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溪口堆木画早在300年前由皖南泾县的汤氏家族所开创,当前主要分布在宣城市所属的1区1市5县,并辐射邻近的歙县、休宁、黟县、屯溪、太平、苏南、浙北、上海、合肥等地。溪口堆木画在借鉴、揉合徽州三雕、徽派版画和新安画派的艺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风格和流派,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具有四大特......

塔泉云雾茶起源于地方历史名茶高峰云雾,据《宣城县志》记载塔泉云雾又称高峰云雾,明、清时盛极一时。据史料记载,宣州在两晋时期,茶叶已经享誉全国了,种茶历史已有1700多年。宣州区溪口镇是塔泉云雾茶原产地,当地民众世代事茶,长期的茶事交流和活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使制茶技术与制作技艺自然贯通融合,并形成......

        蜜枣大家都熟悉,全国哪都有,但要论品质,唯宣城素有"枣乡"之称的水东镇出产的蜜枣堪称上品。 水东蜜枣色泽金黄如琥珀,切割的缕纹如金丝,光艳透明,肉厚核小,保留天然枣香。 其含糖分充足,含糖量达70%左右,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

宣笔制作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名将蒙恬南下伐楚,途经中山(今宣城市一带),见山中兔肥毫长,又盛产竹子,遂命人逮兔取毫,以竹为管制笔,世称“蒙恬笔”。司马迁《史记》中载“蒙恬军拨中山之毫,始皇封之管城,世遂有名”。蒙恬笔亦称“秦笔”。隋开元九年,宛陵改称宣州,遂改称秦......

 宣州区朱桥板龙灯主要流行于宣城市的广德、郎溪、泾县等地,相传是清代光绪八年朱桥何村的张姓大户人家发起的。1882年,由当地知名人士出资筹划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场龙灯会,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朱桥板龙灯规模宏伟,气势壮观。龙队由老龙队和子龙队组成,老龙共59节,一次表演需要256人之多;子龙通常12节,一次......

        皖南木榨油生产技艺简介 木榨榨油历史悠久,工艺源远流长。 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在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天工开物》中,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记载。 "南方榨"("木龙榨")广泛被江南一带采用,唐代大诗人李白......

          皖南皮影戏起源于素有戏剧之乡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流行于宣城市1区1市5县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它是400年前皖南发人瘟时,随湖北移民带入皖南与地方民间小调和花鼓戏合流演唱,吸收民间小调和花鼓戏的有益成份逐渐发展起来的。 皖南皮影戏的生存发展与民间......

        皖南木雕起源于版画。其初期只是在版画的基础上逐步加深雕刻以增强层次感,到了明代初具规模。清代乾、嘉以后皖南徽商兴起,巨儒商贾们竞相奢侈豪华,因而木雕的艺术格调也渐渐走于细腻繁琐,而随着中国画家们的介入,使得皖南木雕更趋装饰性与美术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