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道情

  • 项目编号:
    2-Ⅴ-4
  • 类别:
    曲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它源于民间艺乞。据老艺人相传,初为瞽者走街串村说唱谋生的渔鼓。清末时期,民间艺人渐弃渔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鱼伴唱,并由行唱变为坐唱,称之为“坐堂戏”,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

高安道情说唱时多为一人,仅以一把箱琴、一把令尺、一只木鱼伴奏,也可以多人组合演唱,分担角色,装男扮女,陈情叙事,说唱相间,杂以口技,插科打诨,并增加锣钹、鼓板、唢呐、竹笛等乐器,气氛更为浓烈。也有技艺精湛者,一人同时演奏十来项乐器,唢呐、胡琴、竹笛、鼓板、锣钹一齐上,令人称奇。

高安道情的基本调式为[太平调]。[太平调]是高安的北路道情曲;有[新太平调]和[老太平调]之分

历史渊源

高安道情的起源,在民间艺人口头有三种说法:其一是“神仙说”。传说在很早以前,天上八位仙人巡看人间。一天,来到瑞州府街上,见有盲者跪伏于地,用手摸索前行,甚为同情,于是八位仙人上前问话,并教他说唱、弹奏等技艺。那盲者诚心拜八仙为师,学会了唱道情,后来又传给了其他盲人。从此盲人们都用一根“向前”(即盲杖)探路,沿街卖艺求生。他们因此把八仙奉为祖师,每年三月举行祭拜活动,沿续至今。

其二是“师传说”。据健在高安道情老艺人所提供的情况,高安道情起源,可追溯到唐末宋初期间。唐末时期,战乱连绵,民不聊生,盲人更是苦难深重。为了生存,有盲人走出家门,卖艺求生,盲者一一仿效,互传技艺,代代承袭并发展。

其三是“志载说”。据有关史料记载,道情始于唐代道教的经韵,即唱经的曲调,称为道歌或经韵,用以宣传教义及募化。唐韩愈诗《华山女》中所描绘女道士化妆而唱的“诀”,可能是一种道情形式。宋时,云游四方的出家道士紧步后尘,“一把道筒走天下”,“道情”也随之传入高安。

高安道情在发展的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早期的高安道情艺人手操竹筒制作的道具,说唱时以伴节奏,说唱的内容短小,以《劝世文》为主,没有音乐伴奏。

清道光年间,高安道情在伴奏上,由渔鼓改为胡琴伴奏,后又改胡琴为箱琴伴奏,另用木鱼击节和惊堂木渲染气氛。在说唱内容上,由《劝世文》等发展到《打华府》等民间传说和故事。在说唱形式上,则改游唱、立唱为登堂入室坐唱,时称“坐堂戏”。

清光绪期间,高安道情的伴奏乐器吸收戏剧的多样性,除箱琴之外,增加了瑟琶、三弦、竹笛、唢呐和打击乐锣、鼓、钹、钗等。

民国初期,高安道情日趋兴盛,形成了南路和北路两大派。南路唱的是“文词”,北路唱的是“话文”。这个时期艺人增多,道情行会应运而生,先后出现合庆会、车娘会、竹步会、路前会等四个道情行会。解放后,各行会自行解散。

建国后,高安道情得到当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于1954年成立高安曲艺队,实行“换戏改人”,曲艺队在演唱传统道情曲目的同时,配合形势创演了《土地改革》、《人人争下乡》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小曲目。1970年曲艺队解散。1973年高安县重新组建曲艺队,以演唱样板戏为主,传统曲目仍被禁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安道情的一批传统曲目经过挖掘整理,重新面世。同时还创作演唱了《计划生育政策好》、《五讲四美三热爱》等一批新的现代曲目,改编的《张榜招亲》获得省、市曲艺调演一等奖,全国曲艺会演二等奖

演出书(剧)目

高安道情的演唱内容,开初主要是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曲目,如《二十四孝》、《劝世文》等。清末开始编唱长篇曲目,如《十美图》、《八美图》、《天宝图》、《渔网会母》、《李三保打华府》、《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征东》、《征西》、《平南》、《扫北》、《万花楼》、《粉妆楼》、《六印庵》、《二度梅》、《青锋剑》、《挂红袍》等。解放后,编演了不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扬各个时期的新人新事的新曲目,如《土地改革》、《黄连树上挂猪胆》、《说唱农村市场》、《唱春耕》、《九十九里丰产路》、《人人争下乡》、《计划生育政策好》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上高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上高县