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三里镇特产

覃塘毛尖茶

古时平天山东面的贵县龙山村(今中里乡)是当时的茶叶产地,龙山村相隔的今贵港市港北区庆丰乡尚保存有清代的龙山古茶道,民国期间,贵县茶叶销售己沿珠江水系上至两湖、下到粤、广、澳,当时茶叶品质得益于平天山脉独特地理山候环境,造就了贵县茶叶的香醇品质,深受粤、广、澳等地欢迎。 五十年代初期,朱德同志为了南疆国防事业的需要,命广州军区在当时贵县的平天山上开发平天山军工林场,造松、杉林7万多亩。当时参与工作的林科工作人员中,一位福建省福鼎县籍的林科专家发现平天山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他断定在覃塘能种出高档优质茶叶。后经他多次向当地政府提议,位于平天山西南面的贵港市覃塘区,当时的贵县覃塘公社和覃塘供销社都高度重视,1966年覃塘公社和覃塘供销社联合派人远赴福建省福鼎县,把福鼎县名优茶种福鼎大白茶引回覃塘,由当时覃塘供销社在平天山下的松柏山一带种植,兴办覃塘供销社茶场,出产覃塘龙凤茶,1973年因龙凤茶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而定名为覃塘毛尖。1992年出版的由当时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里,覃塘毛尖茶已作为名茶录入其中。1993年版《广西年鉴》〔茶叶生产〕篇里重点提出大力发展覃塘毛尖,足见覃塘毛尖当时在广西茶叶产业里的名气和地位1989年覃塘毛尖茶被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覃塘毛尖茶再度跻身于全国名茶之林1、外在感观特征覃塘毛尖茶属烘青绿茶,覃塘毛尖茶外形条索肥嫩紧结、有锋苗、匀整,色泽灰绿光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匀嫩肥厚、黄绿亮。具体分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2、内在品质茶多酚16.4%~17.1%,氨基酸3.8%~4.2%,咖啡碱5.1%~5.6%,水浸出物≥50%。内含物质比例协调。覃塘毛尖茶外形条索细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灰绿光润;汤色黄绿清 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叶底肥厚、黄绿亮

覃塘莲藕

莲藕在覃塘种植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松柏山下的覃塘镇六燕屯,其生产的大红莲藕是典型代表,以味道清香、口感粉酥而名扬区内外,可谓“藕中之王古岭南有一民谚:“陆川猪,北流鱼,贵县莲藕,高州蕃薯”,可见覃塘莲藕作为地方美食已流芳千年。覃塘区是原贵县升格为地级贵港市后,于1996年成立的县级行政新区,管辖覃塘镇、三里镇、东龙镇、蒙公乡、樟木乡、山北乡、黄练镇、五里镇、大岭乡、石卡镇10个乡镇。1990版县级《贵港市志》第404页记载:解放后,50年代县内以种塘藕为主,田藕少许。60和70年代,因水利条件较好,田藕发展较快。80年代以后,农民在承包地种田藕,年种植面积约1万亩,主产地为覃塘,年种植面积二三千亩。其次是附城、大圩、根竹、三里、东龙、蒙公等乡镇。据此,当时的“贵县藕”即现在的“覃塘藕”。 宋代陆游旅居贵港浔州时,吟有覃塘莲藕的绝句,诗云:“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谢红妆青盖时。清代光绪年间的《贵县志》物产篇里详记了覃塘莲藕分红花、白花二个品种,白花品种高产质优。在物景篇里贵县八景之一“莲塘夜雨”描述了碧荷万顷的景色。民国《贵县志》记载:民国期间贵县已有相当规模的藕粉制造业,藕粉畅销粤港澳地区。1、外在感观特征植株高大,高达1.8~2.2米。叶片圆形,直径70~85厘米,浓灰绿色。叶柄粗,有硬刺。花白色,花瓣末端粉红色。藕皮虾肉色,藕身粗短、略扁圆,有一纵沟,母藕长80~120厘米,5~8节,节间长10~20厘米,剖面肉厚、色泽透亮、藕丝少、鲜藕甜香2、内在品质每100克含粗蛋白质2.57克,淀粉10.6克,可溶性糖2.88克,粗纤维0.3克。煮食粉而无渣、汤色红亮、浓香(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武宣胭脂李

胭脂李,是武宣顶级名优特色水果之一。每年夏季,带有蜜味的胭脂李挂满枝头,玫瑰红色,爽脆多汁,甜中带酸,既吉祥又喜人。此情此景撩拨着人们蜂拥前往赖村,体验生态游和采摘的乐趣。 武宣胭脂李栽培历史悠久,2003年,中国首届优质鲜食李杏评选会把胭脂李评为“优质鲜食李”。

武宣牛心柿

武宣是闻名广西的牛心柿之乡。武宣大规模种植牛心柿,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至2012年底,武宣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都种植有牛心柿,种植面积达2867公顷,产量54737吨,占全县水果面积、产量的47%以上。 据县志记载,牛心柿是武宣的特产,栽培历史两百多年,牛心柿早在解放前以其生食脆、甜的品质已远销广东、港澳等地。牛心柿含碘高,可治甲状腺疾病,还有清热止咳、生津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镇咳的作用。 外在感官特征:武宣牛心柿果实是心脏形,果顶微凸或平,萼片4片;果皮薄、光滑、果面橙红或橙黄,有果粉;果肉橙黄色,无核,脆柿香甜内爽口,品质优。柿饼呈扁形,霜层厚,肉质干爽,呈黄褐色,味甘甜。 内在品质:鲜柿所含营养成分据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总糖≥12.1g/100g;总酸(以柠檬酸计)≤1.34g/㎏;维生素C≥36.1mg/100g;钙 ≥10.56mg/100g。 武宣牛心柿得名于主产区二塘镇大琳村委。武宣县内最早种植牛心柿的是二塘镇大琳村委,二塘镇的牛心柿产量约占全县牛心柿产量30%。武宣牛心柿种植历史悠久,二塘镇大琳村委秀江屯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一棵柿子树,种于清朝.嘉庆十三年,距今已200多年,已换了八代主人了,仍然生机旺盛。据测量,此老树高8.9米、树干周长2.6米,树冠占地达262平方米,人称“牛心柿王”。该树所产鲜果个大均匀、色泽橙黄色、无核、脱涩后肉质厚脆、入口清甜,年均产鲜牛心柿1000公斤,可谓“高产优质”的“老寿星”。二塘镇大琳村古寨屯牛心柿园有几十株老牛心柿树,据村民们说,是他们的曾祖200多年前栽下的。三里镇的上李村就有二百年树龄的老牛心柿树10株。其中该村的林德献就有2株老牛心柿树,覆盖面积达0.8亩,高产年份产果达4200公斤,折合亩产5040公斤,平均株产达2100公斤。 武宣牛心柿不仅种植历史悠久,也富有传说色彩。相传太平天国年间,据考证,1851年3月23日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武宣县东乡镇莫村登极称天王,现在莫村尚存王宫遗址、点将台遗址、炮台遗址等,莫村登极是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因为是在这里确立了洪秀全至高无上的权威,之后还是在这里由洪秀全封主军,从此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如虎添翼,势如破竹,直捣封建满清王朝,成为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而震惊中外。在洪秀全登极称天王的大会上用的贡品就是武宣牛心柿,取意柿柿(事事)如意。自古以来,武宣牛心柿承载着民间祝福、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 武宣牛心柿早在解放前以其生食脆、甜的品质已远销广东、澳门等地,故凡行经珠江流域者,莫不知有武宣牛心柿。 武宣牛心柿2001年在泰国举办的国际农牧业科技成果及产品推广博览年上荣获优秀产品金奖,从而扬名中外。每到9月下旬至11月下旬武宣牛心柿成熟期,外地客商和本地经销商纷纷到村屯果园收购,果品一直畅销广东、港澳及东南亚国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