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兰店区特产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瓦房店红富士苹果

瓦房店红富士苹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万家岭镇帽山村,西至驼山乡大魏村,北至李官镇矿洞山村,南至谢屯镇沙山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23.6万亩。2011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大连兴业源福乐多果菜专业合作社。 瓦房店市栽培苹果始于1902年,是全国闻名遐迩的“苹果之乡”,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果品生产基地。瓦房店市地处辽东半岛中西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3-10.3℃,无霜期165-185天,平均降水量540-759毫米,中性沙壤土,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造就了该地区苹果独特的品质,特别是红富士苹果高于国内其他产区苹果质量。 瓦房店红富士苹果果实个头大、平均果重200g,果实圆、果形端正、果面平滑、色泽鲜艳,果皮薄、果肉黄白,肉质细、致密,果汁多、酸甜适度、清脆爽口,富含钙、磷、铁、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 近年来,为做强做大苹果产业,瓦房店市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出台了扶持苹果生产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广果树配方施肥、声波助长、苹果套袋、果树授粉、高光效剪枝、顶凌春灌、铺设反光膜、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新技术。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完善了苹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农产品标识标签管理制度。2006年,瓦房店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市),同年又被评为“中国苹果20强县(市)”。目前全市有各类苹果40万亩,2200万株,年产量40万吨,年产值12亿元,苹果产业已经成为瓦房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大连海参

大连海参(古称辽参),产于大连沿海的一种海刺参,又名『海鼠』『海黄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六亿年。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曰海参。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

大连鲍鱼

大连是中国皱纹盘鲍的主产地。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和『鲍鱼』,是鲍科中的优质品种,有『海味之冠』的美誉。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欧洲人早年间,也把鲍鱼作为一种活鲜食用,誉作『餐桌上的软黄金』。

大连河豚

在那海水酣睡的宫殿里,铺满了多少奇珍异宝。“鱼中之王”——大连河豚,花纹鲜艳,活力充沛,生长迅速,鱼肉洁白滑嫩、晶莹透明,鱼皮柔滑细薄、有弹性,口感鲜美,是海鲜佳品。

大连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是黄渤海区的独有原生物种,大连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水质良好,潮流湍急,砾石泥沙底质为主,海域状况非常适合栉孔扇贝的生长,这使得大连成为栉孔扇贝重要的原产地。据《大连水产志》(1994年)记载:大连沿海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主要采捕自然繁生的栉孔扇贝,水产自然资源调查显示,大连全市自然繁生的栉孔扇贝资源面积约2.8万公顷,资源量2300多吨,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海县和金州东部、市区南部浅海带、旅顺口区。

大连大樱桃

大连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冷的冬季为樱桃生长提供了最佳的需寒量,其漫长的温和气候又为果实口感提升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大连樱桃种植有百年历史,素有“古城春果第一枝、大连樱桃甲天下”的美誉。大连樱桃栽培历史悠久,已有百年历史,每年3月份开始是大连温室大棚樱桃成熟的季节,大连樱桃品种众多,味道正宗,营养丰富,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绿色无污染。

普兰店黄蚬

普兰店黄蚬学名为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俗称黄蚬。普兰店黄蚬在美食历史上可追溯到清代,沿海一些渔民将鲜活的黄蚬掰开,享受肥厚的肉身和鲜美的汁液。现代烹饪中适宜于凉拌,煮,辣炒等多种方法,最绝的吃法是炭火烤。将吐净砂子的黄蚬放于炭火之上,温红的炭火,灿黄的蚬壳,诱人的肉香迷蒙的热气,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顷刻当黄蚬被烤熟,就要及时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手搛起滚热的蚬肉。普兰店黄蚬最绝的并非是肉,而是体内的汁水,老辈人认为这是食之精液。鲜美的汁液,令人回味无穷,人间的美食,羡煞旁人。清代郭麟曾在《桂枝香?黄蚬》中以“俊味江乡堪数”来称道它的美味。而普兰店人对黄蚬的钟爱只能以“胜却人间无数”,“快乐似神仙”来表达品尝美味那一时刻的心情。如此,举国上下烧烤店都有类似烤制普兰店黄蚬的这道饕餮美味。

普兰店蚆蛸

蚆蛸又称之为章鱼、八爪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章鱼科章鱼属(Octopoda)。因其头上长有八腕,且腕间有膜相连,长短不一,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吸盘无柄,所以称作“八腕类”。蚆蛸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蚆蛸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大连紫海胆

大连紫海胆资源分布海域自然生长有丰富的海带、裙带菜等海藻类,可为海胆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海水温度和盐度适宜,保证了海胆的品质。海域水深和底质适宜、海水透明度高,为海胆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环境条件不仅促成了大连紫海胆的独特品质,也促进了大连紫海胆增养殖产业的大发展。大连紫海胆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为上等的海鲜美味,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成冰鲜海胆、酒精海胆和海胆酱等;而且还是名贵的营养滋补品和中药材。我国很早就有有关海胆药用价值的记载,《本草原始》记载海胆有“治心痛”的功效,近代中医药学认为:海胆性味咸平,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的功用。海胆的外壳药材名“海胆”,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耳炎等。此外海胆壳还可制成工艺品。大连沿海目前是国内大连紫海胆的最主要产区,产量可占至全国同类产品的90%以上。

辽宁绒山羊

辽宁东部地区农民饲养山羊历史悠久。在沈阳新乐遗址,发现辽沈大地在7000年前就已经有猪、羊饲养。辽宁绒山羊是在辽东地区优越的生态条件下,经过民间长期自群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1955年11月首先在盖县被官方发现。1959年,辽宁省农业厅组织全省开展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被专家们认定为优良地方品种,时称盖县绒山羊。1964年8月,农业部领导电告辽宁省农业厅:“辽宁要从全国出发,繁育好盖县绒山羊,支援各地”。1980年,在全国统一的畜禽品种调查中,发现在盖县周围的岫岩、凤城、宽甸等地也有类似的绒山羊,所以改称辽宁绒山羊,并在盖县建立辽宁省绒山羊种羊场。此后,经过20多年的系统选育,辽宁绒山羊产绒量居世界白绒山羊之冠,有“国宝”美誉。

大连虾夷扇贝

大连市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养殖已经近3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成为大连市海水养殖的支柱和优势产品。虾夷扇贝营养丰富,是贝类水产品的重要品种,其闭壳肌蛋白质构成特殊,据分析每百克含有63.7克蛋白质、3克脂肪、醣类15克、钙47毫克、磷886毫克、铁2.9毫克。虾夷扇贝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EPA能够大大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硬化的现象。DHA不仅可以促进智力开发和提高智商,并且可以降低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从扇贝闭壳肌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具有破坏癌细胞的功效。另外,扇贝还具有滋阴、补肾等作用,对身体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病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