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利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界首市扁担戏俗称"小桃子",又名猴头人子,一台戏,独腿戏。其流行区域主要在界首市芦村镇小徐村,小徐村位于芦村镇东北部,东与太和县接壤,北依河南郸城县,是一个偏远乡村,交通不便,群众生活穷困,为了生计,村民学会了一些耍猴、说唱艺术。大约在清末同治年间,由......

         利辛县清音戏流传淮河、西淝河、涡河两岸,源自安徽琴书。 民国年间,安徽琴书老艺人谷保宽在安徽琴书的腔韵的基础上,吸收花鼓戏、四句推子和"夜落金钱"、"太平年"等地方小调,独创出可以表演小戏的几个调式,如大非板、小非板、慢板、快板、花腔、剁子等。其伴奏乐器主......

 阚疃大块板鸡的产地在利辛县东南部的阚疃镇,源起于清朝末年,至今约130年历史。起初,王氏五世祖以做卤鸡起家,后来摸索着做出与众不同的卤鸡,生意日渐兴隆起来。到了王氏第三代传人的时候,把鸡分开卖,又称片鸡。第四代传人混号"大块",因此这种卤鸡又称为大块板鸡,延续至今。    阚疃大块板鸡色......

 利辛扁担戏是一种小型的木偶戏,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包括乐器、影人、道具、小型舞台等,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被称为扁担戏。扁担戏的小型舞台长约60公分,宽50公分,高40公分左右,这个方寸之间的舞台就是扁担戏艺人驰骋的艺术天地。舞台后插在一根扁担上,一块黑布内装各种木偶道具裹......

 旧时民间为图喜庆,用面捏制一些人物、动物,点上颜色,后来逐渐演变成面塑艺术,在各地分布十分广泛。杨氏面塑主要流传于利辛县西南部永兴、王人镇一带,至今已延续一百多年。第三代传人杨文挺过去吹着面捏制的唢呐,走街串巷兜售捏制的面人,产品较为单一。第五代杨攀峰经过努力,解决了面塑易发霉、开裂、不耐摔打......

        拉魂腔简介 拉魂腔源于清末民初,有兄妹二人,兄背小鼓,妹抱土琵琶,沿街串乡卖艺求生,流落在地处原涡阳县、蒙城县交界,现利辛县境内的小王集。 由于男唱段音尾在一个"咿"字上,女唱段音总落在一个"哼"字上,翻高八度拖音,演唱动听悦耳,词意贴近民众生活,表演细腻丰富,......

九曲黄河灯阵源于《封神榜》赵公明困姜之牙所布的九曲黄河阵,是指九宫套八卦,灯阵指的是一年365天,用365盏不相同的灯布成的阵,称“九曲黄河灯阵”。阵配对联,上联“火树银花”,下联“九曲黄河”。赵公明守的是转盘灯阵,系八卦之首“坎卦”,其三个妹妹赵云霄、赵琼霄、赵碧霄等分守。真神掌领“离卦”,真魂掌领“震......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封邑在柳下,因此又叫柳下惠。柳下惠做过鲁国大夫,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得罪权贵,被三次黜免,后来柳下惠隐遁,在家乡兴办教育,护佑乡民,以高尚的道德操守留下了诸多的美丽传说,如"柳下惠坐怀不乱"等。相传一天傍晚,展禽会友回来经过......

 赶黑驴是在利辛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现形式为舞者足踩高跷,身负一以竹木为骨架以黑布蒙皮的黑驴道具翩翩起舞,后跟两至三个后生手执皮鞭,挥的皮鞭价响,做赶驴状,其舞姿热情奔放、其动作激烈夸张,表演内容诙谐有趣,让观者开怀大笑。赶黑驴仅一人骑驴一人赶驴即可成戏,亦可多人骑驴,多人赶驴。两人......

 亳州马氏社火是典型的淮北地区乡风习俗,表演内容丰富,包括舞龙、舞狮、高跷大秧歌、担花挑、独杆轿、赶黑驴、撑旱船、推花车、老婆赶会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这些节目分开可单独表演,合在一起就能成为一场大型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和传统庙会时是马氏社火最热闹的时候,整个社火表演以大块的色块组成花团锦簇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