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长新乡特产

诺邓黑猪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有这样一种美食,它与宣威火腿、鹤庆圆腿并称为云南三大名腿,这种火腿可以煮着吃、可以炒着吃、甚至可以生吃。这就是诺邓火腿,据说,一千年前,它曾经是南诏大理国的皇家贡品。《舌尖上的中国》把诺邓火腿做了一次最生动的广告,以至诺邓村所在的云龙县广告也与此息息相关:你若回眸,我便还你一生不舍的味道!这是我看到最煽情的政府广告了!诺邓火腿远近闻名的第一奥秘在于,它选用的是一种特有的黑猪,这种猪就是诺邓黑猪,是云龙县大山深处生活了1000多年的地方品种。

云龙茶

云龙茶的种植历史悠久,据云龙县志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县令段韬由顺宁(今凤庆)购运茶籽100斤,发交实业员长及三区实业员分别试验。云龙茶汤色和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嫩匀完整,其形状为螺形和条形,螺形茶紧结重实,卷曲成螺显亮,光滑匀整,色泽绿润,条形茶紧实匀整,灰绿上霜。

诺邓火腿

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深山里的诺邓,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诺邓一度是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村民长期以煮盐为生,造就了名扬海外的诺邓火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诺邓火腿:藏匿深山的千年美味;CCTV4走遍中国栏目中《留住古村的手艺》等影视的宣传、报道,对诺邓火腿的人文历史进行了简介,让云南的诺邓火腿名杨四海,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诺邓火腿的美味。古来诺邓火腿之所以有名,是腌制火腿有两个特殊条件:一是腌制火腿的诺邓盐含钾(k);二是诺邓村有特殊的环境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可晾挂较长时期,所谓“隔年火腿”有的可以三至五年“隔”下去,可生吃;其次才是加工工艺。早在唐代诺邓盐井就已开采,云龙千年白族古村─诺邓盐文化造就了诺邓火腿腌制历史,因选用诺邓古盐井卤泥的独特腌制方法而得名。一千多年来,它以独特的品质流传至今,颇受称赞。诺邓火腿,以云南省云龙县饲养的诺邓黑猪或杂交猪宰杀后经过检疫合格的后腿为原料,经鲜腿修割定形,使用云龙包谷酒、诺邓盐进行传统手工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成熟等工艺制作而成,在制作工艺方面独特,为国内所罕见。据1992年版《云龙县志》记载,“白族每年腊月都要杀一头肥猪,称为‘杀年猪’。猪宰后要按各个部位分割,腌制腊肉供一年食用。白族加工肉食的技巧较高,诺邓火腿色香味俱佳,可保存五、六年不坏”。诺邓火腿之所以倍受人们的青睐,在明清时期就经“南方丝绸之路”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传南诏王微服私访,见诺邓火腿用盐泥敷腌,大感惊奇,令人取之,观之色泽红润,让人赏心悦目,食之香味浓郁、满口余香,赞不绝口。

云龙矮脚鸡

云龙矮脚鸡原名天登鸡,据《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云龙天登鸡按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可分为矮脚鸡、赤轱辘鸡、乌骨鸡等三种类群,各类群鸡所占的比例是矮脚鸡占55%、赤轱辘鸡占30%、乌骨鸡占15%,多数分布于傈僳、彝族群众聚居的地区。云龙矮脚鸡养殖历史和品种形成大约也是由元代开始”。《云龙县志》记载:“天登地区有矮脚鸡,矮脚鸡体型矮小,近似椭圆形”。云龙矮脚鸡养殖历史长,是当地少数民族世代饲养的地方优良鸡种。 云龙天登鸡(矮脚鸡)1980年录入《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 2006年6月2日,农业部以第662号公告,矮脚鸡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6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2009年第15号公告,云龙矮脚鸡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云龙矮脚鸡突出特征是胫短、个矮、性情温顺,对恶劣气候和粗放饲养管理有效强的适应性。在肉、蛋生产及观赏方面的经济性状突出,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和宝贵的基因库。但因矮脚鸡争斗能力差,在与普通鸡的混养中往往遭到自然的淘汰,因此,保护该地方优良鸡种尤为重要。

麦地湾梨

麦地湾梨是云龙县特有的特晚熟耐储藏地方优良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据《云龙县志》记载:“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因成熟于冬季,群众又称之为“冬雪梨”。   一、麦地湾梨称谓的由来 麦地湾梨名称的由来还与知青上山下乡有关,当时下关知青多集中在云龙县旧州区(现功果桥镇)的澜沧江河谷地带,由于当时生产储藏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到每年的2-3月份已无梨果供应,这时有一人将梨从麦地湾村带到知青点给知青们分享,知青们品尝到汁多味甜的梨后,纷纷问:“这是什么梨?”这人也不知是什么梨,只说是从麦地湾带来的,以后知青们想吃这种梨的时候就会问:“有没有麦地湾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地名和梨结合的品种称谓“麦地湾梨”。 二、麦地湾梨的品种来源 据1998年《河北林果研究》第13卷第一期中“云龙麦地湾梨调查”,云龙麦地湾梨, 又名麦庄梨、雪梨, 系云南农家品种。因来源于四川, 故群众又称四川梨( 原名已无法查考) , 系70 年前游洪顺由四川迁居云南省云龙县旧州乡麦庄村时带来的接穗, 接在屋角的一株川梨( Py rus p ashia Buch. -Ham. ) 树上, 成为繁殖传播的母树。母树的原树冠已死, 现存树冠系从距地面高约1m 的空心主干上长出的徒长枝重新形成的。现母树立地海拔1720m。树高10m, 冠幅8m, 主干高2m, 树势中等, 枝条中密, 年产梨果400~500kg 。后经大理州云龙县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发掘、筛选,并从其变异品种中成功选育的晚熟优良地方特色水果品种之一。 三、麦地湾梨产业的发展历史 据199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云龙县志》中第176页第4行记载,有16种地方梨果品种资源,以水井麦地湾梨、漕涧黑心梨、大功厂密香梨为特品,1989年有面积4543亩,总产量103.03万公斤。第463页的第17行记载,优质晚熟香梨调查:旧州乡水井村麦地湾梨(又名麦庄梨)和大功厂梨(又名依主梨),以优质、晚熟著称,可保存到来年春季,为云南省少数优质、晚熟香梨品种,经过调查,鉴定和推广,至1989年,已嫁接28000株,为开发地方名特产品找到门路。 据1996年出版的《云龙县林业志》记载了云南省农大科研处高级工程师张兴旺(中),大理州经果站高级工程师汪长进(左)考察云龙优质梨的照片(张昭摄)。《云龙县林业志》第60页第17行记载,水果类:品种甚多,主要有梨、苹果、柿、梅、柑桔等,梨品种有16种,主要有麦地湾梨、大功厂梨、雪梨、漕涧黑心梨和大黄皮梨、火把梨、人头梨、麦皮梨、大棠梨等。其中以旧州乡水井村所产麦地湾黄皮梨(特晚熟)品质最优,年产量约15万公斤。在第71页第2行记载,梨:乔木、高10-15米,海拨2500米以下地带多有栽培,县内16个梨果品种中以麦地湾梨品质佳,其特点是:①果色褐黄着红晕,果开型扁圆端正、皮薄、果心小、肉酥脆、味密香浓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7%,总糖7. 88%(已转化为糖汁) , 总酸0. 33%, 维生素C 2.2mg / 100g,大果型重400-800 克,中果型重250-350 克,一般单株产400-600公斤,最高单株可达1500公斤,霜降到小雪采摘,存放至来年阳春3月仍保持汁多浓甜酥脆不变;②树势强健,3月上旬萌动,中旬开花,花期约20天左右,遇重霜花亦能正常受粉,高山河谷海拨1800-2650米潮湿温凉地带均宜栽培,嫁接后3年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70余年老树仍抽新梢挂果满枝,全树结果均匀,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有优良器具和雕刻用材。 据1995年出版的《云龙年鉴》第93第16行页记载,〔麦地湾梨授粉试验获得成功〕:1992年以来,为探索云龙麦地弯梨授粉结实规律,县林业站经济林果专业技术人员与云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共同承担试验课题,并经试验和跟踪观察得出结论:麦地弯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为零,砀山酥、金花、雪花、大功厂、富源黄梨等梨品种与之授粉结实率较高,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为5:1,县内先期开发的纯麦地弯梨园应按比例高头换接上述授粉品种中的任意一种,方能达到结实丰产目的。第338页第14行记载,〔麦地湾梨精品包装初见成效〕:麦地湾梨是县内特有的优质晚熟梨,具有很好的市场,2000年初,县科委接受“麦地湾梨”品牌开发项目后,根据项目要求,组织人力、物力、突出攻关,年内完成包装设计、印制、装合等业务。首批上市1500件,上市后受到广大消费者普遍欢迎,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