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

  • 项目编号:
    Ⅳ-83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侗戏是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主要流行于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地。
  通道侗戏产生之初,唱腔单调,形式简单,动作朴实,剧情单一。在与其他戏曲剧种交流的过程中,它博采众长,克己之短,努力丰富说、唱、奏、打、舞等艺术手段,提高了表演水平。同时注意增强戏剧冲突,推出了一批情节曲折的作品。流传于南部侗族方言区的“平腔”是通道侗戏最早的唱腔,只有一个上下句,由此派生出“旦腔”、“生腔”、“丑腔”、“哭腔”(悲腔)等众多曲调。随着通道侗戏的不断创新,其唱腔音乐出现了较大的突破,歌腔得到广泛应用,新腔也应运而生。通道侗戏演出剧目较多,传统和现代剧目总数达到三百多种,《刘媄》、《珠郎娘美》、《雾梁情》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通道侗戏受到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在经济大潮和现代传媒的影响下渐趋衰落。加上侗乡的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出外务工,戏师们年过古稀,不少人相继谢世,目前通道侗戏已跌入低谷,生存困难,传承乏人,正处于濒危境地,亟待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
通道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