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5―8―30
  • 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史属冀南古镇,因明代燕王南征在此设大营而得名。它是中国皮毛业和裘皮文化的发源地,秦始皇曾亲封大营为“天下裘都”,如今是闻名全国的“皮草之乡”。

据史料记载,商末丞相比干在此发明了熟皮制裘工艺,经过世代传承,技艺不断提高完善,制品精美,有雪不落、雨不湿的美誉。汉、唐、宋、元各代曾为贡品,有“一品燕窝,二品貂”之说。郑和下西洋时,“皮板柔软、毛眼遂适、做工讲究、款式新颖、色泽协调”的营皮与苏绣、景德镇瓷器等物品赢得了欧亚上流社会的赞誉。

裘皮是指带毛的动物皮经鞣制、染整所得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它由毛被和皮板两部分构成,其价值主要由毛被决定。大营裘皮制作用料讲究,为养殖动物皮,主要有兔皮、貂、狐狸、�C子皮和羊皮类等。经过3000多年的传承发展创新,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分熟皮(生皮制成成品皮)、裘皮制衣两大阶段,共有16个环节56道工序:浸水、洗涤、去肉、软化、晾晒、回潮、铲干、整形、制作样板、板订、配料、裁制、缝制、钉成品、整修、吊制,整个过程精细讲究。大营传统制裘工艺采用的是全部是皂角、黄米、玉米面、碱面、硝(墙碱)一些生态无污染的天然原料,过程也全部为人工、手工,因此裘皮没有皮脂和化工味道,质地更加柔软,毛质更加细润柔软,如草叶花穗迎风,又似水纹起波浪。

用大营裘皮传统工艺制成的男女裘皮服装、披肩、马甲、围脖、褥子、护膝、沙发坐垫、汽车坐垫、装饰挂件、饰品配件、各种辅料等七大系列近4000个品种具有轻柔暖和、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物美质优的特点,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实用价值。

大营裘皮传统制作工艺是中华民族遗存下来的珍贵民间手工技艺,制裘历史更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朵奇葩,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成为了研究中国商代及各时期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手工技艺发展变化的一个标尺。

如今,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由于受现代服饰和批量生产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极低的经济效益,致使制裘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一些绝技不得不束之高阁,所特有的工艺内涵越来越少。留住这几千年积累总结出来的工艺技术,保护、传承、弘扬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申报地区或单位:
衡水枣强县

保护单位:
衡水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