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特产

泗洪大米

泗洪大米是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已经通过国家农产品的地理标志认证、证书编号:AG100220。对于泗洪大米的品质鉴定,专家评语是“泗洪大米产自洪泽湖西岸,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粘稠,入口爽滑,泗洪大米歁称米中精品。”

淮安黑猪

江苏省淮安市系黄河夺淮冲击平原,淮河流域土质沙碱化而瘠薄,劳动人民需以养猪积肥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产量,养猪多采用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方式。淮安黑猪就是在这样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先后经历了淮猪、新淮猪和苏淮猪系列品种选育和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全身被毛黑色、嘴筒长直(适于掘食,行动灵活)、耐粗饲、肉味醇厚、适应性强等特点。淮安黑猪开发和推广项目先后获得江苏省开发苏北优秀科技项目一等奖、2012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2013年淮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久负胜名的涟水高沟捆蹄、楚州钦工肉圆,就是因淮安黑猪肉而飘香四方。深受周恩来总理喜爱的“红烧狮子头”就是以淮安黑猪肉为主要原料,因荣登开国第一宴享誉海内外。 “淮安黑猪”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群众绿色消费首选品牌。

滨海白何首乌

滨海白首乌,当地俗称何首乌、白何首乌,简称首乌,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耳叶牛皮消,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全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当地农民种植白首乌的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首乌之乡。

白马湖大闸蟹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而白马湖大闸蟹的历史应该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畅通,邗沟东道的白马湖承接自京杭大运河的水流,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随运河通道顺利进入白马湖生长,白马湖茂盛的水草,清晰的湖水,为大闸蟹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湖区茂盛的水草、螃蟹由史已久,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写有《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又有了另1条入海通道,也形成了白马湖大闸蟹的新洄游通道。如今大闸蟹已经成为白马湖增殖渔业的重要放流品种,为白马湖大闸蟹产量和风味的保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白马湖青虾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自然孕育了茂盛的水草,清新的湖水,为青虾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上,白马湖青虾在白马湖区都不是主要养殖品种,没有人为的单养或精养,因为在自然条件下,不论是天然开敞水域,还是围网、圩区、航道和鱼塘,白马湖青虾都一直旺盛生长,用最简单的虾罾捕捞及获。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水更是通江达海,生物资源更为广谱充足,青虾的产量更加旺盛。1966年开始白马湖青虾陆续出口香港、日本等地,成为颇具时代印记的创汇产品。随着青虾价格的上扬,白马湖青虾知名度的提升,白马湖青虾逐步成为湖区养蟹、养鱼的搭配品种,无需专门投饵,依然保持了白马湖青虾特有的品质风味。

洪泽湖大闸蟹

洪泽湖大闸蟹出生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垂青于名家,李白、苏发、陆龟蒙等文人墨客不惜笔墨;供奉于帝王,隋炀帝杨广、宋高宗赵构赞为食中上品;记载于名著,《庄子》、《西游记》的古老传说,使其具有与生俱来的明星气质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盱眙龙虾

盱眙县境内东部为平原,中部是丘陵山区,西部有大量湖滩水面,素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之称。连续举办了十二届的盱眙国际龙虾节,已经将盱眙龙虾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美食的品牌;“盱眙十三香龙虾”因其主辅料和烹饪方法规范并由此嬗变出口味多样性的创造,在满足人们味蕾审美多重需求的过程中,浓烈而风雅地体现出现今时代饮食文化的特质。在未受污染的水域环境中生长,经具有二十余味中草药组成的调料烹制,有着滋补营养“药食同宗”功效的盱眙十三香龙虾,自然成为中华美食的品牌。

洪泽湖青虾

早在汉代,洪泽湖地区就有食用青虾的记录。到晋代,青虾美食达到鼎盛,从而奠定了青虾在淮扬菜系中的重要地位。清朝末期,洪泽湖大青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赛会”上陈列展出。 抗战时期,洪泽湖的鱼、虾、莲子和芡实等,通过敌占区沪宁线各中大城市,再转到国外。通过这些土特产的出口从敌占区换回枪支弹药、布匹、医药用品等大量军需物资和民用生活品,对增强抗日力量和打破敌人的封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洪泽湖青虾不仅供应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在完成国家调拨任务的前提下,还积极组织出口。50年代主要出口虾米, 1966年鲜冻虾仁就开始销往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洪泽湖河蚬

河蚬又称黄蚬、金蚶、扁螺等,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洪泽湖生物历次调查结果表明,软体动物在洪泽湖底栖动物中生物量高达97%。而在软体动物中,河蚬又是优势种,其数量占80%以上,生物量占90%以上”。 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淮安市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曾组织专家大师精心研制共近60道菜点的“洪泽湖全蚬宴”。洪泽湖河蚬不但在国内受到人们喜爱,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受到人们普遍欢迎。洪泽湖河蚬良好的品质、极佳的口感以及一定药用功能,使得它在日韩市场上极其畅销,几乎占领了日韩河蚬市场的80%以上,被誉为洪泽湖捕蚬渔民的“金疙瘩”。

淮安蒲菜

淮安区建县始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淮安区原为淮安市,隶属淮阴,2001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楚州区,2012年2月23日更名为淮安区。蒲菜入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周礼》上即有“蒲菹”的记载。蒲菜中以古城淮安(今淮安区)西南隅“天妃宫”所产之蒲菜为最肥美,菜体洁白如玉,食之肥嫩清香,素有“天下第一笋”的美誉。 淮安区淮城、流均、环白马湖地区的南闸、林集、范集等乡镇的所有行80个行政村范围内均有种植 淮安蒲菜食用部分为幼嫩叶鞘包裹而成的假茎。假茎乳白色,圆润饱满,长度不低于35㎝,基部直径不小于1.5㎝。生食鲜嫩多汁,清香微甜,无涩味。熟食爽嫩柔软,无渣。

淮安黄瓜

“淮安黄瓜”采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等质量管理办法,形成了淮安日光能温室黄瓜栽培技术标准,并发布贯彻,不断提高淮安黄瓜品质,推动黄瓜产业发展起。“淮安黄瓜”2006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蔬菜认证;获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