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撮罗子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NMⅧ-15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撮罗子”,鄂温克语为房子之意,与鄂温克人的狩猎生活相生相伴,有着悠久的历史。

  搭建撮罗子时,首先要选址,常取地势较高、采光好、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处,再用二三十根去皮的落叶松杆搭建起来,高约3米,直径约4米,呈圆锥形。夏天用桦树皮、草围子等做覆盖物,冬天则覆盖兽皮或毛毡,防雪御寒。撮罗子内架有火塘,地上铺有兽皮。

  按照民族习俗,撮罗子里的席位有讲究,长者为尊。按惯例,右侧为家长之位;幼童和父母在一起,到一定年龄后移到左侧之位。北面(正面)是安放神位之处,最为尊贵,只有男主人和男性贵客才能在北面坐卧。妇女生孩子时,必须移到另搭的撮罗子中去,待婴儿满月,“产房”随之拆除。可见撮罗子不仅样式古老,而且其风俗禁忌也带有许多古老的观念。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撮罗子,是其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社会形态和风俗习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呼伦贝尔市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