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宁化县特产

宁化牛角椒

宁化牛角椒成熟果色泽鲜红、着色均匀,干椒色泽暗红、皮薄透亮,含油量高,辣味香浓、辣度中等。

福建乌龙茶

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19世纪初乌龙茶的产制亦由福建扩展至粤东及台湾。福建乌龙茶产品花色具备各自的品质特征,细分为闽北水仙、闽北乌龙、闽南铁观音、闽南色种、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等系列产品。

河龙贡米

在闽江、韩江、赣江的“三江”之源,在动植物生长的地理“黄金分割线”——宁化县,勤劳朴实的客家人,将精耕细作的习惯传承了千年,也将河龙贡米打造成“米中珍品”,早在宋代时就列为皇家贡米。河龙贡米素有米粒长,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营养丰富等独特的质量和风味特色。

宁化薏米(宁化糯薏米)

宁化薏米(宁化糯薏米)是宁化县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历史悠久, 素以糯软甘甜、粘稠鲜香、柔韧爽滑等质量特色,扬名四海,蜚声海内外。

福建百香果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种植百香果的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的土壤环境和降雨量与广西类似,所以出产的百香果在品质上近似于广西百香果,被称为百香果中的后起之秀。

孔坑茶

孔坑茶,外形条索细紧卷曲,色泽灰绿润,内质香气浓郁、栗香显,滋味醇厚甘爽,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特产。孔坑茶茶树是宁化县的原生茶树,为小乔木,中叶类,中生种,植株较高,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芽叶茸毛较少,叶齿稀钝,叶形呈长椭圆状,叶色黄绿,叶质较软。孔坑茶于谷雨后立夏前选晴天采摘,是适制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的优质原料。

清流雪薯

清流县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之一,全县客家风情浓郁。明朝修编的嘉靖道光清流县志记载:“藷藇,俗谓之雪薯。一种生山中,极紧实,味美益人,谓之雪薯”。《清流县志》记载,雪薯在传统节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夕夜各家普遍以鸡、雪薯或萝卜燉肉为食料,团圆过年。清流县种植和食用雪薯的历史悠久。人们在长期的栽培中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栽培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品种特性和产品特征。清流雪薯植株生长势中等,叶三角形,基部为戟形,先端渐尖,顶叶绿色,成叶深绿色,叶缘微波,叶面不光滑。雪薯个体粗大,浑圆、均匀,表皮黄褐色,少须根,质坚实、粉性足、肉洁白,切口黏液多,味鲜质细腻。在周边地区堪称首屈一指,是薯中上品。清末明初,清流雪薯就因品质上乘而声名鹊起,进人了京城。清流县是福建省雪薯最大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户规模化种植,有力地促进了清流县雪薯的规模化生产,栽培面积4800亩左右,年产近万吨,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已成为本县的名、优、特农产品之一。

宁化米仁

米仁,又称薏苡,薏苡仁,薏米等,因宁化客家裕“薏”与“玉”同意,为便于区分,宁化将薏苡仁称米仁。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在宁化种植历史悠久,明崇祯版《宁化县志》中便有薏苡的记载。古时宁化人称其为“弥陀粟”。米仁可药食兼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仁属上阳明药,能健脾益胃。在客家祖地—宁化的传统宴席习俗中,菜式以“八大碗”最为普遍,其中最后一道压轴菜便是米仁红枣汤,几乎每宴必有,相传已有数百年之久。 宁化年种植薏米2000公顷,年总产量6000-7000吨,年产值7500-8000万元。现已在城南、石壁、淮土等3个乡镇建立薏米品种认定和丰产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千亩片。2012年,宁化地方品种“翠薏一号”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进一步打响宁化米仁品牌,提升宁化米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2012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获得“中国道地优质药材种植基地”称号,2014年获得“中国薏米之乡”称号。宁化米仁以其煮食汁浓无渣,食味甘甜爽滑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久享盛名,产品远销广东、上海、江浙及本省闽东、闽南等地。深受广大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宁化米仁色白、饱满、圆润、光滑,腹沟深宽;宽卵形,千粒重为58-68g,外观尺寸为4-6mm×3.8-5.5mmm。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淡,味微甜;煮后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具有“糯、甘、稠”等典型特征。含粗蛋白质13-17%,薏苡仁油2-3%,氨基酸总量14-16%。

淮土茶油

淮土茶油是油茶生长在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的紫色土壤中,加上淮土光照充足,茶果干物质含量多,榨出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色泽金黄,品质优良,油色橙黄通透,香味浓 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健康安全的绿色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