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尔沁婚礼风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地区。   经过漫长的岁月,科尔沁婚礼积累了丰富的风俗文化内容和极其完备的仪式流程。基本内容有寻媳、提亲、设小型哈达宴、大型哈达宴、聘礼宴等订婚细节;有看吉日确定结婚日期、邀请客人、男方新蒙...

  东北二人转分布在科尔沁地区的城乡及周边的旗县市区。1909年,东北军阀张作霖在科尔沁地区建立了地段窝堡(三义堂),大量汉人移民来此开荒种地,同时带来了起源于东北的民间艺术二人转。   流传于科尔沁地区的东北二人转融合了蒙古族的安代音乐,...

  好来宝,汉语意为“连韵说唱”,是蒙古族的曲艺形式之一,流布于内蒙古各地。蒙古族分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促成了“一个人、一把琴、一台戏”这一艺术形式的产生。据史料记载,公元12世纪初已有完整的好来宝艺术形式,清末民初时期,民间艺人的演唱十...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内蒙古部分市县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民间艺术互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民间剪纸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产物,...

       格萨(斯)尔是蒙、藏两个民族人民共同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蒙、藏人民智慧的结晶。格萨(斯)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

       蒙古族四胡,又称蒙古四弦琴,属拉弦类内弓乐器。蒙古四胡由古代库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演变而来。以说唱为主要传播手段的蒙古族吸取奚琴的精华,创造出了极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蒙古四胡。现普遍流传于内蒙古通辽市、兴安盟及东北、华北等部分...

       查玛是蒙古族传统的舞蹈形式,另有“恰木”等译法,民间俗称“跳鬼”。明万历六年(1579年)前后便随藏传佛教一起传入内蒙古地区,蒙古人称之为“查玛舞”。查玛分布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阿拉善盟等地区。        查玛舞分为祭祀...

  库伦旗被称为“中国荞麦之乡”,荞面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物。   库伦旗在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 建旗。早先定居于库伦一带的蒙古人由游牧转为农耕,开始种植荞麦,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荞麦饮食文化,能够制作...

  科尔沁服饰起源并流行于成吉思汗大弟哈撒儿后裔所属的科尔沁部落。   科尔沁服饰根据性别、年龄、季节和场合的不同,款式和色彩略有区别,而总体上依旧沿袭着蒙古袍的基本形制以及配戴帽子和饰物的着装习惯。科尔沁服装包括皮帽、毡帽、绸缎头巾、白茬...

       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产生、流传于哲里木盟达尔罕旗(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是以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真实故事为内容的长篇叙事性民歌。        嘎达梅林,本名那达木德,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达尔罕旗。他通蒙汉文,1...

  “乌拉灸疗术”是蒙医传统疗术之一,属蒙医传统疗术的灸疗范畴。流布于蒙古族居住的内蒙古、东北、西北各省区及蒙古国、俄罗斯。   藏医经典《四部医典·总则本》即有“蒙古灸”的记载。18世纪,蒙医学家伊喜巴拉珠尔在《甘露四部》中将乌拉草的采集...

  科尔沁正骨术是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骨伤治疗方法,是蒙古族医学的组成部分,分布于内蒙古各地。   蒙古民族从事狩猎和畜牧业,骨伤频繁,于是在实践中逐步发明创造了正骨术。科尔沁正骨术创始人萨满“渥得根”(女巫医)娜仁·阿柏师从科尔沁萨满大师赫布...

  皮影戏是以东北皮影音乐唱腔为基础,兼容多种皮影派系和其他曲艺形式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板腔体系的综合艺术。清光绪年间,草原放垦,随内地农民大批迁入的同时,皮影戏也随之传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及通辽市开鲁县一带。   皮影戏在内蒙古东部流传的...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雅布干乌力格尔意为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又称“呼瑞乌力格尔”,产生于明末清初,现分布于兴安盟、通辽市等地科尔沁草原上的农牧区。   雅布干乌力格尔说唱题材广泛,或歌颂英雄,或赞美爱情,或描绘风光,一切社会现象无...

  鹿棋是蒙古族传统棋牌游戏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部落时期,游牧民族地区的先民们通过观察自然和总结生产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形成了部分棋牌游戏的雏形。后经过匈奴、鲜卑、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传承至今。考古学者在古老的阴山岩画中发...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具制作技能。   科尔沁马具以独特的工艺和款式风格有别于其他地区。其马具制作主要分为:   一、马鞍:由鞍桥、鞍垫、鞍韂、座垫、肚带、鞍鞘、马镫及其它木制、玉石、金属装饰等制成。...

       巴拉根仓的故事是数百年来在内蒙古民间广泛流传的以巴拉根仓为主人公,表现其诙谐、智慧的民间故事。在蒙古草原上,几乎人人都能讲其一到两个故事。        巴拉根仓这个人物,是否有其人,说法不一。人们往往把一些幽默而机智的人,称...

       蒙古族民间故事数量浩瀚,内容丰富,在蒙古地区广为流传。它以活态的艺术语言记录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爱憎倾向和传统习俗,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

       科尔沁潮尔史诗,民间称“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意为“镇魔故事”,讲述天神下凡脱胎人间的英雄迅速成长,在英雄——巴特尔以及天神的帮助下消灭恶魔——蟒古思,保卫家园、捍卫和平的故事。它是蒙古族古老英雄史诗的地方变体,其渊源不少于千...

       蒙古博是蒙古民族最初信奉的一种原生宗教,又称萨满教。蒙古博可追溯到蒙古社会的史前时期,成吉思汗时期被奉为“国教”。藏传佛教传入后,蒙古博每况愈下,逐渐从“国教”退至民间。现主要分布在通辽市、呼伦贝尔市的部分旗县。       ...

       安代起源于通辽市库伦旗,最迟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库伦以世居该地的蒙古族为主体,杂以后来迁居者,素有“五荒八旗”之说。由于不同部落、地域,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的相互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蒙古族文化的一枝奇葩——安...

  布鲁,蒙古语,意为投掷的棍棒,布鲁游戏就是投掷的游戏。据史料记载,布鲁的产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先民们将其作为狩猎工具和御敌武器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掷布鲁逐渐发展成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分为投远和投准...

  科尔沁婚礼风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地区。科尔沁东连吉林,南临辽宁,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科尔沁文化融合蒙古文化、辽文化和红山文化于一体。科尔沁的风俗文化也受其影响,体现出多种文化相融合的特征。   科尔沁婚礼经过漫...

  查玛是藏语音译,是一种宗教舞蹈形式,蒙古族称之为“查玛舞”。明万历六年(1579年)由西藏传入内蒙古地区并得到发展,现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蒙古族生活的诸多地区。   查玛舞分为祭祀查玛、米拉查玛、...

  开鲁太平鼓舞最早分布在通辽市西部开鲁县各镇场,现在集中在开鲁镇。太平鼓舞约在200多年前由辽宁的彰武、朝阳等地传入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后流传到开鲁等地,成为蒙古族、满族、汉族民众共同喜爱的民间娱乐性舞蹈之一。开鲁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宝石柱,男,蒙古族,1910年出生于辽宁省北票市黑城子。宝石柱自幼拜旺其嘎为师学习民间美术。清朝末期,他在奈曼旗的绰吉庙、和硕庙、博日和硕庙、衙门庙、大沁庙等庙宇雕塑了几千尊泥佛,绘制了万余幅壁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宝石柱于1...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通辽市开鲁县、兴安盟突泉县等地是多民族杂居、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工艺互相融化,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浓郁的民间剪...

  扎鲁特版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扎鲁特旗鲁北镇的莫日根先生首开先河,又经三代发展不断壮大,现已成为扎鲁特版画文化品牌之一。   扎鲁特旗版画作品以朴实、粗狂为基调,反映现实生活,主题鲜明,语言质朴而丰富,带有独特的底蕴和韵味。在此基...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创造了具有扎鲁特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蒙古族刺绣就以其绚丽多彩和风格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扎鲁特刺绣具有浓郁的历史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扎鲁特刺绣源于元朝,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上,元朝时期...

  潮尔,又称抄兀尔,蒙古族拉弦乐器,产生于13世纪蒙古草原。早在14世纪成书的《成吉思汗箴言》中,就有关于成吉思汗时代民间和宫廷里演奏潮尔的记载。   潮尔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外弓弦乐器,声音浑厚、悠扬。先民在祭祀、庆典、婚宴、那达慕、民间...

  四胡是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民间传统乐器。据史书记载,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四胡就已在蒙古草原上流行,清朝末年盛行于科尔沁草原,近现代广为流传,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四胡演奏家。   四胡由共鸣箱、琴筒、琴杆、弦轴、山口、琴码、琴弓等部件构成。共鸣箱...

  《格萨(斯)尔》是蒙藏两个民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蒙藏人民智慧的结晶。《格萨(斯)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它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

  岱日拉查意为“对口争辩辞令”,是蒙古族传统曲艺的一种,源自蒙古族古老的“斯其勒胡艺术”(语言斗智艺术),现流传于通辽市、兴安盟等地。   岱日拉查在表演上分为扎达盖岱日拉查(论战式争辩辞令)和比图岱日拉查(谜语式争辩辞令)两种, 内容涉...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蒙医正骨疗法是这里丰厚文化遗产中的代表。   蒙古族是马背民族,经常会遇到跌伤和骨伤,蒙医正骨疗法应运而生,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正骨医生。蒙医正骨疗法基本内容有:   三诊:望、问、切。做到手摸心会...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具制作经验,出现了众多的马具制作匠师,精湛实用的马具制作工艺已成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具制作融木工、刺绣、皮毛、金属等工艺于一体,在蒙古族传统手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鞍用柳木、榆木等打造而成,笼头、马鞍、马鞭、绳索等的制造采用...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现在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搏克...

  好来宝意为“连韵说唱”,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蒙古族人分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好来宝的表演主要有“当海”好来宝、“代力查”好来宝和“额乐古格”好来宝三种形式。“当海”好来宝即单口好来宝,其中又可分为古代无伴奏诉...

  “乌力格尔”是蒙古语,意为“蒙语说书”,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直在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的东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内蒙古通辽地区的雅步干乌力格尔是乌力格尔的一个分支,长期流传于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族民众之间。   雅步干乌力格尔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   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

  二人转是一种用东北方言说唱表演的民间曲艺形式,由东北大秧歌与莲花落融合而成。它形成于清代中期,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广泛流传。   二人转表演以两人及多人唱叙演出的“双玩意”和“群唱”为主,也有由演员扮演角色的“单出头”和“拉场戏”形式。“双玩意”...

  安代舞发源于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库伦体制是“政教合一”,寺庙林立,僧侣众多。清朝中期,各地闯关东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糅合铸就了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安代舞。   安代舞的起源有三十余种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情感细腻、曲调高亢、悠扬婉转、回味深长。它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长调民歌一般以蒙古语演唱,篇幅广、气息长、情感深,颤音运用细腻独特、曲调悠远,旋律、唱腔体现出草原民歌辽阔、粗犷的特色;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篇幅短小,节奏齐整...

  通辽市蒙古族四胡,蒙古语称“侯勒”、“胡兀尔”、“胡尔”,康熙朝编纂的《律吕正义后编》中称之为“提琴”。蒙古族四胡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类。高音四胡音色明快、脆亮,多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中低音四胡音色浑厚、圆润,擅长演奏抒情性乐曲,并主要为科尔沁民族说唱艺...

  科尔沁潮尔史诗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兴安盟一带,是蒙古族史诗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演述形式。科尔沁潮尔史诗用弓弦乐器潮尔伴奏,由专门的史诗艺人——潮尔奇以自拉自唱的形式进行说唱表演,讲述天神脱胎下凡成为可汗和英雄,与危害人间的恶魔蟒古思进行战斗,保卫家乡、捍卫和平的故事。史诗音乐曲调自成体系,共九...

  蒙古族长篇叙事歌“嘎达梅林”产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流传于周边许多地方。据不完全统计,近现代在科尔沁左翼中旗流传的蒙古族民歌有上千首,以《嘎达梅林》最具代表性。   “嘎达梅林”以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嘎达梅林起义事件为素材,全面记叙了嘎达梅林率领...

  巴拉根仓的故事在内蒙古民间流传甚广,尤以科尔沁草原为盛。巴拉根仓是民间机智人物形象,他的故事集中反映了蒙古族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尖锐的矛盾。劳动人民通过这个聪明而幽默的理想化人物抒发自己胸中的激愤和反抗情绪,讽刺、嘲笑、揭露和鞭挞残暴愚蠢、贪财如命的剥削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