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特产

荥阳柿子

柿 树,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树种。根据《礼记》记载,我们的祖先早在周代就已栽培柿树,并在重大祭礼礼仪上用柿果作为供品。秦汉以来,黄河流域一带植柿已很普 遍,成为人们重要的栽培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每到金秋时节,红柿吐艳,金液凌霜,悬光照采,煞是迷人,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笔墨讴歌。如唐人刘禹锡《咏红柿 子》诗云:“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应遗采掇,翻自保天年”,大赞柿子受日精月华雨露滋润、营养丰富,民可当粮解饥度荒。另一位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 俎》中也极言柿的多用,说“柿有七绝:一树多寿,二叶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佳果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北宋孔平仲以诗为画, 云 “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轻美,嗟尔骨也柔。风霜变颜色,雨露如膏油” 。南宋杨万里亦留有佳句 “冻干千颗蜜,尚带一林霜,核有都无底,吾衰喜细尝”以咏柿。 柿子不仅与古代文人墨客有缘,相传还曾被明太祖加封。据说明太祖朱元璋青年时当过和尚、要过饭,尝过饿肚子的滋味。有一年秋天他路过一个村庄,看到有棵 大柿 树果实累累,这时又渴又饿,见了红灯笼似的大柿子垂涎三尺。于是饥不择食,偷偷摘下柿子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挂满凌霜尚未熟透的柿子,虽然涩得他口舌 难耐,还是一口气吃了十几个,填饱了肚皮。随之朱元璋打拱作揖谢过大柿树匆匆上路了。后来他当上了皇帝,不忘柿树的救命之恩,专程前往虔拜,并脱下龙袍披 于树身,加封柿树为“凌霜侯”。 柿子不仅起源于我国,也发展于我国。经过千百年的栽培,目前我国柿子品种多达三百多种,通常以味道将其划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从色泽上可分为红柿、黄 柿、 青柿、朱柿、白柿、乌柿等;从果形上可分为圆柿、长柿、方柿、葫芦柿、牛心柿等。在长期的风土驯化和生产实践中,各地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如华北的大盘 柿,河北的莲花柿,山东的镜面柿,陕西的鸡心黄柿,浙江的方柿,湖南的腰带柿,安徽的铃灯柿,以及我们河南的荥阳水柿和仰韶牛心柿等,都是国内有名的柿 子。这些名种柿子,皮薄、肉细、个儿大、汁甜如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众多的名柿子中,荥阳柿 子因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而久负盛名。据后魏《齐民要术》记载:“黄柿出洛诸州”,荥阳即包含于“洛诸州”。明《农政全书》记载,“今三晋泽 沁之间多柿,细民干之,以当粮也”,清《乾隆·荥阳县志》称,“今荥(阳)蚩蚩之众,为资生口食计,种柿者十之九,枣梨者十之一”。荥阳柿子不仅种植历史 悠久,而且栽植广、品种多、产量高、品质佳,其果肉金黄、透亮柔软、含糖量高、鲜嫩脆甜,近代中原一带素有“河阴石榴砀山梨,荥阳柿子甜如蜜”的民谣。荥 阳柿饼也以霜白、无核、质软、味甜、耐贮运而成为闻名遐迩的传统名产。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荥阳柿子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拳头产 品,柿饼、柿脯、柿霜糖、柿蜜酒、柿子醋、柿醋饮等柿子延伸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荥阳柿子”这个古老的林中丹果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广武大葱

广武大葱因盛产于楚汉相争的荥[xíng]阳广武镇而得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葱白长,肉质细腻,清脆无丝,味辣微甜,沁出芳香,营养价值是普通大葱的2倍。倍受消费者青睐,是美食家和名厨眼中的珍品,也是民间食疗方子中的首选材料。

中牟大白蒜

产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牟大白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肉粘味香,辣味适中,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并以此享誉中外。

开封县花生

开封花生具有“网纹纤细、果皮薄而坚韧,籽仁椭圆形、粉红色、有光泽”的外在特征。生产的优质花生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乡小麦

2014年11月,农业部发布第2179号公告,正式将“新乡小麦”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名录,并授予证书。同时,新乡小麦主产区延津县45万亩小麦生产基地还是河南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小麦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是世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粮食作物之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据考古发现,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告麦”的文字记载,说明小麦很早已是河南北部的栽培作物。《诗经 周颂 思文》中也有小麦、大麦的记载,说明西周时黄河中下游已遍栽小麦。新乡小麦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新乡小麦就以产量高、品质优闻名全国,成为中央机关食用配麦。1989年出版的《新乡市农村名优特产》在首页专题介绍了新乡小麦,指出“小麦是新乡市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具有全局性的一种优势作物”。20世纪90年代,新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新乡小麦的名声一路走强。农业部先后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新乡市作为全国强筋小麦的主产区均名列其中。 小麦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据文献记载:“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北方小麦性温,食之平和不燥,有养心安神功效,治心悸失眠不安”;“新麦性热,陈麦性平”;“面粉补虚损,厚肠胃,强力气,止水痢,治疗疾病甚多”之说。现代科学证明,小麦籽粒中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通常小麦籽粒中的营养成分平均含量:碳水化合物约占70%,蛋白质含量约13%,脂肪约2%,矿物质约1.8%。此外,还含有纤维素、可溶性糖类、多种维生素等。 “新乡小麦”具有籽粒白色、饱满、透明、角质、色泽光亮的外在特征和容重高、出粉率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的内在品质。用“新乡小麦”面粉蒸出的馒头独具“口感筋道、麦香浓郁、后味甘甜”的特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新乡小麦”的容重为780—829g/L,蛋白质(干基)含量15.36—17.73%,湿面筋含量34.2—35%,面团稳定时间18—32.8min,出粉率为69.4—70.5%。近年来,大量小麦品质检验结果表明,“新乡小麦”指标能够达到强筋小麦国标二等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制成的面包粉质量居全国第一位,与美国红硬小麦、加拿大强筋小麦品质相当。作为我国强筋小麦代表的“新乡小麦”,从质量上讲,品质完美;从产量上讲,遥遥领先;从规模发展上讲,位居全国之首。“新乡小麦”可以名副其实地谓之“中国第一麦”。 “新乡小麦”的独特品质是由当地的气候、水质、土壤自然条件所决定的。新乡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内地势平坦,平原地区占总面积的78%,土壤质地主要为壤土和黏土,地力肥沃,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光热资源极适宜小麦生长发育。小麦一般在10月上旬始播,翌年5月底至6月初成熟,生育期长达230~240天。越冬期间,不太寒冷的低温,既可以通过春化阶段,又可以增加分蘖;扬花灌浆阶段,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灌浆成熟。区域内无污染源,病虫害少。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新乡小麦”的优良品质。 “新乡小麦”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创下了多项全国、全省第一:2001年,注册了全国第一个小麦原粮商标——“金粒”牌。2002年,首批2.5万吨食用型新乡小麦出口到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2003年,“新乡小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与美国、加拿大等主产国硬质小麦并列挂牌销售,影响着全国乃至世界的小麦价格。2010年,新乡延津县建成的45万亩小麦基地成为河南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金粒”牌小麦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11年,有省农业厅、新乡市农业局牵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与新乡市延津县签订了全国首个“合作共建有机小麦基地协议书”,“国酒”茅台酿入新乡成分。2012年5月23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了“打造‘中国第一麦’高层论坛”,中国工程院、农业部、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科院及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与领导应邀出席,积极献言献策。2013年 7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新乡市“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强市”称号,授予延津县“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称号。 如今,“新乡小麦”又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一员,意味着新乡市生产的小麦,产量高、质量好,而且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被国内和国际公认。颜色像金子一样的“新乡小麦”,将成为新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张崭新、靓丽名片。

茶亭沟红薯

告成镇位于登封市东南七公里,紧邻颍河,交通便利。辖区内有一行政村—茶亭沟,茶亭沟村地处岗岭,土地多为红褐色沙土地,水利条件较差,因独特的地质条件,种植耐旱的红薯却得天独厚。以大面积种植而闻名。红薯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生吃甜、脆,烧烤后更是香、软、面、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保健、食疗佳品,常食有健胃、补肝、防癌、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第七大营养元素”。 茶亭红薯,历史悠久。 据历史资料记载,红薯在我国别名很多,有山芋、红芋、番薯、白薯、白芋、地瓜、红苕等名称,传入我国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由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又从吕宋携带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红薯故也。”清雍正、乾隆年间引入河南。茶亭沟村境内有许昌、洛阳大道经往,当时,县署在路旁大皂角树附近设官地80亩,且树碑曰:凡耕种此片土地者,应设“茶亭”(或搭茶庵)为过路客商备茶解渴。当时乡吏赵某接种官地种植粮食和红薯,并搭庵设茶用红薯招待客商,深受欢迎。后来乡亲们见大片土地产薯甚多,且美味可口,即赶走赵家,埋掉石碑,平分官地,家家户户开始种植红薯。正因为茶亭红薯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所以成了告成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群众称之为“铁杆庄稼”,故有“苗活五成收”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一直都是群众的看家粮食,故有“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美誉。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食物构成的变化,食品和饲料加工工业的兴起,红薯在粮食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粗粮一跃成为工业原料和优良的饲料作物。另外,红薯富含多种营成分,俗称“土人参”,有健身、防病之功效,含有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食用后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补给,长期使用可预防癌症的发生,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 告成镇地处中岳嵩山南麓,山区占全镇土地面积80%以上,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山区发展,为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沿用茶亭沟村的老传统,大力号召和扶持种植红薯,红薯种植规模开始扩大。但红薯种植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等原因,茶亭沟红薯也曾经一度衰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天气原因茶亭沟村红薯种植几乎绝迹,村内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茶亭沟、茶亭沟,山上光溜溜。晴天一身土,下雨无处走。人穷山也穷,种啥啥不收……”村民们守着红薯种植的老传统却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整个村子死水一滩。 为了彻底改变村内落后面貌,茶亭沟村支部书记胡双舟深思熟虑,决定恢复红薯种植传统,先从自己家里开始,进行市场调查,引进优良品种红薯徐薯8号、郑红11、川山紫、豫薯7号等几十余个,建设红薯专业交易市场,规划红薯产业园,茶亭沟村又以本村为中心,辐射五度、竹园、贾沟、八方、森子沟等周边村庄,成立了“优质红薯生产示范基地”。村民们的腰包开始鼓了起来。拿出仅有的几亩土地全部种上红薯,从育苗到栽秧,从浇水到治病,从贮窖到销售,他家里经历了几次风风雨雨,几次吵闹埋怨,最终把甜脆的红薯卖了出去。村支书胡双舟为带动周围群众注册了“茶亭”及“茶亭沟”两个商标,积极打造本土红薯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告成镇“茶亭沟红薯”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实现了登封市绿色食品“零”的突破,2013年,“茶亭沟红薯”又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茶亭沟红薯的种植开始恢复。 乘风扬帆,名扬天下。 历史自然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促进了茶亭沟红薯产业的发展。2002年12月,中央电视台编导赵富刚在此拍摄了《茶亭沟优质红薯》新闻纪录片,2003年1月1日晚7点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播出,《河南农民报》于2003年1月进行了专题报道。 如今茶亭沟“红薯” 市场已形成规模,门市房90余间,交易场所2.7万平方米。基地红薯常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并采用优法储藏,保鲜度可接下季,产值5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增加1000多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随着红薯品质的不断提升,茶亭沟红薯也成了人们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香饽饽”,红薯批量远销郑州、商丘、安徽、陕西和甘肃等地。 茶亭沟将以红薯为根本,重视茶亭红薯品牌,让绿色、保健、美味食品走进千家万户是告成镇茶亭沟长期发展目标,做大做长产业链条,使茶亭沟红薯真正成为告成人民发展致富的优质产业,使茶亭沟“红薯”响遍大江南北。 正是:小小红薯益健康,美味佳肴首选它。茶亭候客高风尚,绿色品牌美名扬。

尖山金银花

很久以前,在今河南省巩县、密县、登封三县交界的五指岭山腰里,住着一个姓金的采药老汉。他和山下一位姓任的老中医合伙,在山下开了一家中药铺。 金老汉老伴早已去世,跟前只剩一个女儿,叫银花,生得聪明秀丽,从小就跟着爹爹上山采药,再由她每天把采到的中草药送到山下的药铺里去卖。任老医生也是个淳厚善良之人,又有一手高明的医术。他一面操持药铺,一面给人看病,还经常兔费又舍药地给村里穷苦人看病,故深受大伙儿的尊敬。 任老医生跟前也只有一个儿子,因是冬天生的,故名叫任冬。小伙子勤劳勇敢又纯朴聪明,从小跟着父亲学了医术,15岁时又去登封少林寺习过武。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后生。由于两家交往密切,任冬和银花从小就非常要好,长大后由两小无猜变成了一对恋人。两家的老人也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心事,就给他们订了终身。从此两家关系更密切了。 却说,在他们居住的这个五指岭上,有一种叫金藤花的名贵草药,能解邪热、除瘟病。一天,金老汉和女儿银花正在山上采药,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吹得五指岭上飞沙走石,叫人睁不开眼睛。接着,黑云中出现一个怪物,伸出魔爪将银花一把抢走,一时间就不知去向了。 原来,这是一个名叫瘟神的妖怪,它本是北海边的黑熊精所变。这瘟神不知从哪儿听到,说是从五指岭上的一百株金藤花上采摘一百斤花苞,用一百斤天河水,煎熬一百个日夜,就可以熬成膏丹,服了这些膏丹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这瘟神就跑到五指岭来,想采花制药。这天,瘟神听小喽罗禀报说山下有两个人来采摘金藤花,瘟神便发怒了,他想占山为王,不许任何人来采摘金藤花。可等他出洞来到山上一察看,却看见一个老汉带着一位美丽的姑娘。瘟神顿起歹意,便祭起狂风,喷出黑雾,掀起飞沙走石,乘金老汉和银花不备,一下将银花抢走。 金老汉忽然不见了女儿,只看见一股妖风盘旋而去,心里猜想女儿定是被妖风卷走,就拼了老命地在妖风后面追赶。追啊追啊,一直追到一条黑黝黝的深谷,也没找到女儿,却只见一阵瘴气迎面扑来,老汉顿觉头晕目眩,胸闷想吐,不觉昏倒在地。待他醒来,已是薄暮时分。金老汉见深谷之中根本没有女儿踪影,只好摸索着回家,并寄希望于女儿也许没事早已回家等他去了。 瘟神把银花抢到洞中,就威逼她成亲,但银花宁死不从。后来,瘟神用尽了各种手段,见实在无法制服银花,就令小喽罗给银花戴上铁锁链,囚进一个石牢里。 这瘟神还有个恶习,就是每日里吞云吐雾,散放瘴气,传播瘟疫。自打它来到五指岭后,五指岭一带的老百姓染上疫病的便越来越多。 再说在山下开药铺兼治病的任老医生,发现近来病人陡然增多,并且害的都是很厉害的瘟疫,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妙。加上一连好几天不见金家父女下山来送药,不知是怎么回事,实在放心不下,就嘱咐儿子说:“冬儿,咱们这儿患瘟疫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要给乡亲们治好瘟疫,必得用金藤花。你即刻上山去找你金大伯和银花妹妹,一是看看他们父女可好,我怪不放心的;二是帮着多采些金藤花回来。” 任冬听了此活,马上挎上朴刀直奔五指岭来。任冬来到金大伯家,只见那匹白玉飞龙马拴在后院里吃草,却不见银花和金大伯。原来,这几天金老汉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来赶上五指岭去寻找女儿。任冬猜想父女俩一定上山去了,便也马上进山寻找。可奇怪的是,在平日父女俩常去采药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金家父女。任冬不死心,他翻过一架又一架的山梁,螳过一条又一条的溪流,穿过一条又一条的深谷,终于找到了金大伯,不过,金大伯这时正躺在草地上,人已昏迷不醒。任冬急忙上前呼唤,过了好一会,金老汉才睁开眼睛,清醒过来了。他见是任冬找来了,忙拉着他的手急切他说:“冬儿,五指岭来了个瘟神,抢走了你的银花妹妹,你一定要设法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啊。” 任冬急忙把金大伯背回家中,请父亲照看,自己马上返身回到五指岭。他心中发誓一定要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妹妹。 任冬来到黑黝黝的深谷,只见路越走越陡,山谷越来越深。突然,他看见峭壁上出现一个黑雾笼罩的洞口,里面隐隐约约传来女子的哭声。仔细一听,正是银花的声音。任冬抓住崖壁上的藤条,攀上了洞口,到洞里找到了被囚禁的银花。他砸开石牢门,只见银花妹妹满脸泪痕,面容憔猝地躺在潮湿肮脏的石板上,便立即跑过去,抱住银花说:“银花妹妹,我救你来了。”同时,他为银花砸开锁链,抹去泪痕,并还要说什么。银花急忙摆手不让他多说,拉上任冬就赶忙往洞外跑。两人出了洞口,顺着青藤溜下谷底,涉过山涧,爬过了座座山梁,终于回到了银花家。 这时,银花才喘了口气,急忙对任冬说:“冬哥,我爹呢?”任冬告诉他金大伯已在他家治病,银花放了心。银花又着急地说:“冬哥,我在洞中听瘟神说,他要散布瘟疫,让千家万户都染上瘟病,这样他就可以长期霸占一方,胡作非为了。”任冬点点头说:“我爹正为此事犯愁呢。可又没法子治他。”银花说:“任冬哥,我曾听见洞中的小喽罗说,他们的大王本领大,瘟病一般人治不了。要治瘟病除非金藤花。要想拿住他们大王,除了药王谁也没办法呢。”任冬想到金大伯和银花被瘟神欺侮,更想到那些被瘟疫缠身的乡亲们,他发誓要除掉瘟神,解救他们。想到这儿,他便问银花可知道药王住在哪里,银花说,听老辈人说药王住在蓬莱仙岛的灵芝洞里。 任冬说一声,“咱们这就去找药王”,便立刻去后院牵出那匹白玉飞龙马。他们两人刚刚骑上,那马就一声嘶鸣,直奔蓬莱仙岛而去。任冬和银花刚要走近蓬莱岛,突然间只见黑云翻滚,狂风大作。银花一看这情形跟上次一样,心里明白这是瘟神追来了,急忙对任冬说:“任冬哥,瘟神追来了,怎么办?”任冬果断地说:“银花,我留下挡住他,你一个人去请药王。快去!”说完就跳下马背。银花怎么放心得下,也勒住马要留下。任冬说:“银花,瘟神马上就到了,再说咱俩骑一匹马也跑不快。如果我不留下来抵挡瘟神,只怕咱俩都走不脱。请不来药王,怎么降服瘟神,拯救乡亲们呢?!”任冬说罢,就朝马屁股上猛抽了一鞭,只见那马带着银花闪电一般地飞驰而去。 银花刚走,瘟神就驾着黑云赶来了。瘟神对着任冬冷笑:“哈哈,你这小子狗胆包天,想让药王来治我,今日落在我手中,看你还往哪儿跑!”说着从黑云中伸出魔爪,要抓任冬。任冬一见仇人怒从心头起,举起随身带的朴刀就向瘟神砍去。瘟神想不到任冬竟敢与他对战,也就降下云头,急忙招架。二人恶战一场。瘟神善弄魔法,个头又黑又大,任冬虽然会些武艺,但也难敌妖法,奋战了十几个回合,终是被瘟神拿住了。瘟神逼问银花下落,任冬当然是至死不说。瘟神无奈,只好暂且把任冬押回五指岭的石洞中。 再说银花骑着白玉飞龙马,日夜兼程,翻过了九十九座山,涉过了九十九道川,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蓬莱仙岛的灵芝洞前。见了药王,银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讲了一遍,最后请求药王去制服瘟神,为五指岭的百姓除害。药王见银花年纪这么小,却如此勇敢,且有爱民之心,就满口答应了银花的请求,同时从他身边挂的葫芦里倒出两粒仙丹,说:“银花姑娘,你辛苦了,先吃了这个解解乏吧。”银花服了仙丹,顿觉饥饿疲劳全部消失,精神立时焕发起来。接着,药王牵出梅花鹿,带着沉香龙头拐杖、药葫芦和白玉杯,然后让银花骑上白玉飞龙马,用那根龙头拐杖在马肚子下面画了个“八卦”,接着往马背上猛击一掌,只见一道金光一闪,那白玉飞龙马立刻腾空而起,驾上一朵祥云,紧跟着药王骑的梅花鹿,一起向五指岭奔去。 药王和银花一到五指岭,瘟神知道大事不好。它先把受尽折磨、宁死不屈的任冬推下背影潭里,然后张开血盆大口,要把五指岭上所有的金藤花都吞进肚子里去。正在这时,药王和银花赶到。只见药王手起杖落,打得瘟神连声惨叫,急忙驾起一团黑云,往西南方向逃去。药王急忙追上,瘟神被打得连连求饶,却又一边继续往西南逃跑。据说,乘药王一个疏忽,还是让瘟神逃走了,以致于在一段时期仍继续危害西南山区的人们。 再说任冬被瘟神推进背影潭淹死了,但他的尸体就是不往下沉,总是直立在水中,乡亲们发现之后,便把他的尸体打捞上岸,葬在燕儿坡前。 银花回到家中,父亲已经死去,任老医生也因思儿心切去世了。后来,她又听说连最后一个亲人任冬哥也已被瘟神害死,不禁悲愤交加,痛不欲生。她来到父亲和任老伯坟前祭拜,之后,又来到燕儿坡任冬的坟前。她一见任冬哥的坟墓,想到不久前两人分手时的情景,忍不住痛哭起来。哭哇、哭哇,止不住的泪水如同串串珍珠滴洒在任冬的坟冢上,意想不到的是坟上顿时长出了一丛丛茂密的金藤花蔓。可是银花一点也没觉察到。她太悲痛了,只是痛哭不已,眼泪哭干了,哭出了滴滴鲜血。殷红的鲜血洒在金藤花蔓上,藤蔓上就开出了金灿灿的花朵。到后来,银花实在太悲痛了,便一头碰死在任冬坟前的岩石上。 乡亲们听到银花惨死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大家把她和任冬合葬在一起。合葬刚刚完毕,一个奇迹突然出现了。乡亲们看见整个五指岭漫山遍野都开满了金藤花。花儿金灿灿、银闪闪、一簇簇、一丛丛,光彩夺目,如云似霞。接着,当地凡是患了瘟疫的病人,喝了金藤花茶,立刻都痊愈了。 等到药王从追赶瘟神的千里之外返回五指岭,听到了银花已经死去的消息,非常惋借地来到五指岭上,看到满山盛开的金藤花,对乡亲们说:“这些花是任冬和银花的化身哪!”说着,他拿出白王杯,倒上一杯水,把两朵金藤花放进杯内。只见那两朵花在水中游戈不定。药王把杯子端到乡亲们面前说:“看,两朵花儿在抖动,是因为两个年轻人还放心不下啊。”说完就对着玉杯念了几句,告知说五指岭的乡亲们病都治好了。杯中的花朵立刻安定地直立于杯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银花和任冬这两个为人民献身的年轻人,就把金藤花叫做“金银花”和“任冬花”,又叫做“忍冬”。为祝愿银花和任冬永远成双成对,也有人把这种花叫做“鸳鸯藤”、“二花”或“双花”。

小相菊花

早在汉朝《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这种独特的菊花属种,只生长在河南省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路西及附近的小范围区域内。小相村坐落在鲁庄镇南部,与赵城相距约2公里,可隔沟而相望。据考证,小相村在春秋时期名谓“胥靡邑”。清《巩县志》有载:“胥靡邑近滑城……今巩地近滑者有曰萧相者,胥靡转音也。”清乾隆《偃师县志》也曾记载:“顾祖禹在《方舆纪要》中注,胥靡在县(偃师)南三十里。”史学家童珏注:“胥靡近滑城,今滑城在巩偃界上。滑城东地尽入巩,则胥靡当在巩。今巩地近滑城有曰萧相者,胥靡转音也。” 胥靡的原意是古代对一种奴隶的称呼,也作縃靡,因被用绳索牵着强迫劳动故名。邑,则是古代对小城或镇的称呼。“胥靡近滑城”,也可理解为这里在春秋时期是费滑之国管理奴隶或羁押犯人的国家机关所在地。又传,西汉初年,汉丞相萧何曾路过此地并在此歇马住宿,村名遂改为萧相庄,明朝时一度称“小斜庄”,清朝改为萧宿庄,民国又称萧相,后演变为小相。 而具有独特功效的小相菊花,就生长在小相庄。出生于巩县(古桑林、毫丘)今鲁庄镇的嵇含,是世界上第一位植物学家。他一生培植各种名贵药材百余种,野生植物千余种,在发现了小相菊花后,对这种生长在独特区域的甜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发现只有在特定地质、水分和区域,才能生长出具备神奇功效和性味的小相原生态野菊花。具有独特的产地优势、性味区界极强、只有(古桑林镇)小相村这片神奇的狮仙之地能生长出这样神奇的野生菊花茶,被这位本乡的植物学家嵇含列入书中,特注:食茶两用也。

郑州樱桃沟樱桃

郑州樱桃沟樱桃种植已有千年的历史,由于气候适宜、土壤特殊,产出的樱桃粒大肉厚、色泽艳丽、入口甘甜、且能补中益气、滋润肌肤,故而享有盛名,传誉省内外。1999年开始,年年举办“樱桃节”,节日的举办真正使樱桃基地变产地为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但解决了农民卖果难问题,还成为省会近郊观光农业的一大亮点,成为展示二七新形象的良好窗口。1999年郑州樱桃沟樱桃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2000年3月樱桃沟旅游区获得省旅游局颁发的旅游景点证书。2001年又被市旅游局推荐为郑州市重点旅游景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质量和安全等新观念普及,二七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推广樱桃无公害、绿色种植。2008年樱桃沟2000亩樱桃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樱桃,2009年樱桃沟1200亩樱桃又顺利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10年生产的“塞尔维亚”樱桃获“中国﹒北京樱桃擂台赛”铜奖。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 郑州樱桃沟樱桃当家品种为郑州红樱桃,据传早在明朝时期,处于丘陵地区的石匠庄村(现樱桃沟村)由于三面环有大而深的沟壑,数条小河和这些大沟相互交错,村民便根据独特的自然条件利用樱桃树喜温润,怕风寒的特点在沟里种植樱桃树。后经数百年的发展该村大沟小沟里到处都是樱桃树,其中村庄北部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沟,和九娘娘庙河(贾鲁河的一条东部支流)所流经的河沟垂直相交。受气流影响,沟内空气温度较大,樱桃生长环境优越,生长情况格外喜人,果实产量大,树龄长。清朝时期,沟中明代栽种的樱桃树仍有一部分存活,且能继续结出果实,新中国成立之后,存活的清代樱桃树居多,树龄多在200年左右,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一棵树高7.6米,覆盖面积333.5平方米。当年最初的主枝干已经被砍去,现存有后来丛生的七条主枝,生机勃勃。2000年前后据有关专家实地测量考证,确定该树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为当地最古老的樱桃树,是樱桃树中的“老寿星”。依然能够开花结果,所结出的樱桃果实,不仅色泽光洁,酸甜适宜,味道鲜美,且产量很大,年产量高达400公斤,可谓是老当益壮,能力不减当年。这棵明代樱桃树因树龄长,树冠大,产量高,被人们称为“樱桃树王”,成为樱桃沟村一大奇观,不仅给樱桃沟风景区增添了独具魅力的旅游景点,同时还为研究当地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郑州樱桃沟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农村多丘陵,沟壑纵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号召和扶持农民种植樱桃,樱桃种植规模开始扩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郑州市政府的号召下,大办林业,在大力推广樱桃栽培的同时,把樱桃的发展和管理结合起来,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刻苦钻研技术,攻克樱桃产量低的难关,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浇水、施肥、整枝、治虫等樱桃栽培管理技术,樱桃的种植规模和产品产量迅速扩大。到二十一世纪初期,郑州樱桃沟樱桃已发展到60万余棵,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樱桃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郑州樱桃沟樱桃这一重要的历史自然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郑州樱桃沟樱桃以樱桃沟为中心,延绵15公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深深的沟里布满了青翠繁茂的樱桃树,景色宜人。每年3月份,这里就成了樱桃花的海洋,百鸟争鸣,花香四溢。4月下旬即进入果实成熟期,在青翠的绿叶映衬下,串串樱桃就像晶莹的红玛瑙让人心动,人们可以边观赏边品尝,别有一番情趣。樱桃沟至今存活的百年以上的老树年年开花、岁岁结果,成为一大景观。美丽而又五彩缤纷令人陶醉的樱桃沟是由于是由多条大小不同的沟群组成,进入沟里,使你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如今,郑州樱桃沟樱桃这张天然名片成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

中牟西瓜

童年时代的中牟西瓜,是牟山脚下的贾鲁河滩,是爷爷看护的那片瓜田;是高高的瞭望棚、矮矮的秸杆庵,是忠实的黑犬、点水的蜻蜓、斜飞的紫燕,是赤着双脚、趟过小河为爷爷送饭的瓦罐,就沐着月光、点着星星、沾着清露的梦幻。当然,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岁月,近千口人唯一的瓜田,既有流着口水、光着肚皮的垂涎,更有饥渴生盗心、望瓜难止渴的苦涩和企盼…… 青少年时的中牟西瓜,是春风吹拂下的萌芽,是艳阳照耀下的舒展,是希望的复苏,是责任的凯旋,是片片绿海的蔓延,是座座丰收和展览,是随父老拉到都市、省城的架子车队,是霓虹灯下相看两不厌的无眠。当然,在钞票鼓满衣兜的时刻,民有草帽遮不住、毛巾擦不去的艰辛喟叹。 现如今的中牟西瓜,是党员干部披星戴月助农售瓜的忙碌身影,是党委、政府为民排忧解难的生动画面:一条条绿色通道,一场场推销活动,一家家便民超市、一辆辆补贴厢式货车,一个个直销摊点……当然,更多的是市场机制的构建,是不断拉长的产业链,是市民、农民的皆在欢喜! 中牟西瓜,在一个四十岁人的眼里,你是黄河南岸昔日沙乡今朝绿海历尽沧桑孕育出的千万颗珍珠,是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包裹着的一轮太阳。中牟西瓜,演绎着多少故事,寄托了多少情感,闪耀着时代的影像,展示着如歌的画卷。四十年的西瓜,历经政策的普照、科学的滋润、产业化的洗礼,已越来越纯正、成熟、圆满。是党恩的结晶、政风的熏染、民力的凝聚,才培育出这张中州名片。

郑州黄河鲤鱼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还孕育了驰名中外的黄河鲤鱼。黄河鲤鱼以其金鳞赤尾、梭长健硕的优美外形和“甘、鲜、肥、嫩”的独特风味,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 鲤鱼是淡水鱼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产量最高的鱼类。北到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都产鲤鱼,为什么唯独黄河鲤鱼最出名?黄河流经的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都出产黄河鲤鱼,哪里产的黄河鲤鱼最正宗、品质最优呢? 《清稗类钞》中“宁夏人食鲤”条目记载:“宁夏之鲤,隆冬渔师凿冰,取以致远。然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非若豫省黄河中所产者,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南中”泛指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该地区水域面积大,水产品丰富,鲤鱼很多。但是由于水底淤泥厚,鲤鱼有喜欢在泥中寻找食物的习性,故泥腥味重,当地人多不喜食。宁夏处黄河上游,然受气候、水质条件所限,出产的黄河鲤鱼品质并不高,甚至“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所以说,并非黄河里的鲤鱼都好,只有河南产的黄河鲤鱼“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 您要问为什么,秘密就在这黄河水中。黄河上下游各段的水质是不同的。黄河流经晋陕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冲刷携带两岸黄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黄河自河南孟津以下冲出峡谷进入平原,河床展宽,流速趋缓,河水沉淀掉粗泥沙后,泥沙成分主要为细颗粒物,形成了弱碱性、高钙、界面效应强、自净作用强的特有水质,只有在这一段黄河里生长的黄河鲤鱼才是正宗的。这一段就是郑州段。根据1973-1975年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局、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组织的黄河鲤鱼调查,河南境内自孟津到范县的河段中,唯一的一处固定产量场位于郑州市巩县(现巩义市)伊洛河入黄河口处。从伊洛河口的七里铺到南河渡、龙尾和黑石关一带,水位较稳定,水深1米左右的浅滩较多,水清透明,流速缓慢,底质为软泥,有大量适于鱼卵附着的眼子菜、莎草、苔草、柳根等,每逢4-5月份的生殖季节,大量的成熟黄河鲤鱼上溯到此处产卵。在巩县河段捕获的鲤鱼成熟个体比例最高(雌占70.7%,雄占93.5%),正说明成熟个体从别处游来产卵。自黄河铁桥至兰考东坝头河段为典型游荡型河道,河道与水流变化不定,只有少数临时产卵场。长垣以下河段,河道较稳定,河床窄,流速快,浅滩少,不易形成产卵场。所以在该河段中捕获的未成熟个体特别多,而成熟个体特别少。伊洛河产卵场孵化出来的鱼苗,顺流而下,到别处觅食长大。2007年国家在黄河郑州段划定了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2年又颁发了黄河鲤鱼地理标志,所以说“正宗黄河鲤鱼出郑州”一点都不为过。 黄河鲤鱼之所以扬名天下,还得益于一道豫菜的推广,这就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糖醋软熘黄河鲤鱼焙面。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珍品。宋时曾有“不惜百金持与归”之语,可见其珍。但原料再珍,不得其法,亦非珍品。豫菜的熘,以活汁而闻名。所谓活汁,历来二解,一是熘鱼之汁,需达到泛出泡花的程度,称作汁要烘活;二是取方言中和、活之谐音;糖、醋、油三物,甜、咸、酸三味,要在高温下,在搅拌中,充分融合,各物各味俱在,但均不出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见油,不见糖,不见醋,甜中透酸,酸中微咸。此汁使鱼肉肥嫩爽口而不腻。鱼肉食完而汁不尽,再上火回汁,下入精细的焙面,汁热面酥,入口的感觉真是美妙之极。 此菜以黄河鲤鱼1尾(约重750克)做主料,配以葱花、蒜末,调以精盐、白糖、醋、料酒、姜汁,辅以湿淀粉、清汤、白面粉制作而成。将鱼洗净扩一下,两面解成瓦垄形花纹,入六成热油锅炸制并顿火几次,待鱼浸透后,再上火;油温升高后,捞出滗油,再入以各种配料对成汁的锅中,旺火边熘边推,边撩汁在鱼上;待鱼两面吃透味,勾入流水芡,汁收浓时,下入热油,把汁烘活装盘。随菜一起走炸制好的龙须面。成菜色泽柿红透亮,油重而融和,利口而不腻,甜中透酸,酸中微咸,鱼肉鲜嫩。 黄河鲤鱼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地位。首先是其美味征服了中国人的味蕾,因之对鲤鱼推崇备至。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说法,黄河鲤鱼被列为河鲜第一。周宣王征战敌国庆功宴中,特以“烹鳖脍鲤”宴请诸侯。梁代陶宏景称: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到北魏《洛阳伽蓝记》里,夸“洛鲤伊鲂,贵于牛羊。”?民间向有“无鲤不成席”的说法,鲤鱼在宴席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乃至压轴的角色。美味之外,鲤鱼算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之一了。中国人爱鲤崇鲤的习俗,覆盖了诸多生活领域。鲤鱼象征着勤劳、善良、坚贞、吉祥。赠鲤以示尊敬和祝贺。年年有余(鱼),吉庆有余(鱼)的年画更是久传不衰。《孔子家语·本姓》中写道:“(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意思是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消息传到鲁昭公那里,鲁昭公很高兴,就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孔子之所以为儿子取名鲤,就因为收到鲤鱼,“嘉以为瑞”,也就是说,讨了个吉利。 自古相传的“二十四孝” 故事中,竟有两则与鲤鱼有关: 一则“卧冰求鲤”。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二则“涌泉跃鲤”。东汉时,雒县汛乡(今四川德阳孝泉镇)有一个叫姜诗的人,他的母亲喜欢喝江里的水、吃江里的鱼,姜妻庞氏每日便去江边挑水、打柴换江鱼给婆婆吃。谁知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硬逼着儿子休了庞氏。那媳妇庞三春虽寄居破庙,仍以柴换鱼托人送与婆婆。其子安安,人虽小却也懂孝道,每日从上学口粮中节省一点粮食给母亲送去。最后,一门三孝,感天动地,后来在他们房舍的旁边忽然喷涌出泉水。泉水的味道就如江水一样,且每日还跃出两条鲤鱼,姜诗夫妇就取来供养母亲。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妇孺皆知。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演变成龙。据《埤雅·释鱼》记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团,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的,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这个故事。喻示着人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一股精神。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后人也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的意外之喜。 在鲤鱼所负载的一系列人类情感中,最浪漫的无疑是古人借它传递自己的爱情。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也许是觉得无法保鲜,而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我们今天有幸可以读到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撼人心魄的绝唱: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明明是一封鲤鱼形状的信笺,却有“呼儿烹鲤鱼”这样细致真切的刻画,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造语实在生动离奇。平平常常的几句诗,因为“鲤鱼”的意象飞动,更增添了一份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量。此后,在古典诗词的长河中,鲤鱼真的如鱼得水,始终传递着有情人浪漫的情思。像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像宋琬“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只可叹,“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古典情怀,如今怕没什么人在意了。 ?“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中间夹着书信。汉以前,就常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古代的信封。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郑州市人民政府把黄河鲤鱼作为城市名片,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郑州黄河鲤鱼品牌建设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郑政文〔2012〕80号),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水产企业做优做强黄河鲤鱼品牌。“黄河谷”、“黄河金”、“孤柏嘴”等黄河鲤鱼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阿五美食、裕丰园等知名餐饮企业也大力推广黄河鲤鱼传统豫菜。其中郑州邦众水产专业合作社采用“古法养鱼”模式培育的黄河鲤鱼值得推荐。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人工养殖鱼类的国家,养鱼的方法完全遵从自然之道,符合鱼的自然习性。通过《陶朱公养鱼经》我们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给鱼营造一

花园口红薯

花园口红薯是郑州市地理标志产品,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民间传说,最早这里并不叫花园口。到了明朝时期,天官许某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花园,方圆540余亩,种植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 远近男女争往游览观赏。后来黄河南滚改道,滔滔洪水,把这座美丽的花园吞没。从此,这里就成了黄河南岸一个渡口,群众便称之为花园口。 1938年6月9日抗日战争期间,形势急迫,为阻击日军,蒋介石在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花园口决堤淹死近100万人。这样花园口就出了名。同时,花园口还是绵延数百公里,号称“水上长城”的黄河大堤的起点,具有黄河下游典型的堤防、险工、河道整治工程,代表了黄河下游治理的最高水平,是黄河治理的窗口,同时还是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宣传教育基地。 红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 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首先引进中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又从吕宋携带回中国。《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红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中医学认为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花园口是由于黄河泛滥冲积而形成,地势平坦,地面海拔高程90-95米,地质结构为松散沉积物,沉积物岩性为历代黄河泛滥冲积物和洪积物。地貌类型为微斜平地、洼地、河漫滩、人工堤、路沟等。花园口属于大陆暖温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 花园口种植红薯有着很长的历史,近代以来,红薯一直在花园口地区广泛种植,到建国初期全区种植面积已达7300亩。解放后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一直是花园口人民的主要口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高涨,目前花园口红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亩。据《河南省粮食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河南旱灾严重,连年歉收,红薯从福建引到开封朱仙镇和黄河以北花园口等地,河南巡抚劝民广为栽植,接济民食。红薯引进河南后,在品种选用上主要靠农民自留自用,自己串换,各地也都有一批农家品种,根据薯皮、形状、生长特点等命名。清朝郭云升撰的《救荒简易书》说“干红薯乃红薯别名,亦红薯中之嘉种也,出河南杞县、新郑及邙山一带,蒸而食之,甚干甚面,并无许多汁浆,甚能耐饥”。《郑州郊区花园口乡志》记载“六十年代红薯已成为花园口人民的主食,广大农民群众流传着‘一年红薯半年粮,红薯是农民的保驾王’的说法”。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花园口红薯的长久历史和源远流长。 由于红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花园口地区种植红薯一直没有间断,并保持着一定的种植面积。特别是近年来,花园口红薯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加工工艺和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民种植红薯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显著,积极性越来越高。因此,红薯作为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栽培价值。 花园口红薯具有“无渣无丝,薯肉细腻,色彩鲜艳,干面无浆,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的典型特征,是花园口的名优特色农产品。 花园口红薯以其优良的品质而著名,不仅外观品相好,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当地老百姓素有“红薯干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的美誉。据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花园口红薯的检测结果显示:花园口红薯β-胡萝卜素含量786--926μg/g,维生素C含量26.6--31.2㎎∕100ɡ。花园口红薯的独特品质是由当地的气候、水质、土壤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它的主产地是南月堤和东滩区,属于黄河邙山北部余脉,是黄河冲积而形成的平原。区域内土壤属于潮土类,以淤积沙壤土为主,粘合土次之,还有少量粘土及盐碱土分布。土壤为分层粘合土,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这些土壤经多年种植改造,非常适合红薯类作物生长。花园口属于大陆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640.9mm。目前区域内无污染源,病虫害少,非常适合红薯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花园口红薯的优良品质。 花园口红薯一枝独秀,通过郑州市惠济区大紫丫红薯种植者专业合作社对花园口红薯的开发和保护,花园口红薯正以其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加工工艺、精美的包装,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的信任和称赞,当地农民的红薯种植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日益显著,对花园口农业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花园口红薯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全面推行,花园口红薯会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为花园口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花园口红薯2011年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产产品。产品编号为AG100801.2012年被中国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中心颁发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证书编号为:1000P1300256.并之后每年进行重新认证、检测、颁发。代表河南省有机农业多次参加各大国内外有机展,并获得各项奖项。2013年,我们的花园口红薯被评为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暨BioFach China 2013金奖。2014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暨BioFach China 2014优秀产品奖。2015年获得上海第九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暨BioFach China 2015产品优秀奖。

新郑莲藕

莲,又称莲藕,属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肥大,有节,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兼具药用价值,深受中华民族人民的喜爱。 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地下水位浅,土壤中性,且京广铁路以东多沙丘岗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9.1%,非常适宜莲藕生长。 新郑莲藕,种植历史可追溯至2700年前,依托新郑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地下水位浅,土壤中性,非常适宜莲藕生长),自古以来都盛名在外。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的春秋时期郑国青铜礼器“莲鹤方壶”便是明证之一;《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花”也印证了新郑莲藕的历史悠久。唐朝时期新郑地区盛产莲藕,境内四条主要河流之一、纵贯全市南北的“莲河”便因此得名。 新郑莲藕,表皮洁白细腻,食用滑嫩爽口、清脆甘甜、纯净无渣、芳香甘醇、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铁、膳食纤维及多种优质蛋白质,可以烹、炒、炖、煮,还可制成藕粉和各种花色点心,具有益寿、延年、安神、降压、止泻、瘦身等功能,据《食疗本草》记载:“藕,主补中焦,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寒,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记载:“夫藕生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丝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登封芥菜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登封市辖8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区和1个矿区,总人口65万余人。 登封市交通方便,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许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登封芥菜产于登封市境内海拔320米以上的中西部山区。适宜种植芥菜主要分布于君召、石道、颍阳、大金店、送表等五个乡镇,全市种植面积16.2万亩。芥菜个头圆润,辛辣味浓,质地脆嫩,水份充足,是保健和食疗的佳品。常食有开胃消食、提神醒脑、利湿解毒、御风湿,补元阳,利肺豁痰和中通窍之功效。登封芥菜含氨基酸20-23g/kg、锌3.5-5mg/kg、铁12-14mg/kg、钾3.5-5×103mg/kg、维生素E 1-2.5mg/100g。芥菜也称大头菜,据说大头菜的渊源也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路过嵩山时,有一次小染疾病,他到山上去采药,发现一种像箩卜的东西,挖起来一看又不是箩卜。只见这东西拳头大小,上大、下小,咬一口一尝,不苦不涩,细品一下,还有点辣甜。他想,地上百草能养人,这种东西若没毒,不也是好菜吗?于是,他就挖了几个带回家,叫妻子炒了一盘,想尝尝味道咋样。谁知,菜一上桌,全家人一尝,都称好吃。问叫啥菜,诸葛亮想了想说,就叫"大头菜"吧。从此,诸葛亮一家经常吃大头菜。有一年风调雨顺,诸葛亮种的大头菜长得又肥又大,秋后收了一大堆。登封人储存剩菜的办法就是腌制,诸葛亮将大头菜洗净晾干腌了一缸,第二年拿出来一尝,竟比新鲜的味道更美还带有窜鼻滋味。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因士兵没菜吃,常使刘备发愁。诸葛亮就派一支木牛流马到登封买大头菜。大头菜带起来方便,吃着有味,刘备非常喜欢。从那以后,每逢大战之前,刘备就派人到登封买大头菜,他的士兵一直没有缺过菜吃。此后,登封的芥菜越来越有名气,人们自然想到诸葛亮,为了不忘他的功劳,大家就把大头菜叫做"诸葛亮菜"。  登封芥丝窜鼻浓香,沁人心脾,清爽可口,唐朝武则天游中岳及李世民避难嵩山少林寺时曾经食用,且赞叹不已。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保持了芥菜原有风味和 价值,被该地区传承为"嵩山第一菜"。传承流长的菜文化,历史悠久。唐皇李世民避难少林寺;清乾隆,圣读于书院。食此菜皆以"味道奇妙"而赞叹不已。武则天游嵩山,染风寒于石淙河食用此菜后,病情大为缓解,近乎痊愈,随纳为御用药膳。为强身健体,历代少林习武之人,每日早餐必备此菜,沿袭至今。 芥菜不仅历史悠久,药用价值也很高,富含碳水化合物、钙、磷、维生素C、B、D等。菜含维生素A防癌物质。芥菜里含的芥末油更是美容佳品。嵩山芥菜不仅含有粗蛋白,游离态氨基酸、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钾、磷、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是低糖、低脂肪、无胆固醇。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缺钾人群的理想佐餐菜肴。《本草纲目》:芥,性辛热而散,故能通肺开胃,利气豁痰。《本草经疏》:芥,所禀与白芥同。辛温能利气消痰,开胃辟寒,故主安中及久食温中也。其主除肾邪气者,辛能润肾,温能暖水脏故也。其主利九窍,明耳目者,盖言辛散走窜,豁痰引涎,暂用一时,使邪去而正自复,非谓其真能利窍明耳目也,用者详之。 如今,“登封芥菜”的辉煌也一直在延续。为保护开发登封芥菜这一珍贵的历史特产,培育打造地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当地及时对‘登封芥菜’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并于2011年11月正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河南省芥菜地理标志农产品。? 目前,登封芥菜已成为登封市西部农民致富的法宝,已“长”成大产业,让诸多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全市种植面积达10800公顷,总产量20万吨,以登封市“小苍娃”品牌,精深加工后的芥丝先后荣获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全国优秀产品”河南著名商标等称号,畅销全国各大城市。2015年12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作为特产佳肴选入国宴,多国总理品尝后得到极高评价。 正是:登封特产不虚传,名牌芥菜入国宴,历代皇上评价高,多国总理笑开颜。

密二花

新密金银花又名密二花、银花,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因它初开花时,色银白,过二三日变为黄色,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美称“金银花”。新密市(原名密县)是河南省金银 花之乡,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金银花出密县五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