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柳醪糟酿造技艺

  • 项目编号:
    Ⅷ—49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达州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东柳醪糟产于大竹县境内,酿制技艺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据大竹县志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东柳醪糟。
东柳醪糟酿制技艺工序为:先遴选粒大而均匀的糯米,淘洗干净用东柳泉水浸泡;泡好后捞出过滤水分,再将木甑放置盛有水的锅里加热升温,待锅内水开之后,再将糯米均匀松散地舀入甑内,盖上竹编窝盖,用旺火蒸20余分钟至半熟后,倒在铺好纱布的大洗菜篮中摊开,用3倍于糯米重量的清水从糯米上淋水过滤,使其温度保持在30℃~32℃,再将沥过水的糯米舀入簸箕中,把米曲碾成粉末,均匀地加入,再将米捧入观众抹平,于中心处挖个小圆洞,盖上罐盖,放置于温暖的地方发酵。发酵时间夏季一般24小时,冬季48小时,春秋季36小时,当醪糟在容器中浮起,可以转动,醪糟中心圆洞内完全装满汁水即成。米曲除了用大米粉,还需要采集红参,砂仁、白寇、桂皮、甘草、上皂角、谷芽等108味纯天然中草药加工而成。
东柳醪糟色白汁清,甜浓鲜香。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热解暑作用。东柳醪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地方风味突出,对研究大竹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达州市大竹县文化馆

保护单位:
达州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