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调兵山市特产

铁岭大米

铁岭是传统稻米产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80万亩以上,正常年产量6亿公斤以上,2007年开始至今建立了30个国家级和省级万亩示范区。铁岭大米米质半透明或透明,色泽青白有光泽,具有本区域大米固有的自然清香味。2018年8月,“铁岭大米”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铁岭榛子

铁岭榛子的果实为坚果,外观形态呈尖顶形或圆柱形,表面光滑,呈自然黄色、棕色;尖顶形榛子顶部略尖、底部略平,圆柱形榛子短钟状;榛果炒熟后俩手一拍榛壳即开。榛仁由种皮和2片子叶组成,种皮呈黄褐色,子叶呈黄白色;榛仁口味纯正,清香适口。

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契丹辽国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食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元明清至建国前后,牛已成为辽宁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需求呈下降趋势,对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辽宁畜牧人通过引进法国大型肉用牛品种夏洛莱,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历经40年,育成辽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点,已是辽宁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畜牧饲养品种。目前,辽育白牛开发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工作”,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基本形成,辽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辽宁绒山羊

辽宁东部地区农民饲养山羊历史悠久。在沈阳新乐遗址,发现辽沈大地在7000年前就已经有猪、羊饲养。辽宁绒山羊是在辽东地区优越的生态条件下,经过民间长期自群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1955年11月首先在盖县被官方发现。1959年,辽宁省农业厅组织全省开展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被专家们认定为优良地方品种,时称盖县绒山羊。1964年8月,农业部领导电告辽宁省农业厅:“辽宁要从全国出发,繁育好盖县绒山羊,支援各地”。1980年,在全国统一的畜禽品种调查中,发现在盖县周围的岫岩、凤城、宽甸等地也有类似的绒山羊,所以改称辽宁绒山羊,并在盖县建立辽宁省绒山羊种羊场。此后,经过20多年的系统选育,辽宁绒山羊产绒量居世界白绒山羊之冠,有“国宝”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