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花舞

粤东客家地区的兴宁市为古兴宁县,明清时期道教活动甚为兴盛,杯花舞即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除分布于该县外,在龙川、平远、梅县、五华县一带也有流传。原来以客家“五句板”说唱用的竹板进行击板伴舞,清末道士朱官祥以本地俗称“伯公杯”的瓷质酒杯代替竹板,使声音更清脆,演奏更富技巧性,成为兴宁道教舞蹈特有的道具,一直沿用至今。

兴宁杯花舞所用的瓷杯,杯口直径二寸,杯底直径九分,高二寸。使用时,两杯口相扣,拇指托住下杯底,中指弯曲顶在上杯内,食指和无名指分别夹按在上杯的两侧,将上杯沿斜压在下杯口内,可以上下翻腕并两杯相击。

兴宁杯花舞通常是道教做“安龙”、“奉朝”、“做觋”法事时,专为生者求神祈福而在一张长六尺、宽三尺六的草席上进行表演。由一男舞者扮女装的觋婆嬷,另有二人伴唱和伴奏。舞蹈主要表现民间传说中陈、李、林姓三位奶娘到茅山学法除恶的过程,表演时觋婆嬷化身为三奶娘的合体,双手各持白瓷伯公杯两个,边唱边敲击瓷杯边舞。舞步有云步、横步、跪步、下板腰等,步法可进可退,可绕小圆圈,可走“∞”形。两手敲击瓷杯的动作主要有摇杯、打杯、转杯、磨杯、杯花出手等,舞者应和着舞步的节拍,以熟练的敲击技巧,使瓷杯交替发出清脆悦耳,富于节奏变化且别具韵味的音响。伴奏音乐与舞蹈的配合没有严格限制,可自由反复,随意性较大。主要歌曲有《杯花》,由场外二人各执小鼓、小锣边伴奏和伴唱。

       兴宁杯花舞是古代道教在粤东民间产生广泛影响的活例证,在岭南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研究上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其敲击瓷杯的独特技艺和表演特色,也显示了较高的艺术价值。1949年以后,兴宁杯花舞逐渐从宗教化走向民俗化,从祭祷化走向娱乐化,已成为民间节庆娱乐时常见的表演项目。但由于经济欠发达等原因,现正面临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亟待加以扶持和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梅州市兴宁市

保护单位:
梅州市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