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恒山道乐)

  • 项目编号:
    Ⅱ-139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乐器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乐器;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北岳恒山是中国北方地区道教的圣地,流传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的恒山道乐是北方道教音乐的一支。恒山道教音乐源于道教中东汉时创立的“北天师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汉魏以来的鼓吹乐和唐宋以来的法曲等的音乐成分,形成独特的风格。其演奏人员主要由恒山“应门士”即在家道士组成,当地称之为“恒山道乐班”,道乐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嘉庆年间。
  恒山道乐班所演奏的音乐主要分为“赞叹”、“套曲”和“配曲”三部分,其中“赞叹”是唱经音乐,主要包括【老君经】、【三代赞】、【四字真言】、【洞玄经】、【十报恩】等曲调,每曲都含有颂神祈福的寓意,旋律性很强,演唱时以笙管伴奏,发声方法与“晋北道情”相同;“套曲”是演奏音乐,内容多系金元时代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北曲”,一般都具有庄重典雅、明丽宁静的风格,常演奏的套曲有【驻马听】、【大走马】、【水红花】、【普庵咒】、【骂玉郎】、【幺章】六种,演奏时要求“正套”必须“大工大尺”,严格按字谱拍板;“配曲”是套曲的延伸和过节曲,常与同一宫调的套曲配合使用,它数量很多,有“感皇恩”、“小八门”、“十番”等曲调,以生动火爆、高亢激越为主要风格。恒山道乐主要的演奏乐器有管子、笙、笛、法螺、鼓、铙、钹、云锣、铜磬、木鱼、法铃、帼、铛等。
  恒山道乐在山西省阳高县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周边省市自成流派、自立体系,它古老的乐曲和完整的曲目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遗存,具有音乐学、戏曲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从事恒山道乐演奏的乐手大多年事已高,在后继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整个恒山道乐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保护传承。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阳高县

保护单位:
阳高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