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垇云火把节

  • 项目编号:
    3-Ⅹ-11
  • 类别:
    民俗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火把节,多在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而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的火把节习俗,蕴涵了安福县南乡片汉民族聚居地的生活习俗、祭祀习俗,实属罕见。其节庆仪程繁复、民俗内涵丰富,是当地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垇云火把节历史悠久,仅在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就历经9代约170余年。据考证,清道光、咸丰年间,钟、蓝二姓分别由广东、湖南迁居垇云,同时彭坊的周姓为躲避战乱也迁入垇云山中。钟、蓝二姓原为畲民,是他们将火把节习俗引进了安福,并很快被当地汉族群众所效仿,最终成为了整个垇云的共有项目,钟、蓝二姓也被同化、融合,成为了汉族人。故人们将火把节视为垇云村的一项汉族传统民俗。

垇云火把节于每年六月初六举行。当日,家家户户宰杀鸡公,制作祭祀法器、备好三牲等祭品,相邀山下亲朋好友来山里同乐。他们白天于自家田里燃香鸣炮献三牲,祭拜山神、土地,并点起火把伸向田埂,四下里燎虫,同时唱起一支古老的燎虫歌。晚饭后,全村男女老小敲锣打鼓聚集在垇云山包公庙前大坪上,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火神(祝融)、土地、山神、树神等,祈求神灵驱魔消灾,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间,他们还吹吹打打、载歌载舞,打着火把游垅,围着篝火唱山歌。所有仪式结束,全村男女老少还要久久围坐或站立在篝火旁,默默祈祷诸神保佑。

历史渊源

火把节,多在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而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的火把节习俗,蕴涵了安福县南乡片汉民族聚居地的生活习俗、祭祀习俗,实属罕见。其节庆仪程繁复、民俗内涵丰富,是当地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垇云火把节历史悠久,仅以钟姓迁入垇云将火把节传入之日起算,忽略其迁入前在畲族人群中漫长的流传历史,也有170余年。据考证,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因避粤兵之乱,钟、蓝二姓分别由广东、湖南迁入垇云。同时彭坊的周姓为躲避战乱、抓丁也迁来垇云。钟、蓝二姓系畲民,在原籍时便有过“火把节”的习俗。他们认为过火把节、祭祀祖先神灵等,能求得神灵的庇佑,消灾赐福,来年可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因此将该习俗带到了当地。当地山民发现此举既可较好地表达自身的精神诉求,又可自我娱乐,稍稍解决山地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生活单调乏味问题,还可用于防止“虫害”(指野兽、飞禽、害虫)等,于是竭尽所能地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整个垇云村全体村民的共有项目。垇云村人也因火把节而保持友好交往,相处和谐融洽。最终,原本为畲民的钟、蓝二姓子孙也渐同化融合,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汉人。

垇云村人十分看重火把节,将之视为一年一度少有的狂欢机会,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等同对待,甚至超过了端午、中秋,成为了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

主要内容

仪式程序

火把节当日,家家户户宰杀鸡公,用长80公分、宽2公分的竹条,一头破一条缝,插上用纸钱叠成的三角形,做成簇状的祭物,洒上鸡血。

然后把三牲(鸡、猪肉、鱼)及用米面做成的辣椒、苦瓜、茄子、豆角等时令果蔬状物,下锅蒸熟,作为祭品。

早饭后带上香烛、纸、鞭炮和禾草做成的火把,合家抬着准备好的祭品,到自家耕种的田土中。

祭祀活动开始,家中长者先祭拜山神、土地、摆祭品、烧香、鸣爆、燃烧草把,到田土四角,用烟薰虫,并口念祭词:“燎虫、燎虫,燎到彭坊冲里打灯笼;燎虫、燎虫,飞呀!飞!飞到树上喂鸟哩,鸟哩喂得累累壮,生姜生烟生得旺”。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晚7时左右,全村男女老小敲锣打鼓聚集在去云山包公庙遗址钱大坪上,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火神(祝融)、土地、山神、树神等,祈求神灵驱魔消灾。

10至20名被挑选出来的少年、青年提火把围绕篝火不间断地跑。主祭人点燃火苗后,5至10名中年迅速将坪中的篝火点燃、奏乐,3至5名老年人主祭火神、山神、土地、树神。期间,村民们吹吹打打、载歌载舞,打着火把游垅,围着篝火唱山歌。

晚10时左右,仪式结束。全村男女老少还要久久围坐或站立在篝火旁,默默祈祷诸神保佑。

相关民俗活动

(1)、家祭:主要由家长带领家人,于自家田地间设坛献祭。主要祭祀火神和土地神。

(2)、燎虫、唱燎虫歌:由家长率领,在各自田地间举行。

(3)、公祭:由村里组织全体村民统一于垇云山包公庙前的大坪里举行。主要祭祀对象为火神、山神、土地、树神等。

(4)、篝火会:全体村民围绕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5)、火把游垅:高举火把沿田垅巡游。


踩高跷


闹火”奔小康


火把舞狂欢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安福县

保护单位:
吉安市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