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历二月初二是古代的“中和节”,亦称“春龙节”、“青龙节”。“中和节”这个名字传说始于唐贞元五年(789)。当时,德宗皇帝李适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而建“中和节”。   背冰习俗是中和节活动内容之一,流传于山西永济市长旺村,是一种仪仗队列式的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抬阁活动中由数名儿童扮作古装...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g...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广泛流布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窑洞一般长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树木较少等自然地理状况也为经济实用、不需木材的窑洞营造技艺提供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在不同自...

  稷山麻花是流行于晋南地区以及陕西西安一带的传统食品,通常分为油酥麻花和普通干麻花。其中,稷山“赵氏四味坊”麻花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的传统制作技艺独树一帜,享誉秦晋,是稷山麻花的代表。“赵氏四味坊”炸制成的麻花主要有五谷香、爽心甜、到口酥、家常脆四种口感、多种口味。五谷香香久益智,爽心甜甜而不腻...

  绛州澄泥砚产于山西省新绛县,是我国名砚中唯一的陶砚。其制作可追溯至西汉时期,至唐宋达于兴盛,明代取得进一步发展。历代都将澄泥砚奉为贡品。   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利用汾河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择取沉积淤泥,经过滤、制坯、雕刻、煅烧等几十道工序,历时年余制出成品。正因为如...

  剔犀,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剔犀定型于宋代,其名称见程大昌《演繁露》等史籍。明代我国漆工唯一专著《髹饰录》也提及剔犀。我国著名学者王世襄等认为,剔犀主要产于山西省新绛县。   剔犀是将朱、黑、黄等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

  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面花的起源与传统民间的饮食和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代面塑遗物表明,这种民俗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

  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面花的起源与传统民间的饮食和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代面塑遗物表明,这种民俗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

  翼城琴书又名“铰子书”,俗称“本地书”,是流行于山西南部翼城县及周边曲沃、襄汾、浮山、沁水、绛县一带的曲艺说书形式。   翼城琴书的形成时间无文献资料可考,由艺人师承推断,清末时期即很兴盛,形成历史至少在一百二十年以上。   翼城琴书的表演...

  眉户原名“迷胡”。晋南是眉户的主要流行区域之一。明清时期,形成眉户的俗曲、小调在山陕黄河两岸的民间广为流传。早期流行的【绣荷包】、【银纽丝】、【哭五更】等曲调加入丝弦伴奏后成为清曲坐唱,一人或多人奏唱。艺人以此谋生,发展为单个只曲相连、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地摊说唱,加入社火表演后开辟了戏剧化的途径。...

  眉户又称“迷胡”、“曲子”、“清曲”,广泛流传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眉户的起源有两说,一说它源出陕西的眉县、户县,因地而得名;一说它源出陕西的华阴、华县,因曲调悦耳动听而被称为迷人的戏,简称“迷戏”,俗称“迷胡”。   眉户是在民歌连唱的基础上由地摊说唱逐渐过...

  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主要流传于晋南河东一带,与合阳的跳戏一脉相承。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锣鼓杂戏唱腔为吟诵形式...

  蒲州梆子明末清初形成于晋、陕、豫交界地带的蒲州,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它是我国古老的梆子腔剧种之一,初期民间称为乱弹或梆子腔,清代中叶称山陕梆子,民国初年称蒲州梆子,20世纪30年代起简称蒲剧。蒲州梆子剧目众多,现在已知剧目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窦娥冤》、《薛...

  稷山高台花鼓是稷山县流传甚广的传统舞蹈,以吴璧、桐上、东蒲、西位、寺庄等地较为有名。   稷山高台花鼓的突出特色是舞者登上用数张方桌搭起的高台上表演花鼓舞,动作难度大,且极具观赏性。舞蹈套路有“走场花打”、“板凳对打”、“高台花打”、“高台倒打”、“胸头鼓8字打”、“...

  万荣花鼓是流行于万荣县南景村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据清康熙八年(1669)南景村兴村碑记载:“花鼓乃民间社火,由七、八、九人组成,女演奏者持手锣,凤头蛇身,男演奏者系腰鼓,蛇身龙体,曲牌流畅。”   万荣花鼓有三种表演形式:第一种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种是高鼓,即胸前鼓...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

  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据传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据直隶《绛州志》载:“岁时社稷,夏冬雨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新绛县志》也曰:“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

  万荣笑话是流传于山西省的民间文学形式之一,万荣人以幽默、诙谐的性格演绎着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创造了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万荣笑话。   自明末清初以来,万荣民间创造、传播了众多的笑话,且不断加以丰富、完善。万荣笑话最大的特点是一个“挣”字,笑话中的主人公都有一股“挣劲”,表...

  根据山西省绛县尧寓村村民世代传说和有关文献记载,尧王出生在尧寓村。该村有陶唐遗风、巍严配天、创建寨记、古驿道碑等古石碑,还有东尧岭的尧王庙、西尧岭的全神庙、村前的三官庙、中尧岭的尧王出生秘洞等遗址,据说都与尧王有关。东西尧岭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也有许多与尧王相关的遗迹,如尧王...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