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必吃餐厅 ...更多

三口塘老鹅汤

当地朋友强烈推荐,餐馆后面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池塘,路边有停车的地方,大概可以停十辆车左右,节假日的生意特别好。

三口塘老鹅汤饭店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三口塘老鹅汤,是安徽含山县当地一道风味独特的农家乐品牌菜肴,位于太湖山景区南面,相距不过数里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黄劲松根据祖传秘方,在三口塘这个地方开设了老鹅汤饭店,由于制作地道、风味独特、声名远扬,马鞍山、芜湖、合肥、巢湖一带的食客慕名驱车赶来品尝,无不赞不绝口,虽然几经扩建,规模不断扩大,但依然天天门庭若市,生意红火。

鲍义兴

鲍义兴,始于乾隆初年(1736年),由徽州人鲍绍义创办。传承发展,至光绪年间,已享誉安徽沿江两岸。主营:小笼汤包、烧卖、炒面皮、方糕、米饺、春卷、虾籽面等特色面点。鼎盛时期,商贾云集,八方来客,李鸿章、冯玉祥、国际友人费南斋等都曾在此品茗、用餐。百年滋味常在,三朝人文荟萃,是鲍义兴真实的历史写照。

含山县经典名菜 ...更多

三口塘老鹅汤

三口塘是马鞍山市含山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叫黄劲松的厨师创制了一道鹅汤,取名三口塘老鹅汤,从此,人们纷纷慕名而来,为的是一品这道美味可口的鹅汤。

运漕早点系列

江水见证了漕运的兴盛,在含山县的运漕镇,这里的早点则是南来北往的客商留下的小镇记忆。运漕煮干丝、运漕拌干丝、运漕烧麦、运漕米粉方糕、运漕蛋锅贴、运漕炒面皮,要到鲍义兴茶楼品尝才正宗,始于清乾隆初年的这家店,据说还接待过李鸿章、冯玉祥。坐在李中堂大人曾经坐过的地方,往事涌上心头,美味有了厚重的沉淀。

含山封扁鱼

“封扁鱼”得名于其独特的民间工艺,采用民间传统制作技艺,在扁鱼腹内填封肥瘦适中的猪肉,经腌制、卤泡制作而成,故名“封扁鱼”,也因此有着“鱼肉双鲜,扁鱼不扁”的美称,封扁鱼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含山县特产手信 ...更多

运漕酒(运酒)

东汉末年,曹操伐吴,“四越巢湖”,屯兵于江淮一带,为了便于行军作战,运曹兵即开濡须水(又称漕河),战般穿梭其间。漕河开通之后,贸易随之繁荣起来,运漕镇的美酒自此香飘千里,一时成为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上品。传曹操饮酒之后大悦,道:如此琼浆玉液,当只有天上才有。因为是从漕河运往各地,遂得名“古漕运”,传誉至今。运漕美酒一脉相传,承袭独特传统酿造工艺,采长江、巢湖水之灵气,精选上等五粮,老窖发酵,采用独特工艺精心酿制,封酒入缸,地窖秘藏。其酒香浓郁,入口绵甜,口感柔顺,回味悠久。

含山大米

含山县位于江淮之间,水稻种植历史久远,加上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为优质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含山大米”米粒饱满细长,晶莹剔透,自然清香,蒸煮后口感醇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

无为螃蟹

无为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 之意,自隋朝始建以来,已有1400余年历史,宋代曾与临安、扬州、寿春并称“全国四大名城”;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无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无为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全县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人口121.4万,现辖20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处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紧邻芜马铜经济开发带,是皖江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国闻名的“电缆之乡”、“劳务之乡”,“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无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水产品、棉花、油料总量跻身全国百强,特色农产品有螃蟹、荸荠、田藕、席草等。其中,棉花年产量超百万担,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富饶的土地下还蕴藏着煤、石灰石、石油、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资源。西北部有低山丘陵,东南部为平原沙洲区。境内河沟纵横交错,池塘星罗密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170.5毫米,年均气温15.8℃。无为地方土特产有无为螃蟹,甲鱼, 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无为板鸭,荸荠,田藕,席草,鹅等等。 无为县是安徽省水产大县,全县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长江水域岸线80多公里。境内有裕溪河、永安河、西河、花渡河等水系约260多公里,水质优良。据考证,无为自春秋始,江边捕鱼已兴起;明清时期,江边鱼苗鱼种饲养技术逐步提高;20世纪50年代,代表无为渔业的“三官殿鱼苗培育法”已成熟,三层流刺网、江中地拖网等渔具由无为人发明,并编入水产院校教科书;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安徽省实施渔业富民工程以来,无为县渔业更是连上台阶、连创辉煌,跻身“全国渔业百强县”,连续多年获评“全省渔业富民先进县”。 无为螃蟹生产历史悠久,扬名省内外,螃蟹文化源远流长。《无为州志》嘉庆年鉴记载:“无为泽国,类之繁,其鳞介乎!……小类介若龟、鳖、虾、蟹、螺、蛤、蚌、蚬之属”;同在清嘉庆年间,无为籍诗人吴之联有多篇诗句描写无为特色螃蟹,其中诗篇《南山道中》:“碧山无数耸棱嶒,策蹇秋原兴可乘。野菊依崖金簇之,丹枫藩谷锦层层。长溪蟹壮争编箔,曲涧鱼肥亦下罾。逐路奚囊留好句,低回一任暮烟凝。”盛赞无为螃蟹体壮质优。在现代,无为螃蟹开始走出无为,作为一种美食与地方特产,长期是国宴、高端宴会招待重要客人的首选,声名传播于各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国宴招待时留给尼克松先生印象最深刻的美味螃蟹,就是产自无为县。1979年,为适应日益兴起的水产发展需要,无为县成立水产局统筹管理全县水产业发展,并在各乡镇设立水产站指导渔业生产,作为主导产业的螃蟹,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螃蟹养殖遍及全县20个乡镇,养殖面积15.8万亩,产值近12亿元,并已形成苗种培育、成蟹养殖、品牌营销、渔需服务、暂养储运等较完善的产业链。其中河蟹产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无公害养殖基地3.5万亩,拥有无公害水产品产品5个、绿色水产品6个,专业螃蟹交易大市场1座。无为螃蟹以其独特的品质、优质的口感、强大的品牌效益而备受社会各界认可,素有“中国螃蟹看安徽、安徽螃蟹看无为”之说。 无为螃蟹背甲壳呈青灰色,有光泽,腹为白色,金爪丛生黄毛,色泽光亮,脐部圆润,向外凸,肢体连接牢固呈弯曲形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及各种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中维生素A还具有调节表皮及角质层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抗衰老,去皱纹,微量元素还有抗结核作用,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无为螃蟹品质的独特与无为地区优越的地理水文环境密切相关,水域广阔,滩涂广袤,生态环境好,生物多样性等天然优势为生产优质螃蟹提供了必备的自然环境。无为地处北纬30°56′21″——31°30′21″,东经117°28′48″——118°07′25″,季风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 1200毫米,境内地貌总的特征是“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大体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县境东部以圩区、洲地、平畈为主为主,占县总面积近65%,水网交错;县境西北地区环山,以低矮丘陵为主,有河流分布,排水较好。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呈酸性和微酸性,提供了河蟹养殖所必备的土质条件。长江滩涂面积广阔,境内河网密布、沟壑成群,淡水养殖和天然优势明显,地理环境优越;在县内的水域中饵料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大部分池塘、河沟以及部分中小型湖泊都属富营养型,据统计,浮游植物中藻类有七个门,三十三个属,约70余种;浮游动物十六属,约65种底栖动物种类有十七余种,为螃蟹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螃蟹生长、繁殖。 无为人对美食品质要求较高,特别是美食颜色、口感以及食品安全,全县螃蟹养殖普遍采用“种草、移螺、优苗、活水、稀放、混养”十二字养殖法和“生态养蟹”、“蟹鳜套养”、“虾蟹混养”等模式,养殖技术、养殖效益、成蟹品质在全国均居前列。 无为螃蟹独特的优异品质与其重视养殖水草密切相关,俗说“蟹大小,看水草”,无为螃蟹在生产过程中着重水草管理,将其贯穿整个养殖周期,确保生产的螃蟹颜色新鲜、口感适宜、质量安全。养殖塘的水草覆盖率通常保持在2/3左右,水草的品种在两种以上且各种类型的水草做到合理的搭配。池塘四周沟内种植伊乐藻,约占整个塘口的20%左右,利用其特性作为过渡性水草。在池塘中间滩涂平台上以种植轮叶藻为主,搭配一些苦草、金鱼藻等,轮叶黑藻的覆盖率约占50%左右,轮叶黑藻具有喜高温、蟹喜食、不易破坏的特点,是河蟹的中后期生长的避暑、栖息、蜕壳和避敌的理想场所,苦草和金鱼藻都是河蟹喜食的品种,覆盖率控制在20-30%。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无为螃蟹的健康发展,出台《无为县“大蟹”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统筹全县螃蟹产业健康发展,实现“规格做大”、“品质做优”、“品牌做响”、“产业做强”的目标,并先后举办两届“无为长江特色水产节”宣传我县水产特色。 正是深厚的人文历史、独特的环境优势以及政府高度重视使无为螃蟹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产量不断提高,带动群众致富能力日益显著。

含眉绿茶

含山产茶历史悠久,据康熙《含山县志》记载:“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陈抟,曾在含山苍山炼丹,带来茶种栽种,并授其制法”,后出产过“远山”“云雾”“月团”等茶叶,期间,出产的“远山茶”品质好,曾作为贡茶,(后世理解:“远山”时指早春新萌发的茶芽形状如女子一般,含情脉脉,眉清目秀。后根据历史上出产的贡茶“远山”,结合我县县域名称“含山”,后更名为“含眉”,含,不仅指含山县名,还指茶芽含苞待放的品质;眉,指茶叶秀丽外形,释义:含山含水 生态含眉)。县志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上贡远山茶一百叁拾叁斤。《中国名茶志》中记载;“宋代安徽名茶,除黄芽、天柱、丫山阳坡横纹茶外,还有六安龙芽、和州苍山茶(有远山、茗茶等)。

含山县文化遗产 ...更多

安徽和县地处安徽省东部,东濒“黄金水道”长江 下游西北岸与马鞍山隔江相望,南临无为县与皖南重镇芜湖连通、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总面积为141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四通八达。和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气......

        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戏、全国稀有剧种之一,因起源于皖东沿江以北的含山县,且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含弓"。 含弓戏(原名含弓调),它兴起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早期在瞽目艺人操琴卖卜坐堂会的一个曲艺形式上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一个戏曲,隶属于......

        发源于含山县林头镇东关社区向日方村的祖传医伤正骨技艺--戴氏正骨法(俗称东关祖传接骨),在含山县乃至皖中、江淮地区,可谓声名远扬,每年慕名前来治疗骨伤的患者超过万人,受到广大患者和当地百姓的青睐和推崇。 戴氏正骨法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含山县志》记载:并考......

      昭关,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西有大岘山,东有小岘山。连绵几十里两山对峙中间一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要冲。春秋时期这里地处吴楚两国边境号称吴头楚尾为边关要塞。昭关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在这里曾上演过一场"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须发"的传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