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 项目编号:
    Ⅷ—16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藏族传统印刷工艺,是一门传承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艺术门类,目前全藏区仅德格印经院完整保留了这一传统的雕版印刷工艺,并在现代社会中仍在实际应用。因此,德格印经院被称为“中国雕版印刷的活化石”。
据《本波教派在康区的发展》以及藏民族古代文献中的记载,藏族雕版印刷和造纸技术可以追溯至公元8世纪到8世纪中叶。当时处于本波教由盛转衰,藏传佛教逐步兴起的时期,该技术已经开始在寺院中形成,并实际运用。“佛本之争”时期的德格地区,由于所辖土司采取政教合一的开明政策,使这种技术也传到了德格,并在良好稳定的环境下得以巩固和发扬。
德格雕版印刷技艺包括雕版印刷工艺和藏纸制作技艺两部分。其技艺无论从采集原材料,材料沤制、刻板、印刷等工序,都很别致而独具匠心,选料相当考究,加工制作的过程和要求非常严格,把握火候与分寸的技术要求很高,而且整个过程全部采用人工手工制作,不借助任何机械性的工具或掺和其他半成品原料或催化性物质。
雕版印刷工艺包括选料制版、雕刻、印刷等程序。材料多选用直顺的红桦木,截成2500px长,4~125px厚的板块,经火熏、粪池沤制、水煮、烘晒、刨光等工序后,方可用于刻板。刻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技艺精湛的书法家将文字直接用笔反写在胚板上便交付刻板工人雕刻;另一种则是将透明度较好的纸裁成胚板大小一致的纸模,由书法人员将文字整洁的撰写在纸模上,再将经过校对的纸模反贴在胚板上,雕刻工人便可依据纸模上的笔迹进行刻制工作了。第一种制模方法书法难度较大,且不宜模板文字的校对,现存印经院的印版大都是用第二种制模方法雕刻而成。工匠采用阳刻的方法雕刻,为了保证刻深、刻准、刻好,过去规定每人每天只准刻一寸版面。版子刻出来,就认真校对,挖补改错。然后,把校对好的版子放到酥油中浸泡一天,取出晒干,再用一种名叫“苏巴”的草根熬水将其洗净晾干,一块书版就算制作完毕。
在印刷过程中,一般是两个人为一组,一个负责刷墨和翻纸,一个负责拓印。两个人相互协作,配合默契,一起一伏间动作流畅连贯,完美潇洒。
雕版印刷所使用的纸张是当地手工生产的藏纸。藏纸制作技艺所采用的原料十分独特,取用一种名叫“阿胶如胶”(汉语叫“瑞香狼毒”)的草本植物根须。“阿胶如胶”的根须分内、中、外三层,可以分别织造三种不同的纸张。采用“阿胶如胶”后,先将其进行淘洗, 去掉泥沙,视其需要再进行根须分层(若是造三等纸则无须分层工序)。分层后的根须沤制一段时间后,进行捣浆、沤制、去渣、加碱,再放入类似打酥油茶的“浆桶”内反复搅拌,使纸浆均匀。以后的工序与内地传统造纸工艺大体相同。
用“阿胶如胶”作原料造出的德格藏纸,色呈微黄,质地较粗,较厚,但是纤维柔性好,不易碎,吸水性强。同时因“阿胶如胶”本身是一种藏药材,含轻微毒性,故造出的纸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的特性,是一种印刷保存文献的理想用纸,因而深受藏族人名的喜爱。
德格雕版印刷技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彭措泽仁(雕版)、拥措(藏纸制作)等。由于现代印刷业的飞速发展,加之雕版印刷,工艺繁冗,生产量小,这一印刷业“活化石”的保护并不乐观,亟待采取用力措施,加强保护抢救。
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文化旅游局

保护单位:
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先德格印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