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盐步老龙礼俗)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珠三角水网交织,雨量充沛,龙舟民俗活动甚为活跃。据清道光《南海县志》记载:每岁龙船络绎不绝,草场堡、横沙乡尤盛。盐步老龙礼俗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其源于明万历年间盐步与泮塘的一次赛龙夺锦活动,泮塘以不寻常的方式夺下冠军,泮塘父老认为冠军应属盐步,后双方谦让奖品,终以结契的方式和解,盐步龙船以历史较久而为契爷,泮塘龙船为契仔。此后每年端午期间,双方往来探望,流传至今未曾中断。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契爷”盐步龙船一定从来泮塘探望“契仔”, 旧时水路探访路线有两条,从盐步河到聚龙,再经鹤洞(或东滘、花地河)、珠江河至泮塘。是日泮塘人齐聚河边,泮塘龙舟在花地河上依次排开,迎接盐步老龙。盐步老龙到达后,锣鼓声、鞭炮声交相辉映,场面热烈壮观,泮塘数十名几代同堂、高寿康健、有福气、有威望的父老在岸上对盐步老龙行礼、致意,以祝福“契爷”。 老龙入闸后,由泮塘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簪花挂红”,并赠送标旗、特产等给老龙。随后,老龙、小龙父子结伴游龙,按照传统泮塘三条龙船陪伴老龙,操水往返三匝方可,游龙过程中,为表示对“契爷”的尊重,其他龙船都不会超越老龙。为求吉祥如意,各龙船的桡手通过巧妙地蹬船影响船头、船尾的起伏落差,压出漂亮的水花,进而呈现游龙出海之动态;划船也要鼓劲划水,使平静的河道上无风起浪,寓意风生水起。迎接完“契爷”后,泮塘大开筵席,款待亲朋,盐步老龙获贵宾式款待,入坐主家席位,筵席过后即标志着“泮塘景”结束。

五月初六为“盐步景”,“契仔”泮塘龙船同样回访。伴随泮塘龙船探亲的队伍包括茶滘、坑口等地龙船和泮塘“龙标”、狮艇和八音艇。各龙船自行出发,在盐步大闸前集队等候,然后统一由泮塘龙船率领进闸。盐步将当地特产“盐步秋茄”与标旗作为答谢回赠泮塘。然后,由盐步老龙带头,其他龙船尾随,相继到华光庙埗头参拜华光神和龙涌参拜盐步老龙的龙床,过去龙船行至水面宽阔处还要进行桡手水花表演和船员甩旗表演。如同前日一般,两地龙舟在河道上进行游龙表演后,才依依送别。

作为岭南水乡龙船文化的一个缩影,数百年来,两地均将此礼俗作为一项盛事,始终给予对方最隆重的礼遇,代代相传,其代表的尊老孝义、诚实守信、谦恭好礼、长幼有序、竞争有道、和谐共处的龙船文化不断辐射,深刻影响着盐步、泮塘乃至隔岸邻村,推动着广佛水乡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水路探亲的路线面临被切断的危险,加之熟知掌故的老人相继离世,年轻人传承该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水花表演、甩旗表演已连续多年未见上演,盐步老龙礼俗的抢救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申报地区或单位:
佛山市南海区

保护单位:
佛山市南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