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全州县特产

广西六堡茶

广西六堡茶外形紧结匀整、呈褐色;汤色红亮;香气陈、纯;滋味浓醇;叶底色褐柔软;陈化后具有“槟榔香”的独特品质特征。

湘山酒

全州湘山酒它的前身为远古时代的“美酒瑞露”,是全州湘山酒厂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之精华,集民间传统工艺之大成造就的中华米酒之经典。采用独特的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纯种根霉及选用当地优质大米生产出来的全州湘山酒,无色、清亮透明,米香纯正,清雅,绵甜,爽冽,回味怡畅。

桂林腐竹

桂林腐竹的历史由来已久,大约盛行于唐代,那时候的桂林北达中原,是南连岭南的重镇,佛教在此盛传,寺庙林立,斋食盛行。腐竹作为素食也就随之兴起。1000多年来,人们世代相传,沿袭至今,腐竹成了桂林的传统食品。桂林腐竹条形完整,色泽淡黄,油面光亮,空心松脆,营养十分丰富。

石塘生姜

石塘生姜,与全州红辣椒,大蒜,并称“全州三辣”,远近闻名。石塘生姜呈手掌状,也叫“五指姜”,块大肥实。老姜辛辣带香,子姜微辣生脆,具有健胃驱寒,发汗驱邪,温胃暖心等功效。老姜一般作调味品来用。把老姜晒干或烘干,就成了干姜。干姜辛热,为临床常用药物。干姜有利尿消肿作用,用干姜煎水,能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有经验的老年人都知道,一碗生姜红糖水,能温经止血,对治疗产后病,疗效十分显著。

桂林沙糖桔

桂林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古就是柑桔生产的最适宜区,现已成为全国主要沙糖桔产地。桂林产的沙糖桔,果实橙红光滑,皮薄易剥,肉嫩化渣,汁多清甜。成熟期为12月份,通过成功推广沙糖桔树冠覆膜留树保鲜栽培技术,集中上市为1-3月份,即元旦春节前后,畅销东盟、国内各地和港澳地区,市场供不应求。

桂林罗汉果

罗汉果是桂林市名贵土特产之一,享有“东方神果”之美誉,永福县龙江乡是罗汉果发源地,1995年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

全州文桥鸭

全州文桥鸭2009年经广西家禽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评定为广西地方品种。因产于文桥镇,所以取名全州文桥鸭。 全州文桥鸭,传说是由文桥镇本地一种“水鸭”的野鸭驯化演变而来。经长期驯化选育形成了今天的全州文桥鸭,其饲养历史达2000年。 全州文桥鸭形成历史悠久。据考究,醋血鸭最早起源于约公元300多年前晋代的全州县文桥镇,其所用鸭子就是全州文桥鸭。据史实和口耳相传:三国末年,由蜀丞相诸葛亮亲自指定的接班人蒋琬(大司马)夫人毛氏去世后于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1)葬在今文桥镇。因毛老夫人后来被谥封为安阳候一品夫人(见现存毛氏墓碑),所以她的坟是有人守墓的。若干年后的一次半年节(农历六月六),全州人有个铁定的风俗,半年节这天一定要杀鸭子、煮新米饭祭谷神敬狗尝新 ,守墓人错把妻子准备醋黄瓜用的半碗酸水当成了准备冲鸭血的盐水,把鸭血淋进了酸水碗中。把鸭肉、鸭血配其它佐料拌炒制作成醋鸭血。 1998年版全州县志记载叫本地麻鸭;清朝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全州志》羽类篇有鸭记载;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全州县志经济篇畜牧记载有鸭的饲养数量为190万只。

东山猪

据东山瑶民间口传史料和《樊氏族谱》记载,东山瑶先民是原始的“土著”和祥庆公先自元末由江西迁居东山定居组成的族群。又据东山瑶《盘邓李归阴祭单》记载光绪至民国三年期间老人归阴祭祀云:“盘法团一双黄氏者三位家先祖坟一供度地主,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归安”;“盘法德家先祖坟安葬渭酸冲半领坪,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邓妹耐家先祖坟葬永县管入油茶里田头平龙都地,平安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凭藉东山瑶中盘邓李氏瑶民《盤鄧李歸陰祭單》记载透露的这一信息,说明东山瑶自元末进入东山不久便驯养东山猪,《盤鄧李歸陰祭單》足可说明并资证东山瑶驯养东山猪的历史事实。以及从事东山瑶历史文化研究教授盘福东著作《东山瑶社会》一书中写道:“东山猪始养于明初”。都资证东山猪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1998年版全州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东山猪就已被县畜牧主管部门择优定为本地良种猪。上世纪70年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为全国良种猪之一,并载入《中国良种猪》。

全州禾花鱼

全州禾花鱼养殖在汉代就已有记载。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桂林府里品尝到鲜美可口的全州禾花鱼,遂一道圣旨命广西每年要把全州禾花鱼贡至清廷。全州禾花鱼因之成为清代贡品,誉满京城。1954年夏季,国家农业部、广西省商业厅及苏联专家专程来全州考察了全州县稻田养殖禾花鱼。《全州民国县志》第七篇经济篇中有禾花鲤鱼为我县特产的文字记载。民国30年,我县就有8439亩稻田养殖禾花鱼,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养殖面积达25万亩之多。当时我县农家普遍放养,全县农村家家熏制禾花腊鱼,用以招待贵宾。“腊鱼好送饭,鼎锅也刮烂”的民谚在我县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清代学者(全州人)蒋奇龄曾以诗咏禾花鱼:田家邀客启荆扉,时有村翁扶醉归。秋入清湘饱盐豉,禾花落尽鲤鱼肥。中央电视-7台致富栏目分别于2006年、2010年两次来全州现场录制全州稻田禾花鱼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节目。桂林日报、全州资讯、全州水产畜牧报都加以报道和宣传。

灌阳雪梨

产品名称 灌阳雪梨 地域范围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所属的洞井乡、观音阁乡、西山乡、黄关镇、新街镇、灌阳镇、新圩乡、水车乡、文市镇共九个乡镇,主要种植于丘陵缓坡地,位于北纬25°10′32″-25°45′37″、东经110°43′16″-111°20′13″之间。 生产特点 灌阳雪梨为南方砂梨系统的优良品种之一,民国时期《广西年监》(第二回)称“灌阳雪梨质清脆,可与天津雪梨比美”;《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品种志》(一九五九年版)将其列为全区同类果树之首。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该产业发展壮大,已出台诸多提升产业品位的政策,据统计2015年雪梨总产值1.65亿元,灌阳雪梨产业将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按照无公害水果生产标准做大做强。 品质特色 灌阳雪梨果形中等,大小较整齐,平均单果重225克,果实卵形或球形,果皮黄褐色,阳面红褐色,果面光滑并有光泽,果点中等大,较密;果肉雪白,肉质紧脆,汁多味浓,甜酸适中,清香细脆,可溶性固形物13.6%,品质中上。 人文历史 清康熙47年《灌阳县志》物产栏中有“梨有雪梨清水梨青皮梨早禾梨数种以雪梨为最”之记载,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传说灌阳雪梨为清乾隆皇帝之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