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平湖调,本名“越郡南词”,盛行于清代初期,以吴语系太湖片临绍小片绍兴方言说唱。绍兴平湖调以坐唱为主,唱词多为七言句式,文辞高雅、曲调细腻、旋律丰富、风格独特,其回书、节诗及音乐唱腔,是明、清江南说唱艺术在绍兴的传存,在江南说唱艺术上有着...

绍兴莲花落,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以绍兴方言说唱,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之一。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群众喜闻乐见。表演形式早期为“哩工尺”,即由一人...

嵊州竹编工艺分布在全市的产竹区,其中上规模的有市区、长乐、崇仁、黄泽、通源、石璜、甘霖等地区。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勤劳聪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就利用竹子破篾编制简易的用具 汉晋时期,竹编工艺日趋精细 明清两代,竹编工艺水平进一...

绍兴自古是制扇名邑,至明代,绍兴制扇业已相当兴盛,主要集中在绍兴城内及嘉会、兴浦、周家桥、州山等地。以周家桥一带为最盛,素有“扇窝”之称,其十有八九的农户均为制扇户,盛时扇作坊不下四、五百家。而绍兴王星记扇庄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而久...

嵊州吹打源于庙会文化,与佛教音乐密切相关,以锣、鼓、二胡、京胡、三弦、钹、唢呐、长号等乐器来演奏民间乐曲。嵊州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传统曲目有《大辕门》《妒花》《绣球》《十番》《五场头》《辕门》《绣球》《妒花》《十番》《...

新昌调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最早记载于明末张岱所著《陶庵梦忆》。调腔剧目丰富,它贯穿了整部“中国戏曲发展史”。有始于北宋的目连戏、始于宋南渡时的老南戏、形成于元代的元杂剧、明清时期的传奇...

清代梁章钜《浪迹续谈》载:“以此陪嫁……其坛率以彩绘,名曰花雕。”绍兴花雕制作工艺是绍兴特有的传统美术,包括沥粉漆艺、油泥堆塑、彩绘装饰三类,一般用于家具、生活用品之上,尤以坛、罐等器皿的装饰最为出色,形成了绍兴特有的花雕艺术风格。在油泥堆...

嵊州根雕以根为身,以意为魂,以美为本,在传统根艺的基础上,凭借艺人自身的雕刻技艺和艺术功底,形成了“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艺术个性,极大地丰富了根艺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拓展了根艺创作的空间,开创了中国根艺的新境界。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繁花似...

绍兴古戏台的产生、发展与绍兴戏曲的孕育、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明朝以来,戏曲转入发展和繁荣时期,绍兴古戏台也相继出现,成为绍兴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集木雕、砖雕、石雕、彩绘、堆塑等工艺为一体,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学、建筑、绘画、哲学等方方...

乌毡帽是水乡绍兴传统的特色生活用品之一,亦是绍兴的一个标记,在绍兴农村,除仕、商、学、女人外,几乎人人都戴乌毡帽。其外观简朴,形似黑锅,戴时摺起一半帽沿成倒畚斗形,民间戏称“畚斗帽”。 明·张岱《夜航船》载有:“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可见...

水乡社戏是传统社会人们在节日里聚众祭祀并作戏曲歌舞表演的民俗活动,承担着高台教化重任,是绍兴民间最受欢迎的节日民俗活动。绍兴的社戏分年规戏、庙会戏、平安戏、偿愿戏等,凡遇传统节日、庙会,必有戏曲演出。水乡社戏有固定的祭祀仪式,一般安排在演戏...

绍兴舜王庙会是缘于会稽山区的人们对舜王特别的信仰和崇拜,而逐渐形成的舜王庆生的民间活动。它集山区人民民俗风物、山区民间文艺和古代山区传统市集为一体,世代相传。每年九月廿七日王坛舜王庙都有庙会,一般持续三天,从九月廿六日祭神开始到九月廿八日谢...

大禹祭典发端于夏启五世孙少康,《史记》记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此后,历代帝王亦有祭禹传统,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历史上,大禹祭典大致可分为皇帝祭、地方公祭、社团民祭、姒氏宗族祭等不同形式。皇帝祭分亲祭、遣使祭二式,遣使祭又可分成告祭、致祭...

绍兴祝福,俗称“请大菩萨”,亦称“祚福”,起始于元朝。相传汉族人民为怀念故国和献身的忠烈,创造了“南朝圣众”和“黄山西南”神像,进行爱国纪念活动,公开的说法是一年一度请祚福之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户户吉祥如意。为防止意外,通常...

黄泽戏剧服装制作技艺的起源与150年前流入该地的“目连戏”有关。早在20世纪30年代,黄泽镇前良村就有目连戏班,为适应目连戏班演出的需要,该镇村民田舍旺办了一家戏剧服装店,店后设作坊。黄泽的戏剧服装以越剧戏装为主,溶历史文化、服装文化、民族...

上虞是举世公认的越窑青瓷发源地,形成于汉代,鼎盛于三国西晋,全盛于五代北宋,至北宋中晚期日趋衰微。上虞也是早期越瓷的中心产地,迄今已在境内发现各时期古窑址近400处。越窑青瓷是以当地瓷石或瓷土为原料制成,胎呈灰色,釉色青黄或青绿。且种类繁多...

据1993年底统计,绍兴市有桥10610座,被誉为万桥之乡”。最早的石桥,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句践之时。绍兴石桥营造技艺可追溯到铁质工具出现的春秋战国创始时期,秦汉时期,石拱桥的营造技艺已相当成熟。唐宋时期,石桥营造技艺进入...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源于春秋,成于北宋,兴于明清,传承流布于绍兴市及其周边区域,生产主要分布于鉴湖水系。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一般为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十月制淋饭,大雪摊饭,次年立春时开始榨酒、煎酒,灌坛泥封后贮藏。清代就已形成...

调吊起源于清末,主要分布于浙江绍兴、杭州萧山和安徽等地,是一项以庙会民俗活动为载体,运用肢体进行空中悬垂表演的运动项目,目前共有“一百零八吊”。后经舞台艺术化加工,由调吊与目连戏、绍剧结合的《男吊》成为深受好评的表演节目。调吊以民俗庙会和舞...

绍兴宣卷系具有宗教色彩的唱说文艺,主要用于祀神祈福。宣卷自唐以来即有,至清代发展成为曲艺。宣卷的唱本,即卷本,通称“宝卷”。艺人在演唱时,置卷本于桌,照本宣唱,故称宣卷。绍兴宣卷的卷本,总数百本左右。宣卷的内容,有的与佛教经籍有关,有的与戏...

绍兴词调以吴语系的绍兴方言说唱,旧时是由盲艺人说唱的地方曲艺,在清初的演唱已无可考证,而有关盲人在绍兴说唱活动的记载则最早见于南宋。演唱大都带有庆贺祝愿的性质,具有雅俗共赏、唱调欢快、绘声绘色、喜庆热烈的特色。绍兴词调作为江南弹词中的一支,...

绍兴摊簧以绍兴方言说唱,为花鼓摊簧(俗称“后摊”)的一支,流行于浙江绍兴和杭州、嘉兴、湖州一带。绍兴摊簧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因其表演形式大都是一男一女彩扮表演相对而唱,犹如一对学舌的鹦哥,故俗称“鹦哥戏”。...

绍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起源于上虞县(现绍兴上虞区),流行于绍兴、慈溪、余姚、萧山及其他浙沪一带。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旧称“绍兴乱弹”,或“绍兴大班”,经发展和演变,于1950年,正式命名为绍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建国后,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的...

因以哑剧的形式演出目连戏而得名。全剧无一句台词,全凭身段、手势、表情、舞蹈以及武技表演,音乐是绍兴特有的“目莲号子”(也称先锋号子),伴之以锣鼓与目连号,传承仅靠老艺人口授身教,或演员们耳濡目染,世代相传,惟凭一张牌文传承。内容取材于浙东目...

绍兴目连戏,是流传于绍兴市及所属各县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应节中元,驱邪解禳,是绍兴水乡社戏乃至整个民间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明代已盛行。与其他目连戏相比,具有唱腔独特,拥有特殊乐器“目连号头” 出目独特,在近200出目中,数十出为郑之珍...

绍兴目连戏,是流传于绍兴市及所属各县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应节中元,驱邪解禳,是绍兴水乡社戏乃至整个民间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明代已盛行。与其他目连戏相比,具有唱腔独特,拥有特殊乐器“目连号头” 出目独特,在近200出目中,数十出为郑之珍...

绍兴目连戏,是流传于绍兴市及所属各县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应节中元,驱邪解禳,是绍兴水乡社戏乃至整个民间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明代已盛行。与其他目连戏相比,具有唱腔独特,拥有特殊乐器“目连号头” 出目独特,在近200出目中,数十出为郑之珍...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

上虞民间吹打乐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大敲、背敲(小敲)粗犷宏大 细吹细敲文静幽雅 婚丧寿庆活泼欢快 道教吹打古朴厚重,都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的格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演奏乐器以唢呐、招军和锣、鼓等打击乐为主,锣、鼓等打击乐也与丝竹为伍...

越歌是产生和主要流传在绍兴一带的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中提到《弹歌》、《涂山歌》等,一般认为春秋末期绍兴已有越歌流传。富有地域特色的越歌来自民间,真实地抒发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内容涉及劳动、时政、历史、...

绍兴师爷故事是由一系列以“绍兴师爷”为主要人物的轶事趣闻组成的民间故事,以及文人据此加工创作的机智故事。内容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其题材广泛,情节跌宕,充满神奇和智慧,为其他曲艺、戏曲、影视等艺术所取材。绍兴师爷故事的原创性、地域性,是绍兴文...

徐文长故事是以讲述徐文长的机智幽默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口头故事群,素有“南有徐文长,北有阿凡提”之说。徐文长故事滥觞于明清,盛传于民国,成熟于当代,其传播以绍兴为中心,波及浙江和上海、江苏、湖北等地,并传至海外。已被记录成文字的徐文长故事多达4...

西施传说发端于诸暨,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的流传,最早文字记载于《墨子》《孟子》等,经历代民间艺人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东施效颦》)、地名传说(...

梁祝传说产生于东晋,距今1600余年,起源于上虞祝家庄民间口头传说,后在上虞、会稽(今绍兴)和宁波一带以口口相传的故事歌谣形式逐渐扩散,流播全国及至海内外。梁祝传说是以梁山伯、祝英台为主线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如今已成为男女两性忠贞不渝的爱...

诸暨西路乱弹是南戏在传播中融入昆腔、高腔、京腔、徽戏和诸暨本地语言、曲调等,而发展衍变形成的多声腔类乱弹剧种,形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道光、同治年间,并流行于嵊州、绍兴、萧山、浦江、义乌等邻县。诸暨西路乱弹以三七五、二凡为主要唱腔。伴奏乐器...

嵊州泥塑开始成规模是在七十年代,创建历史不长,但由于吸收众家之长,而自成一派。它以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而驰名国内外,远销世界各地。嵊州泥塑创制于民国前,当时该县城关镇东街设有菩萨店,艺人们用“手捏泥人”的方法,手工制作并出售出...

越医始于春秋,兴于东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不但流传在绍兴市属全境,还辐射全国乃至海外华人居住的地方,在日本、朝鲜等影响甚大。其传授方式除师承口授外,也可通过著作自学私淑。“越医”之记述早见诸史书、方志、各类文集笔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

嵊州紫砂其前身为“老协兴陶厂”建于清乾隆年间崇仁镇赵马村,而后改称“复兴窑厂”,解放后更名为嵊县陶器厂。主要生产粗陶缸、钵、盆为主,因烧制的产品坯体呈紫色。70年代初开始研制紫砂产品,73年研制成功,填补了浙江紫砂空白,78年更名为“嵊县紫...

“三乌文化”之一的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乌篷船制作分船体、船篷和桨橹的制作三部分,其区别于其他船只的关键在于船篷的制...

乌金纸主要用于制作金、银、铝箔时的垫铺,并且只有浙江才能制作,所以当时曾有“天下浙有乌金纸”的说法。崧厦蔡林乌金纸具有纸张既韧又薄,墨匀无斑块、色泽乌黑铮亮的特点,且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经过三大环节、72道工序方能完成一张完整的乌金纸。用乌...

青口杨氏皮纸是一种在蔡伦造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造纸,鼎盛期在清乾隆年间,是民间造纸为数极少的珍贵遗存。据现存《康熙诸暨县志》《乾隆诸暨县志》《光绪诸暨县志》记载,皮纸一直是当地最为重要的“杂制”“杂货”之首。当时,青口一带山上多榈树、...

自200多年前(清代)崧厦镇“蔡万盛水作坊”开始生产霉千张,曾被誉为宫廷“奇菜”,也是当地有名的土特产之一。至今,崧厦霉千张生产流程日益发展,工艺日趋改进,形成了选材优质、制作精湛、成品上佳等显著特征。崧厦霉千张外观黄净,干湿适中,闻之霉香...

“绍兴三乌”之一的乌干菜,是绍兴乡土饮食文化的象征。每年春季,当地百姓会挑选上好的芥菜进行腌制、晒干,最后制成的成品,放入干净的坛子里密封储存。乌干菜色泽褐里透红,香味浓郁,经久耐藏,蒸煮后油光乌黑,风味别具,传统绍式名菜干菜焖肉更是被誉为...

同山烧是一种诸暨市同山、青山一带村民用高梁烧制的优质白酒,古称“秣秫烧”或“高粱烧”。同山地理环境特殊,当地种植的高梁品质优良,水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采用传统技艺烧制的白酒品质上等。同山烧的烧制有其特殊的过程,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浸泡、...

绍兴是中国酱文化的重要代表地,“无绍不成酱”是对绍兴酱产业、酱文化集中兴旺的概括。绍兴的制酱业起于民间,有“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九州之内司厨鲜有不知绍”一说。民国初期,绍兴的酱园作坊多达四五百家,业界人士遍及全国各地,当时就有“绍酒行天下,...

崇仁古建筑群连片成群,具有宋朝遗风、明清特色。群内庙宇、祠堂、古戏台、民居、牌坊、药铺、店房、桥梁、池塘、水井一应俱全。以玉山公祠为中心,保存完整的老台门就有100余座,台门之间用跨街小楼勾连,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体现了先人的“分户合族...

嵊州城隍庙为清代建筑,占地10余亩,清乾嘉鼎盛时期,有建筑约200多间,现有建筑68间。其中溪山第一楼、仪门、戏台为清朝嘉庆九年(1804)重修时所建,风貌依旧,其风格保持了清中期的建筑格局。城隍庙建筑技艺总体布局严谨有序,单体建筑活泼自由...

绍兴铜雕也称“越刻”,是一门使用金属工具对铜制品进行文字或图案凿刻处理的传统手工技艺。她借鉴融贯了当地石雕、木雕、砖雕、锡雕等的雕刻技法,代表了越地雕刻的高超工艺水平。绍兴自古盛产铜锡,铜的开采、冶炼、制造十分兴盛。2500年前,越国已能冶...

锡器制品在我国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我国有关锡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金锡连丹”的叙述。商周时代,人们已经能够用锡与铜、铝合铸体积、容量庞大的青铜礼器 南北朝时期,王室贵族常以纯锡制作冥器 唐、宋两朝,民间锡...

灰塑又名堆灰,是从砖雕和泥塑两种技艺派生出来的一种室外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传统的灰塑是以蛎灰为主要原材料,加上络麻、苎麻等堆塑成型的一种技艺。嵊州灰塑源于东晋,兴于唐代,盛于明清,东晋名士戴逵父子便是这项技艺的开山鼻祖。嵊州灰塑的辉煌期在明清...

狴犴龙舞,又名“犴龙舞”, 是上浦镇冯浦村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舞蹈,主要流传在上虞南乡的上浦镇一带。狴犴龙为9节布龙,长16米左右。表演时,组成梅花阵结构布局,由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旗手,执4面三角旗和1面印有“犴龙”两字的幡旗,组成...

舜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部落首领,位列“三皇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中引《会稽旧志》云:“舜,上虞人。”上虞作为虞舜传说的发源与传播之地,自古流传着许多传说。主要分为虞舜出生和出生地遗迹的传说,虞舜生活和成长的传说,虞舜善于耕种、渔猎、制...

王羲之传说主要流传在以山阴为中心的浙东地区,浙次扩展到中国各地甚至海外。其内容主要涉及与之相关的学书作书类传说、清真风流类传说、钟情山水类传说、爱国亲民类传说、蔑视权贵类传说,其中有许多传说还是一些成语、典故的出典。...

大禹传说产生于遥远的上古时代,流传于越地民间数千年,以后又分别以史学和文学的形式流布于世,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今典籍、文史资料之中,更见证于星罗棋布的大禹故迹和群臣纪念地。大禹传说在越地民间口头流传的内容包括:大禹生卒地及后裔姒姓世谱的传说大...

十里红妆原是指旧时富贵人家嫁女的场面,“红妆”即嫁妆,冠以“红”字寓意喜庆吉祥。“十里”,泛指迎亲队伍之长。发嫁妆时,大件家具两人抬,成套红脚桶分两头一人挑,提桶、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埕罐等小件东西盛放在红扛箱内两人抬。旧时,在诸暨、绍兴城...

曹娥庙会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而举行的民间信仰活动,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妇孺皆知。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曹娥忌日)前十天到半月举行,远远近近、四面八方的香客,成群结队前来烧香和宿山(即通宵念经)。庙内烛光融融,香烟缥绕,善男信女济济一殿,钟...

艺兰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越国,到了明清时期,江、浙、沪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艺兰活动非常盛行。上至帝皇将相,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参与艺兰活动。艺兰是一门以欣赏艺术为主的,包括兰花品种的鉴别、栽培、管理、欣赏等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兰...

浦桥潮神节是纪念治水功臣陈贤(陈老太公)的节会。在嵊州,大小村落都建有陈老太公庙(也叫陈侯庙),尤以浦桥村规模最大、香火最盛。陈老太公系浦桥村人,一生与水结缘,治水有功,深受百姓爱戴,是真正的“潮神”,被列入国家祀典。浦桥村民为纪念先贤,每...

绍兴“三六九”伤科,系“下方寺里西房伤科”,早期因行医者世居山阴下方禅寺里西房而得名。鼻祖稽幼域。现在,“三六九”伤科传人或在医院坐堂,或自开诊所,为骨伤患者祛痛除病。其治疗手法以少林武功为基本功,分拔、扯、摸、提、按、摩、推、拿8种,并辅...

平水珠茶,产自于全国唯一的“中国珠茶之乡”柯桥区平水镇,清初成为朝廷贡茶并开始大量出口,也从这一时期起声名大振,成为我国当时最为有名的名茶和最早出口的茶类之一,被誉为“绿色珍珠”。其炒制方法十分讲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过去手炒一锅珠...

绍兴花边起源于意大利,原名“万里斯”,是由外国天主教徒于清光绪末年传入绍兴。它以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地方特色浓厚见长,是融外国工艺美术技术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品,有着“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

传统砖瓦制作技艺有着复杂的工艺流程,先根据图案,做出对应的模具,再将泥料制成胚胎,放入窑中烧数天,窨水冷却后方可出窑。瓦基本做成后,还要进行细加工并做旧处理,主要对雕刻部位进行磨光打细,使其更加具有保存价值。砖雕紧密结合了建筑构架的原则和各...

枫桥香榧采制技艺主要分采摘、后熟、加工三大环节,每一道程序都极为复杂,榧农须依靠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香榧采摘后,经二次堆沤后熟,外壳洁净完整,破壳、去衣容易,不仅具有独特的天然清香味,而且颗粒完整,均匀齐整,呈长尖状倒卵形,无明...

绍兴菜源于民间,其用料大多是鸡、鸭、鱼、虾、蔬菜,或是自制的腊肠、酱肉等,讲究香酥绵糯、原汤原汁。绍兴菜巧借双味互补,重用黄酒增味,讲求细腻灵动。与其他菜系相比,更显清雅纯朴,崇尚自然,在江南水乡风味中独占鳌头。绍兴菜历经千年,形成咸鲜合一...

小京生,俗称小红毛花生,是新昌县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并流传有“常吃小京生,胜过滋补品,吃了小京生,天天不想荤”的说法。传统小京生炒制技艺是从水极清的江河里淘足米粒般大小的细沙,晒干后进行炒制,再把晒干的生花生倒进炒热的沙里进行反复翻炒,尽量...

绍兴银饰品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先秦、两汉史料记载:越国矿产资源丰富,民间冶炼业发达,境内的铜、锡、金、银、铁等矿产已被开发利用,为银饰品制作技艺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绍兴银饰品制作工艺复杂,完全靠银匠艺人手工錾刻而成,银匠艺人除具备掌握全...

绍兴的石宕开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越国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汉代发展成一个象模象样的特殊行业,为古城市政建设与构筑家庭院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也千锤百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绍兴石宕开采的最大特色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最大...

草塔抖狮子源于清朝,是一项集体育、杂技与木偶技巧于一体的表演娱乐项目,舞时拉索,使球动狮舞,故得抖狮之名。其由1个狮笼、1个彩球、5只狮子和若干纤绳组成。5只狮子着色艳丽,雄壮威武,饰以黄、绿、蓝、红、褐五色,代表五行。出迎时,前由1位会武...

绍兴莲花落,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以绍兴方言说唱,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之一。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群众喜闻乐见。表演形式早期为“哩工尺”,即由一人...

道教音乐,又称“正一派道教音乐”,在上虞的渊源流变已不可考,起源于东汉中叶,盛行于明清时期,是上浦镇石浦、小坞道士班先辈留传下来的一套祭祀性的吹打演唱套曲。《太极祭炼》是做较大规模道场最后一夜的诵唱,整个过程需四小时左右。分为[起头鼓]、[...

赵家拳棒最早可追溯到唐末宋初,由檀溪何氏一脉,世代相传。赵家拳棒以宗族血脉为传播途径、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后又衍生为表演),以“崇武尚德”为思想精髓,不断发展,融会贯通各地武术的精华,最终形成了庞大、完整、独立的武术体系。包括枪、刀(单刀...

绍兴派古琴艺术是我国古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代以来,以原绍兴府(即今天的绍兴及余姚、萧山等地)地区为主要流传地区的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自清以降,虽队伍不大,但至今不绝如缕。与虞山派、浙派的琴风不同,“清、静”是绍兴琴派追求的...

刘阮传说,是流传于天台山一带关于刘晨、阮肇采药遇仙,与仙女结为姻缘的神话爱情故事。主要流传于浙江省天台县及嵊州、新昌、宁海等周边县市。东汉时起,“刘阮传说”就在天台民间口耳相传,后经文人的记叙而流传更广。除了民间口头相传,还衍生到民间戏剧、...

勾践故事以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与越国群臣等历史人物为线索,历经2500年,在越地民间口头广泛传讲,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数量庞大的故事群,现存故事100多篇。大致分为越国称霸早期、中期、后期等几个历史阶段,故事流传地域广泛,流播方式多样...

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桥名传说则赋予了绍兴桥文化更丰富的内涵。这些桥名传说中,有的是与名人有关 有的则是承载了重大的绍兴历史事件 有的则包含了书法文化、兰文化、船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遗产的精华 有的则以古桥桥型、桥质、结构成因为内...

嵊州市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无论在寺庙,还是在民间,木鱼均十分普及,制作也富有传统。博缘木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具用品品牌之一,所生产的木鱼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工艺制作技法,更是科学地加入了许多文化元素,使木鱼不仅内涵丰富,形态大小也千变万化,用途...

绍兴修缸补甏技艺,是旧时三百六十行之一。绍兴素有“三缸”之称,自古酒业、酱业、染业云集,缸甏用量极大。于是,修缸补甏技艺应运而生。其修理的费用只相当于新买一只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修缸补甏的操作过程是先凿缝、后钉攀、再补...

绍兴古为会稽,生产的铜镜也称会稽镜。丰富的矿藏资源为会稽镜制造提供物质来源,,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的生产和发展,则为会稽镜制造奠定了技术基础。会稽镜按形状分圆、方、委角、柄形等 按纹饰分规矩禽兽镜,多乳禽兽带镜、画像镜、神兽镜、龙虎纹镜等,...

绍兴腐乳制作技艺是最具绍兴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之一,也是绍兴一张重要的饮食文化名片,流传分布于绍兴全境。绍兴独特的发酵环境、优质的鉴湖水系、醇厚的绍兴黄酒和特殊的风土人情,孕育出了绍兴腐乳这一传统酱文化的代表产品。据《绍兴市志》记载:汉末...

南孟祭礼是宋朝时期迁入诸暨的孟子后裔为传承孟子思想、弘扬儒家文化所举行的祭祀典礼,800多年来,祭礼绵亘不绝。南孟祭礼以孟子生辰周历四月初二为期祀,由宋时四时专祀演变为明时春秋两祭,20世纪60年代改为每年一祭。祭礼形态多样,有祭品、祭乐、...

棕编是一种集美术、编织于一体的传统技艺,产品涵盖生活、劳作、休闲等方面。诸暨同山棕编品类丰富,历史悠久,主要有“棕叶编”与“棕皮编”两大类。“棕叶编”以棕榈树叶编织如蒲兜箩、小畚斗、青壳蛋以及虼蜢、蜻蜓、小青蛇等儿童玩具,逗人喜爱。“棕皮编...

桌凳农具花以武术的拳理拳法为基础,以八仙桌、板条凳、豆勺、扁担、铁耙、锄头,晒谷耙、双叉、棍棒等器具和农具等,生活、生产器具为器械编配的武术套路。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器具简单易得等特点和具有养生健体、防身自卫、娛乐观赏功能而广为流传。...

绍兴民间棋类游戏是广泛流传于绍兴民间的益智娱乐活动,亦为越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棋类游戏有牛角棋、西瓜棋、五行棋,绕绕棋、十二层棋、十六层棋等几十种。民间棋类游戏历史悠久,具体起源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其原理与围棋相似,却融入了绍兴...

新昌十番始于元代,至清道光间,由黄坛乡贤石益铭组建黄坛“圣莞十番”,距今已200余年。十番音乐为宫廷古曲,全曲由八支曲牌组成:《引子》《尾犯序》《刮古令》《玉芙蓉》《朝天子》《小六字》《锦绣球》《尾声》。十番可分文十番和清十番,乐器分打击乐...

绍兴清音班,亦名清音坐唱班,专事民间婚庆寿喜鼓吹演唱。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旧时遍布绍兴城镇乡村。追溯其源,可至唐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清音大棚”发展到绍兴安昌彭家溇、马山、柯山下、南钱清等地。绍兴清音班由八至十八人组成,生、旦、净、末、...

香榧传说是流传于嵊州市及周边县市一带,以香榧为题材创作,并不断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目前广泛流传的香榧传说约有百余个,题材多样,其内容主要涵盖有关香榧树和香榧子渊源的传说、与历史人物相关的香榧传说、与香榧有关的地方风俗传说、与香榧有关的地...

  水乡社戏是浙江农村和城镇一种以戏剧表演为核心的民俗活动,它具有祭神和娱人相结合的特点,普遍流行于绍兴地区。绍兴的社戏大致分为年规戏、庙会戏、平安戏、偿愿戏等几种类型,其中以庙会戏为主。社戏的演出程式比较固定,基本按照“闹场—彩头戏—突头戏—大戏—收场”的次序进行。彩头戏、突头戏一般在白天演出,大...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称:“禹因病亡死,葬会稽。”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禹在位10年葬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   大禹陵是全国祀禹中心。四千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因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古时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青瓷。   上虞是举世公认的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形成于汉代,鼎盛于三国西晋,全盛于五代北宋,至北宋中晚期,则日趋衰微。上虞也是早期越瓷的中心产地,各地出土的早期越窑瓷器多产于此。...

  浙江省绍兴市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绍兴最早见于史籍的石桥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勾践时期。绍兴石桥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共有10610座。这些桥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门类齐全,其中包括了石梁桥、折边拱桥、...

  酿造酒俗称“黄酒”,系以稻米、黍米、玉米等为原料,淘洗、蒸熟、淋净后以白曲和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加入江曲、优质水,发酵后酿成熟醪(浊酒),再经压榨、泼清、沉滤等工序而最终制成。酿造酒色黄,清亮透明,香气浓郁,入味醇和。酿造酒是我国传统的酒种,营养成分丰富,具有通血脉、暖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滋补强...

  绍兴酒是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因酿坊所处位置与操作技巧的差异,绍兴酒分“东帮”和“西帮”两大流派。地处绍兴城西东浦、阮社、湖塘等地的酿坊称为“西帮”,城东斗门、马山、孙端、皋埠、陶堰、东关等地的酿坊为“东帮”。   绍兴酒一般在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十月制淋饭(酒...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四明山西麓,竹资源丰富,且劈篾性能好,适宜发展竹编工艺。嵊州竹编遍布全市产竹区,上规模的有嵊州市区、苍岩、长乐、崇仁、黄浙、通源、石璜、甘霖等地。   嵊州竹编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至汉晋时工艺已臻精细,明清两代编结水平进一步提高,竹...

  调吊是一项纯粹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的空间悬垂运动形式。作为个人锻炼方法和民间杂耍,它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已故老艺人回忆,大约在二百年前,调吊就在浙江绍兴和安徽安庆一带出现。开始只是江湖艺人的杂耍,有“三上吊”、“杠上单吊”等名目,动作比较简单。绍兴第一个有名的调吊艺人是清末绍兴城里仓桥头的金阿祥,...

  绍兴宣卷是浙江绍兴地区的“五大曲种”之一,它形成于清代后期,清末民初流布上海、杭州、苏州、绍兴、宁波等地,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绍兴宣卷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说唱艺术,主要用于祀神祈福活动。其唱本通称“宝卷”,艺人演唱置于桌上,照本宣唱,故名“宣卷”。一般的...

  绍兴词调又称“花调”、“话词”,流传于浙江省绍兴市及周边地区。明清时期的许多材料中均有绍兴地区说唱词话、弹词、南词的记载,说明当时绍兴的民间说唱艺术已经发展成熟,为绍兴词调的最终定型奠定了基础。   绍兴词调大都在喜庆场合演唱,艺人以坐唱方式分角色表演,自唱自奏,绘声...

  绍兴莲花落是流行于浙江绍兴一带的曲艺说书形式,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和咸丰年间。   形成之初,艺人们的行艺方式为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类的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包括《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大...

  摊簧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杭州及周边的绍兴、嘉兴、湖州等地。流传于杭州的名为“杭州摊簧”,简称“杭摊”,又称“安康”;而流传于绍兴的则名为“绍兴摊簧”,又名“绍兴鹦哥戏”。   摊簧表演时分行当说唱,往往以五人为一班,自奏自唱,生拉胡...

  绍兴平湖调又称“越郡南词”,简称“绍兴平调”,是流行于浙江绍兴及其周围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因所唱主要曲调为【平湖调】而得名。相传这一曲艺初创于明代初期,成型于清代初期。   绍兴平湖调的表演方式为一人自弹三弦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另有二人、四人或六人专司伴奏,称为...

  绍剧又称“绍兴乱弹”,流行于浙江绍兴北部及相邻省区。这个剧种生、旦、净、丑脚色行当齐全,多披袍执笏搬演帝王将相征战杀伐故事。它在戏班组织和演出场面上都较道光、咸丰年间绍兴地区以一旦一丑搬演“戏弄”段子的“鹦哥班”为大,因有绍兴大班之称。各个行当的演员技艺均十分精湛,众人汇集戏班,一如群玉聚成,故...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许多省、市、地区,它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清末在曲艺“落地唱书”的基础上吸收余姚滩簧、绍剧等曲种、剧种的剧目、曲调、表演艺术而初步成型,当时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1916年进入上海时称为“绍兴文戏”,1930年以后又发展成为全部由女演员演出的“女子绍兴文...

  诸暨西路乱弹是清初秦腔西路艺人由陕西经杭嘉湖水路传入诸暨,与当地语言、音乐、戏曲相结合而形成的乱弹剧种,流行于嵊州、绍兴、萧山、浦江、义乌等周边地区。诸暨西路乱弹在声腔、语言、剧目和表演上又与其他乱弹剧种有别。清中叶是诸暨西路乱弹的鼎盛期,仅诸暨一县就有“老长春”等数十班,大多在集镇贸易会市期间...

  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它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遗音。清初,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布。   新昌调腔剧目丰富,既有源于目连戏、南...

  嵊州吹打起源于民间的庙会活动。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嵊州就有“村民社赛”、庙会祭祀活动。千百年来世代相传,到明代中叶,境内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中又有戏台。   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嵊州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东西乡两大派系,西乡一派以长乐镇农民乐队为代表,在传...

  王羲之是闻名中外的“书圣”。晋永和七年(351),出为右将军、会稽内史,直到升平五年(362)逝世,王羲之生活在会稽(今绍兴)共计11年。王羲之体察民情,多次上书减轻会稽赋役,并断然开仓救荒,深为会稽人民所拥戴。王羲之与隐居于此的谢安、许询、支循、阮裕等名士过往甚密,轶事颇多。永和十一年之后,告...

  徐文长故事是汉民族重要的机智人物故事之一,产生于明代中晚期,至今绵延不绝。作为民间口头创作,徐文长故事以历史人物徐渭(字文长)的轶闻趣事为基础,又吸纳了大量的机智人物故事,在绍兴及其他江南地区广为流传,日积月累渐趋丰满,现存篇目约三百余篇。   徐文长故事以明代中晚期...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西施传说以吴越争...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