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嘉荫县特产

嘉荫木耳

“嘉荫木耳”产于黑龙江省嘉荫县现辖行政区域内四镇五乡,有一定历史渊源和知名度,质量特色鲜明,产业规模大,产业特色突出,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等,而且具有医疗价值,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

萝北五味子

萝北县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称。境内没有环境污染。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为五味子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形成了萝北五味子自己独特的品质.萝北五味子鲜果近球形,艳红至暗红色,光亮有油性,粒大肉厚汁稠。干果不规则扁球形,直径5-8mm,紫红色,皱缩油润;果肉柔软,味酸;含种子1-2粒,肾形,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萝北黑木耳

萝北县黑木耳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据《萝北县志》第四篇农业第七章多种经营第一节家庭多种经营黑木耳培育中记载“黑木耳培育,一段为2米长,每段可产木耳2-3两,可连采2-3年,每段净盈利2元左右。养木耳经济效益高,销售快,山区乡、村农户养木耳户不断增加,1985年全县有木耳段160万段。其中环山乡就有80万段。环山乡养木耳户占农业总户数的97%。木耳收入占全乡人均收入的50%,这个乡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耳乡,1985年该乡上交木耳10万斤,创造价值130万余元。”至今已经有30多年栽培历史了。

萝北红小豆

萝北红小豆产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萝北红小豆籽粒深红色,粒大、皮薄、色泽鲜艳、有光泽、白脐,籽粒饱满,粒形整齐,百粒重13-16克。

萝北大米

“萝北大米”产品的加工原料是水稻,而水稻在萝北县栽培历史悠久,据《萝北县志》第四篇农业第二节作物与产量之作物中记载“民国5年大量开发黑龙江沿岸和都鲁河、梧桐河平原,开始种植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民国4年(1915年)前后,从俄境搬迁到萝北的80多名朝鲜族人,在鸭蛋河和都鲁河两地,开荒种水稻,获得丰收。民国15年(1926年)萝北县知事程汝霖大力提倡种水稻,并亲自在鸭蛋河种植200垧;在他的带动下孟谒言在梧桐河流域种100垧。程汝霖在都鲁河流域种120垧,王自禹在大马哈河种90垧。邱耀亭在十里河种40垧,徐子安在孤站种80垧,均获得较好的收成。”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伊春蓝莓

伊春蓝莓,黑龙江省伊春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伊春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偏低,降水量较充沛,土壤以暗棕壤为主,土壤成分偏酸、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蓝莓。伊春野生蓝莓在冻土层中生长,具有无污染纯天然绿色的特点,被誉为“寒地生命之果”。有多个产品获省著名商标,有22种蓝莓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伊春市被中国小浆果协会授予“中国蓝莓之乡”殊荣。

伊春榛蘑

伊春榛蘑采自于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贵在野生,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伊春榛蘑采摘历史较早,有人烟时就开始采摘。伊春榛蘑是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同时也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它生长在土质肥沃的东北深山老林中的榛材林里,不受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营养成分极丰富。而伊春的野生榛蘑更是东北山珍中的极品。伊春当地人都知道,野生榛蘑对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有明显疗效,长期食用具有明显抗癌作用,增强肌体免疫力。榛蘑由于无法人工繁殖,即使产量很高,也是供不应求。(小鸡炖蘑菇的做法是:首先,将榛蘑用水泡发,去杂洗净撕片。将宰杀完事的鸡,放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然后,在锅内放入光鸡和适量水,烧至烧沸,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改为文火炖至鸡将熟,加入棒蘑炖至鸡肉熟烂,出锅即成。)

伊春黑木耳

伊春市黑木耳生产起步较早、规模大。六、七十年代即开始野生采摘,进入八十年代从事椴木生产,九十年代从事袋料栽培,2014年开始立体栽培,2015年全市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4.9亿袋,居黑龙江省之首。全市已有12家企业的黑木耳产品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初步形成了以黑木耳栽培为核心,辐射菌种生产、机械制造、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相互支撑、相互带动、黑色经济产业群。历史上有“南菇北耳”之说,伊春市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黑木耳又属木腐菌,伊春的黑木耳均用柞椴等阔叶锯沫为原料生产,符合它的自然属性,所以伊春林区的黑木耳与南方产品相比,干时肉厚色正,营养非富;泡开有弹性,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在全国黑木耳产品中属上品。伊春所产黑木耳是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

伊春红松籽

伊春红松子产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东与萝北县、鹤岗市、汤原县相邻,南与依兰县、通河县接壤,西接庆安县、绥棱县,北通逊克县;北部嘉荫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黑木耳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7°42′-130°14′,北纬46°28′-49°21′。包括铁力市、嘉荫县、伊春区、友好区、上甘岭区、五营区(现如今已是伊春市内最大的木耳产地)、红星区、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乌马河区、翠峦区、带岭区、南岔区、美溪区、西林区、金山屯区、铁力局、双丰局、桃山局、朗乡局21个县(市)、区、局。品质特征1.外在感官特征:伊春红松籽外观呈棕褐色,籽粒饱满,新鲜成实;红松籽仁应为乳白色、黄色,果仁味道鲜美回味味绵长。2.内在品质指标:伊春的红松籽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和E,以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来麻酸,还含有其它植物所没有的皮诺敛酸。伊春红松籽仁粗脂肪≥60%,酸价0.30mg/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3%,钙203.2mg/kg,铁36.6mg/kg。人文历史伊春红松籽产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松属国家一级濒危物种,我国最大面积的红松原始林在伊春林区,伊春也以“红松故乡”之称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在伊春开发初期,就形成了坚强不屈的“红松精神”。松籽为红松的种子,野生红松需生长50年后方开始结籽,成熟期约两年,因此极为珍贵。而伊春被誉为“红松故乡”,出产的松籽自然最地道正宗。松籽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明朝李时珍对松籽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松子,释名新罗松籽,气味甘小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虚赢少气补不足,肥五脏,散诸风、湿肠胃,久服身轻,延年不老”。伊春的红松籽采摘历史较早,有人烟时开始就把红松籽当野果进行采摘,到目前根据国家森林管护政策和野生动植物管理条例,以及当地政府政策规定,各林场所进行集中管护,到采摘季节进行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生产特点红松籽9月中旬成熟,利用人工采摘松果,9月下旬开始用机器脱粒、晾晒、贮藏。如用于果仁加工,一般10月初开始,流程如下:1.松籽用烘干室进行烘干或晾晒,使含水量降到10%以下,外边硬壳较脆。2.干的松籽用筛子进行筛选,按颗粒大小分成六等,分别装袋。3.筛选后的红松籽按号放到调好的破壳上进行破壳,破壳后收集起来装桶,这个过程就注意果仁划伤(壳和果仁混在一起)。4.将破壳后的松籽运到烘干室烘干。烘大约6小时左右(烘干室温度在60-80度),使果仁的含水量降到5-3%左右。5.将烘干好的果仁和果皮的混合物放到吹风机上进行吹风。通过吹风,使果仁和果皮进行分离,去掉大部分硬壳和软皮(大约85%以上)。6.将吹好的含少量的果皮的果仁送到挑选车间,用人工进行挑选。分出A、BC三级成品果仁,同时去掉果仁外面的红色软皮、费料等。7.将挑选好的果仁再用吹软皮的风机进行吹风,去掉杂质和软皮后,按等级进行定量包装就可以出售了。

嘉荫水稻

嘉荫水稻发展历史:嘉荫县位于黑龙江中下游,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无污染,种植水稻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稻生于水,米融于水,嘉荫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大,使嘉荫大米芳香爽口,是百姓餐桌上的佳品。嘉荫县发展水稻的的历史很短,上世纪80年代初水稻开始试验性生产,但后来由于当地农民种植旱田习惯而没有推广开来。1999年县委、县政府重新确定水稻生产计划,在红光乡燎源村引进铁力市水稻生产户进行示范性生产获得成功。2001年县委、县政府把绿色水稻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大力扶持和壮大水稻产业,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满足水田灌溉用水需要,补贴建设水稻育秧大棚,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向农民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稻农基本掌握育苗、施肥、田间管理等主要技术环节,使水稻产量、品质逐年提高。截止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4000亩,大棚育秧面积100%,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近三年水稻平均亩产40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袁隆平先生亲自为嘉荫县水稻种植基地题词,水稻种植成为嘉荫县种植业的三驾马车之一。

嘉荫木耳

嘉荫木耳发展历史:嘉荫县地处小兴安岭腹地,山丰林茂,有着得天独厚种植黑木耳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嘉荫黑木耳产品基本为天然野生产品,产量极低,8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为木椴栽培阶段,年产量平均500吨左右。2000年以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嘉荫县因势利导,将袋栽黑木耳生产作为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对袋栽木耳产业的扶持力度,拉动了袋栽黑木耳产业迅猛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嘉荫县黑木耳栽培数量由1998年的5万袋猛增到2015年4654万袋,黑木耳栽培已经成为嘉荫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全县73个行政村共有近50个村发展黑木耳,其中超100万袋的村有15个,超50万袋的村12个,超30万袋的村6个,并有超10万袋的专业大户33户,形成良好发展态势。黑木耳产业的兴起,也影响和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嘉荫县木耳以肉厚、朵大、色泽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收到国内外的盛誉。2013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嘉荫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先进称号。嘉荫县除2000多户耳农外,另有0.6万农村富余人员和城镇下岗职工从事黑木耳相关产业生产,包括黑木耳经纪人、黑木耳加工企业、食用菌菌需物资商店等。可以说,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嘉荫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提前奔小康的骨干项目。

嘉荫大豆

嘉荫大豆发展历史:嘉荫是黑龙江省北部主要粮豆产区之一,嘉荫县地处黑龙江冲积小平原,土质肥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尤其是大豆成熟季节,风和日丽、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使嘉荫大豆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质量上乘,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大豆一直是嘉荫县的农作物主栽品种。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种植大豆收益逐年攀升,嘉荫大豆种植面积快速增加,2010年全县大豆面积达到峰值,播种面积达到99万亩,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82%。由于单一的大豆种植模式造成重、迎茬严重,降低了大豆的品质和产量,单产一直在90公斤/亩左右徘徊。2010年以后随着玉米面积的逐步增加,大豆面积逐步下调,大豆种植结构得到很好的调整,2015年全县种植大豆面积为59万亩,大豆总产量6万吨,大豆平均单产达到100多公斤。豆种植品种:嘉荫县地处第四积温带下限,部分丘陵地带及浅山区属于第五、第六积温带。因此所种植的品种主要来源于黑河农科所及北安农科所。主要有:黑河-9号、黑河-18号、黑河-36号、黑河-38号、黑河-45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