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舒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岳西翠兰"原产地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 岳西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于1936年1月析霍山、舒城、潜山和太湖四县边陲新置,为古舒州、寿州结合部的核心深山地带。 跨江淮分水岭,境内群峰林立,溪流交错,是国家级农业生态县。 茶区终年云雾缭绕,漫射光多,茶叶内含物......

        舒城盲艺人陈玉清师从杨金华学会许多小调,又从四弦书艺人刘应才、李文全唱腔及舒城民歌中汲取营养,遂自辟蹊径用小调演唱故事。因演唱形式一直是一人自拉胡琴自演唱,故当地群众称之为"胡琴书"。为与四弦书相区别,故取名"小调胡琴书"。 主要句式是五字句、七字句。曲式以对仗......

        舒席编织在舒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舒城县柏林乡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底部即有竹编物的痕迹,同地西汉墓的发掘中也发现摆放陪葬品的边厢内底部有竹编物作垫,其纹理及工艺与后期的舒席基本相同。 到了明代,舒席更是身价倍增。据史籍记载,明•天顺(......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流传于舒城县南港、百神庙、干镇的泉水堰、河棚的泉石一带。 特别是南港,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禁演梁祝戏,还出现过捣毁戏台,驱赶演职人员事件。              舒城目前尚存多处......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是自清代同治年间(1864年),随唐氏先祖(唐忠候、唐世荣)从浙江绍兴稽东镇移民到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而来的一门传统竹篮编织技艺,由于其编织的竹篮品种多样、编织花色新奇,很快在当地产生影响,受到欢迎,对广德县的竹制品加工的升级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门技艺在广德历经了150余年五代人......

        舒城小兰花茶产于舒城县境内山区,因形似兰花,独具兰花清香而得名。 舒城县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属皖西大别山茶区。境内青山环抱、林木葱茏,土质肥沃、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漫射光较多、无污染,土壤中含有硒、锌等稀有元素,终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

  安徽省舒城县地处江淮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多沙质土壤,适宜竹类生长。舒城民间自古就有编织竹席的传统技艺,久负盛名的舒席即产生于此。   舒席历史悠久,舒城境内的战国墓葬中就有竹席的痕迹,西汉墓葬中曾出土过完整的竹席,其纹理及工艺与后世的舒席基本相同。明代天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