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特产

兰州冬果梨

兰州冬果梨属白梨系统,有大小冬果之分,产于适合梨树生长的1400—1800米海拔的兰州市,果树树龄在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果呈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53-369克,纵横径为6.9cm×6.2cm-9.5cm×8.7cm,皮较薄,且表面密布细小浅褐色果点,果肉呈水白色、细脆、汁多、味浓、酸甜适口。

龙湾苹果

白银龙湾苹果主要品种为红富士。果实近圆形,端正美观,平均单果重220克,最大果重400克。 果皮色泽鲜艳、光亮红润,红中透粉,颜色有条红和片红;果肉淡黄色,果肉紧致。果实甜而脆,水分多、质细汁多,皮薄果核小,口感佳,品质优,耐贮运。

条山梨

条山梨在景泰县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在黄河沿岸已有梨的栽培,目前主栽品种为早酥梨、黄冠梨,品质细嫩酥脆,石细胞极少,果心小,风味酸甜适口;景泰枸杞鲜果橙红色,果实圆柱形或椭圆形,干果纺锤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果皮柔韧,肉质柔软,味甜,具芳香气味。

天祝白牦牛

天祝的藏语名称为“华锐”或“华热”,是“崇尚白色的英雄部落”或“英雄的部落”的意思。在天祝(华锐或华热)流传着更多的关于驯化和养殖白牦牛的故事,如《白牦牛与果洛》、《药水泉和白牦牛》、《白牦牛走进了土蕃》、《华锐人为什么爱唱歌》等,其中《华秀与白牦牛》 则讲的是天祝人与白牦牛的缘源关系:古时候,华锐人的祖先华秀与哥哥阿秀居住在西方遥远的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牛羊众多,草原退化,于是华秀决定告别哥哥,另寻草场。华秀祈祷山神指引,此时,一位身穿白色战袍,骑着白色骏马的神灵出现在天空,并随着一朵白云向东方飘去。华秀会意,便告别哥哥,带领自己的部落,赶着牛羊向东进发。当他们快要走出一个石峡时,所有的黑色牦牛发出了阵阵痛苦悲切的叫声,并不愿前行。大家明白了,是牦牛通人性,故土难离的表现啊!人们见此情景,也禁不住泪流满面。这时,身后那巍峨的雪山深处,出现了一头白牦牛,它像雪一样洁白,漂亮而威武。它吼叫着,向峡口冲去。奇迹出现了,牛群停止了哀叫,并随着白牦牛向峡口冲去。于是整个部落便又开始前进了。 当人们尾随着牛群走出峡口时,眼前却是一片惨景:所有的牦牛全倒下了,只有那头白牦牛正和一条黑色巨怪角斗,斗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人们非常惊恐和紧张,都在为白牦牛担心。突然,黑色巨怪一声惨叫,便不知去向。白牦牛用它的勇猛和尖利的犄角战胜了巨怪。 这时有一头受伤的小母牛不停地哀叫,白牦牛用舌头舔着那头可怜的小母牛,黑色的小母牛顿时变得通身雪白。 正当华秀和他的部落痛苦绝望之时,那位穿白色战袍、骑白色战马的神灵重新出现在天空,于是人们又继续前行。不知经过多少艰难险阻,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多少路程,终于有一天,天空中的山神和白马突然降临地面,一座雄伟壮丽的雪山横亘在人们面前,这就是马牙雪山。这儿草场广袤,草盛林茂,溪水潺潺,山泉叮咚,是一块驻牧的好地方。华秀望着眼前的一切,高兴地对大家说,是白牦牛把我们带到了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大家便不再前进,定居下来。从此,华秀和他的部落便和白牦牛生活在这里,这里就成了华锐藏区(天祝)。 这则故事生动地讲述了华锐藏区和白牦牛的来源和形成,是骑白马、穿白袍的山神和威武的白牦牛把他们带到了天祝。同时也表述了华锐藏族崇尚白色的这样一种意念。 凡此种种,说明了牦牛“白变种”出现的时代并不是很晚,在驯化其它牦牛的过程中,白牦牛个体已经出现了。当时的白牦牛尽管在畜种中占据的数量不大,但已经存在并繁衍生息。当然,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仅仅只是参考。 清嘉庆年间著名学者张澍(甘肃武威人)所著《凉州府志备考?物产卷一》中记载:“白牛食雪山肥草,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合旃檀(《楞严经》)”。这里的白牛即白牦牛。至明、清两代,天祝藏、蒙等民族“不植五谷,唯事畜牧,逐水草,插帐而居,放牧马、牛、羊兼养猪,犹以产白牦牛、岔口驿马而闻名”(乔高才让,武威日报,2002年)。此类记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水草丰美,白牦牛发展的景象。 牦牛专家陆仲麟先生根据我国牦牛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将中国的牦牛划分为西南高山峡谷型、青藏高原型、祁连山型三个不同的生态类型,他将天祝白牦牛划分在祁连山型牦牛类型中。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西南高山峡谷型、青藏高原型牦牛纯黑色个体占60-70%以上,祁连山型牦牛纯黑色个体占50%左右,其它如花、褐、灰、青、白色都有。特别在祁连山型牦牛中,白色个体的比例较高,一般占2-4%。大多数白牦牛全身被毛为纯白色,但眼圈、角、蹄壳是黑色,这些牦牛在生活力、生产力方面与其它黑牦牛无差异。还有一些白牦牛不但被毛为白色,而且皮肤、角、蹄壳和眼圈全为白色,这种牛适应性差,生活力低下,实际上属“白化病牛”。他认为天祝白牦牛就是在前一种白牦牛的基础上,在市场需求的诱导下,经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陆仲麟,《牦牛育种及高原肉牛业》,甘肃人民出版社)。这是前面提到过的“白变种”到形成一个“白品种”的概括和总结。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史过程。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著名牦牛专家、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的奠基人张容昶先生,在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的基础上,从天祝白牦牛分布的地理区位特点、天祝县的行政归属变迁、天祝白牦牛的市场及产品特性等方面全面分析和阐述了天祝白牦牛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他认为,历史上的天祝地区人烟稀少,水草丰美,藏族牧民逐水草游牧,当时就有少量的白牦牛个体存在,由于白牦牛的毛(特别是尾毛),不仅是当时给朝庭的贡品,而且易染色,经济价值高,是远销国内外的珍品,可制作古戏装和圣诞老人的胡须、蝇拂、刀剑缨穗及假发等,加之肉质鲜嫩,食之有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地理位置上,天祝离兰州、武威近,因此,来天祝收购白牦牛毛、肉的商人颇多,促使当地牧民历来就注重繁育白牦牛。可以说,天祝白牦牛是在原有少量白牦牛的基础上,不断选育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畜牧业,积极开展白牦牛的选育工作,1950年成立了天祝藏族自治县,1960年,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对白牦牛进行了资源普查,白牦牛占全县牦牛总数的27.3%,经过科技工作者发现、挖掘、研究和保护发展,使白牦牛的数量迅速增加,质量显著提高。1980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天祝白牦牛”,1983年本品种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1984年列入《中国牛品种志》。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领导小组和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专门从事天祝白牦牛的保种选育工作,并确定了“肉毛兼用”的选育方向,制定了选育计划、《天祝白牦牛评级试行标准》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建立了选育区和育种核心群,使天祝白牦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得以科学有序地进行。 综上所述,天祝白牦牛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是在经济、区位、生态、宗教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少量“白变种”的基础上,经产区各族劳动人民,特别是藏族人民,长期保护选育而发展起来的,是天祝各族人民对祖国乃至世界做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