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

  察干苏力德是大蒙古国建国时所树立的国徽。由一柄主苏力德和八柄陪苏力德组成,苏力德的缨子用银白色公马鬃制做,因而称九斿察干苏力德,即“九斿白旗”(亦称九足白徽)。   察干苏力德祭坛由主旗、斿旗、护旗神戟三部分组成。主旗顶部为山形镀金镔铁...

  十三阿塔天神祭祀,早在10世纪时,成吉思汗的十代先祖不忽·哈答吉开始祭祀“家族十三阿塔天神”。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哈特根部族的祖先巴音哈热传承了十三阿塔天神祭祀,成为“哈特根十三阿塔天神”,几经辗转后,移到沙尔利格苏木乌顺柴达木供奉至今。...

  京肯巴特尔(意为真正的英雄)木华黎祭坛,位于乌审旗和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吉汗乡京肯敖包村两处。   木华黎,蒙古部扎剌尔氏人,成吉思汗麾下八杰之首,成吉思汗赐木华黎为万户“济农”、封爵鲁国王、谥号忠武。1223年病故于山西解州闻喜(时年...

  鄂尔多斯蒙古部民间舞蹈达拉根巴雅尔来源于鄂尔多斯蒙古传统招福仪式,蒙古语称“达拉拉嘎”(即达拉拉根,汉语意为“招福”),是在鄂尔多斯蒙古部传承的成吉思汗祭祀、神灵祭祀、圣火祭祀等各种民俗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祈祷仪式。通常在成吉思汗祭祀、...

  萨冈彻辰祭祀地位于乌审旗图克镇梅林庙嘎查。原祭祀地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因清朝末年放垦逼迫迁至乌审境内。   蒙古族著名历史学家萨冈彻辰,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是蒙古民族三大历史巨著之一《蒙古源流》的作者。1669年他逝世后,由乌审...

乌审旗素有“歌海舞乡”的美誉。这里的“歌”除了指演唱的歌曲外,也包括传诵的诗歌在内。蒙古族民间口头诗歌起源于传统的游牧生活和劳动,至今仍是牧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为保存和发扬这一民间文化,乌审旗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通过举办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促...

  千百年来,蒙古族与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马成为蒙古族生活当中离不开的寄托。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了走马的驯养技艺。   马的交叉行走分为两种。一般情况下,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同时往前走,左前腿和右后腿并前行叫作“...

     祭火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蒙古族非常崇敬火神,并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火与火神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是家族兴旺的象征。   祭火仪式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少数家庭在腊月二十四举行。这天火神要...

  拜兴河位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发源于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察干淖尔牧业社的一眼小泉。据乌审召庙里的高僧桑斋尼玛和永东两位老人说,拜兴河的祭泉仪式可追溯到1774年在乌审召建立格艮尚(活佛府),“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祭祀。改革开放后,随着对文...

  蒙医五味阿尔汕疗术又称五味甘露药浴疗法,是蒙古族传统医学五种疗术之一,在“四部医典”、《甘露点滴》、家传手抄《验方剂》及蒙医专家巴·吉格米德《蒙医历史》等多部书中都有记载,流布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等地,以乌审旗应用最为广泛。   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