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特产

民和旱砂西瓜

民和县素称青海“瓜果之乡”, 在全省瓜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西瓜生产遥居全省首位,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栽培经验不断丰富,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生产品种日益增多。解放后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的品种闻名全国,销往省内外,享有盛誉。由于在旱砂地里种植,旱砂西瓜因此而得名。种植旱砂西瓜,一般选用光照条件比较好的旱地,然后铺上大沙种植,选用的肥料通常是炕灰和家粪拌匀后施用。其瓜个大皮薄、汁甘如密,有甜透心之美誉,深受消费者欢迎,曾一度在香港市场销售。1981年,地膜覆盖种植瓜试验成功,为西瓜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10年民和旱砂西瓜种植面积达万亩之多。民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资源,为西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出的西瓜含糖量高,口感清爽脆甜,食用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

民和马铃薯

民和马铃薯传入民和县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约为清末民国初年,民和县河湟地区,民不聊生,土地荒芜,农民都是过着“早上汤、中午光、晚上半汤喝不上”的生活,大批的农民逃亡到山区,开垦荒地,种植马铃薯,因其产量高,耐旱、适用性强,粮菜两用,赖以勉强度日。60年代中期,那时自然灾害频繁,农民生活极度困窘,食物匮乏,马铃薯救了不少人的命,帮人们度过了难关。据传,那时用一口袋洋芋就换回了一个媳妇,土豆竟然到了金贵如此地步了。70年代以来,推广普及马铃薯新品种,因其丰产、品质好,使民和马铃薯生产又得以恢复发展,到“十一五”期末,跃居种植作物之首。民和马铃薯为贫困农民脱毒致富,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山区农民一度高兴地把脱毒马铃薯称为“脱贫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