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山歌(阆州情歌)

  • 项目编号:
    Ⅱ—16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阆州情歌”是指发源并传承于四川省阆中市境内的民歌、山歌、小调、号子等。阆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幅员面积1887平方公里,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地貌,现有民族20个,人口85万。阆中距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秦惠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始建阆中县,至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更名为阆州后,“阆州”这一称谓便为百姓所接受并沿袭至今(口头称谓)。阆中自古以来就为川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蕴育出丰厚的文化,商周时期的“巴渝舞”、传承数百年的“灯戏”“皮影戏”都是阆中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同样,阆中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过程中,也创造出数量众多的民歌、山歌、小调及劳动号子。据20世纪80年代普查显示,阆中民歌、号子等遗存的有500余首,其中大部分是描述和歌唱男女相爱的情歌,约占所有民歌的70%以上。
“阆州情歌”曲调优美,音韵流畅,情感丰富直白,各种情歌风格各异,它以阆中为轴心而遍及整个川东北片区。“阆州情歌”以山歌和小调居多,一般都以叙事的风格出现,从调式上看,羽调式与徵调式占绝大部分,宫商调式次之,所有歌曲调式特征都较明显。而谓之为情歌,主要体现在歌词上,“阆州情歌”歌词语言朴素清新,直抒胸臆,多以俗语、方言入词,歌词所表达的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直接表现出阆中人民的性格和追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阆州情歌”影响范围广,时间长,至今在民间仍得以广泛传唱。我市已搜集阆州情歌100余首,民间尚存近300余首。由于传唱人减少,“阆州情歌”面临濒危的状况。

申报地区或单位:
南充市阆中市文化馆

保护单位:
南充市阆中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