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汕头工夫茶艺)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潮汕地区最早关于饮茶的记载,是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潮州金山顶摩崖石刻残句“茶灶龛平”,至明代工夫茶在潮汕地区兴起,清代工夫茶艺日臻完善。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中“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及瓷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已经道尽工夫茶之精髓。

工夫茶主要有择茶、择水、择器、烹治、品茶等程式环节。汕头工夫茶旧时多选择以福建武夷、安溪等地茶叶,后本地区凤凰水仙、单从茶系逐渐兴起,但主要是乌龙茶系。茶具也颇为讲究,有茶壶、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与水钵、龙缸、红泥小火炉、砂铫、羽扇与钢筷等十余种。

汕头工夫茶之精髓在于用工夫烹茶,有八法为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自始至终一气呵成。其冲茶需待水至二沸,即可提铫冲茶,将滚汤环壶口边缘冲入,提铫宜高,是谓“高冲”。待至洒茶,有四字决曰“低、快、匀、尽”,“低”防止茶香散失,杯中泡沫四起;“快”既保留茶香,也防止久浸茶色过浓,茶味苦涩;“匀”杯杯均匀洒茶,是所谓“关公巡城”,使杯杯茶汤色味香匀称;“尽”壶中茶汤必须余沥全尽,各杯点滴洒上,也谓“韩信点兵”。八法演尽,接着的就是品茶,先闻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饮用工夫茶有不受环境限制,形式多样,如独饮、对饮或三五成群共饮等。

汕头工夫茶本诸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将工夫茶道归纳为“和、爱、精、洁、思”五字,以“和、爱”为茶道核心价值,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演绎,将其哲学思想渗透到当地的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工夫茶艺已逐渐被简化的冲泡程式所代替,虽饮者众而闻道者寡,汕头工夫茶艺的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都面临濒危的状况,有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与传承。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汕头市

保护单位: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