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县必吃餐厅 ...更多

-
地方特色饭店
从芒康前往盐井途径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红拉山 。 山下是澜沧江大峡谷,对面是达美拥雪山,从海拔4448米的红拉山垭口到2300的曲孜卡温泉小镇,让游客体验到"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到盐井来最大的享受就是去曲孜卡泡温泉,这里有温度、水量大小不同的108泉眼,背靠美丽的达美拥 ,面对滔滔的澜沧江,无不惬意,回味无穷。

-
地方特色饭店
松赞如美山居无疑是芒康干热河谷里的温柔驿站。从德钦到芒康,从芒康到八宿,都是滇藏线上高差极大也极险隘的路段。芒康地区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上,因此,海拔2600米的河谷台地上,松赞如美山居的存在,就如同澜沧江边的沙坝绿洲一般,为路途劳顿的旅客提供了一份体贴柔和的关照。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井“加加面”,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琵琶猪肉”的加 入而使味道更为鲜美,在区内外享有盛名,被称赞为“来盐井、不吃加加面、 遗憾终生”。随着进藏热度的持续攀升,曾经一家路边小面馆也开始渐为人知,更随着《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走进西藏》、《美食主张》等栏目的传播成为“藏区第一面”,路过芒康,就必须来这里尝上一口面:佳加面。
芒康县著名小吃 ...更多

-
中国(西藏)地域十大名小吃
昌都芒康盐井的加加面是藏面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加加面,顾名思义就是一直加的意思,每人面前一个小碗,桌上放有各种调料,根据自己的口味随便添加,一口一碗,挺过瘾的,当你刚吃完放下碗的时候,服务员马上放一粒小石头在你面前,然后再给你把面添上,原来石头是用来计数的。面条很有弹性,里面加了些藏香猪肉的碎末,非常有特色的美食。
芒康县特产手信 ...更多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芒康葡萄果穗圆锥形,中等大,穗梗较短,果粒紧密、均匀,果柄短,果粒圆形、小,果粉厚,果皮紫黑色、中厚、韧、微涩,果肉浅黄色,肉质软,风味浓甜,汁多,有香气。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索多西辣椒果实为浆果,鲜椒形状以羊角、圆锥形居多;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呈鲜红色,其皮薄、色泽鲜红明亮、口感辣而不燥;株高为100-120 ㎝,果纵径约8.1-8.5cm,果横径约1.5-2.3cm,果肉厚约0.1-0.4cm。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广袤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特色绵羊品种。它们的背毛以白色为主,头部、颈部、腹下均为棕色,羊角向外呈捻曲状,当地牧民都亲切的称呼这种绵羊为“阿旺”。阿旺绵羊体型高大,体质结实,全身各部结合匀称,体躯呈长方形,后躯较发达,被毛以白色为主,大部分羊只头部、颈部、腹下均为棕色,少数为黑色,大腿内侧后部有相应棕色斑或黑色斑,四肢有相应棕色斑或黑色斑,头中等大小,颈长短适中,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向后呈大弯曲状或向外呈捻曲状,母羊角弯曲扭转斜向下两侧前上方伸展,呈倒“八”字形,鼻梁稍隆起,部分羊颌下有肉髯,背腰平直,四肢较长,蹄质坚实,放牧远行能力强,唇薄而灵活,性情温顺的特点。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西藏 拉萨市 日喀则市 昌都市 林芝市 山南市 比如县 索县 巴青县 雅安镇 嘉黎县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阿里地区 那曲市 尼屋乡 白嘎乡 比如镇 茶曲乡 达塘乡 良曲乡 恰则乡 香曲乡 夏曲镇 羊秀乡 扎拉乡 赤多乡 嘎美乡 嘎木乡 江达乡 加勤乡 热瓦乡 荣布镇 若达乡 西昌乡 亚拉镇 阿秀乡 巴青乡 本塔乡 岗切乡 贡日乡 江绵乡 拉西镇 玛如乡 杂色镇 阿扎镇 藏比乡 措多乡 鸽群乡 嘉黎镇 林堤乡 麦地卡乡 绒多乡 夏玛乡 昆莎乡 门士乡 狮泉河镇 扎西岗乡 左左乡 巴嘎乡 霍尔乡 普兰镇 楚鲁松杰乡 达巴乡 底雅乡 曲松乡 萨让乡 托林镇 香孜乡 东汝乡 多玛乡 热帮乡 日松乡 日土镇 当雄县 达孜工业园区 达孜区 堆龙德庆区 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城关区 林周县 墨竹工卡县 尼木县 曲水县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昂仁县 白朗县 定结县 定日县 岗巴县 江孜县 吉隆县 康马县 拉孜县 南木林县 聂拉木县 仁布县 萨嘎县 萨迦县 桑珠孜区 谢通门县 亚东县 仲巴县 八宿县 边坝县 察雅县 丁青县 贡觉县 江达县 卡若区 类乌齐县 洛隆县 芒康县 左贡县 波密县 察隅县 工布江达县 朗县 巴宜区 米林县 墨脱县 措美县 错那县 贡嘎县 加查县 浪卡子县 隆子县 洛扎县 乃东区 琼结县 曲松县 桑日县 扎囊县
藏红花价格十分昂贵,有“红色金子”之誉。其独特的香味有让人非常舒服的感觉,其泡制的水呈金黄色,艳丽高贵,曾被誉为帝王之色。藏红花古时因产于西域,故名番红花,后从地中海沿岸传入印度,又有了西红花一名,再从印度经西藏传入中国,所以也称藏红花。实际上早年西藏并不产藏红花,山南地区、拉萨河谷、昌都地区引种藏红花获得成功是近几年的事。
芒康县文化遗产 ...更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自治区的盐井盐田位于昌都地区芒康县的纳西乡和曲孜卡乡,这里的盐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当地在唐代就已开始晒盐。盐井晒盐是最原始的盐业生产方式,目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纳西乡和曲孜卡乡的井盐晒制现仍沿袭传统方式,盐民用木制水桶从澜沧江边的盐卤水井中背上卤水,倒在各自的卤池中风...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芒康三弦舞是西藏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曲孜卡乡的达许村,并在当地广为流传。据考证,芒康三弦舞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 芒康三弦舞以纯木制作的三弦琴为伴奏乐器,表演不受人数、场地的限制,男女伴随音乐边唱边舞。表演时,男女分开各半,男子拉弦子站立排...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弦子舞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表演时由男子拉弦子,女子舞彩袖,随着弦子节奏的变化,歌声舞姿变化多样。弦子的歌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