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特产

张掖葡萄

张掖位于北纬38度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南依祁连山,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西汉时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万亩、森林面积696.2万亩、湿地面积315.6万亩、荒漠沙化土地1700多万亩。全市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128万人,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孕育了张掖这块戈壁沙漠中的绿洲。张掖区域位置独特、自然禀赋优越、资源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独具特色的冷凉气候资源和北纬38度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使张掖获取了“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殊荣。 张掖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据《甘州府志》记载,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首先在河西走廊种植和传播,随后发展到全国各地。公元609年,隋炀帝在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张掖当地出产的葡萄美酒成为万众瞩目的稀世珍品。盛唐时期,张掖葡萄种植日益兴起。此后1300多年,葡萄种植在张掖大地兴衰交替,绵延不绝。 张掖葡萄种植的历史实践表明,张掖适于种植葡萄的范围较广。经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我市适宜葡萄种植的最佳区域范围是:东经98°92′-100°86′,北纬38°60′-39°60′,东至甘州区与山丹县交界、西至肃南明花乡与酒泉金塔县交界、南至甘州区大满镇与花寨乡交界处、北至高台县罗城乡慕少梁,包括甘州区梁家墩、新墩、党寨、长安、碱滩、上秦、甘浚、明永、三闸、乌江、沙井、靖安、大满、小满等18个乡镇,临泽县沙河、板桥、新华、平川、蓼泉、倪家营和鸭暖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骆驼城、巷道、宣化、合黎、黑泉、罗城等8个乡镇,山丹县陈户、位奇、李桥、霍城等8 个乡镇,民乐县三堡、民联、顺化、南古和北滩等9个乡镇及肃南县白银、榆木桩乡等56个乡镇海拔在1300—2400米大片土地。这些地方,土壤大多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结构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浆果着色和成熟;营养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在15.2℃—18.2℃,日照时数在8.9小时—10.2小时,昼夜温差大(12.6℃~14.5℃),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在2200℃~3550℃之间,利于糖分积累和风味保持;干燥清洁的空气、纯洁甘甜的祁连山冰雪融水、仅次于西藏拉萨的太阳辐射强度、加之稀少的降水,为生产有机、绿色优质葡萄提供了优越的气候自然资源基础和条件。 至目前,张掖市所辖的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5县1区,根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海拔梯度,种植不同品种的各类优质葡萄面积达5.08万亩.(其中:设施葡萄1.05万亩;酿酒葡萄2.34万亩;露地鲜食葡萄1.69万亩,带动种植农户38000多户),产量达6.918万吨,产值达4亿元。 近年来,我市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以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为目标,用新理念、新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在探索发展以节水、高效、安全为特征的绿洲现代农业上,我们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发展设施葡萄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背景持续快速发展设施葡萄的路子 我市于1995年开始引种红提葡萄,2000年开展设施延后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2005年进行规模推广。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设施葡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做出加快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纳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造地、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沿山冷凉带、荒漠边缘带和城镇郊区圈“两带一圈”,科学规划布局,制定优惠政策,规范标准生产,推广配套技术,带动规模扩展,加速“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开发,培育名优品牌,全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经邀请全国葡萄界知名专家及部分果品营销商,实地考察我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基地,专家一致认为:张掖市气候冷凉,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是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最佳区域,张掖市在设施葡萄延后栽培中,技术成熟、配套,且能生产出元旦至春节成熟上市的高档有机葡萄,市场潜力大,利用不同的海报梯度,可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2008年至今,连续多年,张掖市委、市政府制定各类扶持办法,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各县区也先继配套出台适合了适合本县区实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政策、办法,全力扶持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在全市海拔1300—2400米的大片土地,大面积连片推广,种植以金张掖红提为主栽品种的设施延后优质红提葡萄。发展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成熟,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实现了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亩均收入达1.8万元左右,单方水产值可达100元以上。经过短短3年,发展设施葡萄1.05万亩,设施延后金张掖红提葡萄种植农户户均年纯收入达1万多元,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我市葡萄发展现状,特别是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我市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2万亩,到2020年,争取达到5万亩左右。

永昌啤酒大麦

一、永昌啤酒大麦的历史渊源 大麦属禾本科一年生栽培谷物,古称“牟”,须根发达。颖果常呈现黄、绿、褐、紫、黑等复杂颜色。胚乳有粉质(淀粉)与角质(蛋白质),其比例随品种而异。大麦具有生育期短、早熟耐寒、丰产、抗旱、耐盐碱、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在小麦等中生作物不能适应的北方边缘地带和高海拔地区种植,又因营养价值高,兼有食用、饲用、酿造等多种用途,因而在发达国家或干旱地区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谷物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寒地带和亚热带高山,来源于广泛生长于中东地区的穗轴易断的野生二棱大麦(H.spontaneum)或野生六棱大麦(H.agriocrithum)经人工选择而来。 大麦的栽培历史悠久,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中东就有栽培,公元前5000年传入西班牙,公元前3000年传入印度,随后传入我国。大麦在我国是很古老的作物,据考证,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象形文字以及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代表大麦的文字。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任地篇》中有“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始正式有大麦一词。西汉以前我国各地均种植大麦,在黄河、长江流域和西北旱漠地区广为栽培。 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啤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麦成为啤酒生产必需的主要原料,是啤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直接关系到啤酒工业的发展。大麦容易发芽,酶系统完全,制成的啤酒别具特色。作为啤酒原料产业,大麦也由原来的在农业生产中处于不起眼的小杂粮地位,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大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也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而趋向于酿造用途。啤酒大麦的名称也随之而来。啤酒大麦在我县的种植正处于这个阶段,1986年,我县从甘肃省农科院引进啤酒大麦莫特B—23、莫特44、黑引瑞三个品种试种成功。进入90年代后,因这三个品种产量、抗逆性、商品率均不理想,被法瓦维特(匈84)所替代。之后,县委、县政府把啤酒大麦作为全县的重点特色产业来抓。1999 -2000年,县农技中心先后引进甘啤2号、甘啤3号、哈林顿、哈瑞特等品种,在啤酒大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我县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到12.17万亩,较1999年增加5万亩,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我县“金域”牌麦芽获2001年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中国质量协会认定为“质量过硬品牌”优质麦芽。 2002年,由我县农业技术部门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啤酒大麦生产技术规程》已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颁布,作为地方标准在全省实施,2010年我县农业技术人员又对该标准进行了制修订,并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颁布了《永昌县啤酒大麦生产技术规程》。2003年,我县被列为全国啤酒大麦种植标准化基地示范县。当年全县啤酒大麦种植面积27万亩,年产量达到15万吨。2010年我县又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现实状况 2007年,我县优质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 占全国总产量的15%。全县农民人均来自啤酒大麦的收入达到930多元。而且啤酒大麦种植品种不断更新优化,品种以甘啤4号为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县内建有八一麦芽厂、烟台麦芽厂、金穗麦芽厂等麦芽加工企业9家,啤酒麦芽年加工能力达26万吨。我县已成为全国啤酒原料种植与国产麦芽生产加工第一县。我县生产的啤酒大麦籽粒饱满,千粒重、发芽率、浸出率高,某些理化指标明显优于国家标准和优级澳麦,是啤酒大麦的最优产区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金域”、“河西走廊”、“宝源”、“绿洲源”、“乌牛”、“三强”等六个品牌的麦芽,以95%的优级率畅销全国18个省市,与“华润”、“青岛”、“燕京”等20多家大中型啤酒集团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产品供不应求。

永昌胡萝卜

永昌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商周战国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辖地,自西汉武帝置县,到元初的千余年间,曾设鸾鸟、番和、显美、焉支等郡、县。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永昌县充足的光热资源、病虫害少以及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胡萝卜的生长,历史上早就有种植,种植历史悠久。 永昌胡萝卜的由来:汉朝时 公元前138年 汉武帝派张骞首度出使西域,后逐渐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中原人民和西域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西域的很多瓜果蔬菜就是在那时传入汉土中原的除了胡萝卜、胡豆、胡瓜、胡桃、 胡椒、还有葡萄、西瓜、苜蓿等 。匈奴人很早时被含糊地被统称为"胡人"。张骞带回此物后,人们不知其真正的名称,观其形好似我们的萝卜,只是个体小而已,因是自“胡地”而来,就定名为“胡萝卜”了。因此证明永昌种植胡萝卜历史悠久,中原地区的胡萝卜既是由古时属“胡人”地区的永昌县传入中原地区而由此得名的。 新中国建立后,县内清河、城郊、河西堡、一带的农户在庭院周围利用空地或在小麦地中套种胡萝卜。在60—70年代,城关镇的北海子、金川东、焦家庄乡南北泉等条件适宜地区,由生产队统一安排种植,8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取得较快的发展,胡萝卜种植面积也大增,品种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进入90年代,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消费也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化,保健佳品胡萝卜以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倍受人们青睐,普遍进入百姓家庭,成为蔬菜市场亮丽的风景。市场的需求促进了胡萝卜生产的发展,而我县城郊地区特殊的气候地理和水源优势又为胡萝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金川东、北海子、红庙墩、梅家寺、南泉等村,因人多地少,人们的眼光转向了城郊型蔬菜产业,农户对胡萝卜这一传统蔬菜进行了开发,成为了永昌县最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依托甘肃省农科院、县农技中心等技术单位,选择出了皮红、肉红、芯红、表皮光滑、歧根少、肉质细嫩、质密脆甜的嘉利七寸等新品种,产量达到了每亩4000千克以上,高的可达6000千克,效益非常可观。农户总结为“家种一亩胡萝卜田,手头不缺零花钱”。许多外地客商到永昌寻找金川东胡萝卜基地,争先收购。胡萝卜产品不仅占领了当地市场,而且以质优价廉远销到北京、广州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等地,成为陇货精品,享誉海内外。同时也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使种植胡萝卜的农户获益匪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使胡萝卜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永昌县编制了绿色食品胡萝卜生产技术规程,并在生产中全力推行。在产销过程中大力扶持坤发等高原夏菜专业合作社,同时紧紧依托金农农业园、春芽食品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以胡萝卜为主的我县高原夏菜生产基地被甘肃省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永昌新地菜业和永昌金农农业园两个企业分别取得了胡萝卜的国家A级绿色认证。2003年,永昌县生产的胡萝卜产品,在中国(北京)首届沙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评为“名优产品”。

永昌肉羊

永昌县肉羊养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4000多年前,境内东大河、西大河流域和金川河畔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吸纳祁连冰雪,世代耕牧。永昌境内发现的鸳鸯池等十二处马家窑时期半山和马场类型的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公元前二千三百多年前,永昌地区就出现了畜牧养殖业。后期的沙井文化,更与游牧民族密切相关。《史记》和《汉书》所记载的春秋、战国至西汉前期,今永昌县一带畜牧业达到长足发展,水草丰美,牛羊塞道,畜牧为天下饶。“境内草原广,宜畜牧”(引自《永昌县志》),据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越焉支”击败匈奴贵族,匈奴远遁悲切的歌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蕃息,亡我焉支山(今大黄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中六畜即以牛、羊为主,大黄山位于今甘肃永昌县和山丹县之间。当时少数民族在永昌县经营的畜牧业生产已有规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是永昌肉羊养殖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 从晋朝以来,大黄山以南的大马营滩,祁连山北麓的大河坝滩,一直为皇家牧场。隋炀帝在此置官营牧;西夏和元朝时,永昌县的畜牧业发展也有很大发展。明洪武三十年(1397)在甘肃设行太仆寺,管辖十二个卫和三所的骑操马匹。永昌境内的马营沟、大马营沟、骟马墩等地皆是官方牧马的重要场所。清代时期,永昌县除部分草场为官马饲养地而外,境内民间畜牧业亦很发达。据《永昌县志》乾隆五十年(1785)本所记,当时民食“三餐率以面为主,米间用之,牛、羊肉甚贱,故贫家亦得常食”,便是明证。清朝末,县境内沿祁连山一带仍为半农半牧区,以牧为主。 位于永昌县城南312国道旁的三尊古罗马人花岗石塑像,是当地政府1994年12月特制的纪念性景点。雕塑二男一女,中间的长者为汉朝官员,长袍古装;左右一男一女身材壮实,眼窝深凹,头发卷曲,西域民族人种特征显著;男女雕塑右侧分别雕刻有一束麦穗和一只羊,他们目光深情地眺望着远方,整个雕塑肃穆庄重,给人以遥远的时空穿越感。塑像前面的一方黑色花岗石上刻有四个大字:“骊靬怀古”,塑像背后的台基上有一块黑色花岗石碑文:“公元前53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克拉苏集七个军团之兵力入侵安息(伊郎一带),在卡尔来遭围歼。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突围,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经多年辗转,于公元前36年前后,相继从大月氏匈奴归降西汉王朝,被安置于今永昌县者来寨。汉称罗马为骊靬,故设骊靬县,赐罗马降人耕牧为生,化干戈为玉帛。将永昌的肉羊养殖历史推进到了中西方结合的历史高度。     永昌第一名吃“永昌羊羔肉垫卷子”又称“则徐羊肉”,据《甘肃史话丛书》:“林则徐抵新疆路经永昌留诗河西”描述,“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自从林则徐开始西行就罪,随着离朝廷渐行渐远,朝中那股阴冷之气也就渐趋淡弱,而民间和中下层官吏对他的热情却渐渐高涨。林则徐自浙江出发后,一路西行,接受着为英雄壮行的洗礼。不论是各级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争着迎送,都想尽力为他做一点事,以减轻他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山高皇帝远,民心任表达,途径甘肃永昌时,县知事到离县31里外的驿站恭迎,热情接待,原本专为林则徐等一行人准备的永昌地方名吃“黄焖羊羔肉”,但因迎送人员增加,人多肉少,于是接待人员临时改变将民间的一种吃法做了出来,即将永昌民间食用的手擀面,加点葱花等作料,做成卷子,放入羊肉汤中,与羊肉一起炖煮熟后装盘上桌,林大人一边品尝,一边对随行人员说,永昌的羊羔肉垫卷子真是西地之美食,而西地的美食在江南是无法找到的。随行人员越吃越觉味道独特、鲜美,都说这种吃法太美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永昌羊羔肉垫卷子”一直作为金昌市的当家接待菜招待了来视察工作的邓小平、江泽民、张德江、方毅、王志珍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近年永昌县召开的“骊靬国际旅游节“品味骊靬 感知永昌”文化节”上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史芬娜女士、意大利外国专家组织总裁恩里克先生等来自意大利等世界各地的宾客及国内知名文艺界人士: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世界高空王子阿迪力,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中国海政歌舞团首席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于紫菲等人也对永昌美食“永昌羊羔肉垫卷子”赞不绝口;“永昌肉羊”因此声明远播,久负盛名。 截止2012年武都区在海拔1000米-1900米适生区域基本实现花椒全覆盖,其规模由80年代初的4万多亩发展到96.98万亩的生产规模,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花椒销售额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花椒纯收入168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半壁江山,花椒成为我区农民增收和财政解困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肃南马鹿鹿茸

1、历史渊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现辖6乡2镇、9个国有林牧场、101个行政村和3个城镇社区,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1个民族,总人口3.62万,其中农牧业人口2.43万,占67.1%;少数民族人口1.96万,占54%;少数民族中裕固族近1万人,占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 县境内草畜、矿藏、水能、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有草原171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142万公顷,是甘肃省最大的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县,甘肃马鹿饲养量达到893头;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7种,分布在228处;有河流33条,年出境水量4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00多万千瓦;祁连山横贯全境,有水源涵养林33万公顷,是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库”。境内既有始建于北魏时期的马蹄寺、文殊寺、金塔寺等历史文化遗迹,又有草原森林、雪山冰川、大漠戈壁等自然风光,还有裕固族独有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有较强的优势。 肃南因地处肃州(酒泉)以南而得名,为裕固族聚居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曾先后有狄、戎、乌孙、月氏、匈奴等古代民族游牧。匈奴之后,汉置河西四郡,祁连山地区分属张掖、酒泉两郡。北魏灭北凉后,张掖郡改为甘州,隋大业年间改为张掖郡,唐又改为甘州郡,祁连山地区归属甘州。后甘州回鹘政权统治达140余年,又被西夏所破,元朝在这一带设甘肃行省,首府设在甘州。明朝洪武年间,游牧在关外的撒里畏吾尔先后入关,迁居甘州、肃州南山,成为这一地区的常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肃南地区大体上属甘、肃二州管辖,地界在疏勒、托莱、八字墩、黄番寺、黑河上游西岸以及祁连山北麓沿山各地和东西海子一带。 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区段,积淀了大量的古老文化和历史文明,诸如古城遗址、石窟艺术等,肃南县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历史上曾经生话过突厥、羌、旬奴等民族,留下灿烂历史文化。在人文特征上,独特的民族风情,品位绝佳的石窟艺术,以及众多的古墓遗址更是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成为吸引游人的胜地。? 2、裕固族风俗 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先祖可追溯唐代时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8世纪中叶,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史。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时,经过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协商讨论,一致同意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作为全民族统一的新的民族称谓,因而自此正式使用“裕固”族这一称谓作为本民族的正式名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裕固族将近有1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裕固依居祁连山北麓,那儿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因而生活在这里的裕固人民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主要饲养绵羊、山羊、牦牛、马鹿、犏牛、黄牛、马和骆驼等。肃南县明花乡属戈壁绿洲草原地带,那里的裕固族仍然以畜牧业为生,而黄泥堡裕固族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肃南县裕固人大部分以畜牧业为主,居住在帐篷里。过去是住圆锥形的由四、六、九根木柱支撑的帐篷,1958年后改用藏式方形帐篷。帐篷是用牦牛毛和山羊毛织成毯子后缝制而成的,既遮风又挡雨,便于拆卸和搭盖。裕固人的帐篷忌坐南朝北。少数定居的裕固族住砖房。家家户户养马、驴、骡、骆驼以备骑乘和运输。 裕固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因而,其在风俗习惯上也近似于藏族。但也有自己显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其服饰文化,尤其是服饰中的“头面”被称为精美的工艺品;民间文学方面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谚语、谜语等,而其民歌以曲调朴实优美而独具风格,叙事诗则以唱为主,以叙为辅,主要有《我们来自西志哈志》、《黄黛琛》等。在神话、传说中,保留着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观念等诸方面的原始素材。有些英雄传说故事中还保留有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非常古老的主题,如《贡尔尖和央格萨》、《三头妖怪的故事》、《猴媳妇的故事》等。传统体育方面有“摔跤”、“赛马”、“射箭”、“拔棍”、“大象拔河”等。节日方面有敬奉“点格尔汗”的原始崇拜活动,有跳护法、过会等佛事活动,有祭鄂博习俗。其丧葬习俗受藏传佛教影响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火葬、土葬、天葬。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等。 3、现时状况 肃南自治县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交通、邮电、通迅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牧村税费改革工作,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达到2.18亿元,第二产业达到9.69亿元,第三产业达到2.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1万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3.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2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3亿元。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45%以上的牧民实现了集中定居,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达到24.12平方米和41.59平方米,有线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53%和68%,农牧村道路通村率、通电率、自来水入户率和电话覆盖率分别达到97%、96%、61%和93%,百人电话拥有量达到30部。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自治县于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1998年被省上命名为牧区小康县。

肃南牦牛

1、历史渊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现辖6乡2镇、9个国有林牧场、101个行政村和3个城镇社区,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1个民族,总人口3.62万,其中农牧业人口2.43万,占67.1%;少数民族人口1.96万,占54%;少数民族中裕固族近1万人,占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 县境内草畜、矿藏、水能、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有草原171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142万公顷,是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牦牛基地县;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7种,分布在228处;有河流33条,年出境水量4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00多万千瓦;祁连山横贯全境,有水源涵养林33万公顷,是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库”。境内既有始建于北魏时期的马蹄寺、文殊寺、金塔寺等历史文化遗迹,又有草原森林、雪山冰川、大漠戈壁等自然风光,还有裕固族独有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有较强的优势。 肃南因地处肃州(酒泉)以南而得名,为裕固族聚居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曾先后有狄、戎、乌孙、月氏、匈奴等古代民族游牧。匈奴之后,汉置河西四郡,祁连山地区分属张掖、酒泉两郡。北魏灭北凉后,张掖郡改为甘州,隋大业年间改为张掖郡,唐又改为甘州郡,祁连山地区归属甘州。后甘州回鹘政权统治达140余年,又被西夏所破,元朝在这一带设甘肃行省,首府设在甘州。明朝洪武年间,游牧在关外的撒里畏吾尔先后入关,迁居甘州、肃州南山,成为这一地区的常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肃南地区大体上属甘、肃二州管辖,地界在疏勒、托莱、八字墩、黄番寺、黑河上游西岸以及祁连山北麓沿山各地和东西海子一带。 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区段,积淀了大量的古老文化和历史文明,诸如古城遗址、石窟艺术等,肃南县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历史上曾经生话过突厥、羌、旬奴等民族,留下灿烂历史文化。在人文特征上,独特的民族风情,品位绝佳的石窟艺术,以及众多的古墓遗址更是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成为吸引游人的胜地。 2、裕固族风俗 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先祖可追溯唐代时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8世纪中叶,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史。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时,经过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协商讨论,一致同意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作为全民族统一的新的民族称谓,因而自此正式使用“裕固”族这一称谓作为本民族的正式名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裕固族将近有1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裕固依居祁连山北麓,那儿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因而生活在这里的裕固人民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主要饲养绵羊、山羊、牦牛、犏牛、黄牛、马和骆驼等。肃南县明花乡属戈壁绿洲草原地带,那里的裕固族仍然以畜牧业为生,而黄泥堡裕固族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肃南县裕固人大部分以畜牧业为主,居住在帐篷里。过去是住圆锥形的由四、六、九根木柱支撑的帐篷,1958年后改用藏式方形帐篷。帐篷是用牦牛毛和山羊毛织成毯子后缝制而成的,既遮风又挡雨,便于拆卸和搭盖。裕固人的帐篷忌坐南朝北。少数定居的裕固族住砖房。家家户户养牛、马、驴、骡、骆驼以备骑乘和运输。 裕固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因而,其在风俗习惯上也近似于藏族。但也有自己显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其服饰文化,尤其是服饰中的“头面”被称为精美的工艺品;民间文学方面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谚语、谜语等,而其民歌以曲调朴实优美而独具风格,叙事诗则以唱为主,以叙为辅,主要有《我们来自西志哈志》、《黄黛琛》等。在神话、传说中,保留着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观念等诸方面的原始素材。有些英雄传说故事中还保留有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非常古老的主题,如《贡尔尖和央格萨》、《三头妖怪的故事》、《猴媳妇的故事》等。传统体育方面有“摔跤”、“赛马”、“射箭”、“拔棍”、“大象拔河”等。节日方面有敬奉“点格尔汗”的原始崇拜活动,有跳护法、过会等佛事活动,有祭鄂博习俗。其丧葬习俗受藏传佛教影响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火葬、土葬、天葬。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等。 3、现时状况 肃南自治县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交通、邮电、通迅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牧村税费改革工作,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达到2.4亿元,第二产业达到9.23亿元,第三产业达到2.8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64:20,人均GDP达到41365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3.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2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31亿元。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45%以上的牧民实现了集中定居,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达到24.12平方米和41.59平方米,有线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53%和68%,农牧村道路通村率、通电率、自来水入户率和电话覆盖率分别达到97%、96%、61%和93%,百人电话拥有量达到30部。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自治县于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1998年被省上命名为牧区小康县。

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美丽的祁连山麓,有一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森林茂密,矿藏丰富,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风光秀丽。这就是裕固族人民的家乡。裕固族共有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有三种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公元11世纪中叶到16世纪,河西回鹏人与邻近各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裕固族。明朝初年,裕固族东迁入关,在祁连山一带放牧,史书上曾称他们为“黄番”、“西番”等。他们自称“晓平尔”、“洒喇尧乎尔”。1953年以“裕固”作为本民族的正式名称。裕固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别具一格的青葩。民歌,是裕固族最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职业歌手,他们主要为举办丧葬嫁娶等的家庭演唱。唱歌在他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裕固族有句俗话说:“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在裕固人放牧的草原和山坡上,可以看到数不清的牛羊,并随时会听到引人入胜的歌声。裕固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裕固族人民擅长造型艺术。他们编织的毛袋、毯子和马缓绳都织有图案,妇女的衣领、衣袖和布鞋上绣着各种花、草、鱼、虫、兽等,色彩绚丽谐调,独具特色。民俗风情(服饰、礼仪、生活习俗、禁忌等) 剃头仪式:裕固族的习俗十分有趣,首先是儿童剃头要举行仪式。儿童满周岁或三岁第一次剃头时,要选定吉日,请来客人,举行隆重的仪式,目的是预祝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客人们要带着钱、哈达,舅舅家带着牛犊或羊羔、马驹等礼物来参加仪式。孩子先由母亲领到舅舅跟前,另有一人端着盘子,上面放有剪刀和奶、酥油、惜粑做成的裸子。舅舅先把酥油裸子套在孩子头上,剪下一缕头发在盘子里,用手指蘸酥油点在孩子的额头上,抹到孩子嘴里,说着吉祥的话。紧接着,其他亲友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剪下一缕头发,同时唱着歌,到最后大家一齐高唱祝福歌,再由舅舅将头发都剃光,只留头顶的一小撮。之后,主客共同举杯、欢宴。饮食:裕固族人民的饮食,牧区以酥油、格粑、乳制品为主,农区以粮食、蔬菜为主。款待客人要献全羊或羊背子。他们喝的茶,除放盐和鲜奶外,还加放草果和姜片。热滚滚的奶茶冲开碗里的炒面、酥油、曲拉(奶制品),香味扑鼻。裕固族肉食的品种很多,主要有手抓羊肉、“肉肠”和“支果于”。“肉肠”是把羊脖肉和里脊肉切碎后拌上调料熟面,装进肥肠煮熟而成。“支果干”是将羊肝脏等切碎,拌上熟面、葱、蒜做成的,吃时切成薄片,蘸蒜泥和醋。忌吃马、骡的肉。服饰:裕固族服饰也很有特色。男子戴毡帽,穿高领的左大襟长袍,柬红蓝色腰带,穿高统靴。女子也穿高领长袍,衣边绣有图案花纹,饱子多数是绿色或蓝色,外罩一件鲜艳的高领坎肩,脚蹬长简靴、头戴喇叭形的毡帽。裕固族人讲究戴耳环、手镯、戒指和其他佩物,如有些年老的男性仍保持左耳戴耳环、腰挂腰刀、火镰、火石、小怫像、鼻烟壶、小酒壶等的装束。(生活习俗)裕固族牧民以帐篷为家。过去是住圆锥形,由四、六、九根木柱支撑的帐篷。1958年后改用藏式方形帐篷。帐篷是用牦牛毛和绵羊毛织成毯子后缝制而成的,既遮风又挡雨,便于拆卸和搭盖。裕固人的帐篷忌坐南朝北。帐篷正上方过去是摆神位的地方,现在多是放置家具、收录机、电视机等物。左边是用木板拼接成的板炕,上面叠放着被褥、毛毯,来客也请到炕上就座,而且按不同的辈分分坐不同的位置。帐篷右边放置奶桶、锅碗等用具。中间是炉灶。烧火做饭就在这里。帐篷顶端有天窗。在定居放牧和农业地区,裕固族的住房则多以土房为主。经济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裕固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了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经济,基本上实现了定居放牧,兼营狩猎、农业。改革开放以来,裕固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裕固族和各族人民一起曾多次进行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裕固族地区,裕固族人民为红军送粮带路,救护伤病员,有的光荣牺牲,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嘉峪关洋葱

嘉峪关洋葱有红皮、黄皮、白皮三种。由于嘉峪关光热资源充足以及品种特性,与其他产地的洋葱相比较,主要表现为:色泽艳丽,单果大,产量高;鳞片紧密、收口好、肉质层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硬度高,耐储运。

河西走廊葡萄酒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这段狭长地段介于北纬36°~40°,是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河西走廊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全部来源于此,这里的酿酒葡萄成熟缓慢而整齐,糖分积累充分,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果皮色泽均匀,保证了河西走廊葡萄酒具有晶莹悦目的颜色,馥郁优雅的香味,醇厚柔谐的滋味,构成了河西走廊葡萄酒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