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特产

宝应荷藕

宝应荷藕主藕4节~5节、长100cm~120cm,顶芽紫红色。节间长圆筒形、长20cm左右、横径(顶芽之后第三节中间位置)6cm~7cm。表皮光滑、米黄色、硬实;藕横切面米白色、10孔,肉质细腻,丝多、易切片,空气中不易变色。生食口感紧实、脆爽,多汁、微甜。煮熟后呈淡米红色,藕香浓郁,口感软面甘润。

高邮湖大闸蟹

高邮湖大闸蟹,纯天然,堪称天下一绝。早在北宋年间就已成为皇家贡品之一。宋代苏轼到高邮看望秦观,在文游台上,两人边观湖景边品蟹,宋代诗人曾几写诗盛赞:“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杯酌,彩笔银钩入唱酬。”

淮安黑猪

江苏省淮安市系黄河夺淮冲击平原,淮河流域土质沙碱化而瘠薄,劳动人民需以养猪积肥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产量,养猪多采用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方式。淮安黑猪就是在这样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先后经历了淮猪、新淮猪和苏淮猪系列品种选育和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全身被毛黑色、嘴筒长直(适于掘食,行动灵活)、耐粗饲、肉味醇厚、适应性强等特点。淮安黑猪开发和推广项目先后获得江苏省开发苏北优秀科技项目一等奖、2012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2013年淮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久负胜名的涟水高沟捆蹄、楚州钦工肉圆,就是因淮安黑猪肉而飘香四方。深受周恩来总理喜爱的“红烧狮子头”就是以淮安黑猪肉为主要原料,因荣登开国第一宴享誉海内外。 “淮安黑猪”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群众绿色消费首选品牌。

白马湖大闸蟹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而白马湖大闸蟹的历史应该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畅通,邗沟东道的白马湖承接自京杭大运河的水流,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随运河通道顺利进入白马湖生长,白马湖茂盛的水草,清晰的湖水,为大闸蟹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湖区茂盛的水草、螃蟹由史已久,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写有《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又有了另1条入海通道,也形成了白马湖大闸蟹的新洄游通道。如今大闸蟹已经成为白马湖增殖渔业的重要放流品种,为白马湖大闸蟹产量和风味的保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白马湖青虾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自然孕育了茂盛的水草,清新的湖水,为青虾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上,白马湖青虾在白马湖区都不是主要养殖品种,没有人为的单养或精养,因为在自然条件下,不论是天然开敞水域,还是围网、圩区、航道和鱼塘,白马湖青虾都一直旺盛生长,用最简单的虾罾捕捞及获。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水更是通江达海,生物资源更为广谱充足,青虾的产量更加旺盛。1966年开始白马湖青虾陆续出口香港、日本等地,成为颇具时代印记的创汇产品。随着青虾价格的上扬,白马湖青虾知名度的提升,白马湖青虾逐步成为湖区养蟹、养鱼的搭配品种,无需专门投饵,依然保持了白马湖青虾特有的品质风味。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有着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与扬州的历史几乎同时形成。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

宝应荷藕

明清时期,宝应白莲藕粉被列 为皇室贡品,有“鹅毛雪片”之称;宝应藕菜“蜜饯捶藕”满誉江淮,为四方宾客所称道。

高邮咸鸭蛋

江苏高邮每年清明节前,当地人将鸭蛋拿来腌制,一个月后即可取食。煮熟后的咸鸭蛋,颜色红而油多。 “未识高邮人,先知高邮蛋”, “天上太阳月亮,高邮鸭蛋双黄”。双黄蛋作为高邮的形象大使,自古就是进贡朝廷和馈赠亲友的名优土特产。900多年前,北宋著名词人秦少游就曾以鸭蛋馈赠其师友----时任徐州太守的苏东坡。据记载,早在乾隆年间高邮咸鸭蛋已经成为席上珍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邮第一家蛋品企业――裕源蛋厂就已问世。1909年,高邮双黄鸭蛋参加南洋劝业会陈赛,获得国际名产称誉,次年便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仪征紫菜薹

仪征紫菜薹花薹皮色为紫色,细长,主薹长15 cm左右、基部直径0.8~1.2 cm;侧薹长20 cm左右、基部直径0.6~1.0 cm;节间长。薹叶披针形,叶脉紫色,叶面绿色,叶翼明显;总状花序,花蕾绿色,花柄紫色。煮熟后薹色青绿,爆炒后薹色深紫,口感柔嫩无渣,味甘青香。

宝应核桃乌青菜

宝应县核桃乌种植历史悠久,清康熙、道光《宝应县志》均有记载。秋冬季节,历史上宝应农民都有种植核桃乌的习惯,农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核桃乌,全县核桃乌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考古学者,贺云翱先生在其《宝应老县城探访记》中写到:宝应是名副其实的“宝地”,……,宝应莲藕、泾河大糕和宝应核桃乌被我戏称为“宝应三宝”·····。

淮安黄瓜

“淮安黄瓜”采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等质量管理办法,形成了淮安日光能温室黄瓜栽培技术标准,并发布贯彻,不断提高淮安黄瓜品质,推动黄瓜产业发展起。“淮安黄瓜”2006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蔬菜认证;获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三等奖。

仪征绿杨春茶

绿杨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江苏省仪征市的地方名茶,其特质为“汤色翠绿、味香醇厚”。茶树适合生长在PH值小于7,一般在5.5至6之间的酸性土壤中,主产区仪征捺山等周边地区属于丘陵地带,都非常适宜茶树种植。同时又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春温差分明,适合茶树储蓄营养。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绿杨春的优秀品质。

宝应慈姑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连城已有百余年种植史,县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带苦和慈菇,俗称蔬卵。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较多。

金山翠芽

金山翠芽是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金山翠芽》茶精选大毫,大白优良芽孢茶制成。选料考究,加工工艺精细,其质优良,色香味俱佳,风格独特,回味有甘,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浸饮时,或呈悬挂水面,或站立杯底,犹如春笋滴翠,具有极高的观、品赏效果。1982年在镇江市下蜀茶场、五洲茶场等单位开始试制,1985年通过技术鉴定,列为省级名茶。同年,在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全国名茶称号。“金山翠芽”绿茶以大毫、福云6号等无性系茶树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高度发挥制茶工艺研制而成。

邵伯菱

邵伯菱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驰名省内外,与宝应荷藕、高邮双黄鸭蛋并称古运河畔“三元及第”。邵伯菱具有个头适中、淀粉多、皮壳薄、肉质嫩的特点,生吃脆甜汁多,熟吃清香味美,是人们喜爱的中秋尝月佳品。用菱米加工的菱粉,可制作糕点或作冰淇淋栗粉的代用品,畅销远东各国。 邵伯菱主要分布在古运河沿岸的内河湖泊,其中邵伯湖、艾菱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质松软,有机质多,水质优良,春季水位低,有利于育苗与定植,夏秋水位较高,水流较快,水质新鲜,营养丰富,有利菱苗的生长和开花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