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特产

新宾蜂蜜

新宾蜂蜜色泽呈浅琥珀色,粘稠浓厚、清亮润泽、香甜润喉,口感好花香味浓,有清香的感觉,无异味,常温下呈粘稠流体状,部分结晶。无蜜蜂肢体、幼虫、蜡屑等肉眼可见杂质。

清原马鹿茸

鹿茸枝头大,肥嫩,双门桩小,根细,上嘴头粗、长。茸质分析表明,“清原马鹿”鹿茸的粗蛋白(CP)和氨基酸(aa)含量均高于其它鹿种。人类营养学家一直强调人的膳食中钙与磷之比以1:1为佳,清原马鹿的鹿茸中钙与磷之比与营养学家所要求的基本吻合,同时也说明鹿茸的钙化程度低、茸质嫩。

抚顺辽五味子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三经。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五味子是辽宁的地道药材,抚顺辽五味子因其皮薄、肉厚、粒大、药用成分高、辛甘酸苦咸五味俱全而著称,素有"辽五味"之称。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部山区。抚顺辽五味子的药用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药用记载,富含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具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新宾大米

从北京向辽宁驱车行驶8个小时700公里,便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清王朝的发祥地——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这里不仅孕育了清王朝的奠基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发源于此的富尔江也以其肥沃的土壤和洁净的水源成为优质稻米的著名产地。   据碑文记载,富尔江流域在清朝同治年间已经试种水稻成功,随后向东北其他地区推广种植,最终成为清朝皇帝的御用贡米。

新宾辽细辛

新宾辽细辛为马兜玲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根细味辛而得名,为辽宁省的特产药材,故又称辽细辛。因为它根形似人参,花形象烟袋锅,又有“烟袋锅花”的别名。新宾辽细辛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节明显;下生多数细长黄白色根,具有特异辛香。叶长柄生于基部,叶片呈全缘心形,先端钝尖或急尖,基部两侧圆耳状,叶表面、叶背面和叶柄无毛。花单生于叶腋,为紫红色;花被裂片三裂,广椭圆形,由基部向外反折(卷),贴靠于花被管上。果实为假浆果,成熟时不开裂,腐坏后不规则破裂;种子椭圆状船形(卵状圆锥形),硬壳质,褐灰色,背面凸,腹面的边缘常向内卷呈槽状,具黑色肉质假种皮。

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契丹辽国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食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元明清至建国前后,牛已成为辽宁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需求呈下降趋势,对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辽宁畜牧人通过引进法国大型肉用牛品种夏洛莱,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历经40年,育成辽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点,已是辽宁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畜牧饲养品种。目前,辽育白牛开发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工作”,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基本形成,辽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抚顺哈什蚂

抚顺哈什蚂,是中国林蛙在抚顺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有“软黄金”之美誉,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其雌性输卵管干燥品是名贵中药材。从检测结果看,抚顺哈什蚂含有人体必需的四种激素,九种维生素,十三种微量元素,十八种氨基酸,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十大功效。因而,在国内外市场长期畅销不衰,供不应求。

抚顺林下参

具有与野山参相近的形态,主根上部有清晰环纹,芦细长,一般≥2厘米;体态多呈横灵体或疙瘩体;须长,珍珠疙瘩明显。总皂苷含量≥3.4%;单体人参皂苷Rb1含量≥0.60%;人参皂苷Re+ Rg1含量≥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