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

  多声部民歌指的是织体结构形态为多声部形式的民间歌曲,中国的多声部民歌主要集中在壮、侗、布依、高山、毛南、提价、苗、彝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多数采用二声部形式,少部分为三声部和四声部艺术。
  壮族三声部民歌源于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的加方乡等地,被当地群众称为“欢哈”(意为“合声”山歌),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古寨乡、里当乡,上林县的镇圩乡、西燕镇、塘红乡,忻城县的北更乡、遂意乡、古蓬镇,都安县的龙湾乡、菁盛乡及大化县的贡川乡、共和乡。早在唐代末年,壮族三声部民歌就开始在马山县东部传播,至明代中期达到空前繁盛的程度。
  壮族三声部民歌常唱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调,其结构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且彼此之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壮族三声部民歌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演唱歌本,如《达红欢》、《灯焕欢》、《二十四孝》等,但也有根据日常生活即兴创作的内容。歌词一般为五言四句或五三五言六句式,有严格的腰脚韵。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在生活生产、交往娱乐、恋爱、婚丧和娱神等活动中演唱,其中用于婚嫁、丧葬和娱神等仪式的民歌尤显庄重。代表性作品有《欢雅娜》、《孤儿欢》、《孝儿欢》等。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中国民间多声部民歌的重要代表,它充分反映了壮族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壮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歌唱展示的平台不断减少,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特色日渐淡化,急需保护和恢复。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

保护单位:
马山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