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婺城区特产

永康灰鹅

永康灰鹅原产地为永康,这种肉用鹅躯体呈长方形,背部羽毛呈深灰色,腹部为白色,主要分布于永康江及支流水系两岸,是唯一冠以“永康”入选《中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名录》的优良地方品种。永康灰鹅是经祖先长期饲养选育提纯复壮后形成的一个独立灰鹅体系,体质强健,耐粗饲料,饲养期短,适应性强,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由于永康灰鹅具有肉质脆嫩,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性,永康本地人经常用鹅胴体整羽蒸煮食用以滋补身体。每到重大节庆日,永康灰鹅更是一道供奉祖宗、酬谢宾客的必备珍品。

永康舜芋

永康舜芋外在感官特征:永康舜芋呈圆筒形,子芋个大,单个重100-150克;芽粉红色,皮薄形美、叶痕清晰;肉色洁白,肉质细腻、口感鲜糯、回味甘香、品质独特。

义乌红糖

义乌种植糖蔗、加工红糖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顺治年间(1644~1661),距今已有340多年。据史料记载,初时由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1604~1670)客游闽越,模仿糖车之式,教人栽培甘蔗,制为红糖,邑民享其美利,至今庙祀。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义乌县志》亦有“蔗糖:墨者近始习熬”的记载。清·嘉庆七年(1820)《义乌县志》载:“糖蔗,俗呼沙糖。其蔗似黍,秆可啖,俗称糖梗”。 上世纪50~90年代初期,义乌糖蔗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红糖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1997义乌被农业部、国家计委列入国家“九五”第一批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县(市),1999年义乌被认定为红糖之乡。

金华佛手

金华种植佛手历史悠久已近千年。好山好水孕仙果,在浙江省金华市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上,是道家文化的栖息地和传播地,是相传金华乃黄大仙成仙得道的之地,变孕育出佛手这种神奇的植物,佛手果实似花非花,似果非果,有的似观音玉手,有的仿佛力士的拳头,也有两者兼之,奇妙无比,人们誉它为“果中仙品,世间奇卉,药中王”。 《重修浙江通志稿》特产之部记载:“抗战前,金华佛手八万只,畅销于沪、苏。” 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金华佛手有14470株,国家收购6.25吨。改革开发以来,金华佛手迅速发展,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推动下,佛手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继金华火腿之后又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产品,金华佛手连续十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并先后在华东农交会、中国花卉博览会(山东展区)、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金华山”商标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金华两头乌猪

金华“两头乌”猪又称金华猪,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金华猪的形成历史悠久,根据金华县古方出土的西晋(公元265-316年)陶猪和陶猪圈文物考证:早在1600多年前,金华、衢州(原属金华地区)一带养猪业已相当发达,由于产区山丘连绵,交通不便,远销十分困难,迫使农民寻找加工腌制猪肉、猪腿以便贮存和远销外地的新途径。据考证,金华农村腌制猪腿,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相传在宋朝时期义乌人宗泽公,在行军时从家乡带去很多腌肉招待友人,味美质高,取名为“家乡肉”,距今也有900年左右的历史。 此外,以金华两头乌猪为原料的金华火腿为世界三大著名火腿品牌之一。2008年,“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金华市金华火腿”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原产于金华地区(古属金华府)而得名。据考证,金华火腿制作始于唐开元以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金华火腿因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质优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浙江三宝(龙井茶、绍兴酒、金华火腿)之一;其品质,声誉又列全国“三大名腿”(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如皋火腿)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