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特产

宽甸鸭绿江鲤鱼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向东南注入黄海,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因“水色似鸭头”而得名,其流域森林覆盖率为68%,是世界仅存的几大无工业污染流域之一,而且水质优良,水的总硬度、pH值、生物原生质和透明度都高于国际标准。几近原始的生态环境,使江水清澈碧绿,荡人心魄,在此环境中生长的鸭绿江鲤鱼更是以肉嫩、味美、背厚、产肉率高、营养丰富、无土腥味而名闻遐迩。

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契丹辽国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食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元明清至建国前后,牛已成为辽宁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需求呈下降趋势,对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辽宁畜牧人通过引进法国大型肉用牛品种夏洛莱,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历经40年,育成辽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点,已是辽宁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畜牧饲养品种。目前,辽育白牛开发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工作”,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基本形成,辽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宽甸石柱人参

宽甸石柱人参,亦称柱参,为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宽甸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为核心的周边特定区域所独产,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1′-125°28′,北纬40°43′-40°50′,海拔350-810米。石柱子村东临鸭绿江,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宽甸满族自治县柱参协会。宽甸县地处长白山余脉,千山山系,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为76.7%,湿度较大,年降水量为1100mm。宽甸石柱人参,栽培历史久远,据《宽甸县地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610年前后),石柱子村还是个山高林密、荒芜人烟的地方,山东有七翁结伴到辽东鸭绿江畔的深山老林里采参,在石柱子村一带发现了许多人参,他们把长成的人参带走,小参与参籽则埋在林下栽培,为了今后能找到这个地方,就在现石柱子村上屯街西的三岔路口,竖起2米多高的一根石柱,又在石柱旁栽了一株榆树,石柱人参由此得名。柱参源于野山参,经几百年的人工栽培、驯化而成。主要品种有圆膀圆芦、竹节芦、草芦、线芦。其特点是体短、须长、芦细、纹深。经化验比对,同龄石柱参和野山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含量极为接近,在野山参资源频临枯竭的今天,完全可以成为野山参的替代品,是当之无愧的“人参之王”。石柱人参一直是人参市场中的宠儿,被誉为“辽宁一绝、国之瑰宝”,特别在韩国,石柱人参备受青睐。 “十一五”以来,宽甸县委、县政府充分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建设石柱人参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加工流通业,不断开拓石柱人参市场,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已初步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框架。2013年“辽宁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已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宽甸县被中国中药材协会授予“全国石柱人参第一县”称号,振江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柱参产业“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宽甸县被省政府列为以石柱参为主的中药材“一县一业”产业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