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处粤西南的阳春市,境内属喀斯特地貌,植物繁多,林木茂盛,为根雕艺术提供了丰富物质资源。清代当地已流行根雕日用品、祭品和造型艺术品,民间称之为“木影”。后不断传承发展,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阳春根雕已形成多品种系列,并分布全境,绵延至今。...

阳江市民间历来有重阳节登高放风筝的传统习俗,风筝制作历史悠久,民谣中早有“九月重阳考鹞高”的描述,清代竹枝词里更有“纸鹞参差万影交”的盛况描绘。阳江地处粤西南沿海,夏季台风频繁,冬季东北风劲吹,秋高气爽的重阳成为放飞风筝的好时节,节前家家户...

阳江市地处粤西南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海产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疍家渔民的聚居地。至今在海陵岛闸坡镇、阳东东平镇、阳西沙扒镇、阳春内河等地区的水上居民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疍家渔民婚俗礼仪,充满了疍家人的水乡文化气息。 疍家青年男女到了谈婚...

阳江山歌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源自当地民间祭祀中的唱说过程,是当地人民在生活、劳动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和元曲等艺术形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经祖祖辈辈心口相传下来。现主要流行于阳江地区,尤以阳西的织篢、溪头、上洋...

小刀是阳江特产之一,其制作技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流传于整个阳江地区,其制作作坊主要分布在江城、阳东、阳西、阳春等地的城区以及城郊各圩镇。 民国《阳江志》记载:“铜器,小刀、花剪俱佳,货行远近”。早在清代,阳江小刀就已远近闻名。同治年间,阳...

豆豉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酿制的传统调味和佐餐食品。阳江豆豉制作技艺流传于整个阳江地区,其制作作坊分布在江城、阳东、阳西、阳春等县区,以及所属的白沙、平岗、麻汕、双捷、新洲、三甲、合水等镇,但历来比较大的作坊多分布在阳江城内。 “阳江有三宝,...

高流河墟的历史悠久,相传原属山会形式,为古代高凉俚、僚人旧俗,其明确记载见于明万历年间的《阳春县志》,“高流墟,城西22里,在南在堡牛栏湾(合水镇高流河桥边,距离县城13公里),迴龙寺(已废)前,无铺户,每年以农历五月初四和七月十四日为墟期...

阳江咸水歌是阳江本土的一种原生态音乐文化,也被称为“渔歌”,即打渔人唱的歌,阳江咸水歌顾名思义,是由于海水的咸味道而得名,它是专指以出海打渔为生的疍民唱出的歌。阳江咸水歌历史悠久,据清代初期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诗语•粤歌》中记载:“疍人...

      阳江剪刀锻制技艺是阳江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据民国《阳江志》记载:“铜器·小刀花剪俱佳货行远近”。这表明阳江当时的剪刀锻制技艺已具有较高水平。       阳江剪刀是由两片剪片(包括剪肚和剪口)、两个剪环和剪钉三个部分组成,其缺一不...

      端午逆水赛龙舟,当地称之为“扒龙船”,是阳江市江城区端午期间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清道光《阳江县志》中已有相关记载,传承至今有近200年历史。       端午逆水赛龙舟比赛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一、初三、初五,比赛水域从起点漠阳江大埠...

  阳江漆器是“阳江三宝”之一。阳江漆器制作工艺的产生不晚于明末清初,属于家庭手工作坊制作模式。因地处沿海的缘故,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它同内地传统的技法、图案都有一些差异,在漆料的配制、图案的绘画方面有明显区别。   清嘉庆、道光年间,阳江漆器在全国已颇具影响,至清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