,得...

舞火狗是惠州市龙门县蓝田乡瑶族女青年在成年礼中表演的民间舞蹈,源于蓝田瑶族对狗的崇拜。相传很久以前,峒主幼年丧母,父亲靠挤狗奶把他养大,峒主为不忘养育之恩,要瑶民永记狗是“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据...

舞鹰雄分布于廉江市的新华、河堤等镇并流传于遂溪县的黄略、坑尾等地。起源自当地山高林密,飞禽走兽众多,有鹰和叫“雄”的异兽,常一起嬉戏觅食又常相争斗的有趣传说。人们认为鹰、雄能驱邪镇妖,便模拟它们嬉戏相斗的情景,创造了这一舞蹈形式,以寄托喜迎...

舞春牛广泛流传于粤北山区韶关市全境,含武江、浈江、曲江三区及乐昌、仁化、乳源、南雄、始兴、翁源、新丰县七县(市),也有叫“闹春牛”、“跳春牛”或“春牛舞”,是一种有人物角色且边歌边舞的民间舞蹈,在当地的汉族、瑶族中都十分盛行。 舞春牛据传清...

鲤鱼灯舞最早兴起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的侯南村,该村族人杨缵绪于清乾隆22年(1757年)任陕西按察使,据传是他从陕西传回大埔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分布于该县的百侯镇及西河、湖寮镇的部分乡村,在和平、连平县一带也有流传。 鲤鱼灯...

潮州鲤鱼舞主要分布在潮州市城区、枫溪区及饶平、潮安县一带。明代潮剧戏文《荔镜记》中已有舞鲤鱼的场面描述,距今至少有近400年的历史。 民间相传潮州鲤鱼舞起源于神话和传说。一传盘古开天辟地时,是由鲤鱼领头寻找水源的,为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

沙溪鹤舞源发于中山市沙溪镇申明亭村,该村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自古潺潺流水,鱼虾蚌蚝成群,引来无数白鹤觅食嬉戏,村民视为仙鹤倍加爱护。相传明代时,村民为彰显先祖崇尚义学之风,取本地话“鹤”与“学”同音之义,自编了纪念祖先的祭祀舞蹈鹤舞,后...

葵潭鹤舞分布于粤东惠来县境内。相传该县葵潭镇苏厝园苏氏家族的祖先,受民间传说中仙人战胜邪魔,解救受害乡民,玉帝派七只白鹤口衔吉祥花朵,庆贺乡民从此平安祥和的启示,于清乾隆年间始创了“瑞鹤献宝”的鹤舞,且一直只在家族内传承。1949年后才逐渐...

在中山市沿海的沙田水乡,以黄圃镇为代表并分布于三角、南朗等镇乡的麒麟舞,据史料记载于明末清初已开始传入。后在珠江三角洲一带传授洪家拳、蔡家拳、莫家腿的习武之风影响推动下,更为盛行。 黄圃麒麟舞以麒麟的采青过程为主要套路,包括了含青、吐青、洗...

据当地的传承谱系,深圳麒麟舞的兴起,可追溯到清咸丰辛酉年间,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深圳市前身新安县(后为宝安县)的布吉、龙华、观澜等近20个镇乡的客家人,当时即崇尚武术,风行舞麒麟。 深圳麒麟舞的舞者必须是有武术功底的年轻人,因为舞蹈动作...

福永醒狮主要分布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的桥头、福永、白石厦、怀德、塘尾等社区,以桥头、塘尾为主要代表,相传起于清嘉庆年间,由渔民以竹、木、布或纸扎成狮子起舞,以庆祝丰收或祈祷出海平安,此后便逐渐兴盛,历经100多年而传承不断。 福永醒狮的表...

在广州市番禺区黄阁镇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尚存于当地的麒麟石、麒麟岗的古老传说,而黄阁麒麟舞据传也有200多年历史,民国初年一度甚为兴盛。 黄阁麒麟舞由一人舞头、一人舞尾组合表演,基本套路是表现麒麟从出洞、采青、巡游花园、回洞的完整过程,以采青...

高脚狮,又名高挑狮。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电白县城武馆师傅马德良,从高耸于官庙屋脊的琉璃小狮子形象获得灵感所始创。现主要分布于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北街和南坝楼阁村。 高脚狮身长2.5米,比一般南狮的造型小,突出特点是在狮头和狮尾分别安装一条高约...

鹤山狮艺为南派醒狮中的重要支系,始创于清末鹤山沙坪越圹大朗村的冯庚长,他吸收少林武术、南派武术和佛山醒狮的技艺特点,创立了鹤山派醒狮,且个人狮艺异常精湛,曾有“广东狮王”的赞誉。鹤山狮艺现主要分布在鹤山市的沙坪、古劳、龙口等多个乡镇,新加坡...

东莞龙舞相传兴起于明代中期,最早出现在东莞市大朗镇的大井头村,已有400余年历史。现广泛分布于全市的丘陵、山区和埔田一带,尤以大朗、长安、厚街、石龙镇和莞城街道等地最为活跃。 东莞龙舞的表现手段丰富多样。道具龙的扎制因用材不同,有火龙、旱木...

龙岗舞龙是深圳市龙岗区民间庆丰年、度佳节时表演的广场舞蹈,其分布以现龙城街道和坪地街道为中心,辐射周边一带。该地原为宝安县龙岗镇,几百年前已有客家人迁入聚居,历来流传着古时龙王领十小龙出巡南海,一小龙为此地风光吸引而下蛰的社坪岗,由此得名龙...

花环龙在梅州市大埔县流传已有百余年历史,源于该县茶阳镇下马湖村的软腰龙舞,后逐渐衍化为花环龙的舞蹈形式,并在茶阳镇及湖寮、青溪镇一带广泛流传。 花环龙的道具造型按规格不同分为大龙和小龙,按龙身服饰色彩的不同分为红龙和青龙,红龙象征吉祥平安,...

姑娘歌市流传于雷州半岛一带的民间音乐,是由雷州歌的对歌派生的一种特殊演唱形式。其主要依附于当地各村社民间的年例习俗,著名歌手常被邀请对歌酬神,于是三五成群,组成半职业化班子专事对歌,因表演以女歌手为主,故民间便称之为“姑娘歌”。姑娘歌约产生...

贵儿戏自清末起源于现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是在当地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小剧种。其发展经历了清同治至光绪年间表演以单人为主,到二十世纪初人物角色逐渐丰富,开始编演长剧,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贵儿戏的传统剧目最早有《武吉买柴》、...

粤曲是在岭南粤语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星腔是粤曲中最为流行的一个唱腔流派,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三水籍名伶小明星所创。小明星原名邓小莲,后由粤曲撰曲家王心帆为她改名为邓曼薇(1911—1942),十一岁开始学唱粤曲,十五岁初登曲坛,因贫...

相传,咏春拳为明末少林女尼伍枚大师所创。清康熙年间福建籍女子严咏春避难四川大凉山时,得五枚大师真传,传至严咏春及其夫梁博涛(江西人);也有传为严咏春依蛇鹤相斗的各种动作创编,由其夫梁博涛改编而成。不管怎样,都与严咏春和其夫梁博涛有关,且取名...

饼印又称饼模,既是用于月饼或其他礼饼造型的印制模具,又是一项传统的民间雕刻美术。张田饼印为韶关市新丰县张田村张姓祖先所创,始于明末清初,世代相传至今。出于民间年节饼食礼俗需要,民国年间,张田饼印已年制1万多个,到上世纪80年代,全村刻制师傅...

吴川泥塑分布于吴川市梅菉城区及市辖多个乡镇。相传唐末宋初由迁移至此的佛山廖岭居民,把石湾陶艺传入后衍变而来。当地又流传明朝初年,乡民不满皇帝派官吏四出选美,便于闹元宵时捏制泥塑,把皇帝、皇后形象塑成鬼一般丑陋,并称为送“泥鬼”。吴川泥塑俗称...

地处粤西南的阳春市,境内属喀斯特地貌,植物繁多,林木茂盛,为根雕艺术提供了丰富物质资源。清代当地已流行根雕日用品、祭品和造型艺术品,民间称之为“木影”。后不断传承发展,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阳春根雕已形成多品种系列,并分布全境,绵延至今。...

广州砖雕是富有珠江三角洲水乡建筑特色的墙体装饰艺术,主要分布于广州市老城区、番禺区沙湾镇和花都区。在秦末汉初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中山四路)出土的熊纹空心汉砖,见证了广州砖雕的久远历史。明清时期,广州砖雕已在祠堂、庙宇和民居中广泛采用,并...

云浮石艺主要分布于云浮市云城区及高峰、富林、河口、安塘等镇乡。云浮属喀斯特地貌,境内石骨嶙峋,奇峰林立,有大理石(又称云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石英岩等异常丰富的石材资源。明朝万历年间,当地已有石工开采云石,或用于庙宇、宗祠建筑装饰和...

四会玉雕主要盛行于四会市东城及大沙、迳口、地豆、下茆镇。玉器产业萌芽于清末民初,时有青年乡民从广州、香港学到了玉雕、牙雕、木雕等手艺,于动荡岁月带回本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批小型作坊,开始专门加工玉器,后规模逐渐扩大并形成传统。改革开...

广宁玉雕主要分布于广宁县的木格镇、南街镇及县城周边地带。早在清代,木格镇的石台、扶洞等村的村民就用本地出产的广绿玉雕刻印章谋生,民国时期全镇有300多人在省内外从事刻印工艺,成为广宁玉雕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 广宁玉雕得天独厚之处,就是以本地...

东莞市地处珠江、东江出海口的水乡地带,江河与海潮在这里交汇,咸水与淡水交替冲灌,最适宜水草生长,其质地柔软坚韧,是编织草席的上好材料,被称为莞草,成为东莞著名特产。莞草编织技艺源远流长,当地出土的战国墓砖,已有清晰工整的席纹,长沙马王堆一号...

阳江市民间历来有重阳节登高放风筝的传统习俗,风筝制作历史悠久,民谣中早有“九月重阳考鹞高”的描述,清代竹枝词里更有“纸鹞参差万影交”的盛况描绘。阳江地处粤西南沿海,夏季台风频繁,冬季东北风劲吹,秋高气爽的重阳成为放飞风筝的好时节,节前家家户...

地处西江、北江交汇地带的四会市古法造纸技艺,主要集中于邓村镇。据县志和有关族谱记载,南宋时张、陈、程、申姓人家由中原辗转迁徙至邓村一带定居,带来了以竹造纸的技术。邓村四面环山,溪水长流,竹林处处,有丰富的造纸资源,古法造纸技艺于是传承延续下...

舞被狮是佛冈县汤塘镇围镇村妇女自发组织的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形式,是当地元宵上灯习俗中最精彩独特的民俗活动。舞被狮习俗起源于清代后期,相传该村刘氏始祖普振公误迁太婆遗骸葬于后山莲塘“狮听鼓”,后村中妇女舞被狮祈求太婆保佑添丁发财,至今已有一百...

爬刀梯又称上刀山,是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传统民俗节日“年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驱邪消灾,祈福平安。麒麟村爬刀梯源于当地敬奉的张兴武将军的传说,相传张兴武曾在淮南术山习练过刀山、火山和棘山的“三山功”,后他率兵攻打罗汉城鬼门关,以36...

锣鼓标旗巡游俗称“游锣鼓”、“游标”,是揭东县民间游春祈丰年及重大喜庆活动中的传统民间文艺游行,起源于清代。传统锣鼓标旗巡游以游神或喜庆活动为主,配器简单,至清末民初,随着潮剧、木偶戏等兴起,锣鼓标旗队在配乐和标旗形式上也逐渐丰富,加入不少...

“行彩桥”是揭阳当地群众元宵期间一项别具一格的民间祈福活动,其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揭阳县志》中,即有“上元张灯树,放烟花,扮八景,舞狮子……妇女儿童渡桥投块谓之渡厄,或采竹青拾瓶嘴以归,取义宜男”的记载。当地传说,古时揭阳常遭洪涝灾害,百...

行通济是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乡民经过“通济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的风俗。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据记载,该桥最先是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的木桥,明天启年间,户部尚书、乡人李待倡建重修,建成后取名为“通济桥”。该桥横跨佛山涌,水路...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即深圳市大鹏地区打醮纪念阵亡战士的习俗,相传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年间初建大鹏城,北城门附近发生瘟疫,引起百姓恐慌,后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为白虎门,须堵上北门方可防止瘟疫蔓延,又请道士打醮以除瘟疫。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和赖...

忠信吊灯习俗是河源市连平县东南部忠信、油溪、高莞等6个乡镇的客家人元宵期间以祭祖、添丁为内容的传统赏灯习俗,相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当地上寮屋赖明甫家仍珍藏着祖传的清代花灯纹样印板。 忠信吊灯习俗将当地客家人元宵挂灯习俗与祭祀祖先的仪式...

饶平彩青习俗也称“饤桌”、“摆桌碗”,是绕平县三饶、新丰、汤溪、钱东等乡镇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饶平彩青习俗从古代中原“饤饾”演变而来,由福建随中原移民南迁而传入当地,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 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六元宵节期间,当地...

广州的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是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景观,如今已成为广州年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广州地区有“逛花街大过年”的说法。广州地区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素有“花城”之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各种花卉的成长提供...

明清时,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很普遍。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对珠三角每年端午节期间的赛龙夺锦以及赛后的喜庆场面皆有描述:“岁五六月间斗龙船”,主办者给全胜者赠与“状元标,张伎乐,簪花挂红”,龙船“得胜还埠,则广...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的赛龙舟是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与全国其它地方的赛龙舟不同,松岗赛龙舟起源于当地的一个神话传说,虽然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影响,但它的发展和兴盛却与本地文氏家族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有着密切关系。文氏家族为松...

礼乐龙舟竞赛又称“出大标”或“出科”,是深受乡民爱好又广泛开展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前(农历四月尾)乡民从龙舟坞挖起龙舟,洗净淤泥,扎好龙根,每天下午扒到张围河,三只或两只进行非正式竞赛。一河两岸,人山人海,助威的...

阳江市地处粤西南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海产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疍家渔民的聚居地。至今在海陵岛闸坡镇、阳东东平镇、阳西沙扒镇、阳春内河等地区的水上居民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疍家渔民婚俗礼仪,充满了疍家人的水乡文化气息。 疍家青年男女到了谈婚...

深圳市盐田和龙岗区的疍家人自清代以来就有划龙舟迎亲的习俗,19世纪中叶后,随着当地疍家渔民上岸定居,逐渐演变为陆上扒龙舟迎亲的婚俗。 传统疍家人订婚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家需将女孩的生辰八字摆在渔船的神台上,以示请示祖先神灵这桩婚事是...

乐安花灯会是南海罗村乐安圩一带每年元宵期间挂灯、赏灯的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现在,乐安花灯会分布以传统乐安圩为中心,其影响范围辐射周边张槎、南庄、桂城、盐步、大沥等地。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为乐安圩期...

乾务飘色分布于珠海市乾务镇乾东、乾西和乾北三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明朝天启年间(1625年),乾务乡亲梁国栋出任江西省彭泽县令。后告老还乡,从江西省仿铸了“江西飘色”的关键部分(三支色棍)带回家乡,精心设计,并亲自指导乡民安装三台飘色...

黄圃飘色由明末清初的木偶演变而成,现主要分布于中山市黄圃镇的三社坊、古楼坊、灵会坊等乡村。据黄圃何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安徽人何腾伟被调往广东驻守,后到福建沿海剿匪,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举家定期居黄圃水井头,从福建引进木偶作闲时玩耍...

沙湾飘色是流行于广州番禺区沙湾镇一带的以色柜为展示舞台、以人物造型为表现形式、以故事传说为主要内容、以沿街巡游为主要表演样式,以材料、力学、音乐、装饰工艺为主要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 沙湾飘色已有100多年历史。清咸丰年间,在广东各地的流...

“辞沙”祭妈祖大典是深圳市南山赤湾天后宫特有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据明代黄谏《新建赤湾天妃庙后殿记》载,“一在县西百余里外赤湾南山下,凡使外国者,具太牢祭于海岸沙上,故谓‘辞沙’,太牢去肉留皮以草实之祭毕沉于海”,后逐渐演变为当地出海者祭祀天...

三山国王祭典为粤东揭阳市揭西县祭祀三山国王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传说,连杰、赵轩和乔俊三位异姓兄弟曾协助隋文帝杨坚开创帝业,被封为将军,三人不恋荣华富贵,挂印退隐,后修成正果,保佑潮州府一方安宁,人们称之为“三山神”,至宋代太宗敕封为三山国王...

大溪宗祠总祠位于金山北麓的揭西县大溪镇井美村,由李氏族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成,占地面积1882平方米。各代裔孙承传情况不同,但各地均按总祠风格建有宗祠、公祠和公厅,形成传承脉系清晰的祠堂集群。祭典活动也以总祠为集中代表,仪式大...

贞仙是中国妇女“贞风亮节、勤劳俭朴、孝敬翁姑”的典范,亦是岭南三大女神之一。岭南三大女神即秦代德庆龙母、宋代泉州湄洲岛天后和唐代四会文氏贞仙。其中龙母为江河神,天后为海神,贞仙为地方神祗,庇佑大地、润泽民生,深得民意。据清光绪《四会县志》记...

玄武山元山寺位于陆丰市碣石镇北郊,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已有880余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其自清乾隆四十一年起,当地每十年举办一次元山寺重光庆典活动,玄武山庙会即是群众依托元山寺重光庆典进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玄...

云浮市新兴县为禅宗六祖慧能诞生与圆寂之地,有关六祖慧能的传说故事和六祖圣迹在当地被人们广为传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六祖诞辰和八月初三的圆寂日,为当地“春秋二祭”,在六祖圆寂的龙山国恩寺及周围地区举行庙会。 相传六祖诞庙会自六祖慧能圆寂自发形成...

张公庙会是随着连滩张公庙的建成而形成的一项地方性民间庙会活动。连滩张公庙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张元勋所建,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据清代《旧西宁县志》记载:“张公庙祀明总兵官张元勋……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关于张元勋的各种传说故事在当地...

南华寺坐落在粤北韶关市中部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公里。南华诞庙会是南华寺每年举行的民间活动,又称“六祖诞”庙会,是纪念佛教南禅宗创立者六祖惠能所举行的庙会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距今已有...

豆腐节是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活动。 据林氏族中长辈介绍,豆腐节起源于1609年。当年正月十三林氏村民在祠堂上灯吃斋时,一位村民无意中将豆腐弄到另一位村民身上,引起了一场豆腐仗。第二年参加上年豆腐...

东莞市东坑镇的卖身节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东坑镇是大朗、大岭山和石龙的水陆交通中转站,来往车船频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塘唇村一卢姓大户需雇长工耕作,人们闻之前来受雇。来的人多,其他大户也前来寻找雇工,由此逐渐形成规律:由于...

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传统上是疍家渔民生活的地方,仍流传着疍民舞草龙祭拜妈祖过年的习俗。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为生,与大海为伴,为求四季平安,每逢初一、十五便在船上架起香火祭拜妈祖。当地传说,妈祖曾托梦给南澳一位老人,正月初二晚上以...

七月初七“拜七姐”是岭南传统风俗,自古以来,东莞市望牛墩镇的民间女子每到七夕就有制贡案,摆巧物,拜“七姐”的传统习俗。 望牛墩镇的乞巧习俗活动历史悠久,其独特之处,一是“论七夕为六夕”,即在农历七月初六交子时辰于贡案前举行拜祭七姐仪式,虽也...

萝岗香雪位于广州萝岗区,相传是宋代萝岗钟姓始祖钟玉岩将梅花移栽此地而来。萝岗钟氏族人对梅喜爱有加,代代植梅于萝岗。因萝岗特殊的地理环境,常梅开二度,每年临近农历岁末,繁花似雪,落英缤纷,加之梅香沁人心脾,“香雪”因此得名。早在明代中后期,萝...

佛山春节习俗是当地最盛大、最隆重、时间最长的节日习俗,由农历十二月(腊月)至第二年一月(正月)二十六日。 佛山春节习俗按表现形式和时间不同,大致可分为腊月迎春、新年贺岁和酬神祈福三大类。从腊月下旬至年三十为腊月迎春,包括谢灶、扫屋、上挥春、...

崖门海战流传故事,起源于崖门海战事件,流传于新会一带,来自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并经民间集体传承,流传至今。崖门位于新会区南端西江与潭江汇合出海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古兜山脉),对峙如门,地理形势险要。崖门外直通南海,崖门内为天然良港...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其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其与挂绿荔枝的传说故事在广州市增城、惠州市博罗、龙门等地广为流传。 相传,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生于唐代开耀二年(682),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亲吉氏,以制售豆腐为生...

六祖惠能是新兴人,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713年圆寂于新兴国恩寺。惠能3岁丧父,与母亲砍柴为生,经常挑柴到县城卖,在金台寺听到有人诵《金刚经》而开悟,北上黄梅东山寺学佛,以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粤东名山桑浦山西侧,有一千年古寨——雷浦村。这里,有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故事,就是“苏六娘传说”。 潮汕有俗语“欲食好鱼金针鲳,欲娶雅牡苏六娘”。苏六娘是明代弘治年间揭阳雷浦人。其父系雷浦苏氏四房苏士,人称苏员外。苏六娘的母亲先怀五胎,皆流...

“月姐歌”是仁化县石塘村流传的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音乐形式,数百年来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当地女性群体中传唱,并以其独特的演唱方言、演唱形式、独有的唐朝宫廷韵味,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是客家民歌中一枝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 相传,唐代一...

相传陈梦吉是明代新会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生活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住在新会县会城浐湾街大康里(今浐湾路三巷)。他足智多谋,人称“鬼才”,有“扭计王”、“扭计师爷”之称。经常运用他的聪明才智济世扶危、惩恶扬善。其人其事,千秋传说、...

大鹏山歌是用“大鹏话”传唱的民歌,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盛行于清末,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主要流传于深圳市大鹏、南澳等地区。 “大鹏话”又叫“大鹏军语”,古时大鹏城为军事重镇,城内外居住的军民达千余户,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且多沿用...

恩平民歌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是在江门市恩平地区民间兴起的一种诗与歌相结合的清唱体音乐形式,是中原文化与本地文化相互融汇的产物。 恩平民歌大致可分为劳动民歌、仪式民歌和生活民歌三大类。劳动民歌包括牧童放牛时对唱的《牧歌》、收旧者走村过巷时唱的《...

唱龙船歌是南雄市端午节期间一项典型的民间传统活动。龙船歌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现流行于韶关市南雄市凌江、浈江两岸的水西、水南、洋湖、珠玑等沿河村庄。 南雄珠玑巷是梅关古驿道上的古代商贸重镇,历史上随着中原移民南迁,...

排瑶民歌是连南地区排瑶群众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当地无论男女老少都喜爱唱歌,他们以歌代言、用歌传情,自古成习,排瑶民歌随着当地瑶族社会的发展而历代积淀,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排瑶民歌演唱形式为单声部,曲式结构基本上以一个主导乐句为基础...

潮州音乐是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演奏乐曲的总称,主要流行于揭阳、潮州、汕头、汕尾等地,其影响辐射闽南、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世界上潮人聚居的地方。潮州音乐以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而享誉海内外,有着“唐宋遗音”、“华夏正声”之称,是...

阳江山歌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源自当地民间祭祀中的唱说过程,是当地人民在生活、劳动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和元曲等艺术形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经祖祖辈辈心口相传下来。现主要流行于阳江地区,尤以阳西的织篢、溪头、上洋...

广东汉乐也称“外江乐”、“中州古调”、“国乐”、“儒家音乐”等,是中州音乐和潮汕民间音乐经过长期的结合,在原中州音乐的二黄、西皮、大板等板式的基础上,吸收潮乐、庙堂音乐、昆曲、椰子曲的优点,形成独特且具有地方色彩的一种民间音乐。现主要流行于...

雷州音乐产生于雷州半岛一带,宋、明以来中原移民南下,雷州半岛民间音乐艺术受中原文化影响,不断吸收、融合其他音乐形式,于明清时期形成秉赋独具的雷州音乐,至清末民初盛行一时。1960年,经音乐工作者记录、整理并正式命名为“雷州音乐”。 乐种丰富...

紫竹观道教音乐,源于一百多年前从浙江省普陀山传入陆丰地区的全真道教音乐,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受到陆丰地方戏曲音乐、民间传统音乐和地方语言风俗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道教音乐流派。 紫竹观道教音乐分为两部分:一为道徒早晚课读的仪礼配乐;一...

瑶族八音是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水及相邻瑶族地区瑶族独有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当地人自称“哵惞”,是随着瑶族先民从两湖地区迁移南岭而传入广东,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瑶族八音没有记谱,多为口头传授,对应“宫商角徵羽”,加上乐器独特的音色而...

英歌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神泉英歌队是潮汕英歌在惠来传承的一支,形成于清朝中期,距今约120多年历史。 “神泉英歌”根据小说以梁山泊英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共一百零八好汉为原型,以脸谱化和夸张的动作创编。表演内容主要表现水浒英雄攻...

高明花鼓调是佛山市高明地区特有的传统音乐形式。过去,当地农村遇有红白二事,盛行演奏喜丧吹打乐,多由六种乐曲组成,称为“六音”,而“高明花鼓调”是“六音”中的迎亲组曲,因用鼓来指挥演奏,故称为“花鼓调”。 高明花鼓调依次由“行街”、“大过场”...

草龙舞亦称火龙舞,是东莞上洞地区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现主要流传于东莞企石镇、横沥镇、凤岗镇部分村落,其中以企石镇上洞村的草龙舞最有代表性。每年春节和中秋节晚上,当地村民都会举行盛大的舞草龙活动。 草龙是用稻草、竹、木片、剑麻丝、树杈...

文章湾村簕古龙始于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距今约300多年,是湛江赤坎文章湾村祖传特有的传统舞龙艺术,并特定在农历正月十九的庆元宵天后圣母祭祀活动表演。 文章湾村簕古龙最大的特点是其道具龙制作上独具一格,有别于其他龙舞种类。文章湾村...

沈塘人龙舞是一种人体造型的娱乐性舞蹈艺术,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在沈塘圩始创。初为当地群众即兴性的娱乐舞蹈,后演变为中秋节月圆之夜狂欢的传统节目。明清时期,人龙舞曾盛行于雷州府三县九所,现主要流传于雷州市沈塘镇沈塘圩。 人龙舞是我国龙舞...

“青溪仔狮灯”又名“仔狮戏球”,是粤东客家地区的一种花灯类舞蹈。始创于清末民初,源于客家山区元宵灯节的灯舞,经民间艺人吸取提线木偶戏体现技艺及狮灯的基础上,创作的独具一格、以带球戏耍为造型的舞蹈表演艺术——“仔狮灯”。现主要流传于梅州市大埔...

青蛙狮,俗称“蟾蜍狮”,又名“神狮子”,据记载约有500多年历史,是广东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拟兽舞蹈,是我国南方狮子舞的一种。现主要流传于韶关市乐昌市三溪、秀水、坪石、黄圃等镇的村寨,主要以三溪镇为代表。 青蛙狮的造型,集文狮之秀丽,武狮之威...

高跷虎狮又称“高脚虎狮”,是粤东地区独一无二的民间狮舞艺术。清初流落到当地“南枝”系少林武僧所创,距今约有300多年历史。因具备娱乐与强身壮体的功能,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传承至今。现主要流传于揭阳市惠来县附近村落,以及汕头市潮南区、潮阳区、揭...

碣石五色狮又称五色狮灯、五色狮灯舞,起源于明代初期,为驻守在碣石卫城的军人传入,并与当地民间传统文化融合,流入民间。碣石五色狮是集强身健体和象征吉祥如意于一体的独特舞蹈形式,为当地民众所喜爱,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娱乐节目之一。现主要流...

瑶族布袋木狮舞又称“舞木狮”,属瑶族祭祀舞蹈,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缅怀祖先迁徙的艰辛,祈祷族人生息繁衍和兴旺发达的良好意愿。瑶族布袋木狮舞多在农历十月丰收季节和翌年春耕前活动,流传于连州市三水、瑶安等乡村。 “木狮”的狮头用泡桐木雕凿而成...

五福狮舞由梅陇镇金盘围村黄氏先人从江西引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分布于海丰县辖下梅陇镇、联安镇、后门镇等乡村,是当地群众每逢春节及喜庆节日必不可少的表演内容之一。 五福狮舞造型独特,表演方式奇妙,在全省独具一格的。表演角色众多,...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起源于清朝末期,盛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当地武术高手黄连胜所创。现主要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在黄连胜到过的香港、荷兰、印度都有其弟子在传承。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有两个特点:武术引路和“武狮”。武术引路指的是每次表演,都...

三角麒麟舞是在当地的生活习俗和图腾崇拜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当地群众正月里的重要活动之一,诞生于清代末年,以中国传统武术中洪家拳和莫家腿为主要动作的动物舞蹈,现主要流传于中山市三角镇及周边区域。 三角麒麟舞表演具有浓厚的珠三角水乡特...

小金口麒麟舞历史悠久,据记载乾隆年间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小金口麒麟舞源于“沙仙驯麒麟”的传说,后人将其编成动作,配以声乐鼓点和武术,在新春时节及喜庆之日进行表演,祈祷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现主要流传于惠州市小金口镇辖下各乡村...

清溪舞麒麟属客家麒麟舞,作为客家传统民间艺术随着客家人南迁传入粤,传到清溪,至今约有500年的历史。现主要分布于东莞市清溪镇辖下的各乡村。 清溪麒麟舞主要十分讲究麒麟道具的造型。麒麟道具由麒麟头、麒麟被(身)和麒麟尾巴三个部分组成。麒麟头设...

雷州乌石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民间民俗舞蹈活动,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之夜,乌石港区群众都要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 传统的乌石蜈蚣舞表演队伍参与...

麒麟引凤是道滘特有的一种民间娱乐舞蹈,距今约有100多年历史。麒麟舞及凤舞本是南粤大地上两种特色民间娱乐活动,其中麒麟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古道滘镇群众认为有男有女才是阴阳和谐的好意头,因此出现了把麒麟舞与凤舞优美结合起来,并加以改进的“麒...

吴川梅菉舞貔貅是一种表现人与动物搏斗的舞蹈,元宵节及喜庆时节表演,传说已有千年历史。现主要流行于主要是在吴川市梅菉镇梅菉头村及黄坡镇。 貔貅又称软头狮子,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熊的凶猛野兽。梅菉头舞貔貅又称“紫微降貔貅”,源于“神童紫微降服貔貅...

春牛舞是怀集县壮族瑶族乡以及周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起源于清朝光绪二年(1874年),从广西贺县传入,主要流传于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及周边村落。自传入至今,除文革期间外,都是当地老百姓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新年传统活动。每年大年初一至元宵期...

“鳌鱼舞”源于民间祭神舞蹈中模拟动物形态大道具舞蹈,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前。鳌鱼与龙、凤、麒麟一样,是传说中的神物,古时称考中状元为“独占鳌头”,是祥瑞吉庆的象征。 “鳌鱼舞”以造型独特,舞技精湛,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博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凤舞又称“五凤朝阳”,是流行于惠东县平海镇东门村世代相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据《惠东县志》记载,平海凤舞起源于明朝洪武十八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凤舞在每年元宵节、三月三、九月九或在隆重节日活动中表演,以祈求民康物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小长鼓舞原也称长鼓舞,为粤北连州过山瑶的民间舞蹈,起源于对本民族的图腾崇拜与祖先的敬祭信仰,多在盘王节、春节或喜庆丰收、祭祀先祖“还盘王愿”以及一些祭祀礼仪中表演,以示对盘王和祖先的敬祭及迎祥纳福的祈愿。 小长鼓舞表演多在厅堂或寨门坪进行。...

莲池舞又称打莲池,属佛教舞蹈,源于客家地区“香花佛事”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约有300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梅州市蕉岭县附近村落。 “打莲池”是为女性亡者做香花佛事的舞蹈,源于《目莲救母》的民间传说。相传,目莲为佛之大弟子,为救母亲出地狱,持...

“铙钹花”属佛教舞蹈,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源于唐代,是与梅州客家地区佛教文化融合伴生的“香花佛事”重要仪式之一,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现主要流传于梅州市梅江区城区及周边地区。 铙钹花是一种融合了武术、杂技等高难度的动作技巧的舞...

“锣花舞”属道教法事舞蹈,源于道教法事“奉朝”,由七个程式中的“诸神拜朝、发兵、招兵”展示中的“锣花”演变而成,传入五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流传于梅州市五华县境内。 当地人们在盖好新房人住、安神、起灶时,习惯要请道士做法事,以此拜请...

“麒麟白马舞”是广东封开县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舞蹈,源自唐代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事,其起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麒麟白马舞”多集中在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表演。表演人员约20人。其中一男一女分别扮演状元和状元夫人,...

“网龙”是赤坎区调顺岛调顺村独有的世代相传的一种舞龙艺术,自明建文初起,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 调顺岛原属近海荒岛,初民原自江浙经福闽迁入,靠浅海捕捞与农耕杂种为业,但当地风、旱、潮灾不断,生态环境恶劣,村民们生活十分艰苦,为祈望来年海岛...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以西皮(北路)、二黄(南路)为主要声腔的外来剧种,流入大埔约有三百多年历史。1927年,大埔湖寮人钱热储先生根据外江戏的历史源流,将其改称为“汉剧”。建国后为区别于湖北的汉剧,而正名为“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

藤牌功班舞,又称盾牌舞,是以藤牌为主,进行不同类型的阵势转换,突出舞蹈的编排结构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集军事训练、武术对抗、打击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形式,现主要流行于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及周边村落。 藤牌功班舞源于古代军事布阵、战场...

梅县提线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客家人称“吊线戏”,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梅县提线木偶戏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江浙地区经福建闽西上杭传入,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之一。 梅县提线木偶的造形精巧、生动迫真、形体高大,单个...

湛江木偶戏是粤西地区木偶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广东杖头木偶戏的发源地之一。明万历年间,大批福建人南迁至粤西定居,将福建木偶戏传入广东,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湛江木偶戏主要流传于湛江市全境,其中以赤坎、吴川、遂溪、廉江等地最为广泛。 ...

龙川手擎木偶戏,据《黎咀镇志》记载,早在民国三年(1914年)由骆七等人从福建引入,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龙川县木偶戏最早为提线木偶戏,主要是村民婚丧喜庆时,以木偶人配以琐呐音律起舞歌唱助兴、营造氛围之用。木偶一般分为软、硬两种,通常...

提线木偶戏是被赞誉为“让木偶活起来”的民间艺术,古称“悬丝傀儡”、“线戏”,是木偶戏四大种类之一,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古老剧种。揭西提线木偶戏是以广东汉剧唱腔为基础的地方戏曲形式,传入粤东地区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揭西提线木偶戏所用木偶的头...

乐昌花鼓戏,俗名“唱花鼓”、“调子戏”,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唱的灯彩歌舞“踩矮台唱调子”,其历史记载最早可见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乐昌花鼓戏主要流传于乐昌市及其周边乡镇。 乐昌花鼓戏剧目多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及...

五华县采茶戏亦称“粤东采茶戏”,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等地。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从江西赣南九龙山传入,在粤东地区广泛传播并在五华生根、开花、结果,至今已...

潮州歌册俗称“唱歌册”, 多以长篇叙事唱本为主,是以潮汕方言诵唱的民间说唱艺术,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宋末至明初,来自佛教的宝卷、淘真、词话及江浙弹词等经福建、江西流入潮汕地区,与当地歌谣、畲歌、俗曲等相融合,并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潮州...

梅县竹板歌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又称“五句落板”、“五句板”、“甲塞歌”,亦有称“乞食歌”、“叫化歌”,是梅县地区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梅县竹板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原地区的五句子,清朝末年随着客家人的迁徙沿赣南、闽西,流...

竹板歌,又称五句板,属客家民间曲艺,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竹板歌由四句“古文”竹板歌嬗变而来,清朝时期自赣南地区传入梅州,后逐渐向五句体过渡,并吸收融合客家山歌的特色,形成独特的的竹板歌。现主要流行于梅州市全境、以及河源、韶关等地的...

咏春拳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中晚期,关于其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传,是清代福建人严咏春观蛇鹤相争而创立;也有说,是少林五枚师太所创,后传于严咏春;更有一说,是源自清雍正年间京昆名伶“摊手五”。不管其起源如何,至清同治年间,通过梁赞的整理、适应甚至...

蔡李佛拳是在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由一代宗师陈享整理创新而成的,后经过张焱的不断改良,进一步发扬光大。佛山蔡李佛拳始于1851年张炎在佛山创立鸿胜馆,传承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目前,佛山蔡李佛拳主要以佛山鸿胜纪念...

叶问宗支是咏春拳一个重要的宗支,由古南海县黄鼎司西隆堡潭头村人(今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联星潭头村)叶问(1893-1972)在秉承咏春拳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其师陈华顺、梁璧的武术精髓,并改良了其授艺方法和拳术用语,形成了别样运动特点和风...

莫家拳原称“六度阴阳掌”,据记载,由清乾隆年间南少林慧真禅师传入惠州府,后经莫蔗咬、莫清骄、莫四季、莫定儒等切磋琢磨而成,早期为莫氏家族内部传承,是“南拳五大名家”之一。现主要分布于惠州、东莞、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并传播到港澳、东南亚、美...

龙形拳属南拳拳系的主要流派之一,19世纪末由有“东江老虎”之称的惠州人林耀桂吸收、融合金华寺海丰翁、罗浮山华首台大玉禅师等人的武学所始创,取意“矫若游龙,捷如猛虎”。现主要分布于惠州市小金口的金鸡、白石、柏岗三地,并盛行于香港,其在珠江三角...

相传,南枝拳是由清末广东海丰人陈南枝(1847—1925)所创立,他融合家传武学与福建南少林绝技而自成流派。现主要分布于揭阳市榕城区及周边的汕头、汕尾、潮州、揭东和揭西等地,并随着拳师迁徙侨居而在海外生根开花,影响遍及港台、马来西亚等东南亚...

燕尾龙舟,因艇形尖头燕尾式样而得名,习惯三人扒之,又称“三人燕尾龙舟”。民国《清远县志》载:邑人好竞龙舟,各乡皆然……亦有小艇,三五人扒之,并无龙形者……前清于端节前后各乡龙船来城会扒,谓之“耍龙”……其他各庙神诞则悬锦标以竞小艇,各乡皆会...

九江扒龙舟自清代起盛行,现存最早的下西村“翘南洛溪社”龙舟,传承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据《九江儒林乡志》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九江传统龙舟盛会常于端午节期间进行,后由于水位、气候和农忙等因素,抗战胜利后改为10月初举行。现主要分布于南...

龙艇竞渡是中山小榄传统水上体育竞技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明嘉靖《香山县志·风土志》载:端午,为粽祀神,或采画龙舟水中竞渡,名曰抢标。其后,龙艇竞渡在当地日益流行,成为民间娱乐的盛会,活动时间也不限于端午节,农事稍有闲暇、早晚稻收获前后或...

东凤五人飞艇赛从最初的赛农艇和赛桑艇发展而来,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是当地以庆祝秋收为主题的传统体育活动。现主要分布于东凤镇的永益、伯公、益隆、穗成、西罟、东罟等村落。 东凤五人飞艇赛在秋收之后农闲时举行,比赛沿东凤镇内的河涌环回举行,赛...

石岐区历史上一直是香山县城的所在地,其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邑内河涌纵横、水网交错,民间多建庙宇,每逢端阳时节,当地群众必举行赛龙舟活动以祭祀、祈福。赛龙舟在当地的历史源远流长,明嘉靖年间就有端午赛龙夺锦的记载,现赛龙舟活动以紧邻河涌的张溪、...

南头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水网地带,全镇三面环水,镇内水道纵横交错,过去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农艇,而从农艇发展而来的传统五人飞艇赛,在当地广受群众喜爱。据说,南头五人飞艇赛为每年农历八月廿四“孔明诞”的活动内容之一,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过...

高州木刻画源起唐朝,唐末就有民间艺人刻印红纸墨印年画门神,如鲤鱼跃龙门、福禄寿星、天姬送子等。据《光绪重修茂名县志》中的采访册记载,“观音阁中有一观音像,二侍者像俱铜铸,相传为高力士(高州人,唐朝名宦)置,后失去右旁侍者像,再后以木刻像补之...

抛锣是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堡内村“小梨园”独创的民间艺术形式,是运用潮州大锣鼓队敲锣手所执铜锣,在二板鼓乐《将军令》、《万年欢》、《画眉跳架》、《粉红莲》等鼓点中,按照击鼓节奏,将铜锣垂直的、整齐地抛上铜锣手各自位置上空,然后稳妥的将落下铜锣...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的西北部,在连南居住的瑶族有排瑶、过山瑶,是全国唯一一个排瑶聚居地。她以别具特色的文化闻名于世,尤其以刺绣最为光辉灿烂。连南瑶族挑花刺绣是瑶族妇女特有的一种传统手艺。瑶族有“沙瑶妹(少女)爱绣花,不会绣花找不到婆家”之...

信宜玉雕工艺起源于信宜金垌镇,距今至少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信宜县志》记载:“清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暴雨,德亮围(今金垌)山崩,出玉石,色青绿,少润泽,土人以之制器。金垌镇六胜大坑村瓦罩屋的甘美兴的祖辈生产玉镯、玉香盆,销往茂名...

广州早至先秦就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此后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交流贸易的主要港口,便捷的交通及发达的贸易为牙雕原材料及工艺品的进出口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广州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象牙的精雕细刻和存放。 广州牙...

广州木雕产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作为岭南传统民间工艺之一,广州木雕具有岭南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又彰显着广州作为中西文化融合的国际化都市形象。据《广州汉墓》著录,它作为工艺品出现,始见于广州三元里马鹏岗西汉前期汉墓出土的武士俑和骑马俑。唐代...

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融汇了美术、雕刻、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等元素,是一种精美的、珍稀的艺术品,是高州缅茄雕刻艺人几百年来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工艺。 高州民间艺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490多年树龄、被誉为“中土无双”的缅茄树的种子进行雕刻...

榄雕属于核雕的一种。广州榄雕是指广州地区流传的乌榄核雕刻工艺,属立体微雕类。广州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候和土质都非常适宜于乌榄的生长,且生长出的乌榄核大仁小,非常适于雕刻。 广州榄雕起于明,兴盛于清朝乃至抗日战争前,清乾隆年间,广州...

茶山公仔又叫茶园公仔,因生产加工泥公仔的人主要住在上、下茶园而得名。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制作,明末清初至民国初期广为盛行,深受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民众所喜爱。闻名的“公仔街”就位于茶山镇洁净路。 茶山公仔与当地民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具...

捷胜泥塑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佛、道和多神崇拜信仰的兴起及伴随而生的佛寺、道观、庙堂,直接促进了泥塑造像的需求和捷胜泥塑艺人的发展。 捷胜泥塑是海陆丰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粤东海陆丰地区许多神佛造像,多出于捷胜泥塑工匠之手。这些神佛造像起源于传...

云安玲珑子母灯是花灯的一种,又叫大花灯或大灯。 玲珑子母灯的主要内容主体与普通花灯大同小异,以一般花灯为主体,但比一般花灯高档,其选材更加精良,工艺更加严谨、精细,组合更加协调,色彩更加鲜艳。不论是材料的选取或画面的制作,都特别有讲究。做骨...

东莞氏族多是宋代从中原南迁下来,将当时中原广泛流传民间的狮舞随之带来并广泛流行。每年春节,城乡各地,敲锣打鼓舞醒狮,近千头醒狮在各镇区活动。 南方醒狮是一种集雕塑、绘画、刺绣的民间综合艺术。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在清代道光年间由钟柳镇发展至广...

狮头扎作的技艺是随着舞狮传统应运而生的。舞狮是我国的一种历史久远,且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民间活动。千百年,象征着平安、欢乐、吉祥的舞狮活动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老百姓以舞狮的方式表达欢乐的心情,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祈望吉祥平安的美好心愿。狮子有南狮...

和平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古以来这里的山山水水不但滋长万物,更适宜人类生息繁衍。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在此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肖家族谱》记载,公元1444年的兴宁肖德茂来到南坝村学东片定居,同时...

潮州麦秆剪贴画工艺最初以编织形式出现。旧时每逢清明时节,乡下人采用刚收割的麦秆织成篮、笠、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小工艺品,卖给城里下乡的扫墓人,以后才逐步变化形成的麦秆剪贴画。20世纪40年代,潮州麦秆剪贴画的产品是黑布底本色麦秆平面画,...

南海藤编最早记载于北宋欧阳修等人编修的《新唐书·地理志》,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编修的《南海县志》亦有记载。据史载,南海藤编最先使用本地野山藤为原料,后改用海南的白藤编织;清代道光年间开始使用洋藤编织。 南海区的藤编主要集中分布在素有...

麦秆剪贴画,简称“麦秆画”,是我国一项传统美术工艺品。 碣石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泡、割、刮、碾、烫、染、贴等多道工序,它吸收中国画、油画、版画等诸多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利用麦草表面天然光泽,染上各种颜色,以山水、...

广东地处五岭以南,各类树种、各种形态的数目资源甚多,历来就有“千树之源”的美称。其天时地利都十分适宜树桩盆景的创作、栽培和种植,因此孕育了我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的岭南盆景。 岭南盆景又称广东盆景,栽种范围主要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岭南盆景艺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广州市荔湾区是“岭南盆景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荔湾的花埭(地)被誉为“岭南第一花乡”,种花有1000多年历史,康有为留下了“千年花埭花犹盛”的诗句。明代以前,花埭地已广为栽培树桩盆景栽培,历史悠久。...

潮安县凤塘镇的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其制作车间位于潮安县凤塘镇后陇新华苗圃,隶属于潮州市东泰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至迟春秋时期已出现,清代乾隆时期最为繁荣。据档案记载,...

珐琅是用粉碎研磨的石英、长石为主要釉料,涂施于加工过的金属制品表面,经干燥、烧制等过程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珐琅器根据制作技法分类,主要有掐丝珐琅和画珐琅,前者以景泰蓝为代表,后者则以广州珐琅为代表。 广州珐琅制作工艺自清康熙年传入以来,经...

红釉彩瓷原产于饶平县,后来骨瓷高温釉“满堂红”烧制技艺在深圳研发成功。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是祖传配方与现代工艺技术结合而成的产物,采用将陶瓷着色剂和釉先后固定在陶瓷坯体上多次烧制的工艺,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饶平九村瓷土蕴藏...

石湾龙窑历史悠久,因建在山岗的斜坡上,状如龙形,颇具气势,故称“龙窑”。石湾尚存最古老的龙窑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灶口朝南的“南风古灶”。 石湾龙窑营造技艺涉及建筑、物理、化工等学科,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古代陶瓷生产方式和技术的一个活标...

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的瓷业早在元、明代已相当发达。据考证,光德镇最先制瓷的有水尾、园仔墩、窑山、下陶等村庄,生产碗、盘、杯、碟、壶等日用瓷器,装饰纹样以青花、云龙、花卉和人物为多。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一整套陶瓷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目前,分...

普宁贵政山茶叶陶罐是一种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被列入普宁四大名产。贵政山茶叶陶罐原产于贵政山村南侧山坡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港澳台及东南亚一带,潮汕地区民间多有收藏。 贵政山茶叶陶罐的产生、流传和发展,与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人文...

浮洋方潮盛铜锣与武汉铜锣、苏州铜锣在制作技艺上渊源相承。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分布于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浮洋墟及仙庭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清代咸丰年间,浮洋镇仙庭村的方明治到福建省连城县谋生,拜当地一位铜锣师傅为师,学会...

箫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音色优美,结构简单,历史悠久。广州箫笛又称南箫,是根据广东音乐的七律定调制作而成的伴奏乐器。目前广州箫笛主要供应广东音乐及粤剧艺术流行的广东、港澳及海外广府华侨聚居区等地,用以配合广东音乐的民间器乐合奏,以及粤剧等地...

鼓是中国应用广泛的传统乐器,牛皮鼓制作技艺在揭阳市东山区浦东村已传承百余年,产品受到整个潮汕地区的欢迎,是榕城城隍庙、西湖慈善会、进贤门亭、黄岐山侣云寺、乔林双忠庙、普宁泗竹坑及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福建省等地庵寺所选用的文化珍品。 清光...

狮鼓是舞龙、舞狮、武术以及巡游等活动主要伴奏乐器,其制作是一门独立的民间传统扎作工艺。广东省开平市百年老字号“金声”店的狮鼓制作属于南狮流派,其产品除在广东省内出售,还销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金声狮鼓店位于...

土纸是韶关比较大宗的传统土特产品,尤其是仁化长江纸驰名省内外,在港澳和东南亚都享有盛誉。仁化土纸产地主要以长江镇为主,扩布至扶溪、城口、红山、闻韶等镇。仁化土法造纸技艺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和延伸,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之一。 仁化土纸生产历...

纸花是丰顺县埔寨镇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其制作技艺迄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制作过程选料讲究,技艺精湛,具有民间风格。 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年),当地已开始制作没有枝叶的纸花朵,民国九年(1920)后,发展成花、枝、叶、...

横经席是郁南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以席草为纬、麻绳为经,用木织机编织为床席,俗称横经席。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大湾、连滩、河口等镇。 郁南横经席制作技艺从明、清时代传承至今,当地民间素有“腰骨赤(痛),不离横经席”的谚语流传。郁南境内连滩、河口...

金渡花席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编织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高要市金渡镇,后流传到白土、莲塘镇及宋隆河流域一带。金渡花席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系高要大宗外销经济特产之一。 金渡花席的编织原材料是蒲草(俗称“芏”),据说于明代中叶从福建传入...

雷州蒲织是一种以手工方式把蒲草编织成日常用品的传统技艺,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雷州市,覆盖整个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境内水田适宜种植蒲草。蒲草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种类繁多,有三菱草、棍子草、大籽草等。今天常见的为大籽草,乃元顺帝时泉州商人...

大江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台山市的北部,是当前中国传统家具精品的重要产地之一。台山因耕地稀少,许多台山人为谋生而成为能工巧匠,其中不少旅居海外。清末民初,大量侨汇的涌入造成了当地的高消费市场,传统家具作坊遍及城乡墟镇。但历经抗日战争等动荡时期,台...

新会是当前中国古典家具的主要产地之一。新会的古典家具行业源于收藏明清古典家具的热潮,之后新会逐渐发展成为古典家具生产基地。 新会古典家具的制作采用典型的传统民间技艺,以选料名贵、雕工精巧闻名于世。选料以上等酸枝、紫檀、鸡翅、黄花梨等名贵木料...

大涌红木家具传统雕刻技艺是主要分布于中山市大涌镇的青岗村、安堂村、岚田村、南文村等村落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糅合了岭南雕刻风格和西洋美学风格,在我国众多的木雕艺术中独树一帜。 大涌红木传统雕刻工艺起源于宋元之间,大涌居民利用本地卓旗山多产野生...

广州戏服属岭南刺绣服饰之一,其制作技艺与粤剧艺术相伴而生,为树立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营造舞台效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广州戏服主要供应给广东省内、港澳及海外的粤剧艺术团体及业余剧团。 广州戏服制作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据清光绪《广州府志》...

宫灯系古代宫殿照明和装饰用具,后来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悬挂在厅堂梁上的照明灯具的统称。一般形制较大,周身嵌画绢或玻璃,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用红木制作宫灯为广州艺人所独创,自明代起,广州的红木宫灯制作便与北京、洛阳等地齐名,至今仍独领风骚。 ...

小刀是阳江特产之一,其制作技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流传于整个阳江地区,其制作作坊主要分布在江城、阳东、阳西、阳春等地的城区以及城郊各圩镇。 民国《阳江志》记载:“铜器,小刀、花剪俱佳,货行远近”。早在清代,阳江小刀就已远近闻名。同治年间,阳...

佛山金箔锻造技艺,是中国传统金箔业在南方的代表,宋元时期由北方中原移民传入,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金箔制作始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今南京龙潭地区是其发源地。随着大庾岭古道的开通,金箔制作等技艺逐渐南传。宋元时期,佛山金箔...

潮州菜,简称潮菜,是广东菜的主要流派之一。潮州菜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分布区域以潮汕为中心,向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辐射。它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而著称。 潮州菜的初步形成是在宋代,一些名菜以及与之关系密...

潮式月饼又名朥饼,是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饼食,至今己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潮式月饼除了在潮汕地区销售,还扩至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有着维系海内外潮人的饼食情结作用。 嘉庆《澄海县志》云:“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广式月饼是广东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品种繁多,主要分为莲蓉馅和杂馅两大类。其中,莲蓉馅乃是广州莲香楼所首创。莲香楼出产的广式月饼饼面精致,色泽金黄,皮薄馅靓,味美醇香,其中尤以莲蓉月饼为最佳,其市场遍布国内及东南亚乃至欧美地区。 清光绪十...

裹蒸是肇庆地区著名的传统特产,系历史久远的春节食物,当地无人称其为粽。 早在汉代,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道光《肇庆府志》载:“端州本邑民俗,乡民每于年岁晚,粜新糯,磨新绿豆,猪肉为馅,以冬叶裹之,于宅前垒砖为灶...

拖罗饼是广东化州地区著名的小吃和土特产,是当地民众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主要贡品。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系化州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据说,拖罗饼乃是唐代贞观年间罗兴所创。唐初,随着水陆交通的发展,海南的椰子传入内地...

裹蒸粽制作是东莞市道滘镇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在全国众多的粽子制作中独树一帜。 粽子是道滘民间在端午节制作、食用的一种应节粉果。宣统《东莞县志》载:“五月朔,饮菖蒲雄黄酒,以辟不祥。食角黍,为龙舟竞渡。至五日,会者益众,以节物荐于家祠。”在道...

油鸭又称腊鸭、板鸭,以虎门白沙的最出名,系东莞特产三宝之一。白沙油鸭运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利用本地的原材料,经过多种传统手工工序制作而成,是油鸭的典型代表。 虎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域面积广阔,为养殖麻鸭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据民国《东莞县志》...

黄圃腊味运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利用本地的原材料,经过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而成,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腊味传统制作工艺是清末以来中山市黄圃镇最突出的两大传统特色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圃腊味已成为广东省内、港澳和海外华人社群标志性的传统食品...

沙河粉是一种富有广州特色的米制品,因发源于广州市沙河镇而得名,繁盛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并随着人群的迁徙分布到南亚、东南亚等地。 沙河粉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沙河粉是由以打石为业的“东江客家人”传入广州的。民间流传着清代小...

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厚街腊肠属于广式腊肠的一种,相传始创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民间素有“东莞腊肠,又粗又短”、...

疍家糕又称千层糕,是肇庆西江水上人家传统的节庆食品,也是疍民互相馈赠的常用礼品。疍家人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期间制作千层糕祭祀神明、祖先,其制作技艺反映了水上人家特有的生活习俗和族群文化。 疍古作“蜑”,唐代开始,岭南已有关于“蜑人”的记载...

小凤饼(鸡仔饼)是广州特有的一种点心,主要分布在海珠区石溪镇及同福路,影响至整个珠三角地区。 关于小凤饼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小凤饼由伍紫垣的婢女用平日宴客剩下的菜肴,加上梅菜压成饼块,再请点心师傅代为烘干而成的。另一种说法认为...

乒乓粿是潮汕地区著名的民间传统食品,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乒乓粿发源于揭阳市榕城区,后来辐射至汕头、潮州、汕尾以及香洪、澳门、泰国、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乒乓粿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南宋末年。由于宋元战争,百姓扶老携幼逃入荒山,靠野菜...

老香橼(佛手瓜)是广东揭阳著名的水果加工制品,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揭西县的棉湖镇,普宁市流沙镇、池尾镇、里湖镇、石牌镇、梅林镇和华侨管理区,产品畅销港澳台、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和国家。 佛手为枸橼的一个变种,产于...

新会陈皮,又称广陈皮、冈州红皮、新会柑皮、果皮,是晒干后经久贮藏的新会柑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向来享有盛誉。新会陈皮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西江、潭江下游两岸和银洲湖沿岸的会城、三江、古井、崖门、双水、罗坑、司前、大...

豆酱是普宁传统的发酵豆制食品,负有盛名。普宁豆酱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广东省普宁市全境及周边地区,后传至台湾、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 普宁民间素有酿制豆酱的传统,尤以洪阳一带的生产技艺最佳,远近闻名。明未清初,专门生产普宁豆酱的酱园和销售作...

揭阳酱油俗称“揭阳豉油”,是广东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调味品。揭阳酱油主要产于揭阳市区,行销粤、闽、鄂、桂、琼等省区,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揭阳酱油的生产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北洋乡人杨详坤在榕城韩祠南侧开设酱油作坊,以“杨财...

致美斋牌系列调味食品产品历史悠久,生抽王、天顶头抽、糯米甜醋等更是广东特色食品之一。致美斋产品目前除在广东省深受欢迎外,还行销全国各省市和地区,远销东南亚诸国,在欧、美等地。 致美斋酱园是中国名酱园之一,是专营生产、销售酱油等调味食品系列产...

东古牌系列酱料核心产品包括酱油、古劳面豉和食醋,其传统制作技艺迄今已逾百年,主要分布于江门市鹤山古劳镇。 鹤山民间一向有酿造面豉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古劳面豉早已成为一种乡土特产。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鹤山县宅梧杨氏商人在今古劳镇东宁街创...

豆豉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酿制的传统调味和佐餐食品。阳江豆豉制作技艺流传于整个阳江地区,其制作作坊分布在江城、阳东、阳西、阳春等县区,以及所属的白沙、平岗、麻汕、双捷、新洲、三甲、合水等镇,但历来比较大的作坊多分布在阳江城内。 “阳江有三宝,...

石湾玉冰烧是中国豉香型白酒的代表产品,始创于1895年,经历数代传承。石湾玉冰烧由现禅城区石湾镇太吉酒厂(原陈太吉酒庄)生产,其产品远销海内外。 佛山蒸酒业于清代盛行,据《佛山忠义乡志》载:“本乡出产素称佳品。道、咸、同年间以陈总聚(陈太吉...

连平客家娘酒是一种用糯米酿制而成的低度酒,多为自酿,是连平传统特产,喜庆、节日习俗必备的饮品。连平客家娘酒是客家饮食文化与酒文化相结合的精华,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和食补价值,其传统酿制技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粤北...

糯米酒在客家地区也叫老酒、黄酒、娘酒,是中国黄酒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河源、梅州、惠州等客家地区。 客家糯米酒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客家人的几次大迁徙有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由于山区湿气大,导致人们身体难以适应,于是尝试使用...

九江双蒸酒的酿造技艺已有近200年历史,具有豉香型白酒酿造技艺的典型特征,其产品需要两次发酵、重蒸而得,故称“双蒸”。 南海九江镇是南海、顺德、高明、鹤山、新会五区(市)的交汇点。双蒸酒创于清道光年间,不久即成为九江特产。清代诗人曾恕品尝双...

广德泰药酒是汕头市广德泰酒厂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长春酒、大补酒、三蛇酒等十多种配制酒的总称,其酿造技艺是配制型酒生产工艺的代表。 据《潮阳县志》记载,广德泰酒由范友龙始创于清光绪年间。据传,其时有潮阳籍进士、法部郎中范家驹广德泰长春酒进贡清廷...

客家红酒即糯米酒,又称红米酒、甜酒、酒酿、醪糟,是客家地区家家户户必备饮品。揭西客家红酒酿造技艺主要分布在揭西县境内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山区和部分邻近的潮汕人居住地区,包括上砂、五云、良田、坪上、河婆、龙潭、南山、灰寨、京溪园、五经富等乡镇。 ...

陆丰海马酒是一种典型的配制酒,其传统酿造技艺迄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陆丰市以及周边市县,产品销售全国各地,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也颇有影响。 海马酒原是宋、元、明的宫庭御酒,至清传入民间。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李宗德在陆丰东海...

玉湖炒茶主产于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其制作技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坪上村位于小北山主脊,地理位置独特,土质松软,呈微酸性,天然泉眼众多,给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明朝嘉靖末年(1565年)原住丰顺金欧寨的林松辉移居于现在的玉...

韶关市仁化县石塘镇盛产蒸馏酒,因酒花垒起成堆,故名“堆花米酒”。其酿造技艺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分布于石塘村礼梨下组、石塘村、楼下村、唐下村、火冲村、新屋村、礼园村、早禾田村、蔡屋村等村落。 石塘堆花米酒历史悠久,据《韶关府志》记载:...

擂茶是陆河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传统饮食方式,其制作技艺分布区域广,遍及陆河县全县并辐射到揭西县五云、上砂、下砂,陆丰市八万、西南、大安,海丰县平东、黄姜、公平等周边地区。 陆河擂茶是对客家擂茶的传承与变异,在陆河以擂茶待客是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

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采芝林”创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广东南海县河清堡黎氏同族四人合股,以“兴药济世”为宗旨,创办的前店后坊式中药铺,经营中药配剂为主,兼营膏丹丸散成药。20世纪30年代,采芝林制作的...

西关正骨手法形成于明清,盛行于清末民初,传承至今有近三百年历史,是岭南地区中医骨伤科的典型代表,过去有所谓“西关中医两行铺,冼基龙津和平路;内外妇儿骨伤科,奇难杂症妙手多”的说法。 解放前,西关正骨医生设馆大多集中在荔湾区的光复路、龙津路、...

相传,化橘红自汉代时开始种植,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下逐渐进化而成,至今民间仍流传着“龙化橘树”、“鸟送橘种”、“罗仙植橘”等关于化橘红起源的传说。明万历《高州府志》载“化橘红唯化州独有”,更被李时珍编入《本草纲目》,明清时...

小柴胡的组方,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治疗感冒、流感等伤寒疫症之主方,汉晋时期传入岭南,在民间影响甚大,对岭南伤寒疫症等具有较好的疗效。1896年唐拾义在广州荔湾区西关光瓦里开设医馆,以小柴胡等传统经方为患者治病;辛亥革命后...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曾名为“万应药酒”,由广东新会人冯炳阳于万历年间所创制,其子冯了性在佛山镇正埠渡头开设药铺,不断研究、改进药酒配方,并将药酒更名为“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佛山忠义乡志》即有关于冯了性药铺主营药酒的记载。19世纪以来,冯...

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相传岭南地区最早的天灸疗法可追溯到晋代葛洪与鲍姑夫妇,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关于此类验方的记载,其后天灸疗法就逐...

据记载,源吉林甘和茶是佛山最著名的中成药茶剂之一,其配方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广东鹤山霄乡人源吉荪与其两个儿子创建,定名为“流泽堂源吉林”,其后逐渐专营源吉林甘和茶。清末民初,源吉林甘和茶曾一度行销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

珠三角水网交织,雨量充沛,龙舟民俗活动甚为活跃。据清道光《南海县志》记载:每岁龙船络绎不绝,草场堡、横沙乡尤盛。盐步老龙礼俗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其源于明万历年间盐步与泮塘的一次赛龙夺锦活动,泮塘以不寻常的方式夺下冠军,泮塘父老认为冠军应属盐...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纵横,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舟船结下不解之缘,东莞市中堂镇北倚东江干流、东江支流环绕四周,河涌交错,是典型的水乡。中堂龙舟景,也叫“趁景”,是当地对于传统民俗活动场景的描述与称呼,龙舟景在当地流传已有500余年历史,明崇祯年间...

相传,厚街舞木龙习俗起自南宋绍庆年间,而最早的文献记载见诸于明永乐年间的《鳌台王氏族谱》,“端阳后三日,乡之农人刻木为龙,招集四方,互相角戏,士女环视如堵,亦胜事也”。现如今,厚街舞木龙习俗主要分布于厚街镇桥头村的新屋、元洲、塘面、南社、北...

端午游木龙是东莞市常平镇横江厦村端午节期间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横江厦原为横江下游地区,村中李氏家族有端午龙舟竞渡习俗,后因沧海桑田变迁,江河变成了浦田,龙舟竞渡也逐渐演化成扒旱龙巡游的活动,至今村中仍留存着清代的木制旱龙,可见该...

中秋对歌会是珠海市唐家湾鸡山村的独特民俗活动。据记载,唐氏自南宋迁居香山县,后其子孙搬迁到鸡山定居,明末清初,当地人从乡间民谣发展出独特牛歌小调在中秋之夜对歌娱乐,遂成为当地中秋节庆习俗之一。 每年中秋的黄昏,在村中晒谷场四周挂九九八十一个...

年例是粤西鉴江、罗江流域村落中集敬神、酬神、祭祀、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清代时已十分流行。据《光绪重修茂名县志》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茂名及其所辖县(市、区)城乡、村落,大都盛...

舞火篮是新兴县太平社墟村历久不衰的闹元宵传统项目,相传源于唐代建村时村民舞火勞以驱邪气的习俗,至明清时期逐渐演化为舞火勞庆贺下元的民俗庆典活动,数百年来一直未曾中断。 新兴人以农历二月初十为“下元”,当晚各坊举行上灯、摆醮、舞火篮等仪式庆贺...

博美飘色俗称博美美景,也称扮景。据考证,博美飘色起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博美商人林广神有感于苏州地区飘色表演形象逼真、装扮精巧细致,遂在当地拜请名师、置办道具,将飘色活动带回博美,此后每逢佳节、神诞博美都举办飘色巡游活动,至今已有6...

信宜镇隆飘色又称装色,其历史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民间相传飘色在当地流传近三百年,也有一说认为,粤西地区的飘色多源自太平天国末年,当时政府禁演粤剧,民间艺人改以粤剧造型巡游的形式,后逐渐发展为“马色”、“水色”和“飘色”等类型,人像造型也由泥塑...

靖海景屏始于清嘉庆年间的甲子年,以天罡为首的甲年游美景,每小年举办一届,借以纪念惠来甲申年置县之甲为仁之说,传承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最早的藏景艺人从江浙、碣石等地雇请,至道光甲申年惠来置县300年大庆,当地艺人在浙江镇江艺人藏景过程中学...

番禺水色是一种以木筏为载体、以戏剧或民间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水上表演活动,主要流传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镇、沙湾镇等地。据说,番禺水色始创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是当地民间为奉祀天后,由市桥黎氏家族发起,吴、韩、李、谢等家族参与而形成的迎神...

九龙峰谭公醮会起于明成化年间,是为纪念当地神祗谭公而举办的祈福仪式,清顺治初年规模达到鼎盛,当地方志中就有关于当时建成醮会石戏台的记载。醮会活动以九龙峰谭公庙为核心,其分布范围包括谭公、下联、鹤楼、大布、田坑、大路背、六德、蕉田、新合、春光...

连滩飘色盛行于清代,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起源与当地盛行的张公庙会巡游活动相关,据清道光《西宁县志》记载,过去民间每遇酬神醮会“或舞狮舞龙,扮演故事,沿途鼓乐,连续数里,红男绿女,乘兴游观”,此为连滩飘色的雏形,其后经历了“地色─高...

东山祖庙座落于罗定市罗镜镇东部,始建于明中期,清乾隆、咸丰年间多次重修,后逐渐定名东山祖庙。东山祖庙每年都有庙会活动,其中尤以九月初九重阳大醮最负盛名。清代诗人杨晴村的《罗镜竹枝词》组诗中有“闹热犹思烧炮岗,三年月九庆重阳。舞龙当日龙何在,...

罗侯王庙座落于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街道,俗称大王公,建于元朝末年。据明代《高州府志》记载,该庙是元代朝列大夫、广州路总管罗郭佐一门忠烈罗震、罗奇、罗元珪、罗仕显及其部将张友明平定海寇壮烈捐躯的纪念性祠庙。始罗郭佐一门忠烈,显灵庇佑一方百姓平安,...

马塘庙会以坐落于云安县富林镇马塘村的武帝庙为中心举行,据《马塘庙重修碑记》记载,该村武帝庙建成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并连祀三年,其后每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大祀,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马塘庙会活动自五月初十起,至五月十三日...

潮州青龙古庙,也称安济圣王庙,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潮州旧府、县志及清人笔记中有“滇人有宦于潮者,奉(王伉)神像至此,号安济圣王,立庙镇水患,遂获安澜”之记载。传统庙会以青龙古庙为活动中心,以遍布潮州各地的神前(社)为依托,庙...

禾谷醮是罗定地区传统的“做醮”祭祀谷神的活动,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康熙《罗定州志》载:惟见醮赛会或期以三年或数年一举,梨园歌舞结彩张灯,或升神出游,箫鼓喧阗,旗幡照耀,所过社坛各具牲礼迎迂。禾谷醮现主要分布于罗定市船步、罗镜、罗平...

生菜会是南海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庙会活动,在古南海地区广泛传播,而以南海区狮山镇的官窑生菜会最富地方特色。相传,官窑生菜会是依“凤山古庙”而形成的庙会习俗,其起于明、盛于清并延续至今,清宣统庚戌年(1910年)续修的《南海县志》中称其“游人之...

南澳县后宅元宵渔灯赛会始于清代,据清同治七年(1868年)“立碑议定两乡神游”碑记载,“窃为该处地方系正月十六日两乡神游必经之处。前有不肖子弟,屡因迓神相遇之时,籍此生端滋事。是以两乡衿耆齐到前江庙,帝君座前,焚香拈阄……”,可见渔灯赛会游...

陈村历史上是广东四大名镇之一,以花卉种植享誉岭南地区,有“岭南花卉第一镇”之美誉。清咸丰《顺德县志》记载,“陈村岁载花果出售诸郡,自汉例献龙眼、荔枝,宋贡异花,盖由来已古”。陈村人以花为业、以花成名,而其养花、种花的传统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逛...

沙溪四月八起源于当地民间对“南海广利洪圣龙王”的信仰习俗,当地传说可上溯至明代,清乾隆年间《香山县志》记载,“四月八日僧家浴佛里社祭神于庙,曰转龙头,是日,里人奉祠,锣鼓旗帜歌唱过城,市日迎神,家以钱米施之,或装为神龙,歌舞数日而罢……”,...

七月三十装路香是珠海市斗门区群众祭祀佛教地藏王菩萨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过去当地群众为祈求地藏菩萨庇佑,曾于农历七月二十九前往当地龙归寺祭祀,并立下例规将七月三十定为装路香舞火龙日,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成道日...

关公磨刀节是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农历五月十三日纪念关公忠义仁勇,祈求国泰民安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东岸村于南宋末年于闽南迁居于此,并建造三帝庙供奉关公、南海观音和三元神,当地人将关公奉为“雨水神”福祉,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是以农历五月十...

雷州风筝节是雷州半岛部分地区端午期间以竞放风筝祭祀风神的传统庙会活动。据史料记载,雷州东岳庙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已有官祭风神之习俗,曾是雷州府端阳节“东岳赛鹞、夏江龙舟竞渡、麻扶讴歌”赛事之一,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

摆猪羊习俗是揭东县新亨镇硕联村农历正月十六、十七两天敬奉财神的仪式活动,相传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摆猪羊习俗由硕联村“下十社”,即上社、中社、启社(后社)、南社、铺社、龙社、凤社、永丰社、大兴社、丰美社,轮流主办,轮值的...

博美妈祖信俗起自于明代,延续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当地林氏族谱记载,林氏先祖于宋代携“护国庇民勒封妈祖灵牌”迁居海陆丰,其后裔分居于博美,择地兴建天太后宫,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将妈祖灵牌分灵于祖庙内祭拜,妈祖信俗自此而代代相传。...

德庆学宫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其祭祀“万世师表”的儒家先贤孔子的活动,肇轫于宋,历代相沿成习并被纳入中原王朝官方祭典的范畴,至清代时臻至极盛,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传统上德庆学宫祭孔活动分春、秋两祭,春祭为农历正月十五日,...

增城市正果镇兰溪洞的深山中有三条畬族村落,居住着近70户畬族村民,这是广州境内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相传畲族自北宋年间流入广东,后于明洪武年间迁居增城地域。当地畲族藏有一幅珍贵的祖图,祖图分为盘王殿、盘王棺木、盘蓝雷殿、唐法王殿、盘王墓等几...

雷祖崇拜是源自于雷州半岛群众对雷祖陈文玉的祭祀、信仰与崇拜的习俗。陈文玉为雷州首任刺史,在任期间致力于促进雷州半岛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去世后广受当地百姓崇信,“雷民德之,遍立庙祀”,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与雷州半岛少数民族对雷的崇拜相融合,...

过山瑶在连山地区主要聚居于吉田镇三水管理区的多个瑶寨,因长期生活在深山高岭中,较少与外界交往,当地过山瑶族仍保留着传统古朴的婚俗礼仪。民国十七年(1928年)《广东连山县志》中曾记载,“婚嫁不预订,每岁以七月七会男女曰耍秋,张筵於野。男女及...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民众人生礼仪习俗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当地人由少年进入青年、由家庭进入社会的“成年礼”。潮州“出花园”习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相关史料记载,“生子虑难育者,辄请禄神到家供奉。俟此子十六岁时,请道士以纸为园,设列盆花,令此子...

长安大盆菜始于乌沙陈屋村,相传南宋末年朝廷流亡到广东后,沿海村民将各家所做菜肴叠装于木盆中,以慰劳宋军将士,至元代时,当地人借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诞之名来纪念抗元的民族英雄,大盆菜宴的习俗也随之传承、保留下来。现长安大盆菜的习俗主要分布在...

相传,下沙大盆菜的习俗起源于南宋末年下沙当地村民慰劳流亡的宋少帝赵昺及官兵的故事,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黄氏元宵期间全村人共进大盆菜宴的习俗,并传承至今。现下沙大盆菜的影响已经扩展至下沙村及深圳湾两岸(包括香港一侧)的大部分围村。 大盆菜以萝卜...

锣鼓标旗巡游是潮汕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民俗娱乐形式,相传潮汕地区锣鼓标旗巡游源于南宋时临安送新酒的出游活动,经潮人引入家乡,兼容并蓄潮汕民间艺术,逐渐发展而成。清康熙时吴震方《岭南杂记》记载“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

高流河墟的历史悠久,相传原属山会形式,为古代高凉俚、僚人旧俗,其明确记载见于明万历年间的《阳春县志》,“高流墟,城西22里,在南在堡牛栏湾(合水镇高流河桥边,距离县城13公里),迴龙寺(已废)前,无铺户,每年以农历五月初四和七月十四日为墟期...

横沥牛墟始于明末清初,又名“横沥三六九”,清康熙《东莞县志》记载:“二月望日山谷民大集三角山唐家村诸处以农器耕牛贸易曰犁耙会”。横沥牛墟以牛只交易量大、经营时间长而声名远播,曾与广东鹤山沙坪、三水西南并称为广东“三大牛墟”。 横沥牛墟中都是...

工夫茶艺在揭阳地区的历史悠久,相传明代时当地即有茶、米并称的趣谈佳话,嘉靖年间林大钦《斋夜诗》曰“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可见饮茶习俗当时已成为文人雅士、富家商贾的爱好;据当地《陈氏有庆堂族谱》载,...

潮汕地区最早关于饮茶的记载,是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潮州金山顶摩崖石刻残句“茶灶龛平”,至明代工夫茶在潮汕地区兴起,清代工夫茶艺日臻完善。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中“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及瓷盘各一,唯杯...

兴宁罗家通书推算法创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为兴宁福兴西兴围人罗庆辉所创制,包括月辰、头由、山课、嫁娶等,有诀言、有分述、有实例,内容丰富、计算精确,曾得到清雍正皇帝恩准发行于华南五省。 兴宁罗家通书推算法是阴、阳历法,沿用我国尧典历学...

  应人石的传说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的客家人社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等客家人聚居地。石岩原名乌石岩,当地客家族群世代讲述着许多与其相关的风物传说,其中以应人石的传说流布最广泛,影响也最大。  应人石的传说产生于客家人迁徙、定...

 揭西灯谜是流行于广东省揭西县的一种民间通俗文学形式,产生于清代,盛于中华民国时期。每逢元宵佳节,中秋月明之夜,揭西谜人张灯射覆,设台会猜。  揭西灯谜开始主要是口头射覆,口头流传,后期在内容上多所拓展,出现了画谜、印谜、圆圈谜、漏字谜、即...

珠玑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自唐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古道以后,便成为一个商业重镇,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是中原人民为避战祸向南迁徙的歇脚点,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站,在岭南社会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关于珠玑巷人南迁的传说,...

      凤城即旧清远县城,位于北江河畔,始建于西汉。凤文化在当地源远流长,关于凤城的传说至少已有千余年历史。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清远城地形低洼,每年春夏两季,北江河泛滥成灾,居民深受其害。当地有俗语云:“南雄落水洒湿石,去...

 北宋名臣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不阿而著称,后人敬称其为“包公”,庆历元年至三年(1041-1043)包公任职端州,在当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至今仍广泛流传于肇庆市端州区以及周边的高要市、鼎湖区。  包公任职端州一事见于《宋史》卷三...

客家山歌是我国民歌中的一种,客家山歌在广东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影响面甚广,且在长期的流传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历史上,清溪客家人自梅州、惠阳等地迁入,客家先民的劳作将息之余即兴唱咏的风俗,融汇各地山歌特色,清溪客家山歌逐渐流传...

潮州歌谣是以潮州方言为载体、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中部及海外潮人聚居地的民间歌谣。潮州歌谣因记载阙如无法追溯其起源,但至迟到宋代已有畲歌和疍歌之分。明清时期关于潮州歌谣的描述见于各种文献,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二)“粤歌”条...

凤岗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在凤岗及周边村镇甚至海外的影响甚广,在长期的流传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凤岗客家山歌的历史悠久,其始于元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凤岗客家人从福建经梅州、惠...

阳江咸水歌是阳江本土的一种原生态音乐文化,也被称为“渔歌”,即打渔人唱的歌,阳江咸水歌顾名思义,是由于海水的咸味道而得名,它是专指以出海打渔为生的疍民唱出的歌。阳江咸水歌历史悠久,据清代初期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诗语•粤歌》中记载:“疍人...

惠阳皆歌是客家民间音乐中的独特形式,以客家方言演唱,因其易学易懂、人人皆唱,故称为“皆歌”。皆歌随客家人迁徙与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历史悠久,目前关于惠阳揭歌的记载见于清乾隆《归善县志》中:“鹅城万雉半入鑑光,渔歌樵唱朝夕相闻,杭颍之匹诚亦无...

开平民歌是一种曲调明快、语言幽默、旋律优美、形式多样,具有浓郁地方生活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前不仅广泛流传于开平城乡,还伴随着当地华侨迁徙而流布到美国、加拿大、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侨居地。 开平民歌的...

 四会是岭南最古老的四个建制县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四会民歌是当地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清光绪《四会县志》记载:“昏(婚)期前数日,女且哭且歌,女伴从而和之,以示惜别之意,谓之‘啼哭歌’。每夕女眷来听啼哭歌者,列坐堂上,女...

三灶民歌,是珠海三灶岛居民用粤语传唱的民歌,三灶民歌的历史悠久,清光绪《香山县志》记载“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春宵结队彼此酬福,曰唱灯歌,又曰唱鹤歌。” 三灶民歌主要由鹤歌、山歌、白采莲、哭嫁歌等曲...

在高州,八音锣鼓叫“八音班”,在厅堂表演时也有人称“华堂班”,是一种以打击乐演奏为主的民间艺术,明末清初自闽南传入高州地区。由于乐班的组成人员不多,道具简易轻便,流动性强,易于演出而活跃于高州的镇村,是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简易巡游、演出活...

 广州番禺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沙湾何氏在广东音乐的起源、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近代沙湾涌现出了被誉为“何氏三杰”的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他们在继承前人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吸收粤剧、戏曲和西洋音乐的养分,强调节奏...

八音是云安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因使用弦(二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8 类乐器而得名。云安八音盛行于清末和民国时期,当地县志称“民国时期,本区八音班遍及城乡各地”,...

英歌是一种融舞蹈、戏曲、武术搏击等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形式,其盛行于粤东地区,是当地逢年过节或吉庆日子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潮安文里英歌舞,是粤东地区英歌舞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流传于潮州市的潮安、饶平等地。 潮安文里英歌舞的...

龙华大鼓是惠州市博罗县一种打击乐器合奏的民间鼓乐,贯穿于当地民众的岁时节庆、人生礼仪之中,是根植于传统客家文化的音乐形式。据记载,龙华大鼓随客家人南迁而传承至惠州博罗县,明嘉靖《惠州府志》记载当地居民除夕“守岁作鼓乐”。百余年前,龙华镇居民...

 平湖纸龙舞是深圳平湖刘氏村民每年春节期间表演的以演绎上古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传统舞蹈,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平湖纸龙舞的道具是以牛皮纸蒙裱于竹木骨架上,由龙头、龙身、龙尾组合而成,龙身一般为7段...

青溪黑蛟龙灯舞,其表演也称“乌龙过江”,是汉族传统龙舞的一种。当地相传,大埔县青溪镇汀江西岸铲坑村一带瘴气弥漫、虎狼出没,一江姓叔侄到此斩棘垦荒,叔父却惨被恶虎咬死,潜居此地的黑蛟闻知后,毅然横渡汀江,灭瘴气,驱虎狼,造福黎民百姓,被封列为...

雷州南门高跷龙舞即是高跷舞龙,将高跷、舞龙两者合而为一,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现仅存于雷州市雷城南门市。高跷龙舞成为民间庆典、祭祀活动的一项传统节目,从明永乐年间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民国雷州道南印务局黄景星编著《黄司令官平匪实纪...

      猫头狮又叫客家狮、獬、豸,是从化特有的狮舞品种,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与珠三角一带盛行的本地狮并存的传统舞蹈。猫头狮最早记载见于清宣统元年《从化县志》“岁时民俗”:“立春前一日,有司迎土牛于东郊,里市饰百戏及狮象。”在从...

揭阳狮舞主要流传于揭阳市榕城区,是融武术、舞蹈、技巧于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艺术。据清雍正《揭阳县志》记载:“上元张灯树,放烟花,扮八景,舞狮子,坊间俵谜,士民集而猜之,中者有赏……”,表明揭阳在清朝初期便已有舞狮子的习俗。 作为南狮之一的潮汕地...

麒麟是坪山客家人心中神圣的吉祥仁兽。坪山麒麟舞源于明末清初山西五台山竹林寺,民国时期传入坪山,其是在螳螂拳功法基础上,根据农耕文化时期农民们在四季生活和劳作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创编而成,套路舞法身兼南北两派麒麟之长,外呈刚劲、庄严、细腻、灵活的...

民国《东莞县志》记载:“元旦至晦,结队鸣征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采。缝绵被为麟身,两人舞之,舞罢,各演拳棒,曰舞麒麟。”历史上,珠江三角洲麒麟舞以东莞最为鼎盛。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毗邻港澳,塘厦舞麒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流传于镇内...

前山凤鸡舞俗称“耍凤鸡”, 其前身为凤舞、雄鸡舞,集“鸡”与“凤”双重含义。是流传于珠海前山地区的民间舞蹈艺术。凤舞、雄鸡舞自清朝早期传入香山县,至民国时期,民间艺人李福五将其整理创编为凤鸡舞。逢年过节,前山地区的居民都舞起凤鸡,以表达五谷...

徐闻屯兵舞是受道教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传统舞蹈,在当地流传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屯兵舞属道教“正一派屯兵科”为“求仙奉道,治妖驱邪,祈保平安”祭典的仪式性舞蹈,至今仍代代传承的原始科本《正一颁符屯兵科》手抄于晚清时期,集念、白、吟、唱、跳、鼓...

广东省紫金县的木偶戏属于提线木偶,1885年由龙窝镇宝洞村邓木村等人从福建引入,并成立荣华堂戏班。至清末民初,当地有荣华堂、崇华堂、新艳华等8个木偶戏班,活跃在紫金县乡村,以及周边的五华、惠阳、陆丰等地。 龙窝提线木偶造型精细,高度约60-...

粤西白戏原称“白戏仔”、“安铺白戏”,是以粤西白话方言演唱的、有特定的音乐伴奏和多种板式综合运用唱腔的一种杖头木偶戏,流行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廉江市、遂溪县及广西合浦、博白、钦州等地。粤西白戏大约形成于清末,最初只是竹筒或木鱼伴奏的民歌形式,至...

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的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当地俗称“柴头嘎”或是“柴头鬼”,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从福建上杭传入,已有260余年的历史。罗洞木偶戏一般于每年农历十月至次年四月期间在陆河各地演出,每场观众一般都在一千人以上。 罗洞木偶戏...

雷剧是在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用雷州话为唱白的地方剧种。据文献记载,雷州歌演变为雷剧的第一个剧本《断机教子》、第一个民间剧团“尧天乐雷州歌班”,出现于清嘉庆年间,发展迄今已有三百多年。雷剧流布以广东省雷州半岛为中心,辐射广西、海南、茂名等...

封开采茶戏是在民间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小戏,用封开当地方言演唱,其形成过程中广泛吸收、借鉴粤剧与当地民歌等元素。封开采茶戏主要分布在封开境内各地,以贺江、西江流域地区为核心。 封开采茶戏传统剧目以本地传说、日常劳动生活和男女相悦等...

乐昌渔鼓源于乐昌民间的灯彩歌舞“踩矮台唱调子”所唱调子,名曰“渔鼓调”,是从地方戏剧乐昌花鼓戏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一种曲艺艺术。现主要流传于韶关市乐昌地区及周边乡村。 乐昌渔鼓表演特色素有小、笑、活和“无丑不成戏”之说。所谓“小”,即戏班规模小...

咏春拳是中国南拳的著名拳种之一,广州天河的咏春拳由广州黄沪芳(人称“米机王”)在秉承原有咏春拳的基础上,借鉴南北各种拳术精华,并揉合西洋搏击及摔跤等现代拳法发展而来。 咏春拳(广州天河)的拳法以实战为主,动作简单实用,短巧精准。其要求掌握力...

李家拳是广东土生土长的拳术,属广东五大名拳之一。据《惠州市志》、《广东武术史》等资料记载,惠州李家拳创立于清乾隆年间,创始人是归善县鹅埔角河南岸火地村人李义(又名李存义)拳师,传承至今已有260年历史。现主要分布并流传于惠州、河源、花都、新...

莫家拳是中国南拳的一种,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据记载,由清乾隆年间由惠州府人莫蔗咬(莫达士)习得南少林武术后,经切磋琢磨创制而成。现主要分布于惠州、东莞、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并传播到港澳、东南亚、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洪拳是南派拳术代表之一,与刘、李、蔡、莫合称广东五大名拳。相传清康熙年间由南少林俗家弟子洪熙官始创,于清宣统年间传入湛江,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现在主要分布于湛江市赤坎区及周边地区。 湛江洪拳在吸收南派拳术和北派武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南方人身...

相传,李家教拳系属莆田少林寺内馆护寺武功,当年火烧福建莆田少林寺之后,一老僧云游五华传艺于李铁牛,因老僧姓名秘而不宣,后李铁牛传艺于世,遂取名为李家教拳。其后人李光壬将该拳术传到汕头等地。 李家教拳讲实用之近身搏击,多以正门攻守,不受招式拘...

太虚拳源自武当内家拳,根据太虚拳前辈伍德文《太虚拳经》等遗作整理,太虚拳与太极拳同源异流,其理均一,唯太虚主先天,太极主后天,皆是是根据河图洛书之数理及其阴阳生化之机而构造的拳法。主要流传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并辐射港澳台地区和英、美...

踢毽子是我国一项流传广泛,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体育运动,根据踢法不同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花毽以个人套路为主,南派花毽则是以四、五人互踢为主,故南派花毽又称“围毽”。南派花毽的历史悠久,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每逢元宵节,“昼则踢毽五仙...

      揭阳剪纸是揭阳地区一项民间传统工艺,老一辈人称之为“铰花”。       揭阳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按适用范围可分为酬神喜庆、祭祀丧俗、欣赏装饰三大类。酬神喜庆剪纸以礼花类为主,颜色以红、橙和金为主,緑、黄为附,作配称。礼花也...

      田氏剪纸源于宜君剪纸艺术,发源于陕西省宜君县孟皇村。田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剪纸世家,其剪纸艺术自成风格而独树一帜,并随其后人迁徙到深圳传承剪纸艺术。      田氏剪纸按照用途可分为春节、嫁娶、刺绣底样、礼仪宗教等四大类,不同用途...

      小榄刺绣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传统刺绣艺术的代表,是粤绣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分支。小榄刺绣的历史悠久,清乾隆《香山县志》中已多有当地女性“工刺绣藉以自给”“氏工刺绣,惟以女红自给,仰事俯育孝慈”的记载,可见刺绣已经成为乡中妇女的主...

      广州象牙雕刻的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已有发展。在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文物就有象牙制品。至宋代开始形成精巧通透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据《格古要论》载,早在宋代就有镂空成三层灵活可转的象牙球,成为广州象牙雕刻最具特色的工艺。至明...

      珠绣工艺源于潮绣,是潮汕地区优秀民间工艺之一,其作品从民间戏剧舞台上珠光宝气的戏服,到妇女的头饰、衣服、珠花等无所不有。珠绣现主要分布于潮州市及其周边区县。       与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不同,珠绣不是通过不同色彩的丝线来表达图...

      象牙微雕属于广州地区象牙雕刻中自成体系的一个流派,是指以象牙为原材料,用针状雕刀在微小空间进行雕刻的一门技艺,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微观艺术。据记载,象牙微雕最早现于清代,而广州的象牙微雕则由广州象牙雕刻艺人冯公侠创于...

      甲子贝雕是汕尾地区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其历史悠久。甲子贝雕早期多用贝壳为原材料制作日常用品及首饰等,后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广泛吸收牙雕、玉雕、木雕和国画等艺术特色,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特点,创造出了立体贝雕、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

      碣石木雕是海陆丰地区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于建筑构件装饰、家具、神具、观赏摆件等的制作。其技艺与潮州木雕同出一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海陆丰地区石刻、绘画、泥塑、戏剧等民间艺术特色,形成了碣石木雕独特的艺术风格。碣石木雕始于何时...

开平灰塑,又称“开平灰雕”,是以经特别处理的石灰作为主要材料,用批刀作笔,经塑造和上色,将人物、雀鸟、虫鱼、瑞兽、山水、花木等造型贴雕于建筑外墙,从而形成具有立体浮雕效果的装饰物,是开平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因其工艺精湛、内涵丰富、保存耐久...

雷州灰塑,是雷州半岛及其周边地区一种较为独特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雷州灰塑的历史悠久,清代《海康县志》中已有“门砌以砖石饰以粉素缭以墙垣”的记载,证明雷州地区在明代正德年间重修明伦堂时便运用了灰塑工艺。 雷州半岛三面环海,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

虎头花灯是惠州市龙门县鹤湖虎头村的独特灯彩艺术,是每年农历元宵节期间当地民间吊灯习俗的重要载体。据清咸丰《龙门县志》卷三风俗篇记载,“上元张灯,或为花草虫鱼龙马之像,或为人物故事,运机能动。有绝妙逼真者,箫鼓喧阗,自夜达旦。生子者,是夕盛为...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源于山西,初为食用,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面塑艺术于清同治年间传入云浮郁南,郁南县千官镇双龙村村民蔡恒广从浙江学成归来,以制作和销售面塑为生,其后在依其家族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

彩画是潮汕地区传统建筑和家具的主要装饰方式之一,其集当地民间绘画之大成,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流传于揭阳市境内及周边汕头、潮州、汕尾等地,并传播到东南亚的潮人聚居区。揭阳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湿度大,夏秋季节常有台风影响,年降雨大,白蚁...

潮州推光金漆画历史悠久,始于清代。清乾隆《潮州府志》记载,“明清以来,营建宫室,必先祠堂,雕梁画栋成风”,潮州地区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的丛熙公祠中已有金漆画装饰,由此可知,潮州推光金漆画在清代后期已成为当地传统建筑装饰及神器装饰的...

壁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主要用于祠堂、庙宇、民居墙壁的装饰。胪溪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艺术中的一支,以其独特的乡土艺术风格,在潮汕地区传统民居、寺庙、祠堂等建筑中广泛应用。胪溪壁画的历史悠久,从潮汕地区现存的传统祠堂...

遂溪狮头彩扎是湛江市遂溪县民间传统艺术之一,相传起于清代,与当地舞狮相伴而生。清道光《遂溪县志》(礼俗卷)中,有“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遊戏,作火树放花炮烟火,打鞦韆猜灯谜,士庶欢遊达旦,曰庆元宵”的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工业品呈报汇册就有...

信宜市属于山区,林木竹藤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当地盛产各类竹编器具等,据《信宜县志》记载,信宜竹器编织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代当地已有竹编加工业。信宜竹编的产品主要是各种生活用具,如米筛、簸箕、谷箩、粪箕、鸡鸭笼、竹篮等。如今,信宜市所辖各乡镇...

揭东竹丝编织画,又称篾织,是潮汕地区已经濒临失传的一门民间艺术形式,现仅在蓝城区霖磐镇西龙村夏氏一家传承。据清代《潮州府志》记载:“揭阳人多取笙竹以制器,甚精巧”,当地群众在长期竹编生产中,不断提升审美情趣,逐渐发展出以竹丝编织创作书画艺术...

揭阳地区陶塑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据《揭阳文物志》记载:“明万历二十九年,已有人物陶塑、花鸟屏等工艺嵌瓷,其艺术精致,图案繁褥。潮州与揭阳交界处属揭阳境内存有保存较完好的陶窑,该窑出土,有大量南宋陶器,其中有四耳陶罐、泥鳅脊状、香炉浅腹平唇、...

榕城盆景技艺是揭阳市榕城区民间一项特色手工技艺,其分布以榕城区为中心,辐射揭东、揭西等周边县区。据《揭阳县志》记载,自宋代起至清末,揭阳榕城地区都建造了不少颇具规模园林。随着园林艺术的繁荣发展,榕城盆景技艺亦脱胎而生,成为精致、浓缩、富有欣...

      东莞制鼓技艺历史悠久,其中以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最为有名。清末民初,石龙镇内有多家鼓店,较为出名的有新昌、金昌、祺昌和祥新等,目前则仅余新昌鼓店一家。石龙新昌鼓店主要制作龙舟鼓和醒狮鼓,从选料到制作技艺,都有自已独到之处,所生产的...

瑶族长鼓,瑶语叫“汪嘟”,是流传于广东连南瑶族地区用于民族舞蹈表演及伴奏的主要道具。瑶族长鼓起源于古代细腰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铙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明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吴川瓦窑陶鼓原名长鼓,呈葫芦型上小下大,由吴川市梅菉街道瓦窑村陶工用陶泥烧制而成,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记载,吴川地区傩舞“舞二真”所用主要伴奏乐器即为陶鼓。   吴川瓦窑陶鼓制作包括选泥、炼泥、拉...

      莞草编织技艺是东莞市道滘镇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该技艺的历史悠久,最早是为厚街加工穿鼻绳这一草织半成品。清嘉庆至道光年间道滘人赖洪禧的《到滘杂咏用竹枝体》十首中,有“沿河不少如花女,八字梳头学打绳”的记述;其后,又有“黄祥记”、“...

      三灶竹草编织技艺是珠海市三灶镇民间以竹、草等为原材料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统称,其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明嘉靖时期,清光绪《香山县志》中已有“竹盒竹篮之类大小不一,编竹丝为之细密精致”之记载。三灶竹草编织产品有大小款式的草席、手袖和...

      外砂织席技艺是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以当地盛产的芏草和黄麻编织草席,并曾作为当地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外砂织席技艺的历史悠久,相传清康熙年间当地已有简单的织席工艺,20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色席和印花席的织造印...

客家凉帽在岭南客家地区流传广泛,清代已见诸于各种笔记杂谈,如晚清史学家姚莹在《康輏纪行》卷十四(同治刻本)记载:“余初至广东,过大庾岭,见妇人担负者,首戴帽如草笠,空其顶以出髻,有帷四垂,深约四寸,轩其前,轾其后。嗣至闽中,妇人担负者亦然。...

      淡水客家凉帽是客家妇女主要服饰之一,其制作技艺在惠州及周边的客家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清朝黄钊《石窟一征》卷四记载:“妇女...

      风筝制作技艺在揭阳地区的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据清《揭阳县志》记载:“重阳俗不重登高,士夫好事者或为之,是月儿童多放纸鸢。”相传,清初潮州太学士陈珏的《海丰道中见纸鸢》,即为其路过揭阳时所作,该诗云“客路当重阳,村村见纸鸢。秋空真...

      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据《广州经济年鉴》十卷记载,明穆宗元年(1567年),广州的硬木雕刻家具从工艺风格、结构、造型和图案花纹的装饰方面,已可与宫廷使用的硬木家具相媲美。至清代中期,该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番禺县续志》...

      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地处东江流域、九连山系,其种棉纺织历史悠久,当地所产的“墩头蓝”棉纺织印染布料以整洁柔软、厚密有度、简洁大方、耐磨实用等特点,以自然、清新、简约、和谐的蓝色而闻名东江流域。墩头村曾氏家族自明代中期迁居此地后,利...

      大木作是我国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技艺,主要应用于建筑主体为殿堂、厅堂的宫殿、寺庙、祠堂、府第等。潮州传统建筑木结构技艺是在继承中原主流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木作技艺,其广泛应用于潮州地区的寺庙、祠堂、府第民居等...

      瑶族扎染是清远市连南瑶族传统的染整技艺,伴随瑶族人流传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族地区中的油岭、南岗、山溪、三排、牛头岭、连水、东芒等村寨,是连南瑶族妇女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卷六《服用门》中记载:“...

      广州市荔湾区旧称“西关”,是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广州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南越王墓中已有精品铜器,据资料记载,西关“打铜街”在清乾隆时已有地名,为铜器具生产和销售的一条专业街。清末,广州打铜行工人曾多达2000余...

      陆丰金属雕是陆丰地区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是以金、银、铜等金属片为雕刻材料,经过精雕细琢制成立体或半立体艺术作品的工艺形式。陆丰金属雕的历史悠久,陆丰郑氏祖先自福建迁来,并带来了金银首饰铸造与雕刻工艺,清道光年间,陆城郑宗文开设金...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一个排瑶聚居地,同时也有过山瑶在此居住。在瑶族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场合,瑶族人都会穿上绚丽多彩、光艳照人的刺绣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瑶族银饰。连南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清代李来章的《八排风土记...

     潮州金银錾刻技艺的历史悠久,清乾隆重修《潮州府志》中,已有关于银饰、锡箔、制鞋是潮州传统的三大手工业的记载。清代潮州城内金银饰品作坊集中的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打银街”,此街名沿用至今。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潮州的金银...

      广州地区打金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南越王赵眜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印为一立体盘成S形游龙,是古代广州黄金制品的珍品,此外,还有金釦象牙卮和鎏金铜俑等珍贵文物,也反映广州当时金饰制作的高水平。清道光绪四年(1824),南海人...

      茶坑石的材质独特、色彩斑斓、纹理丰富,又称恩平石、茶坑砚石等,茶坑石雕刻技艺的历史悠久,《恩平茶坑砚石记》、《恩平县志》、《恩平县志补遗》等历史文献记载:“岭南县南、二十余里溪尽处、入山又二十余里、有岩曰茶坑、产石、嘉庆初,山民...

      阳江剪刀锻制技艺是阳江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据民国《阳江志》记载:“铜器·小刀花剪俱佳货行远近”。这表明阳江当时的剪刀锻制技艺已具有较高水平。       阳江剪刀是由两片剪片(包括剪肚和剪口)、两个剪环和剪钉三个部分组成,其缺一不...

      小冈香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新会区双水镇(原小冈镇)小冈片区所辖各村,其中仓前、南水、北水较为集中,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清道光《新会县志》载:“线香,用杉木屑、柑皮数种合成,以竹丝搓之,售之安南外国。”       小冈香有线香、棒...

粤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发源于岭南,主要分布在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讲粤语的地区,以广府菜为核心。粤菜的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与中原烹饪文化的传入及其与本土丰富物产的结合直接相关。粤菜烹饪技艺经过历代“汉越融合”而形成,又吸收部分西方...

庾家粽子制作技艺是东莞市万江区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清代宣统《东莞县志·风俗》中记载:“五月朔,饮菖蒲雄黄酒,以辟不祥。食角黍(注:即粽子),为龙舟竞渡。至五日,会者益众,以节物荐于家祠。”《清稗类抄》也有“端午以前,世家大族,皆以...

吴川月饼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宋时期,吴川吴阳上郭村人吴颐于南宋咸淳元年中进士并曾任光禄寺正卿,由于其在江苏淮阴奉旨帅军抗辽有功,帝赐肉以示皇恩浩荡。其用馅料仿制“帝赐肉”并改变制作方法,被人称为“颐饼”,后随吴颐致仕回乡而在吴川...

蛤蒌,学名“假蒟”,胡椒科胡椒属,是湛江地区特有的一种野生植物,有缓解头痛、鼻渊、牙痛和散浮热、温补等药用价值。在湛江地区,制作蛤萎粽的历史悠久,明代万历《雷州府志》中就有“端午日,设酒肴祀家神及祖先,为角黍(粽子)相馈”和“荜拨叶极似蒌,...

      湛江坡头的腊味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制作工艺独特、历史悠久。民国版《吴川县志》中记载“清光绪年十六年,朝廷往往征货民间,坡头腊味多而优”,当地的《李氏族谱》中也有清光绪时期制作腊味的记载。       坡头腊味的品种繁多,...

      东莞高埗矮仔肠是广式腊味中独特的一种,其制作技艺是在广泛吸收、借鉴传统广式腊肠制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东莞高埗吕氏家族中已传承4代。关于“矮仔肠”的名称,当地流传着一段故事:清末高埗人吕佳因个子矮,制作腊肠上街叫卖常拖到地上,其妻...

宰相粉,又称清化粉、剪粉、切粉、香粉等。相传,宰相粉得名于唐代名相张九龄。其为始兴县清化乡人,母卢氏常制粉丝供其食用,官至宰相后,为纪念慈母,将米粉外形稍作改动,制成形似上朝用的朝笏状,人们称其为“宰相粉”。宰相粉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韶关市始...

厚街濑粉是东莞的汉族传统名小吃,厚街人逢年过节、生日(寿宴)等喜事都有吃濑粉的习俗,当地留传着一句妇孺皆知的俗语:“八月十五杀鸡泡粝(濑)粉,争食打崩煲”,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厚街濑粉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东莞厚街镇辖区内,以厚街村上柵和下...

粿品是潮汕地区传统节日中用于敬神酬神、祭拜祖宗和祈福祝福时重要物品,每个时节做的粿品都各不相同,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潮式粿品的种类繁多,有鼠粬粿、红桃粿、小米(烧卖)、甜粿(年糕)、无米粿、朴籽粿、菜头粿、酵粿、马铃薯粿、栀粿、乒乓粿、潮汕...

朥饼是潮汕民间的传统糕饼,因其饼皮酥薄脆,亦称“酥皮朥饼”,其中以植物油做饼皮的,又称“素饼”。潮式朥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清嘉庆甲戌李书吉、王恒重修《澄海县志》云:“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士庶家以月饼相馈。”光绪甲申周恒重监修《潮阳县志》云:...

云片糕是深圳地区传统小食,因其色白、薄片、呈长条形,被民间称为“纸牌糕”,其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据《宝安县志》称,清光绪二十七年,福田人黄果等制成中外闻名的深圳云片糕正式投产。坊间曾有诗赞曰“此糕送与蟠桃会,神仙取糕不取桃”。 深圳云片糕的...

贵屿朥饼也叫“糖饼”,是粤东地区特产,其制作技艺起源于潮汕地区,老字号的潮汕朥饼有意溪大朥饼、贵屿朥饼和苏南朥饼等品种。朥饼常年制作,以中秋节销量最多,故潮汕地区还把朥饼又称为“团圆饼”。 贵屿朥饼采用的是新鲜优质的白肉、珠葱头、白砂糖和麦...

阝留 隍云片糕制作技艺是梅州市丰顺县阝留 隍镇民间独特的传统糕点制作工艺。当地传说,清康熙年间丰顺县一秀才连续五次科举不第,家中因供其读书而经济拮据,第六次赴考为节省盘缠,妻子将糯米磨粉加糖制成米糕,竟然考中举人,乡人认为“糕”与“高”同音...

九江煎堆制作技艺分布在九江镇内各村居,以九江的大谷村、新龙村为核心。据记载,唐代以前已有煎堆,称“煎锤”,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广州之俗,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爆谷,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祭祀祖先及馈亲...

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相传其起源与“岭南圣母”冼夫人有关,炒米饼被认为曾经是作为冼夫人军中的军粮。如今,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在当地的流传广泛,并与当地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地有儿歌:“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

隆江绿豆饼制作技艺是一项闻名的潮汕传统技艺,其生产的绿豆饼外观精美小巧、油光闪亮,口感皮酥馅润、清香爽滑。历史上,隆江绿豆饼制作技艺结合潮汕人饮食习惯、消费观念而生,因其具有浓郁的潮汕地方特色,在当地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隆江绿豆饼制作技艺...

横山鸭扎包是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极具民间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每年秋冬“腊味飘香”季节,横山鸭扎包即进入制作销售旺季。横山鸭扎包制作的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叶氏祖先从新会三江迁居横山村,并带来了制作鸭扎包的技艺,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 横山鸭...

田艾米乙是湛江地区传统上用于敬祖宗、祭天神、拜地神、祛邪气的祭祀供品,其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黄葵龙开办了专营田艾食品的小吃铺——“黄氏田艾米乙”,其制作的田艾米乙较出名。当地流传《田艾米乙》歌:落大水,刮大陂,早禾米,煮粥稀。割完...

客家盐焗鸡是客家地区传统美食之一,其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与客家先民的生活环境、迁徙经历和生活水平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均有客家盐焗鸡等美食。梅江区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是客家盐焗鸡制作的典型,其传承着梅州客家民间传统的“盐鸡”...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咸菜延伸的特色品种,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在汕头市龙湖区、澄海区及周边村镇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芥菜,也名大菜,本县秋收后田野种植甚多,收获后用盐渍,味道甚美……澄海手巧艺...

遂溪地区种植甘蔗的历史悠久,东汉杨孚《异物志》中“交趾产蔗制石蜜”的记载,晋朝葛洪《西京杂记》中也有“南粤出产蜜”之说,此处所指蜜即是“土糖”。明嘉靖《海康县志》、清康熙《遂溪县志》中都有遂溪植蔗制土糖的记载,清嘉庆《雷州府志》记载:糖名颇...

黄金酥丸制作工艺以纯粹手工制作为本,既延续了客家人制作肉丸的传统技法,又承载了惠阳地区的历史人文,形成了有别于一般客家肉圆的独特制作工艺,作为制成品的“黄金酥丸”既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之一,又可以作为各种客家传统菜肴的食材,是客家传统饮食文化...

客家酿豆腐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也是客家饮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道传统菜品。酿,谓切杂之也,有“植入馅料”之意,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客家酿豆腐在各地客家人中广泛流传,而在惠阳地区秋长街道、淡水街道等地则保留了最为传统、最具特色的烹饪技艺...

三及第是蕉岭县等客家地区最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是客家群众根据当地饮食习惯,充分利用本地的菜肴资源,而创造形成的佳肴。所谓“三及第”是过去科举取士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也称为“三连及第”,是旧时读书人的莫大功名。相传,蕉岭三及第起源于广州...

排瑶牛皮酥是流传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地区的民族特色美食,其制作技艺在排瑶民众中代代传承,产生、发展均与瑶族先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排瑶牛皮酥制作技艺有选材、风干、烧、捶、清洗、焖炒等反复十多个步骤。制作牛皮酥的选材以牛龄在...

新兴凉果制作技艺是从当地最初的青梅加工发展到对其它各类果品、蔬果、薯类进行加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其历史悠久,清代乾隆《新兴县志·物产志》中已有当地瑶人遍种青梅的记载。其将吃不完的青梅用盐巴腌渍制作成“霜梅”、“酸梅酱”等,这是新兴凉果传统制...

客家黄酒是客家地区特产,具有酒体甘醇、香气浓郁、鲜甜爽口、回味悠长、酒度适中等特点,民间有“斤酒当九鸡”之说,客家妇女“坐月子”,一定要饮客家黄酒,用以补养身体。客家黄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客家祖先在漫长历史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发展形成的具有...

罗定豆豉是罗定著名的土特产之一,其酿制技艺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便已享有盛誉。清朝乾隆年间,罗定州东安县进士徐逢举曾作豆豉歌“榄角咸鱼豆豉蒸,蚝豉虾米买多丁”。罗定豆豉酿制技艺现分布在罗定市船步镇、附城镇、素龙镇、围底镇、罗城镇。 罗定豆豉主...

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历史悠久,据《嘉应州志]记载,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为频开瓮”的诗句。客家人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称这种酒为“扒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被称为“客家黄酒”或“客家娘酒”。客家娘酒在粤东客家地...

长乐烧酒属于米香型白酒,具有“蜜香幽雅、醇厚绵柔、舒适引口、回味怡畅、醉不上头”的独特风格,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明朝时长乐等地已普遍采用糙米焖饭、小曲发酵、小盆蒸馏的技术酿制烧酒,众多的烧酒品种数岐岭长乐烧最为著名。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一滴...

井华酒产于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古称“神仙水酒”,俗称“壮阳酒”。根据当地叶氏家族内部世代相传,清康熙年间,叶天士行医粤西吴川县境龙头乡村时发现龙头岭下有一口泉水,甘醇清香,称名“龙泉井华水”,其取该井水配以各式药材酿制药酒,受到乡民的喜爱,...

潮州单丛茶属“乌龙茶”,其历史悠久,关于“潮州单丛茶”的最早记载见于嘉靖《潮州府志》,称“饶平县每年进贡“茶叶一百五十斤三两,芽茶一百八斤三两”。清康熙《饶平县志》记载:“待诏山,在县西南十余里,四时杂花竟秀,名为百花山。土人植茶上,潮郡称...

罗氏柑普茶始创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创始人罗天池1805年出生于广东新会蓢底,清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其曾在云南任职,辞官后将普洱茶带回乡,并发现陈皮汤泡普洱茶对咳嗽痰多有奇效,后来为了方便冲泡和易于储存...

清道光年间,榕城黄氏中医正骨的创始人黄华盛医生对传统正骨医治手法不断进行研究、改良,结合自已的诊治实践,总结经验和心得, 逐渐形成了独成一格的以内外兼治的正骨治疗方法。其后人在骨伤科治疗中采用中草药煎水清创,通关散救醒病人,用开水浸泡马尾丝...

“蔡氏中医正骨”是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坑仔村蔡炎灯祖上,历代传承下来的正骨治疗手法和秘方。蔡氏中医正骨源于清代中期,相传为惠来坑仔圆通寺住持释宏觉师承少林游僧释传龙,后传于其俗家子陈开远,历经五代传承距今已一百五十年。 蔡氏中医正骨属民间验方...

康宁堂中医正骨疗法创始人林福建,师从南少林武僧陈仙安,从武到医一脉相承,并创立康宁堂中医正骨,用以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脱位等骨伤科疾病。康宁堂中医正骨以师传、祖传形式相传近百年,已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专业骨伤科诊所,多年来医者无数,美名远播。...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集多种针法特点于一体,包括陈氏飞针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等,经历代传人的甄辨、整理与推广,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针灸理论和实践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岭南针法学术流派...

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为罗浮山诸水汇集的西沙河与东江的冲积而成之地,当地水网纵横、河道宽阔,端午期间扒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有明确记载的历史已近400年,明崇祯《博罗县志》称:“端午悬蒲艾于门,具酒肴祀其先,为角黍相遣。士大夫家亦有饮菖蒲雄黄酒者...

“掷彩门”是从化市富有特色的民间喜庆活动,是群众共同娱乐和参与竞赛的传统春节民俗。每年农历正月元宵节前,从化各处乡村皆举行掷彩门活动,除村中民众欢聚贺庆外,亲戚朋友和邻近区县的群众也前来观赏,人数达上万人。 “彩门”寓意彩数、好彩,即好运气...

黄圃赛龙舟是中山市黄圃镇一带端午期间的大型民俗活动,清同治版《香山县志》记载:“五月端阳以粽祀神。龙舟竞渡,画船彩色”。过去,“水面扒龙船,岸上游飘色”是黄圃镇的盛景,每当举行赛龙舟活动,当地乡间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当地各坊都有自己的龙舟,...

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是珠海市唐家湾淇澳村民端午期间游神、祭祀、祈福的传统民俗活动,源于“洗菩萨”的风俗,清道光十三年(1833)淇澳人民抗英胜利后,于翌年开始端午期间举行祈福巡游,后渐成惯例,流传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淇澳...

      端午逆水赛龙舟,当地称之为“扒龙船”,是阳江市江城区端午期间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清道光《阳江县志》中已有相关记载,传承至今有近200年历史。       端午逆水赛龙舟比赛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一、初三、初五,比赛水域从起点漠阳江大埠...

古劳三夹腾龙是江门市鹤山市古劳、沙坪等地每年端午期间赛龙夺锦的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悠久,清道光《鹤山县志》收录乾隆年间吴槐炳《三夹竞渡诗》(竹枝词)十首,其诗序中称:地名三夹者,乡人竞渡之所也。每逢端阳前二日,士女骈填,笙箫鼎沸,香风鬓影,...

龙眼点睛习俗又称“龙头祭”,历史上每年农历五月初三,顺德、南海、中山等地的龙舟,汇聚在顺德勒流镇龙眼村进行点睛,寓意龙舟点睛后具有灵性,不再是盲龙。 龙眼点睛习俗有着自成系统的整套仪式,包括祭拜、迎龙、抚龙、接龙、参拜、点睛、赠物、回龙、龙...

潮州市饶平县境的大城所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是明代潮州设于近海地方的四个千户所的海防城堡,曾承担着抗击倭寇、防治海贼、保家卫国的军事职能。大城所端午节游旱龙的习俗由来已久,明代《东里志》中对其已有记载称:大城所结彩为龙舟,或以彩...

重阳节“大神会”是连州市保安镇群众重阳佳节期间接神驱鬼祈福的傩祭习俗,当地传说是唐代时保安人黄保义助唐玄宗扶正龙床之后,获恩准带回家乡的。保安镇原有文明坊、毓秀坊、东兴坊、万全坊、仙桂坊、太平坊六坊,其中“大神”即西岳大帝,由文明、毓秀、东...

       拂秋千是海丰地区民间闹元宵的一种传统民俗,旧时在海丰极为盛行,附城镇高田、梅陇镇大门兜、蜈蚣嘴、公平镇盐街口等地都有,如今则只有梅陇镇大门兜村还在一年一度举办“拂秋千”传统活动。       拂秋千所用秋千架,用四支木杆搭起四...

      舞龙闹元宵是惠东县吉隆镇客家人的传统习俗,相传起源于明朝末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日两晚,吉隆群众都要舞龙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当地童谣 “正月十五惊雷响,祥龙飞降吉隆上。保佑今年好年景,月月年年福安康”正是唱出了这种祈...

年例,即一年一例(次),是粤西地区盛行的一种独特的节日庆典活动。至清代,年例已在吴川地区盛行,清光绪《梅菉誌》记载:“二月祭祀,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乡人傩,沿门逐鬼...

      茶园游会即东岳庙会,为东莞茶山等地民间奉祀东岳大帝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茶山的东岳庙始建于明初,为东莞伯何真所误建,至明代晚期,茶园游会已经成为地方风俗。清代《茶山乡志》曾记载游会盛况,“万历中,三月东岳降神,城内外十三坊倾动,...

西樵山是南粤名山,因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在西樵山留下“大仙脚印”、“仙床石”、“试剑石”等胜迹,以及“药王峰采仙草”、“无笃田螺”、“煎燶鲫鱼”等民间传说,自清道光戊申年(1848)山中改建“云泉仙馆”,供奉吕洞宾祖师。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吕洞宾...

高要古为百越之地,处“两广”地理要冲而成为西江流域重镇。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与中源和江南对接交流,是古代中原文化向岭南传播的重要通道,亦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高要,受古代中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社稷信仰文化。 社稷崇拜是古代中国的传...

相传,陈山香火龙习俗源于唐朝名将西平王李晟用“火龙阵”大败叛逆朱泚、佐兴中唐的历史故事,为江门市鹤山陈山村李氏家族所传承,旨在缅怀先祖功业,除灾辟病、祈福安康。 陈山香火龙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廿一至廿四举行,从造龙到起龙(香火汇龙、沾龙气)、大...

洗佛节是流传于连州市连州镇沙坊村的传统神诞祭祀习俗,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东岳大帝神诞期间举行。当地传说,沙坊村自五代时期建村,开基祖石文德受点化在村头建东岳古庙,并将神像在附近大、小龙河中沐浴净身,以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吉利。 洗佛节包括请佛、游...

席床生日节是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乌石村民在打席手工业发展中,形成的以“席床”为纪念对象,以举办家宴、手工打席竞技、吟诵歌谣、演练席拳棍术等为内容的传统岁时风俗。 乌石村民世代靠种植淡水草,从事打席维持生计。相传,乌石村开基祖鉴兴公于元末明初迁...

舞鲤鱼又称“鲤鱼追春”,是惠东县平海镇西北村的传统民俗活动,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元宵节期间和三月三、九月九等喜庆节日期间举行。这一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其起源与很久以前当地久旱无雨,有鲤鱼带领人们历经千辛万苦寻找水源的传说有关。 西北村位于平海...

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瑶族少女的成年礼,来源于蓝田瑶族对狗的图腾崇拜。当地传说,先祖靠狗奶养大,要瑶民永记狗是“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举行少女成年礼活动,蓝田瑶族十五至十八岁少女,要参加三次成年礼活动,才能谈婚论嫁、组...

       破门楼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进贤门北侧,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堪舆属“离”位,八卦中属火,故中厅不盖顶,由此而得名。破门楼郑翁仔灯习俗由揭东棉洋郑氏花灯衍化而来。清康熙年间,棉洋郑氏十三世郑文信创破门楼郑族,并延续家族先例,每年生育男孩...

      下坝迎灯闹元宵,相传起源于明成化年间。当地周姓七世祖周瑄公带领村民填坑筑陂,凿山引水,历时三年修建了三十多华里的引水圳,并教会人们制作彩灯售卖以筹集资金。引水圳竣工后,当地人组织迎灯闹元宵活动,以牢记周瑄公功德,并寓意将“灯”(...

观音是顺德人广泛信仰的神灵,自宋代起当地便有容桂观音堂、龙江紫云阁等祀奉观音的庙宇,当地的观音信俗以每年农历正月廿六日的观音开库系列民俗活动为代表。传说正月廿六日是观音每年查点钱库的日子,子时会大开金库贷款助民,当地民众到观音庙虔诚祈祷并进...

妈祖又称天后,真名林默,宋代福建莆田湄州岛望族林愿之女,因生前与民为善,救困扶危, 深受沿海渔民尊重, 死后被奉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粤与闽连疆,乃妈祖居近之乡,也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沿海及海岛陆续兴...

      盘古王诞是广州市花都区群众奉祀盘古王的传统民俗活动,其根源与当地盘古崇拜的历史,以及当地曾作为瑶族聚居地等,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相传,清嘉庆年间,花都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发现“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神碑,并据此建盘古王庙,定发...

      珠珍娘娘是潮汕地区民间敬仰之神,尤在潮阳河溪镇华阳片区备受崇信。相传珠珍娘娘为玉皇大帝长女,与两个妹妹分别主治天花、麻疹和水痘疹,为百姓祛除疾病,有求必应。潮阳河溪华阳现存的珠珍古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

      粤剧八和祖师诞,又称华光诞,是粤剧行业奉祀华光祖师的信俗活动。相传华光为治火之神,清代粤剧戏班多用红船穿行于珠三角河网地带,并在船上演出,各戏班为避祸,戏前祭拜华光祖师,并渐成习俗。因此戏行前辈极为尊崇华光祖师,认为只有祭拜过华...

       西来古刹又称西来庵,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白盆珠镇高布狮子山,主要供奉地藏王菩萨,西来古刹祈福是一种民间祈福仪式,有民间自发组织,以祈求神祗庇佑风调雨顺、社会和谐、国泰民安。西来古刹祈福仪式的历史悠久,相传,明神宗年间,新庵地方时遇...

      历史上中山市沙溪镇毗邻汪洋,河网交错,当地百姓历来信奉北帝,认为其能够统管兴风作浪的龙虾蟹,具有消灾化厄之神力。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百姓在北帝庙前进行打醮、游神、唱大戏、民间艺术巡游和吃斋宴等,称为“太平清醮”;每逢一甲子举...

曹主娘娘信俗发源于清远市英德市,是当地群众奉祀唐代末年率众保家卫民、守护一方平安的“寨将夫人”的传统信俗活动,其流布区域主要集中在英德市及其周边阳山、连州乃至广西来宾等地。 相传,曹主娘娘为唐代末年英州麻寨寨主曹福的妻子,其丈夫在抵抗贼匪过...

      农历四月初八“牛王诞”是连山壮族人的传统节日,至今仍在永丰、福堂、小三江、加田、上帅五个壮族乡镇中传承。相传很久之前,连山壮族先民于四月初八捕了一头小野牛,驯养后犁田耙地,减轻了人们拖犁耙之苦,当地人遂尊其为牛始祖,并将四月初八...

关帝侯王巡游是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江尾洲十三乡奉祀关帝、侯王的民间信俗活动。关帝信仰在当地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至明代晏公被敕封为平浪侯后,当地群众建帝王古庙同奉关帝与侯王。清咸丰元年(1851)五月十三“关帝磨刀水”汛期期间,群众抬关帝、侯王...

斗门赵氏家族祭礼相传源于宋代赵氏皇族的祭祖仪式,赵氏家族迁至珠海斗门大赤坎、南门以及新会、台山等地已有700余年历史。 祭礼分为春秋冬三祭、家祭及婚庆祭,除家祭外,其余均在家族祖祠进行。其中,春秋冬三祭分别于春分、秋分和冬至日举行。以春祭为...

      凤阳宗祠祭典是罗定市素龙街道凤阳村陈氏家族祭祀祖先的传统民俗活动。据族谱记载,凤阳陈氏始祖陈宾于明嘉庆年间迁居此地,后陈宾后人九世孙陈圣述,发动陈氏族人捐款建造凤阳村陈氏宗祠,按捐款数目设立各祖宗神位。清嘉庆《建造陈氏宗祠碑记》...

      大亚湾地区古来就是疍民的聚居地之一,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諸蛋以艇為家,是曰蛋家。其有男未聘,則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則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婚時以蠻歌相迎,男歌勝則奪女過舟。”大亚湾渔家婚嫁是大亚湾地区疍家渔民人生礼...

乳源瑶族服饰,是粤北地区过山瑶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历史起源与瑶族始祖盘瓠的族源传说一脉相连,屈大均《广东新语》中称“盘瓠毛五彩,故今徒衣服斑斓”。如今,乳源过山瑶以居山岭地不同而有东边、西边两瑶之分,其中居于东边柳坑、游溪、东坪、必背一带...

竹溪楼日历馆1911年林继华创办于惠来县隆江镇竹湖村,历经四代传承,距今已逾百年历史。其编撰的日历、农历通书顺应潮汕地区民风民俗,主要流行于惠来及其周边的汕头、揭阳、汕尾和福建部分地区,以及港澳台等地,其中尤以惠来县群众所广泛使用。 潮汕地...

      真步堂天文历算,亦称“真步堂通胜”,是指由顺德龙江蔡氏于清光绪年间创立并延续至今的天文历法推算模式和通书编撰方式、内容与法则。清光绪十七年(1891),蔡最白在广州高第街开办“蔡真步堂日馆”,出版《七政经纬历书》,并制成“浑天仪...

粤曲是用广州方言(粤语)演唱的汉族传统曲艺,是广东地区最大的地方曲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凡粤方言区及有粤籍华侨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的演唱。 粤曲起源于清道光年间...

粤曲是用广州方言(粤语)演唱的汉族传统曲艺,是广东地区最大的地方曲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凡粤方言区及有粤籍华侨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的演唱。 粤曲起源于清道光年间...

骆氏腹诊推拿术,是运用中医腹诊理论判断病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根据不同的证型以辩病论治来指导推拿手法的一种程序推拿方法。骆氏腹诊推拿术不是单纯的推拿手法,而是把独特的腹部诊断与推拿治疗方法密切地结合起来,根据腹诊辨证,选用不同的手法、治...

广彩瓷烧制技艺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广彩瓷烧制技艺在清乾隆年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民国...

广彩瓷烧制技艺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广彩瓷烧制技艺在清乾隆年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民国...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粤东(今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及闽南的美丽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 历史上的陈三是福建泉州河市人,五娘是潮州府城(今湘桥区)人。传说中的陈三五娘最后回到泉州,在陈...

望烟楼的传说是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文氏家族为纪念其祖先文应麟,在大矛山脚下开村立业,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的种种义举,而逐渐形成的民间传说故事。现广泛流传于以深圳市凤凰山脉为中心的地域,以及散居到世界各地的文氏族人中。 相传,文应麟于元朝大德...

陈璘传说起源于明代中后期,故事原型是明代岭南军事将领陈璘,其兴邦安民、关注民生的故事在云安、云城、罗定、郁南一带广泛流传。 陈璘,字朝爵,号龙崖,其原藉广东翁源县,后落藉东安县南乡,现两地均有陈太保祠及墓葬等遗迹。因陈璘“绩在边疆,威加海外...

英歌舞是汉族独具特色的男子群体舞。潮南英歌舞与潮阳英歌同源异流,是古代傩文化的延续。至明代,它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的特色,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具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艺术。潮南英歌融汇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极具阳刚...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粤语讲古”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深受老百姓喜爱。粤语讲古来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但只说不唱,据说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随...

廉江石角傩戏起源于明崇祯年间,成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傩戏在傩祭、傩舞、傩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集祭祀、戏曲、舞蹈、巫术、雕刻等传统艺术于一体,是傩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廉江民间最古老且独具特色的传统戏剧。现主要分布于...

广州北胜蔡李佛拳源于清代新会县京梅乡人陈享创始的蔡李佛拳,由陈享的第三代传人雷灿带入广州,并从第四代传人谭三开始永久落户广州小北的谭家祠。现主要分布于广州市的白云、越秀、荔湾、花都等地,并流传到周边的东莞市、惠州市龙门县、广西百色及港澳台,...

江门东艺宫灯在造型和结构上具有古典风格,是将中国传统工艺运用于照明灯具的产物。东艺宫灯不仅是江门地区大型祭祀活动专用灯,也是港澳、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慈善筹款投灯活动的指定圣灯,甚至被当作海外华人餐馆的标志性符号。 相传,南宋末年,一位李姓宫...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发源于中山石岐,后来逐渐流传到澳门等地区。 清光绪末年,杏仁饼诞生于的香山县城石岐,由兴宁里萧友柏的妾侍林大姑指导女佣潘雁湘创制。潘雁湘籍贯顺德,系自梳女,曾跟糕点师傅做帮工,后到萧家帮佣。时值萧家老夫人寿辰,潘雁湘...

敬修堂最初由浙江慈溪商人钱树田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广州太平桥创设的,取意“敬业修明、普济众生”,并自取商标“园田牌”,以经营自制的回春丹、乌鸡丸等为主,后由其家族传承,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组成公私合营敬修堂联...

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有种茶的历史,康禾茶是河源三大特产之一,也是广东历史上的茶叶贡品。其制作技艺起源于康禾镇大禾村,辐射至全镇。 据传康禾茶在南宋时期已经有一定名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乾隆《河源县志》载:“岭南山地产茶者多,而河邑独盛。上...

赛龙舟习俗在岭南水乡地区广泛流行,是各地端午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揭阳赛龙舟的历史悠久,据清雍正《惠来县志》载:端午……于溪港池塘集舟竞赛,夺取旗标。当地传说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阳曾广邀龙舟竞赛,并授予揭阳棉树村红龙“钦差大臣丁赏”锦旗。揭阳榕江...

凤山妈祖庙会的历史悠久,相传清初汕尾港兴盛时期即由广西地区传入,至今当地仍保留有清乾隆壬戌年妈祖庙扩建时里老首事碑刻,以及光绪年间记载当地抢花炮习俗的碑刻。目前,凤山妈祖庙会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品清湖西畔凤翔、凤照、凤苑及周边社区、村庄。 每年...

七夕贡案是东莞市道滘镇传统七夕拜月习俗,当地人称“拜七姐”。 清末探花陈伯陶主编《东莞县志》中记载:“七月七曝衣、书。其夜,女儿夜穿针、结彩,为乞巧会”。由此可见,七夕贡案在东莞水乡地区的悠久历史。 七夕贡案制作多以养“轮猪”的形式筹集制作...

佛山木雕是珠江三角洲民间的一种雕刻艺术,主要分布于佛山市禅城、南海、三水区及广州市部分城区。兴起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晚期。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代佛山木雕业已有雕花行等店铺十余家,咸丰初年(1851年)成立了兴华堂木雕同业公会,光绪初年...

腐乳,又称豆腐乳、霉豆腐等,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豆制品,为我国所特有。广合腐乳则是开平市水口镇的特产,其酿造技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南派腐乳的代表。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开平塘口镇黄村乡人方守傥与儿子方文帜在开平水口镇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